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 编辑

中国历史学家

阎崇年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24日出生,汉族,山东蓬莱人,著名历史学家 。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馆长 。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专业历史学者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是“百家讲坛”新格局的开创者。

1956年,阎崇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清史、满学,兼及北京史 。20世纪80年代初,阎崇年进入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工作。1983年,出版第一部系统研究努尔哈赤的学术传记《努尔哈赤传》 。2004年,阎崇年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2012年10月14日,阎崇年当选蓬莱市戚继光研究会名誉会长 。阎崇年代表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阎崇年自选集》等;专著有《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康熙帝大传》《古都北京》《袁崇焕传》等 。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七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 。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百余篇 。其中,《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

2007年,阎崇年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位 。阎崇年倡议并主持第一至第五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阎崇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4年4月24日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职业:学者

主要成就:著名历史学家

主要成就:荣获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百家讲坛》“开坛元勋”出版第一部研究努尔哈赤的学术传记《努尔哈赤传》

出生地:山东蓬莱

代表作品:努尔哈赤传、大故宫、《满学论集》、古都北京、《天命汗》

主要工作: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北京史

人物经历

编辑

早年经历

1934年4月24日,阎崇年出生在山东蓬莱的一户渔民家庭,15岁随父母来到北京。195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 。白寿彝主张历史不能光是在书斋里研究,要把历史还给群众,要用历史知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主张既要对历史进行学术研究,又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

阎崇年

阎崇年早期受杨钊教授的影响,利用课余时间看书写文章研究先秦史,后经人介绍拜访中国科学院历史所杨向奎教授,杨向奎看后连连叫好。几天后,杨向奎写来一封信,强烈要求阎崇年转攻清史,理由是先秦历史大多依靠关中的地下发掘,身在北京只能吃人家的“残羹剩饭”。而宫廷建筑、清宫档案集中在北京,能为清史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并且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丢下一粒种子就能有大收获。1963年,阎崇年29岁,开始致力于研究清史 ;同年,阎崇年被下放到地处居庸关的北京南口农场,进行思想改造。逆境中阎崇年仍然不忘偷看历史书籍。一次他被找去谈话。领导问:“你为什么到农场?”他说:“改造思想。”“改造思想你为什么看线装书(历史书)?”他说:“我学清史啊,那时没有洋装书。”这位领导较为开明,没再批评他,只是让他注意群众影响,并安排他值夜班的工作,使他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书看得越多,阎崇年处事就越加地沉稳。“文革”期间,他既不参加“保皇派”、也不参加“造反派”,称自己是“逍遥派”。“文革”10年他没挨过斗,也没被抄过家。并在文革期间不断学习写成《努尔哈赤传》。

治学历程

清史研究

1963年初,阎崇年开始学习清史。1980年,专业研究清史、满洲史及北京史。阎崇年回忆说:“作为一位布衣学者,个人心力之所及,主要做三件事:

第一,清朝开国史的学习与研究。撰写《努尔哈赤传》《袁崇焕研究论集》《清朝开国史》和《清史论集》等论著,发表若干篇论文,总数三百多万字。目前,对清朝开国史的研究论著中,阎崇年发表的字数是最多的。

第二,满学的学习、开拓与研究。中外学者对满洲的历史与文化多有研究,学科涉及蒙古学,藏学,却没有满洲学即满学学科。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阎崇年和国内外同仁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满学,给出满学定义,创立北京满学会。出版《满学论集》,主编《满学研究》和《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倡议并主持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满学研讨会。满学已被接纳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

第三,利用电视平台,系统讲述历史。历史科学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口述、图书、报刊、教学、文物等传统媒介 。2004年5月,阎崇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 ,讲述《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和《御窑千年》等五个系列。运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新载体,以语音、影像、文字三位一体系统传承历史科学,进行全球性的中华历史文化传播,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被誉为“影视史学”的先鞭。

百家讲坛

2004年5月,阎崇年初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系列,深受观众喜爱追捧,并创下收视率历史之最。阎崇年自此成为“百家讲坛”走出低谷的转折点,并开创正说历史的风尚。《清十二帝疑案》被公认为《百家讲坛》"第一坛好酒" 。清史专家冯尔康教授认为,阎崇年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见解,其著作《努尔哈赤传》是国内外第一部研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学术专著,且阎崇年能通过《百家讲坛》的窗口,将专业的历史知识大众化 ;同年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在中华书局出版,并在《出版人》杂志和新浪网联合主办的“2004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荣获最佳年度传记纪实图书奖。《正说清朝十二帝》运用”正说”、“细说”、“通说”、“新说”的叙述方法,扩宽受众范围,阎崇年曾说:这本书的读者面比较宽,上到院士,下至8岁的小学生都可以读。

