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诚 编辑

明朝宦官名将

刘永诚(1391年-1472年3月26日 ),直隶大名府清丰县(今河南省清丰县)留宁里人。明朝初年宦官名将。

刘永诚十二岁时入内廷为宦官。他为人忠谨,擅长骑射,屡次扈从明成祖北征,皆任偏将。明宣宗朝,协助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明英宗时,与左都督马亮等帅师征兀良哈,并奉命监镇甘,鏖战沙漠,屡有战功。因历镇西陲有功,被边人称为马儿太监。后官拜御马监太监,故亦有别名为刘马太监。明代宗时奉命节制团营,对京军的军事组织改革作出贡献,至明宪宗初年方才致仕。晚年以盈满为惧,杜门不出,尽辞封赏。成化八年(1472年),刘永诚逝世,年八十二。死后获赐祠额为“褒功”。

刘永诚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六帝,出入朝廷内外长达七十余年 ,与郑和齐名,被称为明初“杰出的宦官将领”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刘永诚

别名:刘马太监、刘马、刘马儿、马儿太监、刘马侯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直隶大名府清丰县留宁里

出生日期:1391年

逝世日期:1472年3月26日

主要成就:征战数十年,征鞑靼、破兀良哈,耀兵沙漠;总督京营兵马

官职:御马监太监、京营总督

祠额:褒功

人物生平

编辑

初随北征

刘永诚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生于直隶大名府清丰县的留宁里,十二岁时“入侍大内”,成为宦者。

刘永诚为人忠谨,擅长骑射。永乐(1403年-1424年)年间,他屡次扈从明成祖出征漠北,皆任“偏将”。

屡破三卫

明宣宗即位后,刘永诚受命监视汉王朱高煦,协助平定朱高煦之乱。宣德(1426年-1435年)年间,他率军出征朵颜三卫(兀良哈)。

磁相地区的“妖人”李宣、张普祥等煽动起事,刘永诚前往缉捕,即刻平乱。

正统九年(1444年)正月,明英宗恼怒朵颜三卫阳奉阴违,侵扰边境,于是命成国公朱勇等四路各率精骑万人出击。其中刘永诚与左都督马亮为北路军,兵出刘家口,抵达黑山、大松林、流沙河等处,屡破三卫军 。史称此役之后,“三卫从是寝衰”。

鏖战沙漠

约在正统九年(1444年)六月,刘永诚奉命监镇甘肃 。他多次出兵鏖战沙漠之中,擒获西番酋长,屡有战功。

据记载,刘永诚还曾衔命出使青藏地区的吐蕃诸国。

节制团营

景泰三年(1452年)十二月,兵部尚书于谦等创设十团营,分命将官管辖,刘永诚、于谦与太监曹吉祥、武清侯石亨则奉命“约束调遣”,节制团营,为“内臣总京营之始也” 。

景泰八年(1457年),夺门之变时,刘永诚身披铠甲,勒兵跟随。英宗复位后,赐敕褒谕刘永诚,仍允许其典理京营军队,授予他的侄子刘聚锦衣卫指挥的官职。

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病重,命刘永诚与太监夏时、会昌侯孙继宗、阁臣李贤、尚书王翱等十一人同任议事官,遵照宣德十年(1435年)的先例,共同商议、处分军国要务。

明宪宗即位后,重新恢复十团营的建置,并在之后增设为十二团营。至此时,刘永诚一人总督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十二营及御马监腾骧等四卫军马 ,与孙继宗等“负起了指导新的训练活动的实际责任” ,指挥训练京营士兵。

谦退安逝

成化(1465年-1487年)初年,刘永诚的从子官至指挥、千户的又有数人。刘永诚以盈满为惧,于是屡次上疏请辞,都未获准许。成化三年(1467年)八月,他又上疏将累朝赏赐的产业、俸禄、侍从等全部上交,宪宗这才允许他辞官,“颐老私第”。刘永诚入宫觐见时,宪宗慰留许久,亲笔草诏,加以称赞,又赏赐大量珍宝 。而刘聚后来积功至左都督,又以征西之功获封宁晋伯,也不仅是因为刘永诚的关系 。

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十七日(3月26日),刘永诚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刘永诚死后,刘聚请求宪宗追赐叔父赠官及谥号,阁臣认为并无先例,故而搁置不许。宪宗仍赐刘永诚的祠额为“褒功”。

主要影响

编辑

军事

刘永诚历仕六帝,身经七朝,长达七十余年,为明初著名的宦官将领之一:

永乐(1403年-1424年)年间,数次随从明成祖北征鞑靼 ;

明宣宗即位后,奉命监视汉王朱高煦动向 ;

