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当舞 编辑
巴当舞,甘肃省岷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巴当舞古称“播鼗武”,源于古羌人的“祭山会”,是流行于甘肃省岷县中寨镇的一种祭山神的传统舞蹈。过去,生活在岷县北路片的中寨、维新等村社的农民每逢正月都要跳巴当舞进行祭山神活动,以歌舞的形式祈求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巴当舞主要由3个段落组成:1.安场。本村男子在“春巴”的主持下,手摇长柄“巴当鼓”,列队歌舞,共有9段唱词,配合9种舞步;2.敬山神。这是巴当舞中主要的部分,在这一段落中,由“春巴”点燃篝火,引导众舞者“拜五方”,然后在新立的秋千下尽情歌舞,此过程有12段唱词;3.扯节勒。所有舞者开始吃饭、喝酒、品茶,集体大合唱。
2011年5月23日,巴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108。
中文名:巴当舞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编号:Ⅲ-108
申报地区:甘肃省岷县
遗产级别:国家级
巴当舞源于古代羌族人的“祭山会”、是羌族先民们祭祀神灵较原始、较尊贵的礼仪。
远古时期,生活在甘肃岷县北路片的中寨、维新等村社的农民每逢正月都要举行“巴当舞”娱乐活动,以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通过对岷县巴当舞的深入调查发现,巴当舞传承与保护的历史过程比较曲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国家政府对巴当舞文化的态度由初期的“限制”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压”,变为改革开发后的“包容”。随着国家政治氛围日益宽松,巴当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身份成为当地社会的共识。
1953年以前,巴当舞管理的主体是自发的宗族组织,其传承的主体是家庭,传承的是血缘关系,核心功能是宗教仪式功能和文化记忆认同功能。
1954年到1965年,巴当舞管理的主体是村落年长的老艺人,传承主体是公民个体,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文化功能没有发生变化。
1966年到1977年,巴当舞受文革的影响,无管理和传承主体,传承暂停。
1979年到1997年,巴当舞管理的主体是民间权威的自发组织,传承主体是社会民间组织,传承方式是老艺人的培训,宗教仪式和文化记忆功能减弱。
2000年到2021年,巴当舞的管理主体是当地县文化局,传承主体是当地政府,传承方式是政府组织培训,其功能是表演,巴当舞在“文化遗产”语境中获得文化身份的认同。
巴当舞
表演形式
巴当舞的过程大致由“安场”“敬山神”“扯节勒”三部分组成。为了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村民在庆祝春节这个较为隆重的节日时,聚集在打麦场上,生起篝火,由春巴带领,每户抽一名男子,手拿巴当载歌载舞,村里其他村民站在外围拍手起舞,并随着春巴的领唱进行上百人的大合唱,这一部分称为“安场巴当”,其舞蹈步法有二十多种,而较为常用的有直脚步、春巴洋、春巴洋撒、难直洋撒、雄巴、难个儿麻难、噢洋洋、古艾、撒艾等9种,而且一种步法一种唱腔。一到晚上,上百人围着篝火跳起粗犷豪放的巴当集体舞,其场面庄严、热烈,充满了神秘色彩。安场舞结束后,由春巴带领进行下一场表演—“敬山神舞”。敬山神时,春巴与参加巴当舞的众男子围着燃起的大火拜五方,并在秋千架下进行新的舞蹈,其步法与安场步法不同,也有十几种之多,较为常见的步法有噢乃洋撒、沙乃洋撒、噢达、沙母洋、噢呦呦等5种。敬山神结束后是“扯节勒”,这是“巴当舞”的第三部分,所有舞蹈者开始吃饭、喝酒、品茶,集体进行藏语大合唱。同时,还合唱酒曲、茶曲,围观的群众也参与其中,或拍手、或歌唱。
表演道具
巴当是舞蹈中较为主要的道具,古代称作“雷粪”,俗称“拨浪鼓”、“长柄鼓”,由一种用羊皮加工的双面手摇鼓(直径30公分,厚度10公分,手柄长50公分)制成,每个村寨的每家每户都有至少一个巴当,每个村选一个春巴(领舞者)与一个巴当舞组织者,且春巴和组织者是轮流但任。春巴的角色相对比较稳定,春巴新上任时要接受严格的藏文《巴当舞曲谱》的学习,《巴当舞曲谱》由春巴保存,据说“巴当舞”这种古羌族特有的文化流传于明宣德年间,而当下仍然完整地保存于岷县的各个村落。
传承价值
巴当舞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是藏族人民长期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较大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它不但保留了较为古老的原始美、野性美,而且富有舞蹈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充满了阳刚之气。
巴当舞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国边陲民族历史发展、文化交融和演变的活化石。
传承状况
巴当舞在当地依然流传有序,保留了一整套完备的程式。但是,这种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的传统歌舞,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承后继乏人。
传承人物
杨景艳,男,1951年1月出生,汉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巴当舞,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岷县文化馆获得“巴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甘肃省岷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荣誉表彰
2014年10月6日,在广西百色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评奖活动中,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巴当舞》夺得金奖。
重要活动
2020年11月28日上午,甘肃定西冬春季冰雪温泉乡村游推介活动在福州举行,活动上表演了《巴当舞》节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