香港理工大学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公立综合研究型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理大(PolyU或HKPU),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亦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质素保证局九间可自我评审的院校之一。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中欧商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克林顿全球倡议大学、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全球能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理大工商管理学院是同时具有AACSB、EQUIS双重认证的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可追溯至成立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1947年更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1972年成立香港理工学院;1994年,香港法例《香港理工大学条例》正式生效,学校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科研以应用为本,强调教育、科研及知识转移应以贡献社会为目标,与微软、波音、国家电网、华为、阿里巴巴等公司联合成立科研中心,与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进行学术及教学合作,为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中国的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测计划研发太空仪器。理大与内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2个中心,在杭州、西安和成都建立了3个区域基地,与深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无锡市、合肥市、晋江市共建科技创新研究院,拥有7个国家级实验室及研究中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香港理工大学

外文名: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简称:香港理大(PolyU或HKPU)

创办时间:1937年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研究型

学校特色: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中欧商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克林顿全球倡议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自资高等教育联盟成员

主管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

现任领导:李家超(校监)、林大辉(校董会主席)、滕锦光(校长)

院系设置:工商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设计学院、人文学院等8个学院

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

地址:本部: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红磡育才道11号红磡湾校园: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红磡湾红乐道8号西九龙校园: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油麻地海庭道9号

主要奖项: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全场最高荣誉大奖AACSB、EQUIS认证

知名校友:李强、梁振英、许勤、曹淑敏、刘爱力、王建宙、王晓初、尚冰、王家卫、梁家辉、杨千嬅、梁咏琪

历史沿革

编辑
  • 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

    1937年,由香港总督贝璐爵士委托香港大学校长Hronell William筹办,成立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学院校舍位于湾仔区活道,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学院开办航海无线电操作、机械工程及建筑等课程。

    <p>理大校园american sandwich咖啡屋

    理大校园american%20sandwich咖啡屋

    polyu校园一角

    polyu校园一角

    polyu校园一角

    polyu校园一角

    polyu校园一角

    polyu校园一角

    polyu校园一角

    polyu包玉刚图书馆咖啡屋

    polyu包玉刚图书馆咖啡屋

    polyu校园外瞰

    polyu校园外瞰

    polyu赛马会创新楼门口

    polyu赛马会创新楼门口

    polyu赛马会创新楼内部

    polyu赛马会创新楼内部

    polyu赛马会创新楼内部

    polyu赛马会创新楼内部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工业专门学院

    1947年,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改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读制课程。1956年,得到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一百万元的捐款,以及政府斥资和拨地的支持,红磡校舍的建筑工程正式展开,并于1957年由香港总督葛量洪爵士揭幕。

    <p>包玉刚图书馆 学习区

    包玉刚图书馆%20学习区

    包玉刚图书馆 学习区

    包玉刚图书馆 seacrching area

    包玉刚图书馆 seacrching area

    包玉刚图书馆 小组讨论区

    包玉刚图书馆 小组讨论区

    包玉刚图书馆 小组学习区

    包玉刚图书馆 小组学习区

    包玉刚图书馆 会议区

    包玉刚图书馆 会议区

    包玉刚图书馆libcafe

    包玉刚图书馆libcafe

    包玉刚图书馆 小组会议区

    包玉刚图书馆 小组会议区

    包玉刚图书馆libcafe

    包玉刚图书馆libcafe

    包玉刚图书馆个人自习室

    包玉刚图书馆个人自习室

    包玉刚图书馆个人自习室

    包玉刚图书馆个人自习室

    包玉刚图书馆多媒体层

    包玉刚图书馆多媒体层

    包玉刚图书馆个人自习

    包玉刚图书馆个人自习

  • 香港理工学院

    1965年,钟士元博士在当年的立法局会议中倡议在港成立一所理工学院。

    1969年5月,理工学院筹划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唐炳源博士担任主席。政府其后采纳委员会的最后报告,随着《香港理工学院条例》于1972年3月24日正式生效,首届理工学院校董会亦随之成立,主席为钟士元博士。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应校董会的邀请出任首任荣誉监督;而区怀德先生(Mr Charles Old)则被委任为理工的首位院长。

