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光 编辑

中国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吴祖光吴祖光

吴祖光(1917年4月21日-2003年4月9日),又名召石、吴韶,江苏常州人。中国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吴祖光年轻时期的代表作有《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其中《风雪夜归人》久演不衰,成为话剧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此后他又陆续创作了京剧《三打陶三春》《凤求凰》《武则天》《踏遍青山》《蔡文姬 》,评剧《花为媒》以及电影剧本《北大荒》等作品,执导了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程砚秋的舞台艺术》,并有《吴祖光选集》六卷本行世。

2003年4月9日11时05分,吴祖光因心率衰竭,经过一个小时的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吴祖光

别名:吴召石、吴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7年4月21日

逝世日期:2003年4月9日

毕业院校:北京孔德学校

职业: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成就:《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等

出生地:北京东城

代表作品:风雪夜归人

夫人:新凤霞

女儿:吴霜

儿子:吴欢

性别:男

人物经历

编辑

吴祖光吴祖光

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1917年4月21日出生于北京。父亲吴瀛是做官的,但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在中学读书时,他不仅初试文学习作,发表过一些诗歌和散文,而且被京剧艺术的特殊魅力所吸引,跑戏园,捧“戏子”,沉醉其中,不自觉地接受了戏剧艺术的启蒙教育。这对他后来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仅一年即应戏剧家余上沅之邀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校长室秘书,后任国文及中国戏剧史等课的教师。从此与在该校任教的剧作家曹禺结识。到南京半年后,“七七”事变起,学校内迁,历驻湖南长沙、四川重庆、江安等地。就在抗战爆发的1937年,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此剧在前后方以至香港广为演出,颇受赞誊。这鼓舞作者选择了剧本写作为终身职业。1937年到1947年的10年间,吴祖光共创作了11部话剧,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贡献取得了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吴祖光吴祖光

会现实的发展和作者不断加深的生活体验,推动着他的艺术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变化。吴祖光的话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抗战初期,他激于高昂的爱国热情,写出了《凤凰城》《孩子军》和《正气歌》,这是第一个阶段。此时,他不论取材于现实,还是取村于历史,着眼点都是表现当前这场抵抗外敌、保卫祖国的民族斗争。四幕剧《凤凰城》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剧中歌颂了苗可秀领导“中国少年铁血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的艰苦顽强的斗争,有些场面写得引人入胜、生动感人。但初试戏剧之笔,在剧情结构、人物描写以至语言的提炼上都还不够熟练,有些地方还生硬地套用着他从戏园里学来的旧剧手法。而此时国难当头的观众首先要求的是鲜明的抗日主题和爱国激情,因此,剧作引起了强烈反响。独幕儿童剧《孩子军》(1939年)继续着《凤凰城》的主题,描写的是沦陷区小学生当抗日孩子军的故事。

建国前

1934年发表的小说《宫娥怨》,是其处女作。七七事变后,随剧校到湖南、四川担任语文和中国戏剧史的教学。1936年于中法大学文科肄业。1937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同年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随后几年间,他创作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和《少年游》等剧作声震剧坛,以上作品均收入《吴祖光戏剧选》。1945年,他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1946年,他在上海创办《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和《清明》杂志,还创作《捉鬼传》和新剧《嫦娥奔月》,声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逃亡香港。1947年,他在香港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陆续创作出反映纺纱女工的电影《红旗歌》和儿童剧《除四害》等作品。

吴祖光吴祖光

1937年—1948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重庆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导,《新民晚报》副刊编辑,《清明》杂志主编,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编导,香港永华影业公司导演。

建国后

1949年后吴祖光任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牡丹江文工团编导,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创作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建国后吴祖光出版了戏剧集《风雪集》、散文集《艺术的花朵》,同时还执导了多部艺术影片,1954年后,吴祖光导演了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珍贵的资料。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黑龙江垦区)劳动。

1960年回到北京,先后在中央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写有《武则天》《凤求凰》和《三打陶三春》等剧目。他是第五届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他和妻子新凤霞合作改写的评剧《花为媒》的电影剧本堪称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1979年调文化部艺术局从事专业创作。粉碎四人帮以后,写了京剧《红娘子》和话剧《闯江湖》,都颇受欢迎。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

