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门大街 编辑
前门大街(Qianmen Street),是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境内南北向道路,位于正阳门南侧,连接了正阳门箭楼与永安路 。
前门大街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始建,时名“官街”;于清乾隆年间由土路改为石板路;于2008年8月7日经修缮对外开放 。
前门大街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永安路,全长1400米,宽20米 。
中文名:前门大街
外文名:Qianmen Street
起点:正阳门箭楼
终点:永安路
长度:1400 m
宽度:20 m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市东城区
管理机构:北京市前门大街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局
明正统元年(1436年),官街始建 。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北京城兴建外城,正阳门大街成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 。
清乾隆年间,正阳门大街由土路改为石板路 。清代至民国时期,该街道称正阳门大街。
1965年,正阳门大街定名为前门大街 。
2004年,前门大街开始大修。
2007年5月9日,前门大街前门至珠市口段开始进行修缮。
2008年5月28日,前门大街修缮完工;8月7日,前门大街对外开放 。
线路走向
前门大街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于正阳门南侧,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永安路 。
线路互通
路口名称 | 所属区域 | 对接线路 |
---|---|---|
前门大街与前门东大街路口 | 北京市东城区 | 前门东大街、前门西大街 |
前门大街与珠市口东大街路口 | 珠市口东大街、珠市口西大街 | |
前门大街与永安路路口 | 永安路、天坛路 | |
参考资料 |
线路参数
前门大街全长1400米,其中正阳门至珠市口大街段为步行街,全长845米,宽20米;珠市口大街至永安路段为双向四车道城市道路,全长约523米,行车道宽2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服务设施
公共厕所
截至2024年10月,前门大街沿线共设有4个公共厕所,分别位于大街的北端、南段、中部与大栅栏牌坊后 。
垃圾分类
截至2024年10月,前门大街设有AI智能垃圾体验站,由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类封闭式垃圾箱组成,支持18万种物品的辨识分类,具有AI语音对话和触屏双重功能 。
配套设施
特色路灯
截至2024年10月,前门大街两侧路灯以鸟笼、铜鼓、冰糖葫芦等为造型,具有老北京特色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10月,前门大街正阳门至珠市口大街段为步行街,免费开放;珠市口大街至永安路段为城市次干路,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截至2024年10月,前门大街正阳门至珠市口大街段为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通行,禁止停车 。
环境建设
2005年,前门大街启动修缮整治工程及古都风貌保护工作,以恢复前门大街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貌。在修缮整治工程中,五间六柱五楼式的正阳门牌楼按照历史原貌在原址得到修复,白石御道、青石路面按原规制恢复,雨水、污水、燃气、热力、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也经过了改造 。荣誉表彰
2010年11月21号,前门大街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 。
2020年11月18日,前门大街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榜单 。
2021年10月25日,前门大街入选北京市首批旅游休闲街区 。
2021年11月5日,前门大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3月,前门大街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
2021年11月,前门大街照明提升设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奖卓越奖 。2024年8月22日,前门大街入选“月光下的北京”夜游推荐榜单 。
命名由来
前门大街因位于正阳门外而得名。前门大街位于正阳门外,按其它城门的规定,应命名为正阳门外大街(前门外大街)。但正阳门内的棋盘街在明朝就已存在,因此就将位于正阳门外的街道命名为“前门大街”,延续至今 。
文物古迹
正阳门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俗称“前门”,位于前门大街甲2号,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及瓮城,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并改名“正阳门”。正阳门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性建筑,也是北京城内唯一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城门。1988年1月13日,正阳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位于前门大街甲2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投用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建筑为欧式风格,是中国铁路早期车站建筑的代表作,为研究中国铁路早期车站建筑提供了实物参考。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于2001年7月12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聚德烤鸭店门面
全聚德烤鸭店门面位于前门大街30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清末民初商业铺面代表性的实物资料。全聚德烤鸭店门面长9.3米,高3.8米,厚0.3米,三开间,青砖砌筑而成,门楣为砖砌拱券结构,两侧有槛墙支摘窗,门窗上嵌有砖雕匾额,“全聚德”位于正中间,左边是“老炉铺”,右边为“鸡鸭店”。全聚德烤鸭店门面于2011年6月13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桥遗址
正阳桥遗址位于前门大街北口,正阳门箭楼南侧。正阳桥始建于明正统年间,于民国8年(1919年)改建;于1968年埋入地下。正阳桥遗址原为三孔石拱桥,桥面分为三路,中为御路。正阳桥遗址对研究北京城护城河及防御、水利、交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物质实证。正阳桥遗址于2023年1月19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文博场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位于前门大街甲2号,于2010年10月23日开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建筑面积为9485平方米,主展区展线长460米,常设展览为“中国铁路发展史”,分为蹒跚起步、步履维艰、奋发图强、阔步前行的中国铁路四部分内容,呈现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140余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的辉煌成就和美好前景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位于前门大街18号,于2014年5月31日开馆。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设有“中国精神区”“世界领袖”“杜莎梦想音乐会”“巨星派对”等十个主题区域,展出国内外许多政治人物、文体明星的蜡像,紧随中国发展的脚步,致力于本土文化的传承,通过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蜡像,向时代展现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的理解,向游客展示榜样的力量 。
中国冠帽文化博物馆
中国冠帽文化博物馆位于前门大街57号,于2012年7月10日开馆。中国冠帽文化博物馆以中国冠帽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繁荣等演变过程为主线,采用图文与实物并茂的方式,展现了由通辽出土的4600年前的骨冠至今不同时代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冠帽 。
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