    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学院(理工)正式成立,接管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校舍及职员,其使命是开办专业课程,培育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此之前,香港工业专门学院内八个教学部门的全日制、日间兼读制及夜间兼读制学生人数分别为1700名、740名及9340名。

    大部分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工艺课程已转由1969年成立的摩理臣山工业学院继续开办,而理工学院则不断将教学质素提升至符合学院的水平。自此,理工不断发展和扩张。1983年,理工推出首五个学士学位课程,并于1986及1989年分别开办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alt="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9dcd100baa1cd11728b99a87744dffcc3cec2fd87a6?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

    1994年11月25日,香港法例《香港理工大学条例》生效,理工学院获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颁授自我评审资格,正式取得大学地位,并正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2000年6月1日,香港理工大学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一亿元港币,基金会主席李嘉诚博士于捐赠仪式上亲自将一亿元支票交给理大校董会主席胡应湘爵士和校长潘宗光教授。

    <p>李嘉诚先生捐赠$1亿元予香港理工大学

    李嘉诚先生捐赠$1亿元予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校园地图

    2003年,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航运及物流管理学系更名为物流学系,并成立香港第一所国际物流及航运研究中心。

    2004年,理大获微软资助成立Microsoft企业系统中心,该中心内置有总值达六千万元的商业软件及先进器材,内里的实验室共分为四部分,包括物流与摸拟、商业自动化、流动商业与知识管理方案等。

    2006年,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访理大 2006年,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访理大

    2007年5月29日,香港理工大学与浙江大学举办两校办学十周年庆典暨中心新址揭幕仪式,庆祝合作办学十周年及两校校庆,双方于浙大校园启用“国际企业培训中心”新址。

    2008年,香港理工大学获邀参与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和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筑工程 ;同年9月1日,理大语文及传意学院易名为人文学院 。

    2009年,香港政府拨款四百万港元予香港航运奖学金,支持理大培育航运及物流界年青专才 ;同年,理大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兽医学院合办全港首个动物护理学士课程。

    2010年11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学获孙中山先生孙女、孙逸仙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厚赠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竖立于理大邵逸夫体育馆地下大堂。

    2011年9月27日,香港理工大学全资拥有的五星级教研酒店唯港荟正式开幕;10月4日,香港理工大学获欧盟资助二百六十万欧元,与十二所海外大学研究多语及多元文化主义,理大是香港及全东南亚第一所获得欧盟资助EM交流项目的大学 ;10月13日,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语言科学中心成立 。

    2012年7月27日,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思善苑”在北大校园正式揭幕。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致欢迎辞,高度评价与理大二十多年来的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明道利器,与古为新”祝贺理大70周年校庆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明道利器,与古为新”祝贺理大70周年校庆

    2013年11月13日,理大与波音公司合作成立航空服务研究中心,中心的专家包括理大工业中心的顶尖工程人才,曾为欧洲航天局及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制作太空仪器 ;12月2日,香港理工大学为探月工程研发的太空仪器随嫦娥三号升空 。

    2014年3月18日,由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香港赛马会捐助二亿四千九百万港元兴建的理大赛马会创新楼正式开幕。

    2016年11月30日,理大与华为设立香港首个先进计算系统与光通讯联合实验室。

    2018年5月8日,理大成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实验室,是香港首间服务及支援大学各学系及部门而设的大数据分析研究设施,合作伙伴包括微软、阿里巴巴、华为、GogoVan及香港警务处。

    2020年3月5日,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项目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估算投资307亿元,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7月,香港理工大学加入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2023年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该校校园举行“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并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加强香港的国民教育。 6月,据证券时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为云等28家机构单位发起成立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 10月,香港理工大学-乐敦护眼创新研究中心成立。

