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静庵 编辑

香港中南钟表公司创始人

庄静庵(1909年-1995年10月31日)字孙静,广东省海阳县城区(今潮州市湘桥区)人。少时家贫,14岁在潮城银庄当伙计。后赴港经商,制售手表带,事业逐步发展。抗战胜利后,创办中南钟表公司,任公司董事长。曾任香港潮安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广州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政协第五届港澳委员。1995年10月31日,庄静庵在香港逝世。1995年11月,被追认为潮州市荣誉市民。

人物生平

急公好义 乐善好施

庄静庵1909年生于潮州城,少时家境清寒,只读几年私塾就辍学打工。1928 年,他离家赴穗谋生,在广州第八甫广益昌商号任职,日为生计而劳碌奔波。先生少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自己吃过苦,洞察贫穷人家的窘境。1930年,年方弱冠的他,就本着慈善为怀的信念,精心策划,在潮州城内牵头举办绵德善堂,发起“暮年施赈会”,扶危济困,帮助穷人度过年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华后,广州市场充斥日本货,他激于义愤辞职到香港谋生,旋返潮城在私营银行办事。迨至 1934 年他再到香港投奔亲友,做小生意,住高升街90号二楼;不久,在港成立“香港中南公司”(中南钟表有限公司前身),继续做小本生意,经营手表带和手表零件。时先生收入有限,事业尚未发达,业已经常寄钱寄物来潮接济亲邻故旧。1938 年伊始,经艰苦创业,羽毛渐丰,生意日渐发展,稍有所得,更慷慨输财回潮济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逢天灾人祸之年,他家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1943年潮汕旱灾为害,发生饥荒,他家每以施粥、施米广济灾民。四十年代后期,先生又体恤病黎,捐资在潮州城开展“赠医施药”活动,给贫病交加者带来福音。据悉,当时“参加此项活动的医师有蔡荫庭、蔡少臣、王克和、汤德修等人,深得民望。

庄静庵先生寓港创业有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中南钟表行业已发展为规模不凡的有限公司,生财有道,盈利可观。伴随商务旺盛,他在港九商界已占有一席之地,跻身于巨贾行列。但他富不奢侈,生活一贯俭朴,平时吃饭连一碟酱油还不甘浪费。可是,其乐善好施的菩萨心肠,却矢志不改。像六十年代初,国内经济生活困难之时,他更加广泛地寄赠物资、食品接济亲邻故旧,甚至仅一面之交,如有求援,也有求必应,其古道热肠,一时在潮城传为佳话。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前进,视野开阔的庄先生,乐善好施的固有美德,尤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越富裕越热心为社会造福,为国家为家乡做实事,为同乡谋福利。他生平善于聚财,又乐于散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钱财于社会,理应施于社会。”十分难得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躬身实践,言出必行,始终不懈地做有益于大众的事。

庄静庵先生素来措事,急公好义。诸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间,他鉴于旅港潮安同乡甚众,为谋乡谊的联系,同乡事业的互助,遂于1971年与旅港潮安诸乡彦发起组织香港潮安同乡会,旋被推举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主持筹备事宜。1973 年10月12日,香港潮安同乡会即宣告成立,庄静庵先生获选为第一届会长,复蝉联第二届会长,后又被举为永远荣誉会长。在世时,他推进乡会会务,建树卓著,同乡钦佩,被公认为香港潮安同乡会德高望重的元老。

兴学育才 带头垂范

远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他就带头垂范,捐资在潮州古城绵德善堂旧址开办绵德小学,聘请名儒程翮南为校长,兴办义学,免费招收贫苦儿童入学,兼赠课本、作业簿。时先生事业才初露端倪,经济并不富裕,可每季度给绵小汇经费一次, 如期守信。1952年起,按当时我国政策,绵德小学一度收归公办。迨至1956年,根据国家华侨政策,绵德小学再由庄先生独力兴办,由教育界知名人士陈维文出任校长,从此学校规模日益发展,到六十年代已办了12个班,自1956至1968年这十三年间,绵小培育了一千多名高小毕业生,升中率高,办学成绩优良,连续被评为市、县先进单位,受到汕头地区的表彰。

“文革”动乱之年,绵德小学被迫停办改名易辙,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庄静庵先生的赤诚爱乡之心。粉碎“四人帮”后,其时的潮安县政府(称革委会)立刻为庄静庵先生恢复名誉,落实归还了被挤占的祖屋,重申肯定他过去捐资办学的爱国爱乡行动,并恢复绵德小学校名。1979 年,庄静庵到首都北京观光。他表态愿为家乡继续办些有益于人民的公益事业。旋到广州与潮州知名人士余华章等一行协商,决定复办绵德小学,委托陈维文校长起草复办计划,并毅然捐资港元40万在绵小原址兴建一座教学楼,改善教学环境。1980年春,绵小教学楼落成,庄静庵先生专程回潮参加绵德小学教学楼落成剪彩。随后再建两座教学楼,使总建筑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形成设备齐全的小学,教育业绩更上一层楼,成为一所家长信赖、社会好评的先进学校,遐迩闻名。