阎崇年教授和易中天、王立群教授 阎崇年教授和易中天、王立群教授

2006年9月1日,阎崇年再登“百家讲坛”,立足正说历史基本观点主讲《明亡清兴六十年》系列,最大的还原历史真相。同时中华书局出版同名图书,运用以事带人的写法,反映一个十分复杂的时代,阎崇年认为明亡清兴的六十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缩影,学习这段历史对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3月,阎崇年三登“百家讲坛”,主讲《康熙大帝》系列 。上世纪60年代初,阎崇年决定研究清史主要读《清圣祖仁皇帝实录》,看《康熙起居注册》等。1964年,他写出论文《评康熙帝》,之后关注学习康熙朝历史四十余年 。2010年,阎崇年根据《百家讲坛》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康熙大帝》一书,之后由中华书局推出。在《康熙大帝》一书中,阎崇年从国际、平民、电视、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视角,对康熙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全面介绍康熙皇帝跌宕起伏的一生 。阎崇年说,希望这本书成为励志读物,对小读者而言,康熙的自强不息精神值得推崇,他小时候就失去父母,患过天花,但他克服困难,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宏愿。对中年读者来说,能从书中了解康熙为了国家所进行的奋斗。而作为特定读者群的公务员从中会汲取营养,了解康熙如何治国。而说到康熙个人修养、自身学习时,阎崇年很推崇一句话:“圣人、贤人和凡人、俗人有什么区别,就两个字——志、学” 。阎崇年评价康熙大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世界史上的千年名君。康熙与俄国彼得大帝、法国路易十四,同列世界伟大君主。

2012年2月24日,阎崇年四登“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系列,共60讲 ;同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阎崇年集大成之作《大故宫》第一部 。《大故宫》以建筑空间为线索将颐和园、圆明园、北海、景山、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清皇陵、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做一个“故宫大百科”式的宏大项目 。阎崇年为“大故宫”能获得东西方比较文化根基的多视角、多元化解读,广泛联系建筑、历史等各领域专家,以及国外史学家、汉学家,进行沟通 。而且所讲内容均进行实地考察,并动员全家核对、搜集庞杂资料 。阎崇年称《大故宫》是开启通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门的金钥匙。

故宫三大殿故宫三大殿

2017年5月,阎崇年第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第四部《御窑千年》 ;5月9日专著《御窑千年》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并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是一部历史学家撰写的简明瓷器文化史。阎崇年立足中国历史,品味御窑瓷器的传世精品,纵论御窑的兴与衰,透视瓷器的情与趣。历史的观察,人文的叙述,以小见大,寓理于器,淋漓尽致地展现御窑及瓷器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画龙点睛地提升瓷器之路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全书以御窑和御窑瓷器为核心,探讨瓷器背后的历史大事,歌颂工匠精神,探索御窑千年的生命与灵魂在于创新——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艺创新、产品创新,揭示陶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点面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以瓷器为切入点介绍中华传统文化 。《御窑千年》主讲的是皇家制瓷,阎崇年认为瓷器历史复杂虽民窑众多各具特色,但官窑的制瓷是由当时最好艺术家、书法家所绘制,更能代表工艺水平的发展以及工匠智慧,《御窑千年》也是对历史上名工雅匠的致敬。

写作经历

1983年,阎崇年出版第一部学术著作《努尔哈赤传》,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著作。这本专著阎崇年花费近20年的时间写成,包括十年‘文革’动荡。阎崇年称其为“今后学术历程的新起点”。

努尔哈赤努尔哈赤

2014年,出版通俗历史读物《努尔哈赤全传》,其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保留学术著作的注释体例。《努尔哈赤全传》站在历史的宏观视角,呈现努尔哈赤的经历,而且侧重讲解努尔哈赤对整个清朝及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同时,再现清朝开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18年4月,阎崇年原创性的学术专著《森林帝国》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中外史学界首次提出“森林文化”的概念 。其内容论述中原农耕、西北草原、东北森林、西部高原和东暨南部沿海及岛屿海洋五种文化形态的概念。阎崇年提出论述文化统合的概念,认为满洲统治集团从森林文化中走出来,利用政治、文化、宗教等政策,整合农耕、草原、高原以及海洋文化,使各文化之间合而不同、自身得到发展,又互通有无、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中华文明五种文化形态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分析、研究和阐述森林帝国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文化根因,和利于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认为中华文明帝国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认为文化统合就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中华文明之博大,在于其文化多元;中华文明之绵延,在于其文化统合。中华文明发展宝贵经验在于两个字——“合”与“一”,实现中华文化多元统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

