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乐 编辑
徐乐,字不详,燕郡无终(今属天津市)人。
本名:徐乐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燕郡无终(今属天津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一五六年
主要作品:汉书·徐乐传
主要成就:郎中
徐乐之所以如此分析问题,不仅源于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对秦亡的历史有深刻的思考,而且源于他开阔的历史视野、关注社会进程和命运的忧患意识。他深知,政治成败的关键在于民心向背。惟其如此,他才敢于针对当时关东百姓因天灾和连年征战而出现负担过重的情况冒死上书,向武帝陈说其中利害。他写道:“关东五谷数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他希望武帝能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于庙堂之上”,避免“土崩”之势的形成。虽然徐乐没有提出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矛盾的具体方案,虽然他把修德、修政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皇帝一人身上,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对社会形势作出如此深邃的判断,还是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徐乐的这种认识固然是当时政治现实的反映,但无疑也从汉初以来的思想家、政治家对秦亡历史教训的深刻分析中受到了启迪。如此也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西汉时期几代人都要谈论总结秦亡历史的教训问题?从汉高祖时的陆贾到文帝时的贾谊,再到武帝时的徐乐,为什么都把总结秦亡的教训当作他们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来看待?而所不同的只是:陆贾处在汉兴之初、百废待举之时;贾谊处于西汉稳定治理时期;而徐乐则处在西汉盛世。这说明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不仅是处于秦、汉更迭的历史大变动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稳定时期乃至盛世环境下不可遗忘的话题,是最高统治集团时时都应引以为戒的大问题。可以这样说,总结历史经验和居安思危,始终是西汉前期一些有识之士的政治思想的突出反映。
徐乐,燕无终人也。上书曰:
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难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还踵而身为禽,吴、楚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间者,关东五谷数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故虽有强国劲兵,陛下逐走兽,射飞鸟,弘游燕之囿,淫从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帷幄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而天下无宿忧。名何必复、子,俗何必成、康!虽然,臣窃以为陛下天然之质,宽仁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禹、汤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未必不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背依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臣闻图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何威而不成,奚征而不服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