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莱雅(法国)化妆品集团公司 编辑
欧莱雅集团是法国的化妆品公司,由贝当古家族欧仁·舒莱尔创办于1909年 。欧莱雅集团是美妆品行业中的领导者,经营范围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42家工厂、100多个代理商,以及5万多名的员工,是总部设于法国的跨国公司,也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1957年,欧莱雅的生产领域由洗染产品扩展到整个日化用品范围,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 。1964年,收购兰蔻 。1974年,雀巢收购欧莱雅的部分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1996年,收购美宝莲 。2004年后,先后收购中高档护肤品牌羽西、修丽可、The Body Shop、国产面膜品牌美即、YSL美妆、韩国彩妆品牌3CE、染发品牌Pulp Riot等 。2020年10月15日,宣布将任命副总裁叶鸿慕( Nicolas Hieronimus)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叶鸿慕将在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接管集团的运营控制权,安巩将继续担任集团董事长职位 。2023年4月,与阿里巴巴签署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2月8日,财报显示,2023年销售额为411.8亿欧元,较2022年增长7.6%。营业利润超过81.4亿欧元,较2022年增长9.2%。
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排第36名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位列392位 。2018年12月,入围2018世界品牌500强 。2019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396位 ;2019年10月,全球品牌百强榜排名51位 。2020年5月,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176位。 2024年12月23日,欧莱雅宣布已与瑞士零售商Migros签订协议。
中文名:欧莱雅(法国)化妆品集团公司
外文名:L’ORÉAL
别名:巴黎欧莱雅
创建人:欧仁·舒莱尔
发源地:法国
成立时间:1907年
公司性质:外企
经营范围:各类化妆品
年营业额:402.41 亿美元(2022年)
初创时期
1909年,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立,当时名为——“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1910年起,染发剂成功进入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巴西地区 。1928年,收购梦皂公司,开启多元化道路 。192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超快速染发剂,结束当时女性冗长的染发过程,甚至影响整个20世纪的染发工艺 。1934年,推出第一款洗发水——多普;同年,研制并推出防晒油——太阳琥珀 。1939年,公司正式改名为欧莱雅,员工超过1000人,其中销售代表达300多人 。1945年,推出第一款冷烫发产品 。1952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家用染发剂 。1953年,科斯美尔公司成为欧莱雅公司驻美国代理,正式进军美国市场。
扩张时期
1957年,欧莱雅的生产领域由洗染产品扩展到整个日化用品范围,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 。1963年,成功上市,为公司开启新的融资渠道 。1964年,收购兰蔻,这是欧莱雅成为高档化妆品帝国的第一步 。1965年 收购卡尼尔,使欧莱雅得到一整套具备有机定位的辅助护发产品。1970年,收购碧欧泉。1973年,收购法国Synthélabo药物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让欧莱雅得到开展皮肤病学活动和皮肤病药物学活动的途径;同年,收购彩妆品牌Gemey 。1973年,收购彩妆品牌Gemey ;同年,夏尔·兹维亚克担任执行副总裁,于1984年成为CEO,任职到1988年 。1974年,雀巢收购欧莱雅的部分股权,成为欧莱雅第二大股东 。1983年,成立日本研究中心。1985年,拉尔夫·劳伦Polo加盟欧莱雅,使欧莱雅在美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和男士高档香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988年,林赛·欧文·琼斯被任命为欧莱雅集团CEO ;同年,收购赫莲娜。1989年,收购理肤泉 。1994年,成为第一个在印度建立全资分公司的国际化妆品集团 。1996年,以7.58亿美元收购美宝莲 ;同年,与苏州医学院合作建立苏州欧莱雅有限公司。1997年,在上海开办中国总代表处,负责在中国经销欧莱雅公司各类产品 。2000年,收购美国专业护发产品的第一品牌美奇丝;同年,收购Dermablend 。2002年,与新浪网及《中国妇女》杂志社共同创立“伊人风采”女性频道,与科协等机构筹划举办“女科学家论坛”,提升女性社会参与与自我表现机会 。2003年,收购小护士,包括所有管理团队、遍布全国的2.8万个销售网和位于湖北省宜昌的生产基地 。2004年初,并购化妆品牌羽西,为进入中国本土中低产品线打下基础 ;同年,在印度建立超现代工厂。2005年,在上海浦东成立中国研发中心 ;同年,收购修丽可。2006年,收购The Body Shop。2008年,收购YSL美妆。
