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樟江景区 编辑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樟江景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樟江景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樟江景区,又名荔波樟江旅游景区和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简称樟江景区,是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的旅游景区,总面积118.8平方千米,核心景区总面积23.38平方千米。

樟江景区由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具有代表性景48处,其中特级景源4处,一级景源6处,二级景源10处,三级景源16处,四级景源12处。 以桥命名的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聚集了若干世界级景观,作为荔波樟江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荔波县旅游的重要标志。

2015年7月13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樟江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1家、贵州省第4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樟江景区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开放时间:8:00~16:00

景点级别:AAAAA级

门票价格:大小七孔景区旺季120元/人次,淡季100元/人次;水春河景区30元/人次

占地面积:118.8 km²

著名景点: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樟江风光带

历史沿革

编辑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小七孔桥。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建大七孔桥。

2009年,荔波县开始申报5A级景区,投入5300万元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8月2日,荔波县召开创建5A级旅游景区全县动员大会。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综述

樟江景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总面积118.8平方千米, 核心景区总面积23.38平方千米。界线东起更地坡,东经107°57'32",北纬25°30'28";南抵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界,东经107°40'59",北纬25°11'49";西起上拉明,东经107°39'22",北纬25°15'49";北至水甫村,东经107°54'59",北纬25°31'42"。

小七孔景区南面以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界为界,东面以拉柳村寨旁山谷山脊线作为小七孔景区与大七孔景区分界线,景区面积45.55平方千米。

小七孔景区

大七孔景区东面以下冷村寨旁山谷山脊线作为大七孔景区与樟江带景区分界线,南面以拉柳村寨旁山谷山脊线作为大七孔景区与小七孔景区分界线,景区面积34.17平方千米。

大七孔景区

水春河景区北面以荔波县与三都县的县界为界,南面以白岩大桥作为水春河景区与樟江带景区分界线,景区面积20.12平方千米。

水春河景区

樟江带景区北面以白岩大桥作为樟江带景区与水春河景区分界线,南面以下冷村寨旁山谷山脊线作为樟江带景区与大七孔景区分界线,景区面积14.40平方千米。

气候特点

樟江景区所在的荔波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热,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长冬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尚足,雨热同季,灾害性天气少。全县年均温18.5℃,热量资源受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较低的影响,较全省一般地区高,活动积温4200~6100℃。无霜期283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211.9毫米,80%的降水量集中在4~9月,其中6月降水量最多,12月最少。

水文特征

樟江,为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支流龙江的上游河段。贵州省荔波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县内月亮山南麓,流经3区1镇7个乡,在瑶山乡王蒙街汇入打狗河。主河道长53.1千米,20平方千米以上的集雨面积河流11条,集雨面积1498.5平方千米。

主要景区

编辑

小七孔景区

综述

小七孔景区是樟江景区的四大风景片区之一,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东经107°39′~107°95′,北纬25°12′~25°34′,总面积46.4平方千米。景区集林、洞、湖、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享有“超级盆景”之誉。景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移步换景、令人耳目常新。主要有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石上森林、野猪林、水上森林、天钟洞、卧龙潭、鸳鸯湖等21个景点。

小七孔古桥

小七孔古桥小七孔古桥

小七孔桥古为黔南通往广西商旅交通要道,横跨响水河。桥下潭水幽蓝,两岸古木萌绿,衬出桥的雅静恬美。桥长40米,宽2.2米,高5.5米,桥体取拱形,结构玲珑,工艺精妙。桥首原存石碑两座,一为《修碑》,铭筑桥功德;一为《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联句。桥腹七孔,俗称“小七孔古桥”。小七孔风景区因此桥而得名。

拉雅瀑布

拉雅瀑布拉雅瀑布

拉雅瀑布源自响水河上游山体洞泉,截流沿崖体陡岸悬空而下,落差30米,宽20余米,“拉雅”布依语译“美丽的女神”。

68级跌水瀑布

68级跌水瀑布68级跌水瀑布

68级跌水瀑布位于响水河谷,全长1.6千米,总落差110米,最宽处约40米。成因为高原晚期强烈抬升,河流迅速下切350—500米而形成壮观瀑布群。在不到2千米的弯曲河道里,密集68级姿态各异的瀑布、跌水,实属举世罕见。