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位于前门大街85号,于2024年5月1日开馆。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以中轴线为创作灵感,是中国第一家以“中轴线”命名的艺术馆。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设有铜雕作品展示区与“非遗铜学堂”手作互动体验区,在展示区举办中轴线主题展览,促进传统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人领略中轴线上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体验区使观众体验拓铜画的全过程,感受铜的质感和温度,更深入地了解铜雕的制作过程和技艺精髓 。
红星二锅头源升号博物馆(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
红星二锅头源升号博物馆(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位于前门大街99号,于2015年9月29日开馆。红星二锅头源升号博物馆(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前店用众多宝贵的历史文物见证了北京二锅头的古今传奇,后坊则采用场景还原的方式,结合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互动透明屏等展示技术,有趣完整地呈现了北京二锅头酒的传统酿造过程和真实场景,带来可观、可听、可触摸的互动式参观体验 。
特色美食
全聚德
“全聚德”创始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用名“德聚全”,后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更名为“全聚德”。全聚德烤鸭以北京填鸭为原料,采用外烤内煮的方法制作而成,制作过程包括制坯、晾坯、烤制、片制等环节数十道工序。全聚德除挂炉烤鸭外,还经营鸭膀、鸭掌、鸭心、鸭肝、鸭胗等各种冷热菜肴。2008年6月7日,烤鸭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来顺
“东来顺”位于前门大街32号,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有着120多年历史。东来顺早年由店主丁德山经营,主营豆汁、凉粉等大众吃食,时名“丁家粥铺”,后取“来自京东、生意顺利”之意更名为“东来顺”。东来顺清真火锅具有选料精、加工细、火力旺、佐料全等特色。2008年6月7日,牛羊肉烹制技艺(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月盛斋
月盛斋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名“月盛斋马家老铺”;于1951年迁至前门外五牌楼西侧。月盛斋早年由创始人马庆瑞经营,因店铺原位于前门外箭楼西月墙路南、期望财源茂盛而得名“月盛斋”。月盛斋以酱羊肉和烧羊肉为招牌产品。2008年6月7日,牛羊肉烹制技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都一处
“都一处”位于前门大街38号。“都一处”创始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盖起一栋带门面的小楼;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乾隆皇帝题写牌匾而出名;于同治年间开始经营烧麦、炸三角等特色菜品。2008年6月7日,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福号
“天福号”位于前门大街19号,创始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天福号酱肘子具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的特点。2008年6月7日,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老字号
大北照相馆
大北照相馆位于前门大街2号。大北照相馆创始于民国11年(1921年);于1956年收归国有;于1958年迁址至前门大街;于2005年搬迁至临时门店;于2008年重新开业。大北照相馆是全国照相业享有盛誉的“中华老字号”,也是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之一。2019年4月2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大北照相馆(前门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吴裕泰
“吴裕泰”位于前门大街42号。“吴裕泰”创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于1955年完成公私合营改制,更名为“吴裕泰茶庄”;于2005年成立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包括九道工艺,是历代制茶师傅智慧与心血的结晶。2011年5月23日,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张一元
“张一元”位于前门大街86号。“张一元”创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时名“张玉元”;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更名为“张一元”;于1956年改为国营。张一元茉莉花茶具有汤清味浓、入口芳香、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2008年6月7日,花茶制作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盛锡福
“盛锡福”位于前门大街55至57号。“盛锡福”创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于民国26年(1937年)在前门大街设立分店。“盛锡福”主要经营巴拿马草帽、美式呢帽、西式女毡帽、前进帽等四季时帽,具有风格时尚前卫、选料做工细致、待客和气礼貌等特色。2008年6月7日,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隆庆祥
“隆庆祥”位于前门大街93号。“隆庆祥”创始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时名“袁氏制衣坊”;于清代初年更名“隆庆祥”;于1995年9月19日开办首家门店;于2013年11月20日在前门老店原址重张。隆庆祥制衣具有单人单版、单版单裁、单裁单做的特色。2017年9月11日,隆庆祥传统西装制作技艺经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红星二锅头
“红星二锅头”位于前门大街103至107号。“红星二锅头”创始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时名“源升号”;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创制二锅头酒酿造工艺。红星二锅头酒具有爽净甘冽、清香纯正的特色。2008年6月7日,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国书店
中国书店位于前门大街86号。中国书店创始于1952年11月4日,于1958年实行公私合营。中国书店是中国第一家国有古旧书店,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古旧书实体店,主要经营销售、出版、整理古籍和传统文化类图书业务。2024年2月1日,中国书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列入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 。
相关作品
前门大街 |
李文朝 |
华夏京都中轴线,正阳门外箭楼前。一条街道连今古,两列商家缩地天。 财汇五洲生异宝,风来八面聚高贤。名牌老号添新彩,国运民情喜变迁 。 |
前门大街是京味传统文化的集中承载地,也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老字号商业聚集区,承担着旅游、文化、休闲、商业的多重功能 。(《北京日报》 评)
前门大街不仅是商业的集中区,更是北京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承载着旅游、文化、休闲、商业等多重功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有机融合,老字号与新国潮在这里相得益彰 。(中国经济网 评)前门大街是北京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沉淀了老北京人的文化记忆,也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老字号商业聚集区,承担着旅游、文化、休闲、商业的多重功能,肩负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古都街市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历史责任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