1981年,庄静庵先生在穗与潮州市政府代表商谈,确定独资创办绵德中学,并随即捐款。绵中校址选择于桥东环境幽静的东湖右侧之狮头山,建校工程分五期进行,耗资 1100多万港元。从1982年9月即创办初中部,经两三年赶工兴建校舍,扩充教育设施,到1985年就增设了高中部。在建校过程中,他老人家不顾年事已高,多次亲临绵中,督促工程进度,过问教育大计,为校舍落成剪彩,并语重心长地勉励老师精于施教,学生勤奋求学。他还要求绵中前种榕树,后面植竹,山头播下相思籽,湖边垂柳绿荫苗,将校园园林化。在庄先生亲切关注下,绵中建校工程于1988年全面竣工,学校配套齐全,设备先进,运动场宽阔,为潮州市规模颇大的一所完全中学。当年2月,庄先生特地莅校参加在绵中举行的潮州市中学生运动会。这一年,绵中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已有 46名学生被录取,受到潮州市政府通报表彰。喜讯传到香港,庄先生十分欣慰,喜悦心情,溢于言表,特在香港潮安同乡会设宴庆贺,并拨来专款奖励师生。

1990年6月,庄先生“捐资120万元作绵德中小学和创办绵德幼儿园之经费。”从而形成绵德名下从幼儿园、小学到完全中学一条龙的办学体系,其发展桑梓教育的诚心,感人肺腑。据资料显示,庄静庵有生之年在潮州兴学捐资约达二千万港元,充分展现了这位旅港乡彦热爱桑梓的情愫。

热心公益 惠及潮汕

海外潮属人士,素以乡土观念浓厚著称于世,赤子心诚,故乡情深,历来有急故乡之所急、襄助潮汕举办公益福利事业的优

良传统。在近代潮侨的历史上,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记载,像“二哥丰(郑智勇)做堤”、1922年“八·二”风灾赈灾……不胜枚举。然自祖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年高德劭的庄静庵先生,犹率先在故乡发扬光大了潮侨这一传统美德,除为潮州兴学育才作出卓越贡献外,对其它促进潮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之举,也热情出钱出力,竭诚筹划襄助,屡有过人表现,为乡亲父老所称道。

诸如,1980年春,庄静庵先生返到话别了三十余载的潮州城,看见有些巷道破烂不堪,即烟捐50万港元整修城内小巷道。要求达到三通一亮的标准(路面通、下水道通、水管通、路灯亮),与此同时,另捐资恢复“梨园公所”。1987 年间,当潮州韩江大桥动工之际,香港潮安同乡会特地组成支助韩江大桥筹资委员会,公推庄静庵先生为主任委员,他力肩艰巨,负责向旅港乡亲发动筹资,他本人即带头捐资港元60万,其女婿李嘉诚先生亦捐450万港元,名列榜首,促成捐款热潮。这一年,庄静庵先生另捐港元50万,资助汕头市潮汕体育馆的建设。1988 年,庄先生还捐资襄建庵埠华侨医院。1989年潮州市体育馆筹建期间,庄静庵先生又被推为香港潮安同乡会资助体育馆筹资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个人捐资80万港元,仍以年逾八旬的高龄,废寝忘餐,为故乡潮州市体育馆建设的筹资,辛劳不懈。

及至1990年9月,时广东省政协主席南生、汕头市委书记林兴胜两同志发起创立潮汕星河奖的消息见报后,庄静庵先生称赞这是培育人才、振兴潮汕的善举,衷心表示支持,遂欣然向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捐款人民币50万元,并主动出力做宣传工作。让海外潮属乡亲更充分理解潮汕星河奖创立的深远意义,为创立潮汕星河奖作出积极的贡献。另外,庄先生尚给其它福利项目基金捐款,不胜赘述。

慷慨解囊 修建古迹

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庄静庵先生在兴学和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同时,还频频捐资修建名胜古迹,尤其以古刹为多。此举既为国家维护文物出了力,也对旅游业起着繁荣的作用。

例如,早在开放初的1980年,庄静庵先生和女婿李嘉诚等一批爱国爱乡人士,就率先发动修复潮州古刹开元寺,他带头捐了款,促使举行奠基,破土动工。嗣后,又陆续捐款修建开元寺的地藏阁、山门、藏经楼。据悉,他对修建开元寺之先后捐资累计已超过了150万港元。可以说,在庄静庵先生热心带动下,经过群策群力的修复,促使在“十年浩劫”中遭到破坏殆尽的千年古刹重焕新颜,成为粤东旅游胜地,吸引着千千万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为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增色生辉。

1981年间,庄静庵先生个人捐资港元 24 万元,并发动其他热心修建名刹的爱国人士乐捐,共筹建60万港元襄修浙江普陀山寺院。此外,他又捐资于广州光孝寺、揭阳双峰寺和宝莲寺,以及龙华寺、妙法寺等,为修建工程添砖加瓦,促使这批古刹及早复原。同时,还连续捐款修建别峰庵及别峰庵山路、雨亭等。1990年,又独立捐资重建潮州市古大士庵,为数也颇可观。

《潮州市首届荣誉市民纪念册》载:“庄静庵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捐资复办绵德小学;兴办绵德中学、绵德幼儿园;带头捐资支助建设韩江大桥、潮州体育馆;还捐资修建潮州开元寺等,捐资总额折合人民币 2408 万元。”

1995年10月31日庄静庵老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寿 86 岁。港穗潮汕有关机构及各界人士、亲戚故旧闻悉,函电交济,深致哀悼。专程前往吊唁者,络绎不绝,悼唁场面甚是隆重,庄严静穆,风闻港九,极尽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