全面发展
2010年,欧莱雅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2011年,收购科莱丽,归入高档化妆品部门。2013年,以63.58亿元全资收购国产面膜品牌美即。2018年,收购韩国彩妆品牌3CE、染发品牌Pulp Riot,获得阿玛尼和华伦天奴美妆业务授权;同年,提出打造全球首家“美妆科技公司”的战略目标,投资战略从“并购”改为“并购+少数股权投资”的形式。
2020年,欧莱雅收购日本护肤品牌Takami、天然护肤品牌Thayers Natural Remedies ;10月15日,宣布将任命副总裁叶鸿慕( Nicolas Hieronimus)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叶鸿慕将在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接管集团的运营控制权,安巩将继续担任集团董事长职位。
2021年,欧莱雅收购美国护肤品牌Youth to the People ;同年,欧莱雅北亚区总部落户上海,将协调和整合中日韩三国的美妆业务 ;8月16日,旗下美即品牌在上海举办“品牌18周年”暨新品媒体分享会,宣布正式进军院线级护肤市场,并推出首款院线级家用护理套装“美即毛孔桑拿舱”。
2022年5月29日,欧莱雅宣布在上海成立首家投资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落户上海市奉贤区 ;9月9月,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对中国本土高端香水香氛品牌——闻献DOCUMENTS进行少数股权投资,此次投资是“美次方”在中国的首个风险投资 ;10月11日,江苏苏州为集团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举行奠基仪式;同日,欧莱雅苏州尚美工厂洁净车间正式启用。
2023年,欧莱雅以25.2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高端美妆品牌Aēsop(伊索) ;4月5日-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欧莱雅就两项中法战略合作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法国商务投资署和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创的“法国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孵化平台” ;4月6日,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与法国欧莱雅集团董事长让–保罗·安巩(Jean Paul AGO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行业首个“美妆数字化循环经济模式”,聚焦绿色低碳新标准、新产品、新消费理念,打造可衡量、易实现的循环经济解决方案 ;8月30日,巴西美妆巨头Natura&Co在文件中证实,已完成向欧莱雅出售高端美妆品牌伊索(Aesop)的交易,交易金额为26亿美元 ;9月22日,通过旗下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对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少数股权投资。
2024年2月8日,欧莱雅发布财报显示,2023年销售额为411.8亿欧元,较2022年增长7.6%,营业利润超过81.4亿欧元,较2022年增长9.2% ;4月19日,在中国举办“逐浪文明,大美泱泱——2023/2024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穿越美的文化浪潮,分享创造美的使命 ;8月5日,宣布与皮肤科产品公司高德美建立战略科研合作伙伴关系,并收购该公司10%的股份。 12月,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表示,已与瑞士零售商Migros签署协议,将收购后者在韩国的护肤业务Gowoonsesang Cosmetics,其中包括韩国化妆品市场排名第一的面部护理品牌Dr.G。 当地时间12月23日,欧莱雅宣布已与瑞士零售商Migros签订协议,收购后者的韩国护肤品业务Gowoonsesang Cosmetics,其中包括韩国化妆品市场排名第一的面部护理品牌Dr.G。
公司财报
2024年10月23日,欧莱雅公布最新业绩数据,该集团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6%至324亿欧元
