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爵 编辑
杨爵(1493年9月4日或12月2日—1549年11月3日),字伯珍,号斛山,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明朝中期名臣。
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授行人,因上《固邦本疏》而得到明世宗的称赞。嘉靖十一年(1532年)担任山东道试监察御史,以母丧归。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起用为河南道试监察御史,嘉靖二十年(1541年),杨爵上书世宗,批评符瑞之说,言词切直,被下诏狱刑讯,系狱五年,濒死而幸生。被释归家十日,再次入狱,三年后得释。于狱中桎梏刑掠,饮食屡绝,,仍泰然处之,并著成《周易辨说》《中庸解》等。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杨爵去世,享年五十七岁。隆庆元年(1567年)赠光禄寺少卿,万历二十年(1592年)追谥“忠介”。
杨爵学以王守仁心学为宗,强调致中和,即致良知。认为“天命谓性,天人一理也。率性谓道,动以天也。修道谓教,求合乎天也。戒惧慎独,自修之功至于中与和也。”政治上主张爱民,主张为政者应惠恤鳏寡,以爱子之心去爱百姓。反对奸妄邪术。著作有《杨忠介集》13卷、《周易辩录》4卷等。
(概述图来源:杨爵塑像取自陕西富平杨爵祠 )
全名:杨爵
字:伯珍
号:斛山
谥号:忠介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
出生日期:1493年9月4日(一说1493年12月2日)
逝世日期:1549年11月3日(嘉靖二十八年十月十四日)
主要成就:上《固邦本疏》,帮助湖广灾民度过危厄
主要作品:《山西行》《鬻子行》《周易辨说》《中庸解》《斛山遗稿》
最高官职:河南道监察御史
追赠:光禄寺少卿
志在读书
弘治六年七月二十四日(1493年9月4日)或十月二十四日(1493年12月2日),杨爵出生于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
正德七年(1512年),杨爵开始读书,当时杨爵家庭贫困,烧柴薪代替灯烛。在陇上耕种,总是挟带书册来读。
正德十五年(1520年),杨爵跟随韩邦奇游学,与杨继盛并称“韩门二杨”。
嘉靖元年(1522年),兄长杨靖做官,忤逆知县杨玳(字文瑞,太原人,监生),被拘囚狱中。杨爵投书辩冤,一并被拘囚。等到下任知县来后,杨爵上书诉讼冤屈。新任知县杨滋(卢龙人,监生)称杨爵为奇士,当即释放他,并资助他生活费。杨爵更加发奋学习,立志表现奇节。
嘉靖七年(1528年)秋,杨爵中乡试,为书经科第三名。
出使各地
嘉靖八年(1529年),杨爵考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出使藩楚。
嘉靖九年(1530年),杨爵根据出使王府得来的情况,上言说:“我奉命出使湖广,看到百姓满脸饥色,提着筐拿着刀,割道路上饿死的人肉吃。即使让周公制定的礼仪在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奏章呈入,明世宗表示许可。
嘉靖十年(1531年),杨爵奉命出使河南道。
以母辞官
嘉靖十一年五月六日(1532年6月8日),杨爵担任山东道试监察御史,不久因母老请求回家乡供养。
嘉靖十二年(1533年),母亲去世后,杨爵在墓地旁边建起小屋居住,冬天墓旁竟然长出竹笋。他亲自推车为田地施肥,妻子为他送饭,看见的人都不知他是御史。
再次启用
嘉靖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1536年6月16日),巡按陕西御史周鈇推荐杨爵。
嘉靖十八年十二月十日(1540年1月18日),明世宗下诏起用杨爵,担任河南道试监察御史。
嘉靖十九年十月四日(1540年11月2日),实授河南道试监察御史,巡视南城。
直谏入狱
杨爵雕像
