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缺 编辑
景缺,战国时期楚国大将,楚简王后裔,楚国王室贵族。
史记·三十世家·楚世家记载
(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取我重丘而去。(楚怀王)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於齐以求平。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三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秦泾阳君为质于齐。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楚将景缺与襄城令武山(摘自许昌市旅游网站)
令武山亦名灵武山,位于襄城县西南部。《一统志》载:“楚令武将军景缺,与秦兵战于山之南,败殁葬此,因以名山。”该山系一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形成,长约5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拨296米。岩相属石千峰砂岩。山势自东向西而南折,顶部凸凹不平。四周均开有梯田,南北两坡多柏树、刺槐、柿树等,岩石纯净、无毒、坚韧,为建筑及制作石器的良好材料,所产药磨曾远销上海、南京等,东坡有灵山庙、令武将军墓遗址。“令武秋风”为襄城八景之一。
公元前314年,楚国和齐国结盟。这使得秦国惠文王忐忑不安,便让张仪带着车马礼金,去楚国离间拆散楚齐的联盟。张仪来到楚国,先用重金贿赂了楚怀王的宠臣靳尚,然后去见楚怀王。
张仪知道怀王是个爱听好话、狂妄自大的人,于是开口便说:“天下诸侯间,敝国国君最钦佩的就是您了,敝国君臣无时无刻不想着和你结交。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秦国不仅愿同贵国永结盟约,还愿送上商於之地六百里,以表诚意。”楚怀王一听,顿时笑逐颜开,靳尚也在一旁敲边鼓。张仪又说:“当今天下七国,齐、楚、秦三国最强。大王若与秦国结盟,既可削弱齐国,又可得到秦国支持,更可得到六百里商於之地,真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楚怀王贪得土地,答应了张仪的建议,派将军逢侯丑跟张仪去秦国接收六百里地,又派使者去同齐国绝交。张仪回到秦国后,假装摔伤,3个月不上朝,楚将逢侯丑始终办不了转让土地的手续。而楚怀王这方面已经等得不耐烦,便和齐国绝交。齐宣王得知此事,一气之下,马上派使臣来见秦惠文王,要求和秦国结盟,一同攻打楚国。张仪见齐楚绝交,“病”也就好了,逢侯丑赶忙跟他要那六百里地。张仪故作惊讶:“什么六百里地,我说的是我自己的六里封地呀。”逢侯丑听到这里,方知上当了,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逢侯丑将受张仪欺骗之事一五一十地报告给楚怀王后,怀王暴跳如雷,遂于公元前313年,派屈匄(音丐)为大将,逢侯丑为副将,率兵十万讨伐秦国。而秦国早有准备,即命庶长魏章为大将,甘茂为副将,也率兵十万迎击,同时遣使请齐宣王助阵。齐宣王正愁找不到报复楚国的机会,马上派大将匡章率大军向楚国杀来。楚军在华阳遭到秦、齐两军夹击,溃不成军,十万甲兵被杀了八万,屈匄、逢侯丑等70余名将军当了俘虏。
华阳之败,使楚怀王更加愤怒,再次派大军与秦决战于蓝田,结果又大败。韩、魏两国联军也趁火打劫南下攻楚,抢占了一大片土地。一败涂地的怀王只好罢兵求和,派屈原去齐国谢罪,派陈轸去秦国求和,并割两城作谢礼。楚国从此走向了败落。衰败的楚国并没有被秦国放过。公元前302年,秦昭襄王会见韩、魏之君,归还了所占魏国的蒲阪,主动结好韩、魏。次年,即派军队会同韩、魏联军大举攻楚,在重丘(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大败楚军,斩首二万,杀楚将唐昧。
公元前300年,秦派华阳君再次攻楚襄城。襄城县紫云山区有一山,名为岐山,楚国令武将军景缺率兵三万与秦华阳君战于山下。经过十余日残酷的拉锯战,岐山脚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楚军万余人战死,主帅景缺一只胳膊也被秦军砍断。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秦军数倍于楚军,将楚军团团包围在岐山之上。