    2023年6月26日,香港理工大学与杭州市签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 8月28日,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市光明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 9月2日,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并揭牌,开展创新平台、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基地和人才中心建设,重点聚焦纺织科技、创新食品、微电子、科创服务与政策研究等领域,规划建设四大研究院。 9月29日,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签约落地。 10月,南京市政府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关于共建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 10月19日,武汉市政府与理大签署共建香港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创新研究院框架协议。 11月2日,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式启用,定址于无锡空港经开区航空产业孵化园,使用面积约2800平米,涵盖科研、教学等功能。 将建设教研中心、研发中心、平台中心,打造航天航空、生物医学、先进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国内一流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11月7日,香港理工大学和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杭州拱墅区举行。 12月20日下午,香港理工大学等发起的深港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成立。

    2024年6月3日,香港理工大学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 。

    2024年7月6日,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在鼓楼区揭牌成立。

    2024年7月,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深圳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携手共建实验室、共建实验线站、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成立奖项

    2023年8月28日,香港理工大学宣布成立“赵元任语言科学奖”表彰在语言科学研究有卓越贡献的学者和研究者。奖项以有“现代中国语言学之父”之称的赵元任命名,将从2024年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

  •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2018-2019学年,香港理工大学设有8所学院26个学系;主校园占地94600平方米;在校学生25827人,其中本科生14850人,研究生9967人。

    学院设置

    理学院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

    应用数学系

    应用物理学系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

    工商管理学院

    物流及航运学系

    管理及市场学系

    会计及金融学院

    建设及环境学院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

    建筑及房地产学系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

    工程学院

    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电子计算学系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

    机械工程学系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应用社会科学系

    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

    康复治疗科学系

    护理学院

    眼科视光学院

    人文学院

    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

    中文及双语学系

    英文及传意学系

    中国语文教学中心

    香港孔子学院

    英语教学中心

    理学院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

    应用数学系

    应用物理学系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

    设计学院

    -

    时装及纺织学院

    -

    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

  • 辖下独立学院

    1999年,成立专业进修学院。2001年,成立香港专上学院。

    2002年,香港专上学院、专业进修学院合并成立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

    学科建设

    专业水平

    工程学院

    工程学研究范畴位列全球第9位及全港第1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5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

    工程学研究范畴位居全球第16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

    交通运输工程位居世界第23位。(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学科排名)

    机械工程位居世界第29位。(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学科排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位居世界第49位。(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学科排名)

    电子计算科学学科排名世界第15位。 (2014年台湾大学报告)

    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全球第8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全球十大人工智能研究最具影响力院校》)

    机电及电子工程排名第51-100位。(2020年QS世界大学分科排行榜)

    电子计算科学及资讯系统排名第51-100位 。(2020年QS世界大学分科排行榜)

    工业工程排名世界第13位,亚洲第2位。(2024年EduRank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设计学院

    设计学院在大中华地区顶尖设计院校中排名首3位。 (《商业周刊》2009年10月号)

    设计学院在世界顶尖设计院校中排名首25位。 (《商业内幕》杂志于2012年12月号发表的世界25所最佳设计院校,是唯一入选的亚洲院校)

    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世界第27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建设及环境学院

    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6位。 (2014年台湾大学报告)

    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科居全球第10位。(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建筑及环境学科居全球第15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遥感技术学科居全球第36位。(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酒店及旅游管理位居世界第1位。(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领域学科排名)

    酒店管理专业位居全球第3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排名亚洲第3、世界第17。(2018年KUBS《世界商学研究排名》)

    营运管理及管理科学研究领域排名世界第1。 (2018年KUBS《世界商学研究排名》)

    商学院排名亚洲第4,世界第60。(2019年UTD全球商学院科研百强榜)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护理学位居30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人文学院

