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崧 编辑
袁崧(?—401),有称袁山松,梁武帝评书作袁崧,字桥孙。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东晋吴郡太守、辞赋家。
袁崧少有才名,博学有文章,著《后汉书》百篇。衿情秀远,善音乐。曾对旧歌《行路难》进行润色,文其辞句,婉其节制,每因酣醉纵歌,听者莫不流涕。与羊昙、桓伊并称“三绝”。
时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而袁崧每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湛屋下陈尸,崧道上行殡”。官历显位,为吴郡太守。孙恩作乱,袁崧守滬渎,城陷被害。今存赋3篇《歌赋》《酒赋》《圆扇赋》,均存佚句。袁崧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10卷,已佚。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逝世日期:401年
主要作品:《行路难》
本名:袁崧
籍贯:陈郡阳夏
袁崧为东晋吴郡太守。他性情秀远,擅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他不但博学能文,所著《后汉书》百篇曾被公认为不朽之作,而又精擅音乐,与当时善唱乐的羊昙,能挽歌的桓伊,被同誉为"三绝";袁廓之,则是一位著名的孝子,其父死于非命,他立誓终身不听音乐,布衣蔬食足不出户,曾被赞叹为:"有子如袁廓之足矣";袁淑,则以文章冠组当时而知名,曾被当时的大诗人谢庄惺惺相惜为"江东无我卿当独步,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 此后,袁氏一连的出了好几位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他们是宋代的袁枢,明代的袁宏道,和清代的袁枚。
史书记载,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进攻沪渎,吴郡太守袁崧筑东、西沪渎垒与之对抗,垒破兵败,袁崧战死,其子孙留居守庐。上海的袁姓是袁崧的后代。今青浦赵巷菘泽村,因山松后裔聚居得名。
宋祎、石崇之妾绿珠弟子,有国色,善吹笛。后入晋明帝宫,帝疾患危笃,群臣进谏,请出宋祎。时朝贤悉见,帝曰:“卿诸人谁欲得者?”众人无言,阮遥集时为吏部尚书,对曰:“愿以赐臣!”即与之。宋祎死后,葬在金城山南,对琅邪郡门。袁崧为琅邪太守,每醉,辄乘舆上宋祎冢,作《行路难》歌。
南朝刘宋年间著名诗人鲍照所作的拟《行路难》歌诗的人,都会因之产生一种强烈悲情思绪。而鲍照的作品,却是一种仿作,也就是说,很可能是模仿东晋中叶名士、诗人和著名史学家袁山松的《行路难》歌词。这令人感觉到袁山松对宋祎吟诵之际的千古余悲。
《拟行路难·其三》鲍照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