响水河

响水河响水河

响水河为黄后地下河下游明流段,从龟背山脚出露,长1.6千米,落差314米,平均流量8.03立方米/秒。因河床瀑布众多,响声震天,故称为响水河。峡谷呈“V”字型,谷坡洞穴层层分布,均是早期地下河出口。成因系第四纪(约2.48百万年)以来,区域大幅度大面积的间歇性抬升,樟江下切,响水河为适应侵蚀基准面下降出现间歇性下切,河床形成多级裂点,即今瀑布所在;谷坡地下河为适应响水河下切进入下一层洞穴,如今雨季时可见水流从上层洞穴注入响水河。水温四季恒定,是娃娃鱼喜爱的栖息地。

石上森林

石上森林石上森林

石上森林,距水上森林约100米,是原生性很强的喀斯特森林,因漫山野生的龟背竹而得名。森林里珍稀树种、奇花异草遍布,根系分布完全随岩石的节理、裂隙及地表几乎为零的土壤、枯枝落叶堆积情况而定,造成盘根错节,根石交融的艺术世界,人称“石头上的森林”。

水上森林

水上森林水上森林

水上森林位于响水河喀斯特槽谷森林河床之上,因“树在石中长、水在石上流”而得名。全长约2000米,含水上森林丛林带、拉金湿地、苦竹沟等景点。景区内所有树木均扎根在河床岩石缝中,虽被激流长期浸没,仍然郁郁葱葱,如此奇妙的水上生态系统在全球喀斯特地貌中绝无仅有。扶枝踏浪林间,穿行其中妙趣无穷。丛林密匝如屏,浅浪冬暖夏,传说古时常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又称“瑶池”。

翠谷瀑布

翠谷瀑布坐落在响水河上游,紧靠努内吉海湿地,瀑高达60多米,是一个封闭的峰丛洼地。群山苍翠欲滴,田野郁郁葱葱,翠谷因此得名。

努内吉海湿地

努内吉海湿地努内吉海湿地

努内吉海湿地距鸳鸯湖约6000米,面积50公顷,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滞留湿地。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防止土壤沙化和净化环境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努内吉海”瑶语译“最美丽的地方”。徒步游览时间约30分钟。

鸳鸯湖

湖

鸳鸯湖距卧龙潭约5000米,鸳鸯湖为典型的喀斯特盲谷湖,水域面积约20公顷,最深处40米,位于黄后地下暗河下游明流段,主要由上、下两个大湖组成。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182500个/立方厘米,实为“洗肺养身”之绝境。游船游览时间约60分钟。

天钟洞

天钟洞天钟洞

天钟洞位于小七孔景区汤粑石林的半坡上,海拔740余米,洞长近千米,有12个厅,两个洞口。天钟洞内有一高达近10米的巨型石笋,形如天钟倒扣于地,巍然耸立,洞名由此而得。天钟洞是小七孔“天然景园”中的一枝奇葩,洞内有石花、石树、石幔、石柱、石笋等景观,在灯光音响衬托下,光彩夺目,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瑶琳仙境之中

卧龙潭

卧龙潭卧龙潭

卧龙潭是卧龙河的源头,暗河在崖底涌出,从引水发电筑成的坝上飞泻而下,水声轰鸣,雾雨蒙蒙。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四周高山紧锁,水潭犹如地底深渊,有龙潭虎穴的意境。每遇山洪暴发,涛涌浪奔,真如蛟龙显威之势。

大七孔景区

综述

大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

大七孔景区是樟江景区的四大风景片区之一,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东经107°39′~107°95′,北纬25°12′~25°34′,总面积36.2平方千米。景区集岩溶地貌与水文景观为一体,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特色,景观险峻神奇、气势雄伟磅礴,极富惊险性、神秘性。主要有大七孔古桥、恐怖峡、天生桥、妖风洞、地峨森林、龙头山、二层河、地峨宫等景点。

天生桥

天生桥高约73米,厚约15米,宽约22米,这座大自然鬼斧神工凿造而成的天生桥被人们誉为“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不禁为大自然巧夺天工之神力所折服。天生桥发育石炭系的灰岩和泥灰岩中。岩屋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岩层倾角为56º。桥下河道为第四纪晚期地下暗河通道,后来地壳抬升、地下河下切,地下暗河洞体规模扩大、洞顶崩塌。天生桥就是洞穴顶板崩塌的残余。

妖风洞

妖风洞为喀斯特贯穿水洞,因洞口瀑布振动气流,涌出嗖嗖“妖”风而得名。洞内全黑,乱石滚滚,石硕如屋。沿河形成数处水潭、瀑布和湖泊。洞穴全长3200米,最宽处114米,最窄处仅1米,最高90米,最低1.5米。洞内全黑洞穴动物多,尤以阴河鲇鱼为众。形成于二百多万年以前,仍在继续发育中。