秦军残暴成性,每次激战之后,尤其是自身也受到重创之后,总爱把俘虏全部坑杀。景缺痛苦地思索许久,决定向秦军投降——以自己的一世英名,来换取剩余二万将士的生命。景缺向华阳君提出,以秦军不杀楚军为条件率军投降,否则将战死,直至最后一人。华阳君假意答应了条件。景缺带领残部走到华阳君的马前,再次强调约定之后,拔剑自刎而死。但最终华阳君还是没有遵守约定,将楚军二万将士全部坑杀。令武将军景缺死后,葬于岐山,岐山遂改名令武山。
景缺守襄 御秦败绩以身殉国
谥为令武 两千余年英名不朽
中国历史发展到公元前四世纪末期时,相对应的那个历史时代,是战国的中后期。
在当时众多的诸侯国中,被后世史学家命名为“战国七雄”的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即所谓的齐、楚、燕、韩、赵、魏、秦,因国力强盛而驰骋于不同时间段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称雄一时。但因诸侯国内政权的更迭,这七雄中,也有强弱优劣之区别,如当时楚国的国君楚怀王和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就是这两类国君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因为他们个人性格和执政理念的不同,让两个诸侯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楚怀王是楚国开国以来的第三十九代君主,继位时间是公元前329年。他继承的是祖父楚宣王、父亲楚威王所传承给他的一个宣威盛世,当时,楚国力强盛,疆域辽阔,为诸国之首,是当时惟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也正因为如此,楚国是秦国千方百计进行遏制、围攻、削弱的首要目标。
楚怀王是一个优柔寡断、听信谗言、朝令夕改的人。在国内,他贪令智昏,任用佞臣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妃子郑袖,有政治远见和才能的左徒大夫屈原,却受到冷落和排斥,致使国事日非。在与各诸侯国你死我活的政治外交、军事攻战中,却是首鼠两端,轻诺而又食言,受到各国的抵制和进攻。
也就在这个时候,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做了秦国的君主,楚怀王的悲剧命运也就开始了。
在这之前,楚国本来和齐国结为联盟,为了拆散齐楚盟约,秦国丞相张仪游说楚怀王,只要楚和齐绝交、秦国将把商洛地区六百里见方的土地割给楚国。楚怀王觉得这是一个大便宜,便给齐国国君写了一封带有不恭敬语言的绝交信。再找张仪要地,张仪改口说,自己承诺的是自己封地内六里大小的一块地。楚怀王大怒,派兵攻打秦国,先战于丹阳,楚大败,八万将士战殁,再战于兰田,楚军又大败。
秦昭襄王是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继位的。
公元前304年,齐国对楚国背叛盟国的行为十分愤怒,联络韩国、魏国共同讨伐楚国,攻占了楚国今南阳以北的大量国土,楚怀王把太子当作人质送往秦国求援,秦国出兵相救,齐韩魏三国引兵退走。
公元前301年,秦国联络韩、魏、齐四国攻楚,在重丘(今驻马店泌阳)大败楚军,杀楚大将唐眛。
公元前300年,秦国和楚国之间再次发生一场激战。这场战争的规模不算是最大,但在襄城县产生的影响,却是史无前例的。
《楚世家》记载:“怀王二十九年,秦复伐楚,大破楚军,楚军死二万,杀我将军景缺”。年表记载:“秦败我襄城,杀景缺”。另有史籍记载,这场战争后,楚怀王知道了四面为敌的可怕,于是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送到齐国,以修补和齐国的关系。
这些记载,至少透露出了这样几条信息。一是这场战争发生在襄城,二是楚国守卫襄城的将领是景缺,三是战争的结果是秦胜楚败,景缺战死,殉国将士二万人。
景氏家族是楚国三大家族之一。这三大家族分别是景氏、昭氏、屈氏。这三大家族都是由楚国王族的直系分支发展起来的世族。也就是说,这三大家族和楚国王族是同一血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和王族的血缘越来越疏远了。其中的景氏家族,很有可能就是楚简王的后代,而楚怀王已是楚简王的第五代后裔了。