2023年,《阎崇年史学论集.清史卷》由三联书店出版。包含三卷,卷上是综论叙述,如满洲的东北地域文化、清代法制、历史大势等。卷中内容主要围绕努尔哈赤与袁崇焕展开,进而研究明亡清兴的历史。卷下内容则以清入关为背景,多角度关注康熙王朝 。《阎崇年史学论集》中包含明史、清史、故宫史、北京史以及满学五大领域的97篇论文。

成就荣誉

编辑

阎崇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的《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

《正说清朝十二帝》获选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在《出版人》杂志和新浪网联合主办的“2004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被授予最佳年度传记纪实图书奖。被列为中华书局、中国出版集团“镇社之宝”图书。

《御窑千年》被推荐为三联书店2017年度十本好书。

人生感悟

编辑

三得一失

第一“得”,传承历史的能量增大。历史学者是传承历史,不是创造历史。1994年,阎崇年出版《袁崇焕研究论集》,拓印200本。1994年至2014年间,20年时间《袁崇焕研究论集》仍有剩余。2004年后,阎崇年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加,出版《袁崇焕传》并印刷5万册,扩大历史传播范围,传承历史的能量也随之增加。

第二“得”,个人见解提升。阎崇年早期研究历史时,主要在书斋看相关文献。后来接触到更丰富的研究条件,能各地交流和实际考察。如研究“萨尔浒大战”,除依靠文献资料外,阎崇年将大战的四路行军路线陆续走了一遍,并把实地考察的材料写到书里,提升见识,丰富文献。

第三“得”,了解群众对历史的看法。阎崇年过去多是和学界同行交流,缺少普通群众对历史的态度看法。之后,阎崇年通过与读者交流了解到普通读者“大汉族”想法。因此,阎崇年在研究和宣传相关历史和民族政策时,更为严谨认真。

一“失”,由于阎崇年社会知名度的不断增加,社会活动也随之增多,导致阅读文献的时间也减少许多。因此,阎崇年深感遗憾。

四合哲学

“四合”是阎崇年的人生哲学观。阎崇年认为,“止于至善”是《大学》指明的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达到“至善”的大境界。具体说来,“止于至善”,就是要科学地调理天、地、人、己的四维关系,达到“四合”,也就是要达到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达到四合是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趋近“四合”,攀升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阎崇年阎崇年

“天合”即天时,天人关系。天人关系,是中华文化和人生智慧的一大特点。天,有多种解释:天命、天道、天理、天时等。这里说的天,主要是指天时。

问天人关系,屈原作《天问》:“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探究天人关系,董仲舒作《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提到:“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这些都是在探讨天与人的关系。“天时”有大天时、小天时。魏源《圣武记》中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即成大事业者,必有大天时。《孟子·公孙丑下》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明末清初,中国历史的“天时”面临大动荡、大变革,这就是一个大天时。天时不停地在变。《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序》“天运循环,无往不复”讲的是天体在不停运行,人要不断地努力,而人认知滞后,与天不合,所以要顺应天时,做到“天合”。那要如何做到”合“呢?首先,察知天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知时务者为俊杰”。俊杰的一个特点是要“知时务”,就是要观察天文运行,了解时间变化,感悟天时、顺应天时。其次,顺应天时。《老子》“动善时”,《孟子·离娄上》“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强调的都是顺应天时。最后,不失天时。《晋书·宣帝纪》“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也”,《嘉靖通州志略·序》“作天下之事本乎机,而成天下之事存乎会;机以动之,会以合之,古今之所有事,率由是也”。在顺应天时的时候,也要抓住机会,既不违时,又不失时,而与天合。

地合主要指环境与自身的平衡关系。“地合”的含义比“地利”更宽泛,阎崇年将"地合"的含义分为知地利,用地利,借地利,节地利四种。就是说人同地,既矛盾又谐和,矛盾中求谐和,谐和中求发展,力求自身与环境的平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最初指和睦、和谐。阎崇年提到人合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求同、融合,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冲突。“人合”是做事、做人,为官、从政的重要条件。成大事者,必有大“人合”,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说有多大的“人合”,就有多宽的胸怀,有多高的境界,成多大的事业。所谓“人合”,碰到的难题是:如何对待小人和敌人。遇到友人和贵人,要恭敬;遇到小人和敌人,要感谢;《正蒙·太和篇》提到“仇必和而解”就是要感谢小人和敌人。

