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地山 编辑
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幼年随父在广东读书,中学毕业因家境衰落,到漳州第二师范教书,1913年赴缅甸仰光中学任教,1916年回国。次年入燕京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后再入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1923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研习。他对宗教史有精深研究,也下工夫钻研过印度哲学、人类学、民俗学,掌握梵文、希腊文和中国古代的金文、甲骨文。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东南亚和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落花生》《空山灵雨》《缀网劳蛛》;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类有关的文章。
妻子周俟松,为晚清民初诗人周大烈的六女儿。
中文名:许地山
外文名:Xu Dishan
别名:名赞堃,字地山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893年2月3日
逝世日期:1941年8月4日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出生地:台湾台南
信仰:基督教
代表作品:《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简》《道学史》《印度文学》《落花生》
故居:广东徐闻县
笔名:落华生
性别:男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被占领后,举家迁回大陆,于福建龙溪落户。三岁时,许地山随父漳州定居。四岁时入私塾读书。不多时,许地山家道中落,开始自谋生计。他在石码眉麓小学当过教员,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民国二年(1913年),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民国四年(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兴英中学任教。
民国六年(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
民国十年(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
民国十三年(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
他一开始创作,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一方面,他忖身推人同情弱者,以此决定了他的情感色彩是现实的;另一方面,他以亲身所感所睹之社会不平而萌发改变现状之愿望.试图为这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到达光明的道路。因此,以其进入宗教的角度和动机可以感到:许地山是有感于人类的不平和人生的黑暗才走入宗教的。
许地山的出世恰恰是为了入世,他那建立在现实苦难之上的宗教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许地山尽管熟诸佛道经典,却从来不想避世隐居,始终把改造社会、拯救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一简单朴素的信条贯穿了许地山的一生。其作品既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体悟和阐释,同时也集合了他对基督教文化、道教文化乃至现实主义文化的多重思考和体认。接受佛学的虚空观,不是导向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是非观念的泯灭,而是承认局限,敞开自我,拥抱世界。
许地山代表作《落花生》
著作 | 题材 | 时间 | 出版社 |
---|---|---|---|
《语体文法大纲》 | - | 1921 | 生活 |
《缀网劳蛛》 | 短篇小说集 | 1925 | 商务 |
《商人妇》 | 短篇小说集 | 1925 | 商务 |
《空山灵雨》 | 散文集 | 1925 | 商务 |
《无法投递之邮件》 | 散文集 | 1925 | 北京文化学社 |
《印度文学》 | 论著 | 1930 | 商务 |
《解放者》 | 短篇小说集 | 1933 | 北平星云堂书店 |
《道教史》 | 上册,论著 | 1934 | 商务 |
《春桃》 | 短篇小说集 | 1935 | 生活 |
《落花生创作选》 | 短篇小说、散文 | 1936 | 上海仿古书屋 |
《扶箕迷信的研究》 | - | 1941 | 商务 |
《萤灯》 | 童话故事 | 1941 | 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
《许地山语文论集》 | - | 1941 | 香港新文学学会 |
《国粹与国学》 | 论著 | 1946 | 商务 |
《杂感集》 | - | 1946 | 商务 |
《危巢坠简》 | 短篇小说集 | 1947 | 商务 |
《许地山选集》 | 短篇小说、散文集 | 1951 | 开明 |
《佛藏子目引得》 | (上中下册)汇编 | 1923 | 燕大图书馆编纂处 |
《落花生达衷集》 | - | 1931 | 商务 |
孟加拉民间故事 | 印度戴博诃利著 | 1929 | 商务 |
相关著作
印度文学
作者名称 许地山
作品时间2011-12
《印度文学》是许地山撰写的印度文学史专著。
缀网劳蛛
作者名称 许地山
作品时间2006-1
《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作者是许地山,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讲述童养媳尚洁逃离婆家后与长孙可望结为夫妻,后遭遗弃,到马来半岛独自为生。长孙知错,将尚洁接回,自己则去槟榔屿赎罪。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
落花生:许地山专集
作者名称 许地山
作品时间2010-6-1
《落花生许地山专集》是2010年6月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地山。本书包括“散文辑”和“小说辑”两部分。
空山灵雨:许地山随笔
作者名称 许地山
作品时间2009-1-1
《空山灵雨:许地山随笔》是2009年1月1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许地山。
许地山作品精选
20世纪30年代初,北平中华乐社柯政和主编过《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共分十册,每册十曲,其中第一册的十曲歌词都是许地山翻译的,书前有许地山写的《前言》和柯政和的《序》,书后有许地山写的歌词解释。他擅长琵琶,能谱曲编词,同时许地山精通音律,熟稔西洋乐曲和西洋民歌。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许地山故居位于现徐闻县署前街的许地山故居建于清代,为砖木结构住房,门前有小院。掩映在众多民居中的许地山故居虽然不是十分醒目,而且带有庭院的清式古屋有些破旧,但还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风貌。由于许地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里必将成为文人墨客怀古之地。
位于徐闻县城署前街的许地山故居
追忆我的父亲许地山
《追忆我的父亲许地山》是许地山女儿许燕吉怀念父亲所作。
许地山班
许地山班,渊源于著有《落花生》等经典名篇的著名文学家许地山先生,他的夫人周俟松女士曾任南京五中副校长。为传承许地山先生的人文精神,五中特设立“许地山班”。
南京五中许地山奖学金
1990年,市区为许地山夫人周俟松组织90寿辰庆祝会。她在会上欣然宣布,再次捐款设立“南京五中许地山奖学金”。20年来,该项奖学金已成为五中校园中带领和激励众多学子奋勇争先的一面旗帜。
许地山文学艺术馆
2023年5月30日,许地山文学艺术馆在漳州开馆。将让更多人了解到许地山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等领域的成就,推动对许地山的研究,传播和弘扬他“向上望、向前行”的精神品格,引导人们从他身上汲取爱国爱乡的精神力量。
女儿许燕吉(1933年1月-2014年01月13日),著有自传《我是落花生的女儿》,2014年01月13日晚21时左右去世,终年81岁。
许燕吉
六岁的许燕吉
80岁的许燕吉
1941年8月4日,许地山去世当天,香港记者赶到许家拍的
1933年,许地山周俟结婚四周年纪念,母亲周俟松怀中为许燕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节寰袁公传
上一篇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