嘉靖二十年正月一日(1541年1月27日),京城下小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人作颂称贺。这一年旱灾频繁,朝夕建立斋醮,修筑雷坛,屡兴工役。方士陶仲文加官宫保,而太仆卿杨最因规劝被处死,翊国公郭勋还承宠当权。杨爵抚胸叹息,半夜不能入睡。二月九日(3月6日),杨爵上疏说:“如今天下形势如同人病入膏肓,全身的腹心百骸,没有不受到祸害的。即使想拯救他,也手足无措。而且私门请托已成为风俗,赂贿公开流行,遇到灾变而不忧虑,不是祥瑞而称颂祝贺,谗谄之言当面阿谀,流为欺君罔上,士风人心,颓废毁坏达到了极点。诤谏之臣、正直之士日益远去,对于矫情恣意的事情没有人敢从中进行抵触,这是天下的大忧。去年从夏天进入秋天时,总是天晴不下雨。畿辅千里,已经没有秋禾。既而一整个冬天都没有降雪,元日只下了一点就停止了。农民大失所望,担心旱情的心理普遍相同。这正是撤乐减膳,忧惧不安的时候,但辅臣夏言等人都以为是好兆头,而称颂它。欺天欺人,不是太厉害了吗?翊国公郭勋,朝廷内外都知道是大奸大蛀虫,陛下宠爱他,让他逞恶肆毒。群奸都向他靠拢,好人都远离他。这种用人不当,足以失去人心而导致危乱发生,是第一点。 我巡视南城,看到一月中冻死饿死的有八十人。五城共计,不知有多少。哪个不是陛下的赤子,但想延长片刻生命都不能够。而土木工程十年都没有停止过。工部的属官增设到数十人,又派官远修雷坛。因为一个方士的缘故,剥削民膏民血而不知体恤,这难道不能停止吗?况且现在北方敌寇跳梁,国内盗贼兴起,加上连年发生灾害,上下交空,还能劳民浪费,结怨天下吗?这种无益工程不停,足以失去人心而导致危乱发生,是第二点。 陛下即位之初,励精有为,曾经以《敬一箴》颁布告示天下。但数年以来,很少上朝,经筵讲席久废。大小臣众,朝参辞谢,不能一睹皇上圣容。反复陈言,却不能一听天子之话语。恐怕人心日益松懈苟且,朝廷内外日益涣散,不是古代君臣论政问答和睦相处、协力图治的气象。这种不亲临朝廷商讨,足以失去人心而导致危乱发生,是第三点。 以前旁门左道惑众,圣王必定加诛他们。现在异言异服列于朝苑,金紫赤绂的赏赐及至方外之人。坐而论道的保傅职位,现在举荐给与奇邪之徒。流品的混乱无以复加。陛下诚心与公卿贤士日论治道,那么心正身修,天地鬼神无不保傅,怎用这种妖诞邪妄的方法,列之于宫禁,来牵累您的身子呢?贻笑四方,被百世讥讽,不是小事啊。这种信奉采用方术,足以失去人心而导致危乱发生,是第四点。 陛下登基的初期,延访忠谋,虚怀纳谏。一时大臣官吏言词过于激切,有很多人获罪。从此以后,臣下震于天威,怀危虑祸,没有听说再有犯颜直谏以为尽心相助的人。往年,太仆卿杨最话说出而身受死,近来赞善罗洪先等人都因为言词而被罢官贬斥。国体治道,受到损害的有很多。我并不是为杨最等人惋惜。古今掌管国家的,没有不是以听从谏而兴,拒谏而亡。忠臣的口被堵塞,那么谗谀的人一起进宫,安危休戚无从得闻。这种阻止压抑言路,足以失去人心而导致危乱发生,是第五点。 希望陛下顾念祖宗创业的艰难,想想今日守成的不易,览看我的奏章,让它得到施行,宗社幸甚。”
明世宗恶恨直言的人,朝廷内外相互告诫不敢触及明世宗的忌讳。杨爵上疏诋毁符瑞,而且言词过于切直。明世宗震怒,当即将他下诏狱进行拷打,血肉狼藉,枷以刑具,死了一夜又苏醒过来。所司请求送到法司拟罪,明世宗不许,命令严加禁锢。狱卒因明世宗的意思不能猜测,屏去他的家人,不许他接受饮食。他多次濒临死亡,但还处之泰然。既而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鋐因为营救杨爵,先后被鞭子打死在狱中,从此没有敢营救杨爵的人。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因为言事被同拘囚,历时五年不被释放。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给事中周怡也因为言事被同拘囚,历时五年不被释放。
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1545年9月17日),明世宗被扶乩的话所感动,当即将杨爵、周怡放出牢狱,严嵩认为不够,建议将杨魁也一同释放,明世宗同意了。 还没有过一个月,尚书熊浃上疏言说乩仙的妄谬。明世宗发怒说:“我本来就知道释放杨爵,诸妄言归过的人就会纷纷到来。”又下令东厂追捉杨爵。
出狱归乡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1547年12月16日),大高玄殿发生灾祸,明世宗在露台祷告。火光中像有呼喊三人是忠臣的,于是传诏令急速释放他们。