    语言学位居34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理学院

    统计及运筹学研究学科排名世界第45位。 (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

    师资力量

    2018-2019学年,香港理工大学共有全职教职员工5340名,其中教学职员1230人,研究职员1490人,行政及支援人员2620名 。

    开办课程

    2019-2020年度,香港理工大学开办了超过140门课程,其中非学位课程10门,学士课程45门,授课式深造课程91门,而研究式深造课程的范畴则超过120个 。

    香港理工大学 校园外貌香港理工大学 校园外貌

    学校开设的多门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为香港独有,包括设计学、工程物理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服装与纺织学、测绘与地理资讯、国际航运与物流管理学、医疗化验科学、眼科视光学、职业治疗学、物理治疗学和放射学。

  • 2002年,学校首次录取欧洲及亚洲非本地学生修读本科课程。

  • 2010年,学校首办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吸引了超过180支来自世界各地大学及中学的队伍参加。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2018-2019年度)

    图书总册数

    1,276,904

    电子书籍

    3,382,996

    电子期刊

    169,637

    电子数据库

    444

    图形数据

    318,969

    录音数据

    131,276

    视象资料

    113,630

    微缩复制资料

    187,150

    地图及图表

    1,590

    电脑档案及其他

    11,345

    全馆收藏资料总数

    5,593,941

    座位数目

    3,906

  • 科研成果

    编辑

    科研平台

    2018-2019年度,大学包括三所中国科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两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两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所研究所,六所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及27个研究中心在内的科研设施 。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学及药物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

    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

    /

    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

    /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气溶胶与环境联合实验室

    /

    /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

    /

    /

    研究院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

    智慧能源研究院

    智慧城市研究院

    /

    /

    中心实验室

    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

    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

    大数据分析中心实验室

    化学和环境分析中心实验室

    /

    生命科学中心实验室

    材料与器件中心实验室

    /

    研究中心

    /

    /

    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

    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

    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中心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山东大学金融数学联合研究中心

    /

    /

    卢家骢天然抗癌药物研发中心

    /

    /

    工商管理学院

    物流研究中心

    航运研究中心

    建设及环境学院

    建设创新研究中心

    地理资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可持续城市建设研发中心

    城市减灾研究中心

    /

    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伙伴研究中心

    /

    /

    工程学院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Biometric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ntre

    知识管理及创新研究中心

    光电研究中心

    /

    电力电子研究中心

    光子传感研究中心

    /

    流固偶合研究中心

    先进电池材料研究中心

    /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近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医疗传意国际研究中心

    英文专业传意研究中心

    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

    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酒店及旅游研究中心

    /

    其他

    航空服务研究中心

    /

    以上内容为2020年8月官网公布资料

    /

    /

    科研资金及机构

    2018-2019年度,香港理工大学总计获得科研拨款8.46亿港币。其中,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拨款为3.16亿港币,研究资助局(研资局)“优配研究金”为9000万港币 。截至2019年6月,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和深圳政府的研究经费,已累积超过3.48亿人民币 。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alt="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b13632762d0f703b0c9ab2609fa513d2797c5d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学校获批专利累计910项,申请中专利则有1812项。2018-2019年度,理大提交了135个专利和商标申请,并有58项获批 。

    2019年1月,“嫦娥四号”升空,使用了港理工大学设计和开发的相机指向系统等技术 ;与中科院两所联合实验室正式开展合作研究应用数学及大湾区环境污染 。2020年7月,学校研发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参与国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

    论文发表

    根据Thomson Reuters就全球首500学府(以研究量评估)于2009-2013年间发表的16,313篇关于纺织及服装的论文计算,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的研究表现及被引述的影响力位列全球第一位,而学院在发表论文数目方面则排名第二位。

    在美国达拉斯市德克萨斯大学以商学院教员于2009-2013年间在24份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计算的百强商学院排行榜中排名第68位。

    根据《酒店及旅游研究学刊》2009年11月号发表的“全球酒店及旅游课程百强排行榜”研究报告,按发表酒店及旅游研究文献方面的表现,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位居全球第二位 。

    科研奖项

    时间

    奖项

    2001年起至2012/13年度

    学校于多个国际创新发明展中获得逾180个奖项,其中超过60项金奖

    2006年

    学校在德国纽伦堡IENA国际发明展获得1项金奖,3项铜奖。

    2007年

    学校在第3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4项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在布鲁塞尔尤里卡

