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 编辑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奈良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并且到达了其鼎盛时期,成为日本文化的发源地。古奈良的历史遗迹-佛教庙宇、神道教神殿以及挖掘出来的帝国宫殿遗迹-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画面,深刻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动荡和变迁。
中文名:古奈良的历史遗迹
外文名: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
地理位置:日本奈良县
所处时代:奈良时代
保护级别:世界文化遗产
编号:313-009
入选时间:1998年
主要遗迹:东大寺、春日大社、兴福寺、药师寺、唐招提寺
遗产名称:古奈良的历史遗迹
英文名称: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
入选时间:1998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奈良是日本文化的摇篮,特别是在工艺、文学和产业方面。由于奈良得到世代天皇的庇护,佛教首先在奈良繁盛起来。公元752年东大寺大佛塑成,使佛教的影响力达到了顶点。奈良的寺院,可以说是博物馆,因为它们拥有许多自古遗留下来,可称作无价之宝的佛像以及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诸多的名胜古迹中,最著名的是唐招提寺。它是我国唐代高僧鉴真亲自指导兴建的,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走进寺的大门,里边是宽阔的白色碎石大路,路两旁是苍翠的松林,主殿是面宽7间的金堂,整座建筑呈现出我国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技艺和风格。寺的东北是鉴真的开山御庙,据说鉴真就安眠在这里。庙前有荷池,因鉴真生前最爱听潺潺流水,所以弟子们在墓前开塘引水建成。奈良是日本的佛教圣地,它简直是集佛像之大成处。最为有名的有东大寺内的“毗卢遮那佛”,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铜佛像。为了保存奈良这个古老文化摇篮的原格局,政府规定一切古代建筑不准拆除毁坏,并不准兴建现代建筑。古奈良的历史遗迹-庙宇、神殿是所发掘出的伟大帝国宫殿的遗迹-提供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图画,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时代。
“古都奈良的历史遗迹”在古建筑的寺院和各种史迹中,最著名的包括:东大寺、春日大社、兴福寺、药师寺、唐招提寺、元兴寺等6座。其中,东大寺每年都吸引大批日本国内学生旅游团和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它是在圣武天皇(在位期间:724~749年)的旨意下,为守护国家的平安而建造的寺院。寺院的大佛殿内供奉的高14.7米的大佛,是奈良的象征。大佛的主体经过多次修缮,但是莲花底座的花叶部分和大佛的双腿仍始终维持着当初制作时的原貌。东大寺虽在江户时期重建过一次,但仍可称得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除此之外,各寺院都珍藏着很多国宝级文物,如药师寺的东塔、唐招提寺的鉴真和尚像、春日大社的主殿、兴福寺的东金堂及五重塔等,花上一天工夫也不会觉得冤。此外,奈良的“春日山原始林”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它是因日本独特的神灵信仰和自然观,才得以保存并延续下来的。
东大寺
东大寺位于奈良杂司町,是日本佛教华严宗总寺院,始建于公元745年,当时的寺名为总分国寺,由圣武天皇
奈良近郊的药师寺,是公元680年天皇为祈祷皇后的疾病痊愈修建的,以建于698年的东塔闻名。寺内的珍贵文物有东塔、东院堂、铜铸如来佛坐象、观音菩萨坐象等。东塔高37.9米,是仅存的奈良时代初期的古建筑。这座塔建造奇异,塔身3层,大屋顶下又分出小屋顶,大小屋顶形成和谐组合,看上去象是6层塔。法隆寺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奈良县西北部、生驹群斑鸠町。作为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物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据传这是7世纪初叶,用明天皇的皇子、圣德太子等人为父亲建造的寺院,曾一度毁于大火,后又在8世纪初叶之前得以重建。被称为圆柱收分曲线的中间部位的柱子形状鼓起,看上去如同古希腊的神庙。所以无论从文化传播历史上还是从建筑史上来说,都已成了一座极为珍贵的建筑物。参拜道正面中间有南大门,在它的里面是中门,中门的东西两侧有回廊,折往北边,东有金堂,西有五重塔,都在回廊包围之中,这种布局是法隆寺式伽蓝配置。金堂曾在20世纪中叶整修时,下层发生火灾、被推定作于8世纪的壁画毁于大火。壁画后来经过模仿复原,壁面是复制品,使今人尚能想象出当时这些壁画的模样。
从东京搭乘东海道-山阳新干线前往京都站,然后换乘近铁京都线特快列车前往近铁奈良站,从近铁奈良站步行或搭乘出租车到周边景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