己合主要是生理、心理、伦理的平衡。一,生理平衡。人的生理,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会生病。人们往往被疾病和痛苦所折磨。生病有外因,更重要的是内因。维持生理平衡,就要促使身体健康。严格地说,有多健康的身体,就能做多大的事业。要善于调整身体内在因素,尽可能保持一个平衡、健康的身体。《史记·太史公自序》“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就是强调劳逸结合、强身固本。二,心理平衡。苦闷、烦恼、焦虑和烦躁的情绪,会使人的心理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要保持黄金心态,碰到困难要阳光、喜悦;遇到委屈要坦荡、豁达;遭遇坎坷要淡泊、宁静;面临胜利要谦虚、谨慎。具体来说,就是事大气静、顺谦逆奋,善待自己,自解得失。《早秋山居》诗云:“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既享受顺利,考虑困厄,又正视困难,看希望。三,伦理平衡,即重在修身。《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根本,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所以,“八目”的核心是修身。修身的要义是克己从善,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达到“四合”。修身所追求的目标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范仲淹《岳阳楼记》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修身意境,力求达到张横渠所言的最高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八十人生

阎崇年说:“我受了商人之家的影响,跟纯农民来讲,品格中多了一些机变。跟纯城市人比呢,多了一些吃苦能力。跟纯市民来比呢,又多了一点勇敢。”比较能吃苦一点,比较勇敢一点,也比较机变一点,这三点对他的治学影响很大。“治学必须要吃苦,要勇敢,因为你学术要突破,不停地创新,不停地突破,创新、突破要有胆量” 。勤奋、刻苦、执着、创新这些固然重要,但他始终认为勇敢是作为学者最为重要的品格,自己能够在学术界有一点成就,或许就是因为比同行多一些勇敢的原因。“一个学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胆量是不行的”阎崇年说。

社会活动

编辑

会议活动

时间

地点

活动名称

2023年10月21日

北京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

2021年4月10日

中国版权协会远集坊

《日新集——师友笔下阎崇年》出版座谈会暨友朋雅集

2012年9月26日

武当山

中国紫禁城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

2012年12月

故宫建福宫花园

“故宫学研讨暨《大故宫》文化成果座谈会”

演讲活动

时间

地点

活动名称

主题

2022年4月22日

北京

“阅读北京”——2022年度首都市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

“北京文脉传承”

2021年5月27日

北京工业大学日新文化大讲堂

“北京记忆”系列首场讲座

“北京文脉的历史记忆”

2020年11月10日

海南大学

第十二届海南书香节“书香海南”全民阅读季——图书馆湖畔讲坛第137期

“600春秋芳华依旧——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谈故宫文化”

2019年6月14日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满学研究与国际对话高端论坛

“传统文化与修心逐梦”

2016年3月29日

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大讲堂”第二十讲

《清朝民族政策的得与失》

2015年4月2日

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礼堂

中国政法大学中华文明大系第53讲暨博闻论坛第41讲

“明亡清兴的鼎革之鉴”

2015年3月18日

风则江大讲堂

《传统文化与四种修养》

2013年3月1日

湖北省图书馆

全新公益讲座品牌“长江讲坛”

《读史与读心》

2012年8月18日

厦门市图书馆

大型公益讲座《大故宫》

个人作品

编辑

作品

出版社

字数

年份

出版地

《努尔哈赤传》

北京出版社

25万字

1983年

北京

《古都北京》

朝华出版社

25万字

1986年

北京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

北京出版社

42万字

1987年

北京

《天命汗》

吉林文史出版社

35万字

1993年

吉林

《中国都市生活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20万字

1997年

《满学论集》

民族出版社

35万字

1999年

北京

《清朝皇帝列传》

紫禁城出版社

25万字

2002年

北京

《清朝通史:太祖朝》

紫禁城出版社

50万字

2003年

北京

《清朝通史:太宗朝》

紫禁城出版社

55万字

2003年

北京

《正说清朝十二帝》

中华书局

25万字

2004年

北京

《袁崇焕传》

中华书局

22万字

2005年

北京

《明亡清兴六十年》

中华书局

40万字

2006年(上)2007年(下)

