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卫兵 编辑
红卫兵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中,大、中学生在极“左”思潮支配下成立的群众组织,也指其成员。许多个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因观点一致而联合,又称红卫兵团。广义的红卫兵,是指戴红卫兵袖标的各种民间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机关、文艺团体的从业者等;狭义的红卫兵,则是指大学和中学里的学生所自发组成的学生团体。 红卫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和“资产阶级保皇派”,“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手段有大字报、大批斗、“破四旧”、“抄家”等。“打砸抢”行为时有发生。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各级党政机关的运行体系。 红卫兵组织经历3次发展,即反工作组时期的发展、“8·18”毛泽东接见后的大发展以及批判“血统论”后的大发展。红卫兵的典型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红卫兵运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内乱,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成立第一个红卫兵组织,此后迅速遍及全国。
1966年10月,红卫兵作为一个新起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估计投入运动的“红卫兵”已达1000万人以上 。 10月之前,“红卫兵”自发地组织和发动反工作组运动、“破四旧”运动和“大串连”运动。10月之后,积极投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运动。
1967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中央文革小组发布一系列通知、批示,要求学校师生停止大串连,复课闹革命。工宣队、军宣队相继进入学校等单位系统。此后,红卫兵的活动逐渐停息,红卫兵运动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所取代。
随着1968年进行的红卫兵大联合,召开红卫兵代表大会,红卫兵作为一支“文革”中的政治组织解散,退出“文革”舞台的中心。
1969年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后,随着中央“复课闹革命”的号召,红卫兵的名称被借用,各地的红卫兵组织成为青少年学生最大的日常组织,归本地区本单位的革命委员会、团委直接领导。按照一定的手续办理人员的加入和除名;并且佩戴由当地统一配发的红卫兵的胸章或臂章。而共青团当时已经几乎瘫痪。同期,在小学,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被红小兵组织代替。
1975年,在共青团“十大”筹备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王洪文提出,在中学把共青团和红卫兵2个组织合并,定名为“红卫兵”。然而当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8年10月16日召开时,“文革”已经结束,共青团和红卫兵的合并没有实现。
1979年10月,红卫兵组织被中共中央宣布正式解散,各地结束红卫兵组织的活动,同时红小兵也结束活动。中学生的活动归入共青团负责,小学生的活动归共青团负责,并且改名称为少先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