    2024年5月20至25日,香港理工大学出访瑞士、波兰、荷兰,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华沙大学以及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拜访三国的中国大使馆,并与各国的中国大使就教育展开深入交谈。

    校企合作

    1997年,香港理工大学设立“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并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工业总会(台湾)、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和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协会担任协办机构,旨在表彰对中国工商业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并借助香港这一国际渠道,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加强与港、澳、台及亚太地区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017年11月9日,丝绸之路国际工程学院于理大校园举行校企合作启动礼。理大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的丝路工学院,联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举办首个校企合作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电力能源业界的企业、政府及高等院校培育高端人才。

    2018年12月12日,香港理工大学启动“一带一路跨专业发展计划”,为本地的商界和专业人士及内地企业领袖提供首个跨界别平台,藉以就“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发展分享经验、增强联系、探索市场机遇、并发展多边合作。计划启动典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先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先生、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先生、理大校长唐伟章教授,以及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长高迎欣先生主持。

    内地合作

    理大已与中国内地约三百五十所院校及机构合作,并设有六个发展基地,包括在杭州和西安的两个境外中心,合作伙伴分别是浙江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在北京大学内的北京联络处及同济大学内的上海联络处;在四川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合作伙伴是四川大学;以及位于深圳的香港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

    香港理工大学位于深圳的产学研基地于2011年启用,配合国家发展该区的规划,为珠三角区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援服务。

    在陕西政府的支持下,理大与西安交通大学在2015年5月成立 「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超过三十个国家逾一百五十所位于新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学加入,在该联盟的框架下,共同协作及发展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

    2015年11月,北京市科委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了京港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筹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2018年7月,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于深圳共同建设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 ;11月,与上海和香港十五所顶尖大学携手成立沪港大学联盟;12月,同中山大学、澳门大学等粤港澳三地20多所高校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

    2023年6月13日,香港理工大学宣布与天津医科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平台。

    科研方面,学校与中国内地机构合作的研究项目约900项。此外,学校每年均举办“香江学者计划”及“杰出中国访问学人计划”,邀请杰出的内地学者来校学习、访问及讲学。

    学生交流

    2018-2019年度,逾960名学生分别前往251所合作伙伴院校进行交换学习,为期一至两个学期。同时,学校亦接待了来自超过960多名海外学生前来学习。学校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的经济援助,足以支付百分之五十的交通、住宿及生活杂费,确保有志于非本地院校修读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学生均有机会到海外交流。

    2018年夏季,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30名学生参加了为期五周的理大国际暑期大学课程。学生除修读学分课程之外,亦参加了于高雄、台中、广州、深圳和西安进行的古迹考察和文化交流活动。此外,76名来自香港、内地和海外院校的学生参加了由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举办的“深港初创实习 · 交流计划” 。

    2016年11月25日,理大启动为期一年的建校八十周年庆典活动,举办包括建校80周年晚宴,大学校长论坛,全球校友领袖论坛,诺贝尔奖学者讲座系列,环球领袖讲座系列,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亚洲大学生篮球邀请赛以及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合办创新与影响高峰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报告会

    2021年12月5日上午,“时代精神耀香江”东京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与市民有约报告会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团员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举重运动员吕小军、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击剑运动员孙一文、赛艇运动员崔晓桐来到香港理工大学参加报告会。

    高校排名

    编辑

    THE

  • 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79位,香港第4位

  •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91位,香港第4位

  •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29位

  •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71位

  • 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年轻大学排名第15位

  • 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亚洲第19位

  • 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第137位

  • 2022年10月,《泰晤士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香港理工大学位列第79名。

