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 编辑

九州的名山

九山九山

《书·贡》:“九山刊旅”,指九州的名山。《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墬形训》以会稽、泰、王屋、首、太华、岐、太行、羊肠、孟门为九山。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九山

外文名:Jiusan

性质:名词

出自:《尚书·禹贡》

覆盖范围

编辑
摘自明张岱所著《夜航船》1.九州的大山。 2.九座山。《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金元好问《颖亭留别》诗:"七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施国祈笺注:"九山,案轘辕﹑颍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陉﹑大熊﹑大茂﹑具茨是也。" 3.指九嶷山。

历史记载

编辑

九山湖九山湖

据《天下名胜志》载:九山的形势是“华盖、松台、郭公 海坛为斗魁;积谷、巽吉、仁王为斗柄;黄土、灵官为辅弼。从东晋建城开始高3.5丈、周长2977丈的温州古城墙,就跨山 越岭,从华盖、积谷、松台、郭公、海坛五山逶迤而过,相传 筑城时曾出现白鹿衔花之兆,故温州城还有“斗城”和“白鹿 城”、“鹿城”之称。 被唐代道书《洞天福地记》列为“天下第十八洞天”的温州华盖山,位于古城的正东部,遥望如华盖,亦名东山和资福山。平面面积13.2万平方米,主峰海拔56.8 米,素有“九斗山”斗魁之首的称谓。此山旧有三生石、五粒松、青牛坞、丹井、资福寺、文昌阁诸胜。山巅现存六角形的大观亭占地70平方米,系温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亭。此亭原名“江山一揽亭”、“吸江亭”,明万历年间重建时才改为今名。清代诗人潘之彪有诗云:“鹿城高峙大观亭,揽袂倏然入画屏。孤屿近看僧合掌,列山遥望佛头青。”亭畔陈列一门铁炮,是康熙十五年(1676) 三藩之乱时的遗物。

分类介绍

编辑
海坛山

华盖山北面有高32.5米的海坛山,俗称上岸山,它北滨瓯江,东控镇海门(东门),西当望江门(朔门),平面面积13.5 万平方米,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历史上海坛山古迹众多,著名 的有晋代的“郭仙庵”、“白鹿庵”,梁代的“悟真道院”,唐代的“嘉福寺”、“海神庙”、“杨府庙”,宋代的“天宁寺”,明代的“五灵庙”。海坛山上建有国际海员俱乐部,山坪有爱民模范赵尔春烈士塑像。缓步而行,海坛山的支阜慈山有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墓。登高环顾,市区富有时代气息的东瓯大厦、海坛山庄、温州长途通信枢纽大楼等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直插云霄。极目远眺,江曳白练,群山叠翠,宛如一幅江城画卷,美不胜收。

郭公山

又名西郭山。高17.2米。突兀于温州旧城西北隅的瓯江之滨,惊涛拍岸,江流有声。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建城时,郭璞曾登临此山察看地形,故名此山为郭公山。从金沙岭拾级而上,山巅昔有“富览亭”,相传亭额为书圣王羲之所书。 唐代张又新有诗云:“昔贤登步立神洲,气象千年始一浮。南望群山如列宿,北观江水似龙虬。”山麓有白莲塘、白莲庵、最胜 禅寺、郭璞纪念堂等胜迹。一条正在建设中的全长27公里、宽 30至 50米,号称“温州外滩”的滨江大道,将从龙湾码头开始,沿着瓯江南岸中经郭公山麓,向西直抵瓯江大桥。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因僻处市区西北而寂寞杂乱的郭公山,也将以它待有的英姿,走向21世纪。

松台山

松台山松台山

位于古城西南角,东西走向,平面面积9万平方米, 23最高点36.36米。因其山上广植青松、山坪如台而得名。唐代著名高僧宿觉大师(665一713)圆寂后卜葬于此。山巅原有宿觉大师真身塔,唐僖宗赐寺名“净光”,故它又名净光山。宋太宗敕赐“宿觉名山”四字匾额。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 跸温州时,曾以净光寺为都堂。山坪有冰壶道院、仙人井和女贞亭。清代朱彝尊有诗曰:“苍苍山上松,飒飒松根雨。松子落空山,朝来不知处。”山南麓有始建于唐、盛于宋,现为温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的妙果寺。寺内有传说奇异的无纽“济陀钟”(俗称猪头钟)。寺西侧存有明嘉靖皇帝为大学士张璁所建的碑。亭内有汉白玉御碑三座。中为御制诗碑,刻有张璁像。东西分别是嘉靖为张璁所书的“孚敬”、“茂恭”名字碑,其上各有“广运之宝”玺文,左右有“御笔”、“嘉靖”两圆形图章。该碑是温州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大的碑刻。松台山西麓风光旖旎的九山河,就是因温州有鹿城九山而得名。积谷山位于今市区中山公园南部。高38.7米,平面面积 1.2万平方米,山形圆锥如高廪。这里有谢他、池上楼、小赤壁、 谢客岩、飞霞洞、升仙台、留云亭等胜迹。西麓的谢池巉岩壁 立,古木盘根错节。此地系南朝刘宋永嘉太守谢灵运(385一 433)所开凿,其《登池上楼》诗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一联,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穿过小石门,过东山书院遗址东南行数百步,就到了飞霞洞,它因相传东汉有一位名叫刘根的本地人在此修炼时,身旁总是飞霞缭绕而得名。被誉为“山之胜,甲一郡”的积谷山,过去还有飞霞山和东山之称,历代多摩崖题刻。清代曾儒璋称这里有飞霞春晓、池塘春草、山楼夜雨、赤壁夕照、碧波秋月,寥岸归鸿、带桥残雪和雪亭松涛八景。