嘉靖二十八年十月九日(1549年10月29日),杨爵早晨起来,有大鸟集聚在他的家舍。杨爵说:“伯起之祥到来了。”于是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 十月十四日(11月3日),杨爵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隆庆元年(1567年)二月,明穆宗下诏恢复杨爵的官职,赠光禄寺少卿,荫其孙杨恒为上林苑左监丞。 六月十九日(7月24日),陈瓒建议对杨爵恤典(帝王对臣属规定的丧葬善后礼式)。
万历二十年二月十九日(1592年4月1日),于孔兼请求为杨爵补谥。 十月八日(11月11日),陕西巡按御史孙珫查明杨爵一事,朝廷同意对杨爵补谥,谥号“忠介”。
政治
嘉靖八年(1529年)十月,杨爵奉命赴湖广公干,事毕返回所奏。他于往返途中,见到南、北直隶,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历经蝗灾与严寒,百姓困于饥馑,饿死无数,以至路烹死尸、父子相食,民生极其困顿。面对这种状况,他“拊膺大痛,食不下咽”,深感有责任、有义务如实上奏明世宗朱厚熜。在奏议中,他说:“等到臣到达了京城,我发现朝堂上下讨论的不是如何救民赈灾的急务,而是考究郊社礼仪的细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恰恰本末倒置、缓急不分。他有深沉的忧虑,因而大力呼吁:“如今是救民赈灾的时候,而考究郊社礼仪的细事的时候。”杨爵持论一方面不顺大流,敢于求真务实,不惧怕得罪同僚;另一方面,胸怀百姓,有仁民爱物之心,能抓住国家治理的根本,看到在礼乐表面兴盛下隐藏的祸端,见解深邃,谋虑长远。他说:“臣所担忧的事,不在于府库的钱财,不在于遍济天下,而是恐怕陛下没有忧勤斯民的想法。忧民才能忧国,治民才能治国。”杨爵希望国君能以天下苍生为念,怀揣“忧勤斯民之心”。他倡导的“忧民即所以忧国,治民即所以治国”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民为邦本”理念的发展与新体现。由于《固邦本疏》得到了明世宗的采纳,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不少灾民度过危厄。
思想
三原关学
杨爵其学以尽心行己、戒惧慎独为要。杨爵认为,中和是心的本体,他特别重视戒惧慎独对尽心修己的作用,认为道心人心,只当以是不是求之,一念发动的不是,则为人心。道心极难体认,扩充戒谨恐惧之功,少有间断,则蔽锢泯灭,而存者寡,故曰“唯微”;人心一动,即在凶险路上行走,丧德灭身,亡国败家皆由于此,故曰“唯危”。他指出,“俨若思”即是戒慎恐惧之意,但功夫尚未到“极至处”,功夫极至处便慎独。使人在暗室屋漏之中,一念发动之际,凛然畏惧,不可少怠,不敢少息,则天理常存,私意不萌,纯一不已,从而合于天。为作到慎独,杨爵也倡导“心静”、“不动心”。认为心静则能知“几”,方寸扰乱,则不能察吾之动是与不是。慎独,亦含独立不惧之义。他主张能够躬行践履,并且律己甚严,是杨爵为学的可贵之处和显著特色,在其长期的狱中生活里一直保持着这种精神。
杨爵一生有八年时间是在牢狱中度过,虽然不能和子女、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他对家庭后辈学问教养非常重视,虽在狱中不能亲自面谈面讲学习的道理和方法,但可以通过书信表达他的谆谆教诲、劝告和良苦用心。杨爵教养子弟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要求子弟要做向孔孟一样的圣贤之人。 要子弟做尧舜般正人君子,远离卑下小人。不仅如此,他还常以古人的言论教导子弟。
女贞之道
