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继周 编辑
任继周,生于1924年11月7日,山东平原县人,中国草地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 。
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1948—1950年,师从中国草原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专攻牧草学。1950年应盛彤笙院士邀请到国立兽医学院(今甘肃农业大学)任教,历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系主任,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1981年创办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1992年任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
任继周长期从事草地研究。开辟了“农业伦理学”研究领域 。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等4门课程,并先后主编出版了同名统编教材 。
中文名:任继周
国籍:中国
籍贯:山东平原县
出生日期:1924年11月7日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
职业:草地农业科学家
1924年11月7日出生于山东平原县。
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毕业。
1948至1950年,师从中国草原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专攻牧草学。
1950年,应兽医学家盛彤笙院士的邀请到国立兽医学院(现甘肃农业大学)任教 ,历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系主任,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1951年,在王栋教授率领下,对河西走廊被称为“丝路绿宝石”的大马营、皇城滩草原进行专业调研,并于1954年出版中国第一部草原调查专著——《皇城滩、大马营草原调查报告》。
1956年,甘肃农业大学在任继周带领下,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在全国率先开展草地改良的研究,探讨了草地围栏、划破草皮改良草地、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等技术。
1973年,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
1978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
1981年,创办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
1992年,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和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共同组建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任继周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任继周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任继周活动照
任继周活动照
任继周活动照
任继周
任继周生活照
学术研究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
任继周院士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公认的两大草原分类体系之一 。
燕尾犁
任继周院士在中国率先开展建立了一整套草原改良利用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措施,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该理论与技术体系现普遍应用于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约1/3的青、藏、川、甘等高寒牧区 。
畜产品单位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AnimalProductUnit,简称APU),结束了各国各地不同畜产品无法比较的历史,APU已被中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采用,被国际权威机构用来评价世界不同地区草原生产力(见《WorldResource》,1987)。
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已为中国牧区广泛采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水平 。
草业科学的4个生产层、3个界面的基本科学框架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地农业系统包括前植物生产层(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草坪绿地、风景旅游等),植物生产层(牧草及草产品)、动物生产层(动物及其产品)及外生物生产层(加工、流通等)等4个层次。这一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对传统的草原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概念的更新和发展,草地农业理论已为中国政府部门及学术界普遍接受,并在南方草地,黄土高原和内陆盐渍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 。
时间地带性,系统耦合、系统相悖的理论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的理论。在中国草业学术界,开系统科学理论与草业科学理论相结合的先河。提出草地农业中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相悖是中国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而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耦合和草地农业系统外延与种植业、林业等系统的耦合是遏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一理论甘肃河西走廊山地州荒漠系统中成功地得以应用 。
草坪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的建植与管理
任继周院士在中国最早开展了草坪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的建植与管理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建植、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已为生产实践普遍采用。
南方岩溶地区草地的开发研究
1981年以来,任继周在贵州率先开展了中国南方岩溶地区草地的开发研究。在贵州省威宁县灼圃建立试验站—示范场—农户相结合的模式,使460多公顷草地的产草量增加11.5倍,载畜量及羊的体重、产毛量等均达到新西兰生产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倍。
人才培养
任继周院士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等4门课程,并先后主编出版了同名统编教材。自50年代中期便开始培养草原科学研究生,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中国唯一的草原生态研究所。
1957年应邀为农业部草原培训班系统地讲授了草原学。1958至1959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派,作为草原专家,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河内农林大学讲学一年。
1977年11月,主持制订了以《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培育学》《草原保护学》《牧草栽培学》《牧草育种学》等专业课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高等草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与保证培养质量奠定了科学基础 。
1983年与1991年受农业部委托,两次牵头召开会议,分别制订了《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了《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了《攻读草原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被农业部批准并颁发各高校施行。 。
2014年,在兰州大学开设《农业系统发展史》与《农业伦理学》课程,创全国同类学科之先河,填补了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空白。
学术著作
著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等专著13部,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草原牧草部分,主编的《草业大辞典》被认为是中国草业科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一书,是草业科学领域一本理论创新思想丰富、生产指导意义重大的学术论著。研究者们全面考察了中国草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立足于中国草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对中国草业生产与科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从系统论的理论层面做了深入的探讨。是中国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记录 。
出版图书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
作者名称 任继周
作品时间2004-05-01
草业大辞典
作者名称 任继周
作品时间2008-6
草地农业生态学
作者名称 任继周
作品时间1995-1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及其耦合
作者名称 任继周
作品时间2007-2
1978年,被评为甘肃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
1983年,被美国草原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
1988年,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出资设立任继周教授奖学金,专门用以资助中、新两国农业领域内学者、学生的交流。
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
2000年,被人事部等部委授予全国优秀农业科学工作者称号。
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获奖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感动甘肃人物、甘肃省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百年兰大-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
2010年,获中国草学会首届“杰出功勋奖”。
2011年,获国务院扶贫办“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CCTV三农人物。
2013年10月,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获“中国资源科学成就奖”。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2年6月,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2023年8月,入选“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任继周曾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系主任,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1981年,创办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
担任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名誉院长,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农业大学特邀教授。
2023年7月,任继周院士拿出50万元积蓄,捐资设立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奖学金。
任继周创立了草原气候-土地-植被综合分类法,开创了将大气因素列为草地分类系统的先河。他对中国草业教育贡献卓著,是中国最早的草业科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评)
任继周是中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国家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 。(兰州大学评)
任继周是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60年来,他潜心草地农业教育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中国草业教育和科技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中国教育新闻网评)
任继周对规范中国草原科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整体培养质量起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作用 。(中国考研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