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旺山 编辑

韩国景点

仁旺山仁旺山

仁旺山,位于韩国首尔钟路区茂岳洞山2-1的景点。

仁旺山,因历史原因也可称仁王山。仁王山和朝鲜时代的围绕着汉阳的“四山”,分别是骆驼山、南山、拜月山,在山顶下面的方向,有鹰岩和裙岩的景观。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仁旺山

地理位置:韩国首尔钟路区茂岳洞山2-1

著名景点:景福宫

别名:任王山

仁旺山概况

编辑

仁旺山,韩国景点。又因历史原因也可称仁王山。

青瓦台(ChongWaDae)是韩国总统府,坐落在首尔市西北部,面向景福宫,背靠北狱山和仁旺山,是韩国政治中心。

和首尔的历史一起走过来的仁王山,在仁王山上,从太祖、武学大使的守门地和在下台隧道开始,直到子下门为止,还留有过去建筑的首尔的外围城城郭,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强行占领,山的名字不能用“王”字,名字改为了“仁旺山”,直到1995为止才将名字改为原来的“仁王山”。这里有很多的人们来到这里游玩,是必有的路线,从四直隧道为起点出发,走过了城郭基地和顶峰就是下山的路线了,通向下水道的路和青瓦台前面的路相连,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去八盘、孝子、景福宫去走走也不错。四直公园的后面里面,在正式的登山路上有皇学场,朝鲜时代这里是士兵练习的基地,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把在景宜宫里面的皇学场迁移到了这里。在树林围起来的基地里,有雪柳花群落在那里盛开的非常灿烂。

仁旺山仁旺山

如果爬到山顶上的话,能看到以景福宫为中心,仁王山和朝鲜时代的围绕着汉阳的“四山”,分别是骆驼山、南山、拜月山,在山顶下面的方向,有鹰岩和裙岩的景观。走过四直公园里的三个小路,在上去的路上,经常能看到很多利用午休的时间,来这里散步的职场人们。走过散发这香气的树林台阶,上到虎岩上的话,能看到东边的青瓦台的全景,如果想去中州的话,路过顶峰,向着采石场或者是福岩洞下林角、子下门方向下山就可以了。

仁旺山仁旺山

沿着城墙走的古路。和走着城郭路上去的路自身的景色相比,慢慢的在后面环视整篇景色也是不错的行程。路过清宜门,沿着城郭里面的路一直走,上到了石阶上的话,就走到了城郭的外面。在城外的路大约有200米的地方,能看到太祖、世宗、肃宗时代积攒下来的石头。在石头上有很多的黑色的苔藓,好像在诉说着首尔的历史,再次走到城里面的路的话,慢慢的走到台阶上等着,看看其他的风景,四面的风景豁然开朗,还能将仁王山的山顶景色都尽收眼底。

仁旺山仁旺山

在仁王山的笔直的岩石表面上面形成了棱线,在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之后,为了保护首都,加强建设的城墙和朝鲜山城连接上了。爬到上顶上,站在兜里岩石的附近,能看到围绕在首尔周围的山和汉江的水流之间,密密麻麻的挤满的楼群。走过山顶,在下山到庆云洞的路的城墙,还完整的保留着首尔过去的模样,也能看到城墙的原来的样子。

西大门门口的虹彩洞和中路口的木岳洞、奴尚洞、育人洞、福岩洞上的仁王山,山顶的高度是338.2米。在朝鲜山看的时候,以北岳山为中心,左边的骆驼山、右边是仁王山,就像右青龙左白虎,特别的形态的岩石和岩壁的雄伟,都让游客们感叹不已,站在上顶上的话,以首尔为中心的楼群和青瓦台附近的地方都能尽收眼底。

历史战役

编辑

壬辰倭乱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日本称之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之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征伐,征韩;朝鲜及韩国称之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之为丁酉再乱;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这场战争由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壬辰年,中国万历年间,日本文禄、庆长年间)派兵入侵朝鲜引起。因朝鲜的宗主国是明国,是故向中国求援,明神宗应请求派军救援,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国的行动受阻,丰臣秀吉也在战争末期死去。他死后不久,日本军队全部从朝鲜撤退。

丙子胡乱

1636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 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清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见朝鲜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时清军又攻占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传来,见大势已去,仁祖只好求和。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明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此外,朝鲜朝廷中主战最坚决的洪翼汉、尹集、达济三人被清军索要,在沈阳赴死,号称“三学士”。此役为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丙子虏乱”。

下一篇 庆熙宫

上一篇 乐天世界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