    QS

  •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 第57位

  •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 第65位

  • 2023QS世界大学排名 第65位,香港第5位

  •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66位,香港第5位

  •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75位

  • 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91位

  • 2019QS世界年轻大学排名第7位

    US News

  • 2025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67位,香港第3位

  • 2023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00位,香港第4位

  • 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24位,香港第4位

  • 202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70位

  • 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00位

    软科

  • 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51-200位

  • 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51-200位,香港第3~4位

  •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01-300位

    MosIUR

    2023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第105名

  • 文化传统

    编辑
  • 校训

    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

    “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有复冒天下之道;斯,此也。易之体用,如此而已。”意谓《易》的功用,就在使人通晓万物之理,并根据这种知识去办事,把事情办好。

    “励学利民”取自汉王充《论衡》﹕“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虽大无难;不可知之事,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及《逸周书》:“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

  • 愿景

    矢志成为一所在开拓及转移知识、提供优质全人教育方面均领先的大学, 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贡献。

  • 使命

  • 1.

    致力富有影响、造福世界的研究。

  • 2.

    培育敏于思辨、善于沟通、富于创见、精于解难,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世界公民。

  • 3.

    营造让员生志存高远、心有归属、乐于以大学为荣的环境。

  • 校徽

    香港理工大学校徽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香港理工学院的校徽设计为蓝本。校徽的圆角代表理工英文拼写的“P”及大学英文拼写的“U”,而校徽内的字母“T”代表卓越科技,亦予以保留;而周边开口的设计则代表大学将与世界作更紧密的联系。

    香港理工大学校徽 香港理工大学校徽

  • 校长徽章

    校长徽章展示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透过将大学前身包括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1937)、香港工业专门学院(1947)、香港理工学院(1972)以至理大(1994)的校徽串连起来,正好表示虽然名称及角色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大学仍然谨守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精神。

  • 大学权杖

    大学权杖是权力与知识的象征,于大学毕业礼及其他重要典礼举行时,带领队伍进入会场。

  • 校区情况

    编辑

    红磡湾校区

    红磡湾校区红磡湾校区

    位于九龙红磡红乐道8号 。该校区有专业进修学院、持续教育处、专业及商业英语中心电动车辆与电机工程实验室、材料与设计工程实验室、设计工作室、能源转化与使用实验室、机械力学与控制实验室、设计工作室等 。

    西九龙校区

    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海庭道9号 。有持续及专业教育学院等 。

    西九龙校区西九龙校区

    学校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校监

    李家超

    校董会主席

    林大辉博士

    校董会副主席

    李国祥医生

    司库

    方蕴萱女士

    校长

    滕锦光教授

    常务及学务副校长

    黄永德教授

    行政副校长

    卢丽华博士

    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

    唐仕恒先生

    副校长(学生及国际事务)

    杨立伟教授、工程师

    副校长(教学)

    黄国贤教授

    历任领导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钟士元

    1972-1986

    李鹏

    1987-1988

    张鉴

    1989-1993

    光正

    1993-1997

    胡应湘

    1997-2003

    罗仲荣

    2004-2009

    杨敏德

    2010-2016

    陈子政

    2016-2018

    林大辉

    2019-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区怀德

    1972-1974

    李格致

    1975-1984

    郭礼敬

    1985-1990

    潘宗光

    1991-2008

    唐伟章

    2009-2018

    滕锦光

    2019-

    校区环境

    编辑

    红砖建筑

    1972年,香港理工学院正式成立,Palmer & Turner建筑师楼的建筑师木下一带领团队,在第一期校园发展计划中采用了独特的红砖建筑设计。该设计参考了传统英式和美式大学的红砖建筑风格,而许多建筑物都建於平台之上,因此创造出多用途的有盖露天空间。即使经历多个校园扩建项目,红砖仍然是理大的视觉象征 。

    红砖建筑红砖建筑

    校友荟

    校友荟于2016年底启用,面积超过250平方米,配备一系列休闲及活动设施,适合举办各类型活动,以促进理大校友与母校、以及校友之间的友谊、交流和合作,同时为校友提供舒适的环境,作休憩、阅读、康乐及文化活动之用。

