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拨根芦柴花 编辑
《拨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扬州的地方民歌。原是在水田劳动中唱的歌,属“秧田歌”。稻农为了解除疲劳、自我调节,便以歌寄兴,他们所唱的内容有很大的即兴性。
特色
1952年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组织下乡采风活动时,在江都挖掘了这首民歌。最早的《拔根芦柴花》是由江都市邵伯民歌手黄凤英、施登英演唱。江苏省音协副主席费克记谱,并根据钢丝录音加工编曲。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钱静人填词,这首秧田歌表面上看歌词分为三段,实际上每段只有第一句是“实词”,其后便是固定衬词“拔根芦柴花”和以虚代实的“清香玫瑰玉兰花儿开”。由原有的一句歌词改编为四句歌词,其它均为衬词。改编后的民歌内容更加丰富,节奏更加明快,同时仍保存了原形民歌的风格,是苏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民歌。 1956年7月,北京举行全国民间文艺调演,江苏省歌舞团民歌手雪飞首次正式演唱了《拔根芦柴花》,接着这首歌又被选送到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首长欣赏。周总理上台接见演员时对雪飞说:“你唱得很好,家乡的民歌真好听啊!”1998年出版发行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将《拔根芦柴花》正式定为江都民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