杨爵内心深处有着封建时代男尊女卑思想。他受传统女主内,男主外思想的影响,特别强调“女贞”,重视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他认为家庭中个体的修身是家庭和睦的基础。而家庭的稳固又是天下安定的根本。所以他强调“立家之初,习尚未定,心志未变,训之以正则正,感之以邪则邪”,如此正家风,是为了邪不侵害正。杨爵还特别讲求妇女贞操观念,他在狱中给家人的书信有三十五则,每则均在教导儿女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在杨爵内心深处,妇人女子贞操是第一位的,生命则是第二位的,危机时刻,要妇人女子“宁愿做个干净鬼,不做污浊人”,要妇人女子做烈妇节女,而不要苟且偷生,真实体现了杨爵内心对妇人女子贞洁观念的重视,也体现了古语“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封建男尊女卑思想在杨爵等士大夫阶层的份量。因而他对女子的安全尤其关注和看重。
夫妇之道
杨爵认为夫妇之道正如天地之道一般,有夫妇然后有父子,这是生死始终真理。天地大义思想,乃人类繁衍生息的终始。关于夫妇大义之道,杨爵认为“夫为妻纲”是遵循天地大义,夫妇各遵其位,应该如天地遵守自然的规则,否则就是违背“人道”,正如“天地翻覆,冠履倒置”,其结果则是家无宁日,国家也难于长久稳固。
和睦之道
杨爵对家庭邻里和睦之道非常重视,他在狱中写就三十五则家书句句尽涵对偲及仕等子弟们劝勉和告诫之情,教养子弟要做令人敬仰正人君子。这些家书涵盖了忠、孝、节、悌、义等儒家伦理规范,体现了他虽身处困境仍操心家事,对后辈拳拳之心和忧虑之情。
杨爵不仅心系国计民生,而且重情重义,重视家庭恩爱和睦伦理道德,同时他还非常重视晚辈对长辈孝顺和奉养之道,即使在牢狱之中,他也不忘对长辈尽孝养之心。对长辈要尽孝顺和奉养之道,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杨爵也始终心怀感恩之心,尽管身处牢狱之中,也不忘告诉自己儿子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明穆宗朱载坖:尔故原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杨爵,刚贞成性,弘毅为心,两疏叩阍,闻者为之悚惧,而气不少衰,五年系狱,见者为之悲酸,而节乃益励。 (《<杨忠介集>附录》引)
明神宗朱翊钧:尔原任山东道监察御史赠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杨爵,志虑坚贞,行操清鯁,爰从廷擢,拔真宪台,尔能正色陈规,犯颜明诤,激谭危论,偶触雷霆,劲气直声,增光日月,图圄益明,其志献亩不忘乎君,天监纯忠,人称孤介。 (《<杨忠介集>附录》引)
杨滋:此国器也,授衣餐,遇以殊礼。 (《富平县志》引)
韩邦奇:宿学老儒,莫能过之,吾几失人矣!刚大之气,百折不回。 (《明儒学案》引)
徐阶、张居正等:爵性狷介,清苦自甘,勇于为义,以忠谠得罪,设齿无怨言。 (《明世宗实录》)
杨博等吏部官员:①尚书熊浃谏止仙亭,御史杨爵弹击权幸,二臣虽罪止斥黜,然其忠义风节,世所共仰。 (《明穆宗实录》引)②御史杨爵敷陈一疏,义胆忠肝,前后奏议,自当称首,系狱十年,困心衡虑,始终气节,原无与双。 (《请恤典疏》)
高仪:御史杨爵精忠可贯,天日德行,不愧古人,乡评与朝,议咸孚易,名当操定。 (《请谥典疏》)
吴时来:长美姿容,身满七尺。 (《<杨忠介集>附录》引)
孙丕扬:棱棱气节,诸贵近,莫敢于以私者。 (《杨御史传》)
曾如春:抱志慷昻,雅不急仕进,而尝慕汲黯、朱云之为人。 (《<杨忠介集>附录》引)
于孔兼:查先朝御史杨爵,精忠激烈,至死不靡。 (《明神宗实录》引)
孙珫:爵棱棱大节,耿耿孤忠,立朝谠言,百折不替,居乡德望,历世弥彰。 (《明神宗实录》引)
雒于仁:公性狷介,清苦自甘,勇于为义,以忠谠得罪,没齿无怨言。 (《<杨忠介集>附录》引)
冯从吾:先生为人径直不阿,而内实忠淳。自少至老,孳孳学问,以韩苑雒、马溪田为师,以杨椒山、周讷溪、刘晴川、钱绪山、蔡汶演诸君子为友。险夷如一,初终不贰,磨礁精光,展拓胸次,其所涵养者诚深,以故鼎镬汤火,百折不回,完名全节,铿鉤一代不偶也。彼世之浅衷寡蓄,耽耽以气节自多者视先生当愧死矣。 (《关学编》)
黄宗羲:刚大气,百折不回。 (《明儒学案》)
沈佳:门人杨爵、杨继盛并以忠谏显海内,称二杨先生。 (《明儒言行录·卷四》)
纪昀:爵则以躬行实践为先,关西道学之传,爵实开之迹。 (《四库全书总目》)
拾金不昧
嘉靖七年(1528年)秋,杨爵赴长安应试,在客店中拾得商贾钱袋一个,当时正值他考中举人,欲上京应考而囊中羞涩之时,但他却分文不取,直守钱袋至失主到来。
不为财动