黄土山

又名狮子山,位于今马鞍他东路与山前街东侧的转弯角。原高约20米,犹如一只威武的雄狮,注视着它与巽山之间的一个天然的球形小丘,人们称之为“狮子棒球”。黄土山的山前、山后,过去均有陡门。山前陡门系南宋温州太守赵不群所筑,以调节城外南塘之水。1952年,黄土山的泥石大都被运去填塞百里坊(今百里东、西路)河,现仅余山前街300号门牌内一个数米高的小丘。1989年,当地父老在黄土山的遗迹上建成有亭台楼阁的“卖麻桥老人文明乐园”。从黄土山南行0.3公里有巽吉山(又名巽山),高43·3米, 平面面积2万平方米,坐落在市区东南的山前街,南北相距仁 王、积谷两山各约1公里。按温州府八卦方位,因其地处“巽”位,取义“吉祥”,故名巽吉。相传宋道士白玉蟾(葛长庚)曾控鹤驻此。山上原有巽山塔、魁星阁、驻鹤亭等胜景。清顺治十五年(1658),民族英雄郑成功围攻温州时,在此山扎营半个月。请郭锺岳在《瓯江竹枝词》中云;“巽吉山头塔影尖, 疏林斜挂月纤纤。时闻清唳云中鹤,曾驻飞仙白玉蟾。”七十年 代初因战备深挖山洞,原先早已倾斜、残破的巽山塔和驻鹤亭终于倒塌。曾有几百年“巽吉山头塔影尖”的秀丽风光,从此消失。

王山

九山九山

被列为“九斗山”斗柄之尾的仁王山,又名东屿。位于今飞霞南路5号的温州东屿发电厂内。此山原高约10余米。旁有小阜名湖屿,正对温州府衙暑(今人民广场址)的大门。1959 年建东屿发电厂时,人们把仁王山夷为平地,在这里安上了现代工业的明珠,使昔日的斗柄之尾变成温州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毁山建厂,从保存历史古迹来说,总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小巧琳珑的灵官山,原名覆釜山。位于今桥路37号温州电业局高压修试工区的大院内。山高10余米,因其距东屿仅 0·3公里,故人们又称之为西屿。灵官山因北宋名道士林灵素葬此而得名。此人初学佛,后学道,以方术得幸于徽宗赵佶,赐号通真达灵先生、金门羽客、玄妙先生。宣和元年(1119)贬 25 为太虚大夫斥还故里,当年病死。灵官山花木葱茏,1996 年山巅筑有桔红色疏璃瓦的“众安亭”。

旅游景点

编辑

九山九山

华盖山西麓有东瓯王庙(现为华盖里小学校址)和蒙泉等古迹。蒙泉系一石窟,其上“蒙泉,万历癸丑仲冬吉立”的明代青石匾额至今尚存。沿着洞内八级石阶下去,但见一股冷冽的涓涓细流,不时地从岩壑中流出,然后注入一个酷似砚槽的石罅中,终年不涸不溢。当地人称之为“砚瓦槽”。据《永嘉县志》,此泉两旁岩石上镌有许多宋、元诗刻,可惜后来都被砌没。蒙泉前方的路口,以前还建有上书“太玉洞天”四字的高大牌坊。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登华盖山有诗曰;“相传容成子,飞升在华盖。于今四千年,仙迹宛然在。蒙泉水一泓,清绝味可爱…… 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襄城县西南部,属伏牛山系东麓,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组成,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有平顶山市“前花园”之美誉,现为国家AA级景区,省级森林公园。

以“奇、秀、幽、古”而著称,展江北第一槲林之风貌,示丰厚理学文化之瑰宝,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紫云山上万亩槲林,素有“江北第一槲林”之称,暮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深秋层林尽染,艳压红花;明代户部尚书李敏在此建紫云书院弘扬儒家文化,为当时中原理学中心,遂使紫云山名扬天下。

下一篇 窦太后

上一篇 椒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