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桢 编辑
刘桢,又作刘祯(~1370年),字维周,泸州人。元末进士,曾任大名路经历,因避青巾军李喜之乱,隐居方山。1358年,明玉珍驻于泸州,经刘泽民推荐,拜刘桢为理问,历任王国参谋 、宗伯 ,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少傅、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 刘桢导夏主修道,尽逐胡元,以安中夏。诏令多是刘桢所代制,人比之如孔明。 开熙四年(1370年)秋逝世。
1358年,明玉珍率军西征嘉定(今乐山市) ,驻于泸州,宣使刘泽民曰:“此间元进士刘桢,有文章,能政事,历任大名路经历,因青巾军李喜入蜀大肆杀戮,隐居方山,何不往见焉?”,明玉珍曰:“可与俱来”,刘泽民曰:“此人可就见,不能招也。”于是亲往见之,与其对话,喜曰:“吾得一孔明也。”招至舟中,与之论国事,拜为理问,朝夕图议,预谋政事。
1361年四月,刘桢为王国参谋,侍讲书史,裁决政务。刘桢屏退他人,从容劝说明玉珍曰:“今天下大乱,中原无主。西蜀形胜之地,沃野千里,东有瞿塘可以达江左,北有剑门可以窥陇右。自遭青巾之虐,民物凋耗,明公加意抚绥,民幸苏息,人心归附,天命可知。且陈友谅弑主自立,明公必不肯听命也。此时若不称大号以系人心,部下将士皆四方之人,或思其乡土而去,明公尚难以自保全蜀,况欲图天下乎?”明玉珍弗听。明日,刘桢又言,戴寿、张文炳也力赞之,声息已彰于外,说服者多,明玉珍不得已,乃咨谋于众,其议始定。
1362年春,明玉珍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建元天统,历曰先天,定都重庆,称帝于重庆,效法周制,设立六卿,以刘桢为宗伯。 在刘桢的提议下,明玉珍设国子监,教公卿子弟,设提举司教授,建社稷宗庙,求雅乐,开进士科,定赋税,以十分取一。
天统四年(1365年)二月六日,明玉珍病逝 。四月初一,太子明升继位,年仅十岁,母彭太后垂帘听政。 右丞万胜与知院张文炳之间存有隔阂,万胜暗中派人杀死张文炳。张文炳使明玉珍义子内府舍人明昭等假托彭太后旨意,召万胜入宫,缢杀于崇文楼下,以刘桢代其为中书右丞。
开熙四年(1370年)秋,刘桢逝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