    校友荟校友荟

    知名校友

    编辑

    教育界

    罗忠敬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讲座教授

    刘伟成

    英国华威大学制造工程讲座教授

    韩国强

    英国利物浦大学制造系统工程讲座教授

    倪亦靖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产工程讲座教授

    李克山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机械工程讲座教授

    黄秉槐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太平绅士

    吴世豪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兼任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兼任教授

    蔡亚从

    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院长

    杨国荣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学术发展)

    卢丽华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行政)

    黄杰波

    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李荣彬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晓锋

    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专案助理

    黄河

    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院士、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及世纪杰出工业工程师

    邢锋

    广州大学副校长 ,广东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薛素铎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

    汪震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鸿鹄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大地探测与感知研究院院长,地质工程教研室主任,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

    辛宇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和清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

    张世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翁灿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硕士生导师

    史柏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沈赤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梁惠娥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方向红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

    军政界

    李强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梁振英

    第四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许勤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黑龙江省委书记

    曹淑敏

    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盛秋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董建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张骥

    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外交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外交部党委委员

    叶寒冰

    四川省副省长、党组成员,省公安厅厅长、党委书记,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黄旭明

    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

    厉志海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刘小燕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

    郭大为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梁宏贤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周国辉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

    马秀珍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马欣

    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际合作司司长

    万以学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

    王杰

    浙江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柱国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

    孙矿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罗卫红

    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吴国升

    浙江省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宋超智

    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许澎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郭绍敏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民进陕西省委会副主委

    李丰

    中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马绍祥

    香港政府发展局局长

    黎仕海

    香港机电工程署署长

    区载佳

    香港屋宇署署长

    赵慧贤

    香港申诉专员

    卓振贤

    香港警务处助理处长

    卢耀桢

    香港政府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常任秘书长

    陈婉娴

    香港立法会议员

    陈鉴

    香港立法会议员

    林大辉

    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暨香港体育学院主席

    谭伟豪

    香港立法会议员

    易志明

    香港立法会议员

    工商界

    刘爱力

    中国邮政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建宙

    原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尚冰

    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常小兵

    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晓

    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李跃

    中国移动集团总裁、党组副书记

    沙跃家

    原中国移动集团副总裁、党组成员

    张钧安

    原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祖斌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朱敏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

    佟吉禄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儿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鹏

    水滴筹、水滴保创始人兼CEO

    鲁冠球

    浙江万向集团公司前董事局主席

    伍永康

    安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前香港建造商会会长

    袁文俊

    太平洋环球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香港广告商会主席

    梁少康

    TD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香港新科实业有限公司主席

    赖锡璋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资讯官、太平绅士

    陈重义

    香港通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王春

    华联国际集团主席

    刘锦潮

    美国自动精密工程公司CEO、CTO

    黄植荣

    新鸿基地产副董事,总经理

    伍伟雄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主席

    区令明

    MTECH Engineering Co., Ltd. 董事总经理

    陈绍雄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

    谢锦泉

    柏诚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曾蕙玲

    美国迪士尼人力资源服务经理

    宋翔

    海航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志盛

    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

    辛杰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葛继宏

    凤凰卫视都市传媒(杭州)有限公司总裁

    林家颉

    台湾北投热海温泉大饭店执行董事

    郑溯

    浙江中置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俊

    中大期货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朱小刚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资深发展总监

    史央清

    布丁酒店联合创始人兼COO

    李东流

    森赫电梯董事长

    梁广伟

    晶门科技有限公司CEO

    吴勇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敏怡

    昂坪360董事总经理

    司徒文聪

    盈石中国商业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兼商业工作委员会会长

    廖胜昌

    广州恒昌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兼主席,满堂红(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主席

