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液池遗址 编辑
太液池遗址,又称泰液池、蓬莱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汉建章宫遗址之西北(即今西安市西北郊三桥镇孟村、柏梁村一带),是汉武帝刘彻时修建的一个人工湖,占地10顷,始建于汉武帝时期。
太液池北岸有人工雕刻而成长3丈、高5尺的大石鲸,西岸有6尺长的石鳖3枚,另有各种石雕的鱼龙、奇禽、异兽等。池中置有鸣鹤舟、容与舟、清旷舟、采菱舟、越女舟等各种游船,建有高达20余丈的渐台。池边水草繁茂,平沙上禽鸟成群,为皇帝游乐胜地。
1957年5月31日,太液池遗址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今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太液池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建章宫前殿西北
所处时代:汉代
占地面积:100000 m²
保护级别:陕西省西安市省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初元年(104年)十一月,汉武帝东至海上,派方士入海求仙。十二月,汉武帝临渤海,想通过望祀之属到达蓬莱仙庭。因柏梁台遭了火灾,武帝在甘泉接见诸侯大臣,有人建议,楼台被烧,再建必须更大,才能消灾。于是此后所造建章宫规模更大,超过汉初所建的未央宫,其中太液池上拟建有蓬莱、方丈、瀛洲等神山。
1973年2月,文物工作者在太液池遗址附近的高、低堡子村西侧发现一个长4.9米,中间最大直径为1米的橄榄形石雕,推测是当年池边的石鱼。
太液池水域十分广阔,占地达十顷,浩渺无边。《三辅黄图》载:“太液池,在长安故城西,建章宫北,未央宫西南。太液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宪宗时期又征调宿卫禁军浚通并在池周边造环湖长廊400余间,长廊之内又修亭台,亭廊相接,曲径通幽。
太液池畔花木飘香亭台掩映,池中还专门备有鸣鹤舟、容与舟、清旷舟采菱舟、越女舟等各式游船。 太液池水引自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有渠道蜿蜒相通。传说轶事
太液池的修凿,与汉武帝的恋海情结有关。相传汉武帝刘彻特别喜欢大海,多次东出长安到海边巡游。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第一次“东巡海上,然后回头,登封泰山”。可是一待封禅事毕,又再次奔往大海。《史记·封禅书》载其“乃复东至海上望,遇蓬菜焉”。自此,这位向往海洋的帝王于齐鲁海滨律返跋涉,或“东临渤海,望祠蓬菜”,或“登之罘,浮大海”,“宿留海上”,可谓乐此不疲。汉武帝如此留恋大海,但又不能留而不返,于是大胆构思,把大海连同海上的仙山及海派建筑一起搬到他的身边,搬到长安城,这就形成了著名的建章宫及太液池。
传说有一年春天,黄鸽也禁不住美景的诱惑,飞到太液池中。汉昭帝刘弗陵为此作歌:“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距距,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行,出人兼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据说成帝怜惜飞燕,专为其设了避风台又恐飞燕乘船受惊吓,命人用金锁缆云舟。皇亲国戚,王子千金,也纷纷前去观赏,尽情享受“海之趣”物换星移,岁月沧桑。历史文献
1、《史记·孝武本纪》
十一月乙酉,柏梁灾。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渤海,将以望祠蓬莱之属,冀至殊庭焉。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庭。明庭,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
2、《史记·封禅书》
十一月乙酉,柏梁灾。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勃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冀至殊廷焉。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後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报之。”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壁门、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3、《汉书·郊祀志》
明年,幸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祀上帝于明堂,毋修封。其赞飨曰:“天增援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皇帝敬拜泰一。”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几遇之。乙酉,柏梁灾。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勃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几至殊庭焉。
上还,以柏梁灾故,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庭。明庭,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粤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商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州、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4、 《汉书·扬雄传》
营建章凤阙、神明、驳娑,渐台、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莱。《西京赋》:“神山峨峨,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菜而骈罗。
5、 《拾遗记》
此三山,上广中狭下方、皆如工制,犹华山之似削成。”可见池中景象颇具海中神韵。池北岸有人工雕刻的大石鲸,长三丈,高五尺;西岸有六尺长的石整三枚,另有形形色色的海中异兽如鱼龙、奇禽、海兽等石雕。太液池岸边湖中各种动植物丰富多样。
6、《西京杂记》
太液池边皆是雕湖、紫、绿节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龟:池边多平沙,沙上鹅鹕、鹧鸪、鸡鹊、鸿鸠,动辄成群。
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太液池遗址公布为省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太液池基址3600平方米。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为莲湖区苗圃围墙内。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