欧莱雅L'oreal的中国之行始于香港,早在1966年就通过一家名为ScentalLtd.的经销办事处销售产品。当时,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兰蔻(Lancome)和GuyLarches品牌的产品推销到化妆品专卖店、百货商场和各类免税商店。1979年,ScentalLtd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同时将其业务拓展到护发产品,并建立了广泛的市场渠道。1993年初,欧莱雅L'oreal向进军中国广阔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致力于开拓大陆市场的队伍正式在香港成立,为尽快了解和把握中国市场,欧莱雅L'oreal首先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大城市设立了形象柜台。
在成功收购了美宝莲品牌之后,欧莱雅L'oreal不仅扩大了它全球市场的产品线,还取得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通过美宝莲的销售渠道,欧莱雅L'oreal迅速渗透了中国化妆品市场。至2000年,欧莱雅L'oreal在中国50多个大城市成立了870家专卖店,聘用了2000名专业美容顾问,并成功推广了欧莱雅L'oreal、美宝莲、兰蔻、薇姿四个品牌。在此之后,欧莱雅L'oreal又耗资3千万美元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建造了分工厂。专门生产大众化妆品的苏州工厂于1999年4月正式投产。新工厂从事染发剂、粉底、睫毛膏和指甲油的生产,其生产能力达到2千万套,并向欧莱雅L'oreal全球市场供货。
自1996年底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欧莱雅公司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依法经营积极纳税。凭借先进的营销方式及对中国消费者及市场的准确把握,欧莱雅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在全国各地创造了一万多个就业机会。欧莱雅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知名的跨国企业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对于欧莱雅集团具有全方位的战略意义,体现从研发、生产、销售到人员培训等价值链的每个方面。
销售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欧莱雅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实现销售69.52亿元,较上年增长27.7%,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稳据欧莱雅集团全球十大市场之列,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单个市场。
短短十二年间,欧莱雅从零开始,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稳步上升,已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领袖之一和中国最知名、最受尊重的跨国公司之一。
中国运行轨迹
欧莱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旗下拥有兰蔻、碧欧泉、欧莱雅、美宝莲、薇姿等500多个品牌,曾被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商业周刊》誉为“最受尊敬的法国公司”、“美的王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良好的口碑。
进入中国市场
欧莱雅进入中国显得有些晚,这与法国企业对中国的认识滞后有关。但欧莱雅不愧是跨国企业,对拓展境外市场有丰富的经验。来到中国,也是抱着清晰的战略意图,并以市场细分策略,用多品牌瓜分的市场手段,迅速站稳脚跟。
几年过去之后,欧莱雅发现,她旗下的品牌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国该类产品和消费的领导或一线品牌,但欧莱雅中国的整体业绩还是不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欧莱雅旗下的兰蔻、碧欧泉、薇姿、赫莲娜等高档美容化妆品,价格一般都在数百上千元间,这部份高端消费人群虽也给欧莱雅带来丰厚的回报,但在中国,市场容量还是很有限。
虽然中国化妆品高端市场的成长速度已经令人垂涎,但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的发展更是让人兴奋不已,在这一点上一直在大日化领域耕耘的宝洁让欧莱雅大开眼界。
立体布局
一般来说,产品从高档往低档做比较容易,从低档往高档做就比较难,如果以金字塔来形容欧莱雅的品牌结构,那么欧莱雅是从塔尖开始建构的,然后延伸到中间位置,但底座却是空的。但功力不凡的欧莱雅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在短暂的挫折之后,便迅速做出战略调整,于2004年前后,一连收购了国内优秀品牌羽西和小护士,一举弥补了自身在二三线市场渠道网络上的不足。