吴祖光吴祖光

2003年4月9日11时05分,因冠心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主要作品

编辑

著作书目

著作书目

时间

作品名

类型

出版社

备注

1939

凤凰城

剧本

-

生活

1942

正气歌

剧本

文艺奖助金管委会出版部

1943

牛郎织女

剧本

启文书局

1944

夜奔

剧本

未林出版社

孩子军

儿童剧本

新联出版公司

风雪夜归人

剧本

新联出版公司

1945

少年游

剧本

开明

1946

后台朋友

散文集

上海出版公司

1947

嫦娥奔月

剧本

开明

林冲夜奔

剧本

开明

捉鬼传

剧本

开明

1955

艺术的花朵

散文集

新文苑

风雪集

剧本

人文

1956

画家齐白石

报道

北京

1957

荒山泪

(京剧)改写

戏剧

1979

踏遍青山

戏曲本

群众

1980

求凤集

剧本

四川人民

咫尺天涯

剧本

四川人民

闯江湖

剧本

戏剧

1981

吴祖光剧作选

戏剧

童童

剧本

陕西人民

花为媒

电影文学剧本

河北人民

枕下集

诗集

陕西人民

1982

吴祖光散文选

江苏人民

牛女集

剧本

宁夏人民

1986

吴祖光悲欢曲

传记

四川文艺

作品简介

《三打陶三春》

20世纪60年代吴祖光作品,1983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为彩色舞台艺术故事片。

五代时,流落江湖的好汉郑恩路经蒲城县,因偷西瓜,遭到看瓜女陶三春的痛打。赵匡胤见她才貌出众,从中撮合,郑恩与陶三春订下姻缘。

吴祖光吴祖光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封赵匡胤为南平王,郑恩为北平王,并恩准郑恩与三春完婚。三春自别后也日夜思念郑恩,钦差要她进京完婚,她不穿凤冠霞帔,骑一头小毛驴,领弟弟陶虎赶往京城。他们来到汴京城外十里堡,遇到赵匡胤和郑恩派出的大将高怀德。高怀德乔装成红胡子响马,扬言要陶三春做他的压寨夫人。陶三春闻言大怒,与之交手,经过一番酣战,陶三春击败了“响马”。高怀德在无奈之中,吐出了真情。陶三春闻讯后,怒火中烧闯入皇宫,欲找郑恩算账。

郑恩见陶三春闯入金殿,悄悄躲藏起来。柴荣见三春目无朝纲,命御林军将她拿下,御林军又被三春打得落花流水,大将高怀亮也被打得一败涂地。柴荣只得命赵匡胤连夜去找郑恩,给他们成婚。

郑恩询问十里堡战果如何?高怀德谎称他暗射雕翎箭,把三春射下坐骑。郑恩听后,以为煞了三春的威风,随即回府完婚。郑恩为摆王爷架子,在洞房中连称口渴,要三春给他倒茶。三春强压怒火,不予理睬。当他发现桌上放着卖油梆子,以为三春有意羞辱于他,要丫环取家法惩治三春。三春忍无可忍,与郑恩动起手来,几个回合就把郑恩打翻在地。郑恩自知不敌,跑出洞房,连呼高怀德助阵。高怀德已跑得不知去向。

柴荣、赵匡胤闻讯后赶来劝架。陶三春当着他们的面,立卖油梆为郑家家法,以示永不忘本。郑恩跪地赔礼认错,夫妇言归于好。柴荣封陶三春为一品勇猛夫人,准予参与朝政。

《花为媒》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吴祖光编剧,此电影剧本被誉为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

王俊卿与表姐李月娥,青梅竹马,两小情笃,相誓永结百年之好。王母思孙心切,托 阮妈为俊卿说亲,阮妈为他说合了才貌出众的张五可,俊卿不从。王母几经诘问,俊卿吐露真情,非月娥不娶,绝不移情他人。王母无奈,又托阮妈去月娥家说亲。

月娥之父李茂林认为男女私情,有失大体,坚决不允婚事。俊卿得悉此情,病况日重。王母忧心如焚,阮妈献计,怂恿俊卿去张家花园相亲,她认为只要俊卿见到五可,定会喜爱五可,便可玉成此事。但俊卿病重,不能前往。阮妈又生一计,请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俊英与五可在花园会面,五可见他一表人才,举止潇洒,赠与定情信物红玫瑰一朵,以示相许。俊英将红玫瑰转赠俊卿,俊卿坚拒不受,阮妈又向王母献策,不妨先将五可娶来,俊卿势必就范,王母颔首,相约定期迎娶。