这三大家族因血缘关系、也因军功,在楚国的势力非常强大,并且由他们组成了楚国的执政集团。在景氏家族中,有史籍记载的就有景鲤、景舍、景翠、景缺等人,他们都是楚王信任的宠臣,也是国家的干将。
景氏家族中的景鲤,是楚怀王时的令尹,相当于以后的宰相,执掌着楚国的军政大权。景翠是楚怀王时的大将,因别人推荐,被当时的东周天子周赧王重用,到周天子那里做官去了。景缺被楚怀王任命为楚国北方的边将,守卫着边防重镇襄城。
襄城最早叫氾地,一直是楚国和郑国的边界相接壤地带。“周襄王奔走氾地”,是在公元前636年,当时,这里属郑地。到了公元前584年,楚国进攻郑国,曾经陈兵于氾地。七年后,晋楚在湛坂,也就是今天的湛河岸边交战,楚国大败,但随后晋国就撤军了,氾地仍归楚国掌握。公元前540年,为了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控制,楚国在氾地修边了一座属于军事防御性质的城池,因是新建之城,曾称为新城,后又因周襄王曾居于此,定名襄城。这以后,楚国一直派大将和重兵驻守襄城,御敌于国门之外。
公元前300年时,驻守襄城的大将就是景缺。这时楚国正是衰退败亡之际,西边的秦国,由于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国力军力强盛,对外作战,其虎狼之师常如踏无人之境。在这样的形势下,景缺也只有时时提高警惕,侦探秦国的动向,厉兵秣马,以防不测了。
即使如此,这一年,秦国的军队还是在华阳君的率领下,从北边向襄城发动了进攻。
华阳君的名字为芈戎,从名字上看,和楚国的君王是一个“芈”姓。其实,华阳君是地地道道的楚国人。
秦楚之间有相互通婚的习惯,这也是一种外交策略。华阳君的姐姐芈八子从楚国嫁给了秦惠文王,弟弟芈戎也跟随姐姐去秦国发展了。秦惠文王死后,由其儿子秦武王继位,这个秦武王却不是芈八子的亲生儿子。秦武王在位四年死去,因其无子,便由芈八子和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昭襄王继位,芈八子被改称为宣太后——这也是中国最早有太后的称谓之始了,而芈戎就是秦昭襄王的亲舅舅了。
华阳君率秦军对自己故国的国土襄城进行围攻,景缺则率领楚国的将士死守危城。襄城以南就是水流湍急的汝河,渡过汝河就逐渐进入了楚国的内地,并且山峦叠嶂,是有安全保障的。但景缺知道,自己作为泱泱楚国一个受人尊敬、受国君信任的血统高贵的景氏家族的成员,又是被怀王委派镇守边鄙重镇的大将,是决不可苟言偷生的。他每日在城墙之上巡防,查看敌情,激励将士,虽战争的胜负似已有预兆,为国之大将者,也只有守王命而死王事了。
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虽然史籍没有详细记载,但却是不难想象。终于,秦军攻破了襄城,杀进城内,楚军由城头坚守变成了巷战。秦国是以军功授爵的国家——制订了二十等军功爵,“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将士以斩杀敌人头颅的数目,作为邀赏的依据,交战对方的楚军也知道秦军的残暴,两军之间的杀戮与反抗,枪戟斧钺、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伏尸满城,应该是战争结局的真实写照。
结果是,楚将景缺战死,楚国战死士卒两万人,襄城被秦军占领,得胜的秦国将军华阳君,也被秦昭襄王封为襄城君。襄城成了芈戎的封地。
襄城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国又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秦昭襄王挟胜利之威,约楚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洛市境内)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的劝告,贸然赴会,结果被善于使诈的秦国扣留,要求割地赎人,怀王一生受尽了秦国的欺骗,自然不肯。其实楚怀王也是无能为力,他被扣留后,楚国为了断绝秦国的非份之想,已经拥立楚怀王的儿子为新的楚国君主了。楚怀王作为一个无用的人质,三年后,郁闷地死在了秦国。这是楚怀王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了。