频频出招
欧莱雅在经过一连串的并购之后,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精心布局,在高档化妆品、专业美发产品、大众化妆品、药房专售功能性化妆品四大类产品上,满足高、中、低等不同市场的需求,力争全面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2005年,欧莱雅中国推出中国市场三大战略:
一是在上海设立欧莱雅全球研发中心;
二是把在新加坡的亚太地区管理培训发展中心迁往中国;
三是在中国设立针对全球的品牌研究推广部。这事实上是欧莱雅在产品研发、人才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对其中国市场进行全面支持,加大了进攻的强度。
中国日化市场将很快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变化:羽西的专柜将进一步增多,并向二三线市场延伸;小护士将注入卡尼尔的技术,以更优质的产品,进入比原来更多的近30万个销售网点;而美宝莲则将以更大众化的姿态,全面接近中国女性,这一切,宝洁不会视而不见,雅芳也不会不痛不痒,那么国内化妆品品牌们呢。当外资品牌连中国特色的大流通渠道都很熟悉时,当国内化妆品品牌不再以拥有经销网络为优势时,未雨绸缪应是十分必要的。
2019年11月,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十大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内容涉及化妆品、医疗、食品、房地产等多个重点领域。其中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被点名。
通告称,重庆某百货有限公司“欧莱雅”专柜发布印刷品广告,虚构使用商品的效果,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200000元。对此欧莱雅中国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做出回应称,2018年就收到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联络,并已撤回了所有相关宣传资料,并对内外部进行了排查。
2016欧莱雅集团大事记
第一篇:欧莱雅集团
1.人事调整,巴黎欧莱雅全球总裁卸任 大中华区CEO换人
2. 业绩5年翻番,中国成为欧莱雅第二大市场
3. 欧莱雅持续扩大中国市场 连续引进2个品牌
4. 欧莱雅12亿美元亿收购IT Cosmetics 八年最大并购案
5. 10月1日起化妆品消费税大幅调整 欧莱雅宣布降价
6. YSL星辰一夜爆红,助攻欧莱雅第3季度击败雅诗兰黛集团
7. 兰蔻何韵诗事件愈演愈烈 欧莱雅市值已蒸发185亿
8. 带素人去戛纳玩直播 欧莱雅天猫店销暴涨30倍
9. 欧莱雅一口气签下了15位当红美妆博主
安瓶面膜事件
2021年11月,多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在李佳琦直播间预售买的欧莱雅安瓶面膜远远贵于“双十一”现货。近一个月欧莱雅相关投诉已有近万单。11月17日,李佳琦与薇娅均发布声明称,将在此事解决前暂停与巴黎欧莱雅的合作。2021年11月18日凌晨,巴黎欧莱雅就面膜“双十一”促销问题发布致歉声明称,经初步调查,此次出现部分消费者在预售后以较低价格拍下商品,是因为叠加使用了多种平台及店铺的优惠。对于此次因过于繁琐复杂的销售机制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公司正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调查,将在保障所有相关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提出能针对所有相关消费者的妥善解决方案。 11月18日晚间,巴黎欧莱雅在官微发布“巴黎欧莱雅安瓶面膜促销活动”详细解决方案并致歉:欧莱雅将购买了预售安瓶面膜的消费者分为两种情况,将分别对其补偿无门槛200元优惠券或两张满499减100元的优惠券。
欧莱雅24节气事件
2022年11月25日下午,欧莱雅中国在微博发布说明,就韩国合资公司新品牌发布的新闻稿没有准确表述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一事致歉。
近日,欧莱雅首次合资在韩国推出新品牌,主打的专利成分名为“Shihyo24”。然而网友发现,韩联社、《首尔经济日报》等多家韩媒发布的新闻稿均称,该品牌灵感源自“东方二十四节气”,“这些草药来自韩国农民”。
用“东方”和“亚洲”等形容模糊二十四节气来自中国一事在社交平台引发了争议,不少网友对此表达了不满 。
粉红税争议
2023年1月14日,张同学在“欧莱雅”天猫旗舰店以149元购买了女性专用的“欧莱雅复颜洗面奶”。付完款后,她在店铺推荐页面看到“欧莱雅男士水能保湿氨基酸洗面奶”,价格为82元,净含量为180毫升。每100毫升售价差值高达73.6元。两款洗面奶都主打氨基酸温和性与保湿,但价格却相差一倍。两款欧莱雅洗面奶成分、功效、含量基本相同,却存在67元的差价。女性消费者的产品价格远高于男款这一“粉红税”现象引起了华东政法大学和山东大学5名学生的注意,他们组成“粉红税不队”起诉了欧莱雅公司。2024年3月,同学们在法院的调解下撤诉,欧莱雅退还了购买洗面奶的费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