北京

《康熙大帝》

中华书局

30万字

2008年

北京

《合掌录:阎崇年对话星云大师》

九州出版社

20万字

2009年

北京

《清朝十二帝》

故宫出版社

39万字

2010年

北京

《大故宫》

长江文艺出版社

80万字

2012年

北京

《努尔哈赤全传》

江苏文艺出版社

35万字

2014年

江苏

《阎崇年集》(共25卷)

中国友谊出版

800万字

2014年

北京

《清朝开国史》(上下卷)

中华书局

120万字

2014年

北京

《清朝开国史》(繁体字竖排本)

联经出版公司

120万字

2015年

台北

《阎崇年自选集》

九州出版社

40万字

2016年

北京

《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

朝华出版社

20万字

2016年

北京

《御窑千年》

三联书店

25万字

2017年

北京

《天朗集》

北京联合出版社

5万字

2017年

北京

《森林帝国》

三联书店

16.8万字

2018年

北京

《故宫六百年》

华文出版社

-

2020年

-

《康熙大帝》

华文出版社

-

2023年

-

参考资料

出版图书

编辑

康熙大帝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23-3-1

《康熙大帝》是一本2023年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森林帝国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8-4

御窑千年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7-4

《御窑千年》全书以御窑和御窑瓷器为核心,探讨瓷器背后的历史大事,歌颂伟大的工匠精神,揭示陶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全书点面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是近年来以瓷器为切入点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康熙帝大传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6-7

康熙在位期间,取得了对三藩、沙俄战争的胜利,统一了台湾,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少年时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

阎崇年集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4-6-1

《阎崇年集》是清史大家阎崇年先生,将50年研究、创作成果首次结集,亲自批阅增删,集学术、通俗著作17部、24卷,另加附集1卷,合为18部、25卷,800余万字,2000余张图片,主要涉及清史、满学、北京史、宫廷史等领域。

清朝开国史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4-5

《清朝开国史》是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的力作。分上、下两卷,上卷讲太祖朝,下卷讲太宗朝,各分15个专题,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贯穿讲述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至清迁都北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全书近120万字,在同类题材著作中,是规模最大的一部。

大故宫2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2-07-01

2012年7月11日,《大故宫》第二部在央视十套重磅推出,《大故宫2》延续第一部精彩内容,将视角转向内廷禁地,真实再现后宫风云,详细解读皇室君臣博弈及三千佳丽兴衰宠辱。同名图书《大故宫2》也同步上市。

大故宫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2-03-01

《大故宫》是2012年3月1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主要讲述的是北京故宫的历史渊源。

清朝十二帝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0-7-1

《清朝十二帝》是2010年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08-1

《明亡清兴六十年》是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阎崇年自选集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6-3

《阎崇年自选集》精选了作者阎崇年二十九篇代表作结集成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燕步集

作者名称 阎崇年

《燕步集》是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燕史集

作者名称 阎崇年

《燕史集》是阎崇年的第二部论文集,主要收录其关于北京史的学术论文,涉及北京城史演进、古迹文物、人物方志等,并收录阎崇年为他书所作的多篇序言。

努尔哈赤传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06-01-01

《努尔哈赤传》是200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康熙大帝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08-5-1

《康熙大帝》是2008年5月1日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该书是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从国际、平民、电视、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视角出发,对康熙帝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给读者呈现出一位性格...

正说清朝十二帝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04-10

《正说清朝十二帝》是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

袁崇焕学术论文集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1989-12

北京-中国古都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08-1

《中国古都北京》是一部文图并茂的北京历史文化的实录。它以翔实的史料和精美的图片,记述了北京50万年以来发生、发展,特别是作为元、明、清三朝帝都的演变过程,及其作为国际大都会的重要地位。《中国古都北京》在对北京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商贸、宗教等阐述的同时,重点介绍了每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园林、...

古都北京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16-10

我们奉献在读者面前的《古都北京》,是一部伟大东方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图文并茂的历史实录。打开世界地图,在东方的中华大地上,刻画着两道伟大的人工奇迹:一条蜿蜒起伏、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另一是晶明平直、纵穿南北的三千里京杭运河。它们历史之悠久,工程之伟大,作用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和世界,有哪...

袁崇焕传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05-10

《袁崇焕传》是阎崇年先生继《正说清朝十二帝》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全面记述了明朝爱国将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重点是写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在辽东抵御着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和宁锦大战的胜利,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

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

作者名称 阎崇年

作品时间2003-12

满学论集

作者名称 阎崇年

查看更多书籍

参考资料

下一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上一篇 徐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