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关火车站 编辑
下关火车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龙江路8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时称沪宁铁路南京车站,是沪宁铁路起点和终点站,作为民国时期首都南京和全国的重要门户,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27年,车站改称南京车站;1930年3月,国民政府铁道部对南京车站进行重建;1947年,南京车站扩建,规模为全国之首;1950年解放后,政府拨巨款修复车站,并改名为南京站;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南京站迁入新址,车站更名为南京西站,因其地处下关地区,又称下关火车站。
2006年,下关火车站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下关火车站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所处时代:近现代
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
保护级别: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南京市人民政府
编号:320107-0015
1930年改造前的下关火车站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车站始建,由英国人投资建设。按清政府邮传部“一等站屋”统一规格设计要求,车站建有大小平房18间,建筑面积520平方米,拥有有大厅、票房、电报房、站长房、邮政房、货物经理人房等建筑设施。候车室有两小间,木结构屋顶,屋面铺盖瓦楞白铁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月,车站正式建成,时称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同年12月15日,车站正式营业。
民国十六年(1927年),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车站改称南京车站。
1947年改造后的南京西站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由于该站过于老旧,已不再适应当时的运输环境,原国民政府铁道部对南京下关站进行重建。重建后的下关车站,站屋为中间3层、两侧2层的建筑。站屋中部为椭圆形车站大厅。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原中华民国政府又对下关车站进行扩建。新建车站大楼,面积1.87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名旅客。新的车站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于当年建设完成,车站更名为“南京车站”并由于右任题写站名。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原国民政府撤离南京时,炸毁了站房等设施,车站中央大厅遭到毁坏。
1950年,政府拨巨款修复被炸毁的车站,命名为南京站。重建候车大厅、贵宾室和行李房等,候车大厅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正面三层大楼及南北两翼组成。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位于玄武湖北侧的新南京站建成,原南京站因相对位置处于南京市区西部,因而更名为南京西站,一直沿用至今,因其地处下关地区,又称下关火车站。
2012年3月24日22时17分,下关火车站正式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2018年4月29日,下关火车站搬迁工程正式启动,原址将改造为铁路博物馆。
下关火车站文物遗存
下关火车站俯瞰呈“U”字形,南北两翼为2层,西面主要入口设计成五孔13米高的大拱门作为入口通至大厅。大厅南侧设置行包房、售票处,还有检票口及辅助出入口各1个;北侧为贵宾、邮件用房以及出入口,各种流线布置合理互不干扰,内部有六座港湾式月台。
下关火车站是建筑师杨廷宝的近现代建筑,是南京最早的火车站。 车站现存站房主体建筑包括候车大厅、贵宾室和行李房等文物。
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到南京就任原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便是经过本车站进入南京城的。
1946年,“下关惨案”发生在下关火车站。
1948年,韩国前总统李承晚访华,原国民政府领导人在本车站迎接。
1957年,毛泽东来南京视察“南京无线电厂”和“十月公社”时乘坐的专列就在下关火车站停放。
1972年,何香凝楠木灵柩运抵南京西站,从这里送往中山陵的廖仲恺何香凝墓。
下关火车站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龙江路8号。
南京西站
2004年,南京市规划局公示的《老下关概念性城市意向设计》中,考虑西站地区拥有下关火车站、下关电厂、大马路沿线等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其中大多出自建筑师杨廷宝之手,规划建议部分保留西站建筑,并将其改建成铁路博物馆。
根据2016年公示的《改建铁路南京枢纽南京西站地区铁路机辆设施搬迁工程》环评报告,南京西站地区并非整体搬迁,而是部分设施搬迁,而客运站等建筑将改建成铁路博物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