恐怖峡

恐怖峡,峡谷深隧,峭壁耸立,林木茂盛,险峻异常,峭壁上有三个深邃黝黑的洞穴,整个峡谷幽静深沉。山石稳定性差,一有震动,部分石块就会落地,如果游人大喊大叫,碰巧共振作用就会飞砂走石,令人胆战心惊。

大七孔桥

大七孔桥大七孔桥

大七孔景区因此桥得名,大七孔桥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竣工。名为“万善桥”。清光绪三年(1877年)有一个桥孔被冲塌,由于财政吃紧重新维修,竟历时7年,改名为双溪桥。后来才称大七孔桥。古时为贵州、广西商旅要道。位于大七孔景区梦塘下游500米。

水春河景区

水春河景区

水春河景区是樟江上游长达十三千米的峡谷,也是风景区最长的一条峡谷,奇峰绝壁夹江锁岸,河水在这里由于受到两岸崩落巨石的阻碍,形成了水春河独特的景观。两岸丛峦叠起,紧逼河谷,悬崖险峰相对高差两百至三百米左右,而水面只有几米至十几米高宽。构成了“十三道浪,七重滩”的奇险景观,成为漂流历险的胜地。主要景点有梅滩,也称“试胆浪”、苦竹滩、白龙浪、白石滩、天然画图、马尿滩、姊妹峰、姊妹滩、逍遥浪、长浪、白岩、龙王洞、夕照归图等。

樟江风光带

樟江风光带景区

樟江风光带是樟江景区四大景区之一,总面积15.1平方千米。樟江风光带是一个集生态观光、田园休闲、民族风情体验、探险运动的综合旅游区。

文化活动

编辑

人文历史

艾福田作为荔波县水电局设计勘测队队长,参与建设了小七孔三级电站(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确定的示范电站),艾福田首先发现并积极向外推介了“小七孔”。

主要活动

2024年10月25日,“2024多彩贵州外宣交流汇”主题采访创作活动来到黔南州荔波县。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组成的采风团,深入贵州腹地,对小七孔景区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探访活动。

特色美食

当地美食有荔波牛肉火锅、豆花烤鱼、杨梅汤、荔波酸肉、臭酸、鱼包韭菜、米片等。

所获荣誉

编辑

1994年1月10日,樟江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5年7月,樟江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21年11月,樟江景区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管理单位

编辑

樟江景区的管理单位是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旅游信息

编辑

门票

樟江景区门票信息

景区名称

景区

等级

管理

权限

门票价格

(元/人次)

景区内交通运输服务价格

旺季

淡季

观光车

游船

荔波大小七孔景区

5A

省级

120

100

全程40元/人次

两日有效

大七孔:单程20元/人次,往返40元/人次

鸳鸯湖:30元/人/小时(4人起)

水春河景区

4A

市州级

30

/

/

/

参考资料:

交通

1、周边各地自驾到荔波:

贵阳:贵阳贵新高速——都匀贵新高速麻尾段转麻驾高速—荔波(全程约300公里,3个小时路程)

安顺:安顺贵黄高速——平坝贵黄高速——贵阳贵新高速——都匀贵新高速麻尾段转麻驾高速—荔波(全程约360公里,4个小时路程)

都匀:都匀贵新高速麻尾段转麻驾高速—荔波(全程约140公里,2个小时路程)

2、乘火车到荔波:

火车前往:贵广高铁距荔波最近的两个火车站分别是三都站和都匀站,可选择乘贵广高铁到其中一个站再坐班车到荔波。(广西、广东过来的到麻尾或者都匀东站下,重庆四川过来的到独山下更方便,之后换乘汽车到达荔波。)

3、乘飞机到荔波:

荔波机场目前已开通贵阳、重庆、广州、西安、长沙、海口、南宁、成都航线。荔波机场距县城车程大约25分钟,机场大巴随到达航班发车。

4、乘客车到荔波:

贵阳至荔波:每天发车6车次,乘坐地点:贵阳市东客车站。

都匀至荔波:每天07:00—18:56,每45分钟一班车。乘坐地点:都匀市客运总站。

路线

小七孔景区推荐游览路线从西门开始,经过卧龙潭、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石上森林、断桥飞瀑、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最后到达小七孔古桥;也可以从东门开始,避免人群,但全程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