宣德(1426年-1435年)年间至正统九年(1444年),几次率军征兀良哈,“俘馘无算” ;

宣德时期,擒获“磁相妖人”李宣、张普祥等,平定起事 ;

明英宗时,协助镇守甘、凉,屡次与西番在沙漠鏖战,擒获其酋长 ;

景泰三年(1452年)至明宪宗初年,奉命总督团营,并对京军的军事组织改革作出贡献 。

文化

刘永诚信仰佛教,在西北任职期间,出资修缮佛寺、开凿石窟。据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重修凉州广善寺碑铭》记载,他对广善寺(即今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进行了扩建和修缮,并在大佛洞护楼第二层西侧铸造铁钟一口。

历史评价

编辑

岳正《明故御马监太监刘公墓志铭》:经事五朝七十馀年 ,动辄如意,家极贵富。呜呼!固公福履天幸,亦人品警敏,在伸能屈者欤。

杨廷和:止闻先年太监中有刘永诚者,历事累朝七十余年,出入中外,多効劳勚……。 (引自《杨文忠三录》)

唐枢《国琛集》:太监刘永诚,虎视屹屹,便习骑射……独以满盈索退,姓属令辞职,遗荣杜谒,泊如素门。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珰之久贵,无过于萧敬者……其次则刘永诚,从成祖兵间,自后历西陲大镇。总京营兵十年始辞任,入见,复勉留之。诸子封伯者一人,为指挥千户者数人。内臣至今艳称之。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自选入内廷,以擎米多力,见知于上,遂被任使……出征入阵,带假髯以冲锋,至凯旋受赏……永诚死,上赐特祠额曰褒功,则劳绩或有之。

查继佐《罪惟录》:……性忠谨,习骑射,三扈成祖兵间有功,后历西陲大镇。

崔瑞德、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

(景泰政府)军队的高级指挥机构也是如此,它包括了像石亨和宦官将领曹吉祥(死于1461年)和刘永诚(1391—1472年)那样一些有很高素质的人……宦官在军界也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主要人物有曹吉祥和刘永诚……后者曾长期在北方边境任职。两人在1453年的军事组织改革中都起了作用。

但是与这项工作(指挥十二团营)有关的最重要的军事人物却是杰出的宦官将领刘永诚……。

富路特、房兆楹等主编《明代名人传》:有资料称刘永诚“长相凶恶,神态威严”,是一位卓越的骑手和技术娴熟的弓箭手。这些才能让他在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中左右逢

轶事典故

编辑

据传,刘永诚在明成祖时因力气大(“擎米多力”)而受到任用,每到出征陷阵时,都戴假胡子冲锋,之后凯旋受赏 。 因出任御马监太监,又历镇西陲有功,所以被人称为刘马儿太监、马儿太监。

当初,在明英宗时,刘永诚与太监曹吉祥各自统兵万人出征兀良哈。至夺门之变时,刘永诚又与曹吉祥同功受赏,而之后曹吉祥因罪被诛杀,刘永诚却独享令名,以高龄寿终。史称“内官之久典兵而无过者”,只有郑和与刘永诚二人,世人分称二人为郑三宝、刘马儿。宦官对刘永诚的事迹艳羡不已,以至于误称他为刘马侯 ,视之为宦官封侯的先例。

至明神宗时,京师大户围屏中仍绘有刘永诚西征事,还是称他为刘马儿。

人际关系

编辑

亲属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祖父

刘八老

累赠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宁晋伯。

祖母

杜氏

累赠宁晋伯夫人。

父亲

刘大老

追赠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宁晋伯。

母亲

马氏

累赠宁晋伯夫人。

平辈

长兄

刘贵

早逝,追赠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次兄

刘宽

早逝,追赠昭勇将军、锦衣卫指挥使。

表格参考资料:

家族

刘永诚家族关系图 刘永诚家族关系图

后世纪念

编辑

刘永诚死后,被葬于“通州安德乡北王里原”,即今北京市朝阳区东营村大山子马家坡(坟)。其墓于1965年被发掘,出土文物共八件,除墓志1合(2件)外,尚有瓷器3件、金冥币1枚、清玉鸡心形带板1件套(2块)、铜准2件,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

刘永诚墓部分出土文物

(图册来源: )

史料索引

编辑

《类博稿》卷10《明故御马监太监刘公墓志铭》

《弇山堂别集》卷4

《万历野获编》卷6

《明史纪事本末》卷20《设立三卫》 、卷33《景帝登极守御》 、卷36《曹石之变》

《明史》卷304《宦官一》

下一篇 1467年

上一篇 14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