月娥闻讯,不胜痛苦,月娥母深谙女儿心事,乘其父不在家中,采用冒名送女之计,抢先将月娥送到王家与俊卿拜堂成亲,待五可花轿到来时,他们已经完婚。五可见状,怒不可遏。她大闹花堂,随即闯进洞房,严词质问俊卿,俊卿语塞。阮妈见此情状,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发现站在一旁的贾俊英,即将他拖入洞房。于是,两对情人,笑逐颜开,各遂所愿。

《花为媒》

赠君玫瑰君莫笑

评剧青衣、花旦。原名杨淑敏。天津人。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作家。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

童年时期随“姐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1949年北京解放后,新凤霞来到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1950年,在共产党的戏改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新凤霞任主演兼团长。1951年,新凤霞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解放评剧团任主演兼副团长。1953年,新凤霞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一队任演员。1955 年,中国评剧院成立,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

新凤霞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并被剥夺了做演员的权力,这对她的身心是巨大的摧残。1975年,她因脑血栓发病导致偏瘫而不得不告别为之奋斗的评剧舞台。1979年,新凤霞得到了彻底的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春风又一次吹进了新凤霞的心田,她以惊人的毅力,挺起她那受过伤害的身体,迈着蹒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艺术领域开拓进取。她讲学授艺,著书立说,教学不止,笔耕不辍。新凤霞拖着沉重的身体,坐在轮椅上给她的弟子、学生说戏,示范演唱,克服行动的不便多次到剧场观看学生的演出,以鼓励和提携后人。在她无私的教诲下,谷文月刘秀荣、王曼玲、赵三凤戴月琴高闯等一大批弟子、学生成为光大新派艺术的优秀传人,成为评剧事业的骨干与中坚。新凤霞桃李满天下,是我国戏曲界拥有众多子弟传人的戏曲教育家。

新凤霞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新凤霞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新凤霞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早在建国初期,新凤霞就庄严地向党提出了申请。但坎坷的经历使她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打倒“四人帮”后,新凤霞再次向党提出了申请。1982年新凤霞被批准入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她以更高的姿态和对评剧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她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中。

新凤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评剧艺术的代表,她长年奔走呼吁,为振兴戏曲,繁荣评剧不遗余力。新凤霞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1997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讲学,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

儿子吴欢

吴欢的名字为白石老人所赐,取道家的“无欢无不欢”之意。他四岁起便蒙受“父荫”尝尽人间冷暖,经历很是独特。在他的身上既有父辈延续下来的异禀天赋,又有着历经几次“运动”磨难而生成的不羁和豁达。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发生的历次政治变故,不但没有妨碍他的成长,反而成就了他狂狷不羁的气质和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如今的吴欢不但文章、绘画、书法样样精通,而且每样都是信手拈来,收放自如。

1998年,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吴欢在香港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由查良镛先生亲题展辞的“奇侠吴欢书画展”。展览期间父亲吴祖光亲赴香港为他助阵,整个画展名流荟萃,在香港引起轰动。此次吴欢原本约定与母亲新凤霞一起搞画展的,想不到母亲在当年4月突然病故,这也是他首次画展的遗憾之处。

作为全国政协香港地区委员中的画家代表,吴欢用了“香港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化”这样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来描述他在京港两地穿梭的切身感受。不过他补充了一点——当然香港回归以来在文化艺术方面还是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香港在与大陆之间联系密切后,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脚步在逐步加快。

作为名门之后,吴欢非常珍视自己家族的文化传承——祖父吴瀛是著名的书画家和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父亲吴祖光是著名学者、戏剧家和书法家,母亲新凤霞是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作家、画家。书香一脉传承下来,祖辈给了他无尽的 “财富”,这种财富并非仅指物质上所有,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传承。在他北京的寓所里,处处体现着他对于家族长辈的敬重和理解。客厅中,祖父吴赢和祖母周琴绮与父亲吴祖光和母亲新凤霞的大幅合影照片,都分列有序地挂于墙上,抬眼可见。爷爷的一块手书牌匾让吴欢最爱不释手,挂在客厅中,吴欢说,坐在沙发上,抬眼望见这块匾,能够时刻鞭策他做人要有准则。

女儿吴霜

吴霜,吴祖光之女。中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现北京蓝汽球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人物评价

编辑
吴祖光这一生很 坎坷,他是一个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敬佩的老先生。(马泰 评)

吴祖光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知名剧作,更可贵的是他历经坎坷,风风雨雨,却始终保持着一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的良知。(时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兼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廖奔 评)

吴祖光对人十分坦诚,不作态,喝酒也毫不保留。(从维熙 评)

下一篇 鲍昌

上一篇 典故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