回头说襄城之战后,襄城的百姓感念景缺的英勇不屈和为国捐躯的忠诚精神,趁秦军没有防备的空隙,找到了景缺的尸体,将其掩埋在汝河以南一座山脉的南麓,立下了标志。
由于年代的久远,关于襄城之战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言,景缺死后的事情,史籍中已难以查找到任何线索。以下一段记述,只能是笔者根据一千多年后编纂的《襄城县志》,进行的更加接近事实的推测。
景缺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楚国都城,君臣和国人都为之悲哀和感愤,为褒扬忠烈,是要给景缺一个谥号的,这相当于今天给死于国事的人一个烈士的称号。但在当时,每一个够级别的烈士的谥号是不同的。
楚怀王把给景缺谥号的任务交给大臣们讨论。谥号是要和该人的某些方面有些相符合之处的,景缺死于抵御侵略的战争中,自然要嵌含一个“武”字,景缺是统军的将领,治军有方,而且也打过不少胜仗,于是“令武将军”这个谥号就产生了,并且大家也都觉得恰如其分。
“令武”二字的来历,源自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中,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阐释。解释成今天的白话来说,就是用政治、道义来教育士兵,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做到上下同欲。这应是治军的最高境界,给景缺一个这样的谥号,也算是对一个职业军人莫大的褒扬了。
埋葬景缺的那座山丘,原来是没有正规的名字的,因为景缺有一个“令武将军”的谥号,景缺又埋葬在这座山上,这座山也就有了一个悲壮的名字——令武山了。这就有了两千年后,襄城一个文人兼朝廷户部尚书李敏的那首“将军弓剑閟幽宫、名与山灵共始终”的发思古之幽情的《令武秋风》诗作了。
襄城的百姓自古就有敬佩英雄的古朴民风,景缺虽然是战败而死,但当地的群众还是认为烈士既然死得如此悲壮,他的灵魂在冥冥之中,绝不是平凡之辈,他一定司掌着人类世界、凡人命运中的某一部分。当时,屈原大夫的《国殇》中,不就有“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句子吗。
景缺是为襄城而死,襄城士民是如此地崇拜他,他也一定会垂佑襄城士民的。于是,在景缺的葬埋之地,每年四季就有了跪拜的人们,有了袅袅的烟火。这样的祭拜,最早应该是纯粹的、虔诚的怀念,再后来,慢慢就含有了祈祷和乞福的含义了。
既然是为一个大英雄进行祭拜,自然要给大英雄一个立身之处,一个接受人间烟火的地方。襄城的士民,就自筹资金为景缺修一座庙,塑一尊金身,这样的膜拜就有了一个更准确的方位和目标。
令武将军庙祠,最晚也是在汉代出现的,最初是民修。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也经常有官修的,并且,不只是民间祭拜,在特定的时候,也有官方祭拜的。
元朝进士胡芳子有一篇文章记述:在唐朝以前,“令武山,有庙焉,即令武将军之旧祠也”。在唐朝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襄城大旱,有人在令武将军庙中祈祷,天果降甘霖。襄城的官员士绅上奏其事,朝廷敕令百姓重修庙祠,烧香祭祀。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立为帅,反叛朝廷,四处掳掠、屠戮,一度派重兵从汝南攻掠舞阳、叶县、鲁山、襄城、禹州等地。《新唐书》记载:“时,许汝居人皆窜伏榛莽间,剽系千余里,关东大恐”。朝廷“乃诏乌重胤兼汝州刺史,引军压其境,宁州刺史曹华为之副,以戌襄城”。另外,还有其它将领,率军在汝南周围布阵。
胡芳子继续记载道:“曹公总戎兹邑,又以忠信质神而却之,民得安堵,皆令武之威烈也”。也就是说,曹华曾经上山祭祀景缺,后果然大败叛军。以后居民年年季季祭祀不绝,到了元朝初年的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胡芳子来到襄城,令武将军庙已是“庙廷遗址,鞠为荆棘”,乃“经营林植,构葺庙堂,轮奂为之一新,而又罗垣墉,树林木,以为屏蔽”。胡芳子感慨,这座自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重修的祠庙,到元代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历经五百年风雨侵蚀已破败不堪的旧址,经自己的努力,焕然一新。提笔写到:“呜呼,当世故抢攘之余,人心板荡之后,使数百年之祠宇,已坏而复新,亿万人之崇祀,既绝而复续,贞元旧观,身亲见之,何其幸欤,乃立石以志岁月”。
