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州古城 编辑
西安州古城位于海原县西南20公里处,背靠天都山,前临销黄川,是固原境内保存较完好的大型古城址之一。
城址呈长方形,边长近千米,每边设有19个等距离的马面,每50米一个,为宋代筑城的标志。历史上,西安州古城被称为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天都山一带被西夏占据。1042年,西夏在此修建了7座大殿,内府库馆舍齐备,元昊和没移氏在此举行婚礼并常来此享受。现存古城遗址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受损,北城倾塌严重,城墙仅存七八尺的土垄,南城状况较好,四周可见护城壕痕迹。西安州城是海原县的县级保护文物,城内曾出土锡鼎、大明宣德炉、铜镜等文物,地面遗留有大量宋代和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器物残片。
中文名:西安州古城
地理位置:固原市海原县西南20公里处
开放时间:全天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类型:古镇村落
西安州古城,宋置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城西约20公里处,背靠天都山,前临锁黄川。历史上称之为"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古城筑于宋夏交锋时期,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天都山一带被西夏占据。宋金皇统六年,以西安州等沿边地赐西夏国,1042年,西夏在天都山下(今黄湾村)修建豪华壮丽的7座大殿,内府库馆舍齐备。西夏皇帝元昊和没移氏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此后,每当盛夏季节,元昊和没移氏就在这里吃喝玩乐,尽情享受。
合并图册
明清时曾重修,城墙墙体为长方形,残高4-8米,城墙每50米就有一个马面,共有38个,四面建角楼,东西开城门,其建筑带有典型的宋朝风格。 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固原满俊起义被明朝政府围剿镇压之后,在城内增筑隔墙一道,分为南北二城,同时修筑南城,以砖相甃,并在城的四面建有角楼,置西安州守御千户所。
清设游击驻防。
现存古城遗址经历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北城倾斜严重,西安州城,已是断垣残壁,北城倾塌严重,城墙仅存七八尺的漫坡状土垄,南城现存状况较好,城之四周可见当年的护城壕痕迹。 是海原县的县级保护文物。城内曾出土锡鼎、大明宣德炉、铜镜等文物。地面遗留着大量宋代和明清时的建筑和器物残片,城的四周可见当年的护城壕痕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