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万春 编辑
李万春(1911年一1985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满洲正黄旗人,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京剧演员、戏曲艺术教育家。父亲李永利是清末武花脸演员。李万春的妻子李砚秀是京剧旦角演员。李万春4岁随父母迁居上海。6岁上学读书,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佟家坞》《阴阳鱼》《田七郎》《大力将军》等为其独有剧目。
本名:李万春
性别:男
民族:满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哈尔滨
出生日期:1911年
逝世日期:1985年9月14日
代表作品:《佟家坞》、《阴阳鱼》、《田七郎》、《大力将军》
职业:京剧演员
原名:李伯
字:鹏举,鸣举
曾用艺名:客串李
旗籍:满洲正黄旗
十二岁,1923年9月李氏一门应斌庆班主事人俞振庭之约到北京搭班,李万春三天打炮戏《战马超》(首场在三庆园与师弟蓝月春演出大轴)、《珠帘寨》《四郎探母》,文唱、武打,技熟艺精,而且扮相英武,嗓音响亮,口齿清晰,还善于表演,各有特色,被京城誉为“童伶奇才”。后随斌庆社赴济南演出,应邀的余叔岩演《八大锤》,让李万春饰陆文龙,这是余氏有意的提携,亲传了此戏,并收万春为义子。后让李氏全家迁入大吉巷余氏之房。从此他大红大紫,轰动梨园。他边演出边广收博取,不但每天有马连良、尚小云等名家作看戏后的总结指导,而且他文戏问艺余叔岩,武戏投师杨小楼,两位大师认真传艺,宠爱极致,均收认他为螟蛉义子。
1957年李万春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与明来京剧团合并,下放崇文区更名新华京剧团。
1960年支边组建西藏自治区京剧团,1年7个月后,又调往呼和浩特,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
1966年在京休假,文革开始,被揪回内蒙古批斗。
1978年9月31日来京演出《闹天宫》。
1979年落实政策迁回北京,后与吴素秋、姜铁麟组建北京京剧院二团。
1982年被提名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京与毕谷云合演《平贵别窑》。
1983年与夫人李砚秀赴港探亲,与五弟圜春会面,于新光戏院演出《古城会》《武松打虎》《狮子楼》。
1984年赴太原讲学。
1985年8月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为其录制了《落马湖·酒楼》《恶虎村·进庄》《武松打虎》及林冲戏的几个片断的录像资料。9月11日住进友谊医院,9月14日凌晨4时46分,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因肝硬变不治病逝,享年75岁。20日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
1990年,周桓先生为其撰写了近20万字的回忆录《菊海竞渡》,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李万春的戏路宽广,勇于革新,武生戏的长靠、短打、箭衣,无不出色。唱念吞吐有力,身段边式利落,武松戏与黄天霸戏均有独到之处。黄(月山)派戏《独木关》《百凉楼》《剑峰山》《莲花湖》《麒麟山》等,受教于李古瑞,并得其岳父李桂春指点。关羽戏曾受教于程永龙、林树森与李洪春,演来别具一格。猴戏亦颇擅长,《安天会》为清贝勒载涛所授。通过多年舞台实践,他总结出要猴学人,不可人学猴的艺术经验。刻画美猴王的神态,灵捷机智,不俗不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