无论从过去还是今天的观点来看,为英烈修庙祭祀,都是一件功德,也无怪乎胡芳子沾沾自喜,立碑记载了。
元朝初年,胡芳子在令武将军庙周围所植的树木,到明朝时,已蔚然成林了。每有大风吹过,山坡的树木被风吹摆,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尤其是到了萧条而且多风的秋季,令武庙四周的风声,更使人感觉苍凉和悲壮。于是,多愁善感的襄城文人,便命名此处风景为“令武秋风”,位列襄城八景之一。这以后,就有许多文人骚客为“令武秋风”赋诗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李敏的诗作了。
将军弓剑閟幽宫,名与山灵共始终。
庙祀尚沾新典礼,辕门谁识旧英雄。
萧萧古木西风急,落落遗墟夕阳红。
功德在人还不泯,从教血食到无穷。
从李敏的诗中,可以看到,此时的令武将军庙,已是“落落遗墟”了。
清朝初年,有两篇文章,记述了令武将军的神异,和襄城官民对令武将军的崇拜。
其一,是顺治七年,出任襄城知县的今辽宁省人佟昌年,祷雨有效,被同时任县志编纂的山西太原人郭守训记录下来。现摘要如下:
佟昌年任职襄城当年,“遇仲夏不雨,公同镇台高大将军,严禁屠沽,虔诚布祷,香烟遍于山野。一时邪鬼而附正神者,侈口纵横,兴言祸福。公爱民心切,无不远近顶礼,将期月而百无一应。公汗涕交流,再诣乾明寺斋宿七宿夜,有不雨不归之志。父老以将军灵感进,公披荆履险达于祠前,再拜而哀鸣,诚动左右,无不悲啼。车不旋踵,雷雨滂沱,竟夕乃至。未几而雨,未几而又雨,将稿之苗已成勃然之象。万民感戴,鸠工敛材,匍匐输挽,不越月而遗庙更始焉。虽然将军古人也,未考其果司雨泽否。但其忠诚一念,可以回天、可以格帝、可以鞭霆走电、可以唾雨嘘云、可以泽被苍生、可以恩流百世,而忠义岂不伟且大哉”。
顺治丁酉年(顺治十四年),又有刘珽为令武将军庙作记,全文如下:
令武将军者,芈楚氏之公族也,以缺为名,以景为氏。景在楚之族为最大,楚以将军族大而贤,授以上将,镇襄城。是时襄城,楚之北际也。会暴秦方张,芈戎率师入寇,将军引兵御之,败绩,遂没于军,此周赧王十五年辛酉事,语载《通监纲目》。
将军卒后,襄人思将军久且不忘,因建祠于令武山之阳,世世崇奉之。山居县治之西南,去治可三里许。山初未悉何名。自祠祀将军,因号为令武,是山因将军而得名也。余谓将军之在襄也,必当有德于民,而其死也必烈,故襄人至今祀之。惜世违事湮,无从考稽,可慨也夫。将军既主是川,则是山之宣气出云,固将军阴有以相之也,以故邑每遇旱,祷之辄应。历考前代碑记,祷于唐之贞元、宋之建隆、元之大德、明之隆庆、万历皆应。我国朝顺治庚寅、丙申,及今岁四月、六月,又无不应。
祀典云,以死勤事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将军身死王事,殁而御灾矣,其世祀之也宜哉。
邑侯张公允中以六月之雨,捐资重修祠宇,僧永智捧薄以募,县士民争输资勷工、不数月落成,咸思勒碑垂久,而委记于余。襄之人可谓食德而不忘所以报也,遂为之记。顺治丁酉。
这是所能发现的史籍中,关于令武将军庙的最后一篇碑记。顺治丁酉,是顺治十四年,即公元1657年,碑文中所记的顺治庚寅、丙申,分别指顺治七年、顺治十三年。看来,因天旱,到令武将军庙祷雨,是常有常验的事。
我们是不相信祷雨成功之事的,这里面肯定偶然巧合了许多因素,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二千多年来,襄城这一方百姓是如何对景缺顶礼膜拜的。
史籍记载的顺治十四年,最后一次修葺令武将军庙,距今已三百五十多年了,祠庙的遗址也难于寻找了。但这无关乎紧要,景缺是为国捐躯而被赠谥“令武将军”的,这座本无名号的山脉,因埋葬了令武将军,才有了令武山之名。两千多年来,令武将军的精神、魂魄,早已浸润进了令武山中了,令武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英雄山”了,它已经成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了。在某种意义上说,令武山已是令武将军侧卧疆场的一尊放大的躯体的雕像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