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编辑

民间花会艺术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花钹大鼓是北京市昌平区后牛坊村的民间花会艺术之一。同时,此表演形式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均有流传。在昌平区现存的61档二十多种花会中,“花钹大鼓”可算是一支艳丽的奇葩。该村曾有多档花会,如五虎棍、耍叉(开路)、舞帆、高跷、花钹大鼓等,增添了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但其他花会都已沉寂多年基本失传,唯有“花钹大鼓”硕果仅存。

舞蹈简介

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属花钹中的“文钹”,原名称“雷音圣会,子弟花钹”,百姓俗称“大鼓会”,据传是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山西洪洞县逃荒到后牛坊的白胡子老人,教给当地村民的。由于后牛坊人也来自山西洪洞,出于对先人的怀念,便将这档民间艺术世世代代地流传下来。

“花钹大鼓”表演以鼓、钹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时由8个成年人敲打鼓面直径73cm,高36cm的大鼓。由8-12岁男女儿童12人,边击打直径17cm的小铜钹边舞蹈。有“长行鼓”“老八架”“隆通通”“上调、下调”和“三钹起鼓”等10余种鼓谱,每套鼓谱都以“长行鼓”鼓点相串联。音乐节奏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五拍子等。配合鼓乐的节奏有弹跳、换跳、自转、对钹、扔腿接钹等各种舞步,表演人多时可达几百人。1957年3月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奖。

“花钹大鼓”有较高的民间花会艺术及民俗文化保存价值,可为研究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提供相关资料。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下一篇 密云蝴蝶会

上一篇 延庆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