杨爵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取得了做官资格,被朝廷授行人,在行人司供职,奇士的奇节益显峥嵘风采,他先后奉明世宗之命,出使过兰州肃府、河南伊府、湖南吉府。对皇帝的使臣,各地藩王和地方官吏,均以厚礼馈赠。当他们把珍珠、玛瑙、貂皮、金银等财宝敬献给杨爵时,他一概拒绝接受。杨爵说:“为士饿死,不食他人非礼之食;冻死,不穿他人非礼之衣,岂能受此丑物。”字字珠玑的妙言隽语,显示了杨爵在金银财宝面前,不动心,不移志,清廉自守,洁身自爱。
坚持正义
嘉靖十八年(1539年)冬月,官至都察御史、河南巡抚,同样为官清廉、公正有为的富平同乡李石叠因返乡为母守孝而专程来到笃祜村探望因家庭变故告归在家的杨爵,二人相见,惺惺相惜,共叙别离。谈话间不觉已到晌午,家里还没有吃饭,孩子们衣服单薄,饥肠辘辘,石叠见状,忙问缘由,杨爵回答道:“擢升御史,乃朝廷委以重任,有人馈以重金,我岂肯贪小利而枉法度,辱我铮铮七尺之躯;告归养母,乃反哺至亲所系,兄嫂家母接续丧亡,无有不义之财,仅凭几亩薄地养家,故此只可节衣缩食,维系日常。”听罢杨爵一番言论,石叠深为杨爵的不惟小利,固守清贫的气节所感动。一介朝廷命官,居然贫困到如此地步,家小几无隔夜之食,依然能甘于困苦,唯教书授徒、敦礼治学是乐。想起这些,石叠不觉已潸然泪下,感慨万千。李石叠后曾回忆道:“君自居官,抵今三十余载,远近馈遗,一无所受,至今家道清贫,来客无茶相待,馈豆以代茶汤。”为此,杨爵特赋诗曰:“吾家生计窄,岁岁惯饥寒;薄午烟方举,隆冬布不完;三旬九迁食,十载一著冠;坚读吾由命,长贫汝自安;但看颜氏子,陋巷乐瓢箪。”
狱中生活
杨爵在开始入狱的时候,明世宗命令东厂监视侦察杨爵的语言行动,五天汇报一次。校尉周宣略为照顾杨爵,而受到谴责。管理东厂事务的太监徐府再三来奏报杨爵的语言行动这件事。明世宗因密谕不应当公开,将徐府治重罪。杨爵先后拘囚七年,天天和周怡、刘魁切磋讨论,忘掉了他们的困苦。杨爵所著的《周易辨说》、《中庸解》,就是在狱中完成的。
处之泰然
杨爵泰然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杨爵出狱,到家刚刚十天,校尉到达。他们一起吃完麦饭后,就上道到京。校尉说:“何不处置家事?”杨爵立在屏风前呼喊他的妇人说:“朝廷逮捕我,我去了。”竟然离去而没有回看,左右看到的人都泣然泪下。辈分 | 关系 | 姓名 |
---|---|---|
先辈 | 曾祖父 | 杨通 |
祖父 | 杨整 | |
父亲 | 杨攀 | |
母亲 | 李氏 | |
平辈 | 妻子 | 张氏 |
后辈 | 儿子 | 杨偲 |
杨仕 | ||
杨伟 | ||
杨俣 | ||
参考资料: |
出生月份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杨爵年谱》中曾引用《墓表》,其中提及《墓表》的来源是《杨忠介集·附录·卷三》,记载杨爵出生于弘治六年十月二十四日(1493年12月2日),然而《杨忠介集》并未提及墓表,疑似为该作者伪造。 据《嘉靖八年进士登科录》杨爵个人参加科举时所填的信息记载,杨爵出生于弘治六年七月二十四日(1493年9月4日)。
杨爵墓
杨爵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乡六甲城村,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封土圆丘形,底径4米,高约3米;前立明代基碑3通。
杨爵祠
杨爵祠
杨爵祠原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修缮,坐北朝南,由前厅、后殿组成,面阔8.2米,进深11.1米,是一处较为典型的关中民居,2004年8月30日被富平县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富平县文物局、老庙镇和笃祜村共同筹资,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杨爵祠堂进行了整修。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九·列传第九十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