    李军

    南航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地面服务保障部总经理

    陈蓉

    杭州万星银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芳

    南都物业服务股份公司董事长

    甘圣宏

    君亭酒店执行总裁

    何安诚

    金门建筑有限公司CEO

    黄铁城

    镇泰有限公司董事长、首位国际玩具业协会华人总裁

    冯彦皓

    中国微事得实业集团董事长

    张国维

    专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蒋丽莉

    环康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

    李颂熹

    鼎昊资本(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潘乐

    安乐工程集团创办人兼主席

    何恒光

    前港铁物业总监

    黄进达

    康泰旅行社总经理

    王凛

    华侨城股份公司酒店物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华侨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

    陈瑞麟

    麒麟珠宝Qeelin珠宝品牌创办人兼创作总监

    邓观瑶

    依利安达国际集团前主席

    张树成

    广景科技主席

    许慕韩

    中国港中旅集团副总经理

    刘小康

    著名设计师、靳与刘设计顾问合伙人、前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

    谭燕玉

    国际著名女性时装设计师

    李凌

    中凌国际中凌品牌创始人

    李永铨

    国际著名品牌设计师、李永铨设计廔有限公司创作总监

    卢健生

    职业经理人、前HTC港澳地区总经理

    沈煜伦

    上古影业CEO

    演艺界

    王家卫

    香港电影导演

    梁家辉

    香港艺人

    袁咏仪

    香港艺人

    梁咏琪

    香港歌手

    杨千嬅

    香港歌手、演员

    黄贯中

    香港歌手、音乐人、Beyond乐队成员

    叶锦添

    电影美术指导,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

    许诚毅

    美国好莱坞电影导演、国际著名动画师

    ToNick

    香港乐队

    陈健安

    香港乐团C AllStar成员

    谭健文

    香港乐队Mr.成员

    胡鸿钧

    香港歌手

    何雁诗

    香港歌手

    林敏骢

    香港艺人

    司徒瑞祈

    香港艺人

    庄思华

    香港艺人

    骆振伟

    now 101台节目主持

    赵慧珊

    前香港有线电视主播, 跳舞组合Super Girls成员及模特

    张纹嘉

    跳舞组合Hotcha成员

    叶翠翠

    2005年度香港小姐冠军

    庄思明

    2010年度香港小姐季军

    黄天颐

    香港电台唱片骑师

    阮小仪

    香港商业电台唱片骑师

    甄子康

    香港商业电台唱片骑师

    苏耀宗

    香港商业电台唱片骑师

    黄芷晴

    香港演员(香港著名演员黄日华梁洁华爱女)

    体育界

    黄洋

    香港足球代表队队员

    方柏伦

    香港足球代表队队员

    欧咏芝

    香港首席女子壁球员

    新闻界

    何海凌

    now新闻台首席记者

    王耀扬

    now新闻台首席记者

    林小珍

    无线新闻财经记者及主播

    罗钰文

    无线新闻主播

    曾美华

    有线电视新闻主播

    专业人士

    赖平

    德国保时捷设计总监

    罗伟基

    法国雷诺设计副总裁

    麦家碧

    香港动画麦兜(麦唛)原作者

    陈海

    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台州市政协副主席

    劳建青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主席

    罗盛慕娴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全国首席知识主任及合伙人

    倪伟东

    毕马威中国税务服务合伙人

    林耀坚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邬满海

    香港测量师协会前会长、香港房屋协会副主席

    黄敬安

    黄敬安执业会计师/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

    何周礼

    何周礼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及周礼轩创办人兼董事

    邓观瑶

    著名工业顾问

    李乐

    极地博物馆基金有限公司创会人、极地科学探险家

    余秀珠

    香港单亲协会创办人兼总干事

    所获荣誉

    编辑

    时间

    所获荣誉

    2023年

    在Quacquarelli Symonds (QS)首次公布的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2位

    2022年

    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第79,全球年轻大学第5,亚洲第15

    2022年

    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65位

    2022年

    在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的500所亚洲大学里排名第26位

    2021年

    在QS全球五十强年轻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6位

    下一篇 高分子化学

    上一篇 Midnight Oil

    词条信息

    • 栏目:教育院校
    • 浏览次数:1152 次
    • 更新时间:2024-08-10
    • 创建者: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