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沈良方 编辑
《苏沈良方》,一名《内翰良方》或《苏沈内翰良方》,为北宋沈括所撰的《良方》与苏轼所撰的《苏学士方》两书的合编本,刊行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原书十五卷,现通行本有十卷本和八卷本,差异较大。本书除记载临床各科的部分单验方,或后附医案外,还论述了医理、本草、灸法、养生、炼丹等内容。八卷本以病因病机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全书药方分为养生方、治风方、治疫方、治气血方、妇科方和儿科方等六大类。其中治气血方数量最多,又按所对应疾病的病因差异而析为3卷。书中最早收载了至宝丹、沉麝丸、麦饭石等,并对部分搜集的药方进行了改良和发挥,还对汤、散、丸等药物剂型的功效特点作了阐述。
作品名称:苏沈良方
作者:苏轼、沈括
创作年代:北宋
归属类别:中医典籍
《苏沈良方》包括医方、医论、本草、灸法、养生及炼丹等内容。汇录四神丹、四味天麻煎、木香散、左经丸等各科验方150余首,方皆取简易有效者。设脉说、论风病、论圣散子、服茯苓说等医药杂说与简短医论。介绍苍耳、菊、海漆、益智花等30余种药物的性状、产地和功用;辨析流水与止水,橘与柚,鹿茸与麋茸,文蛤、海蛤与魁蛤等药物的异同。考订明细,有俾实用。卷6秋石方、阴炼法、阳炼法中,所记从大量人尿中提取秋石之法,是人工提取性激素结晶之最早记录,在科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沈括,字存中,曾任龙图阁学士。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苏沈良方》、《内翰良方》、《苏沈内翰良方》。
《苏沈良方》原书十五卷,现通行本有十卷本和八卷本,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卷本为明代刻本并来源于宋刻本,从篇目数量和内容上更接近最初的十五卷本。现存明嘉靖刊十卷本、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刊八卷本、《四库全书》八卷辑佚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
原序
予尝论治病有五难,辨疾、治疾、饮药、处方、别药,此五也,今之视疾者,惟候气口六脉行五以一二药书,其服饵之节,授之而已;古以治疾者,先知阴阳运历之变故,山林川泽之窍发。而又视其人老少肥瘠,贵贱居养,性术好恶,忧喜劳逸,顺其所宜,违其所不宜,或药或火,或刺或砭,或汤或液,矫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捣而索之,投几顺变,间不容发。而又调其衣服,理其饮食,异其居处,因其情变,或治以天,或治以人,五运六气,冬寒夏暑,雨电雹,鬼灵魇蛊,甘苦寒温之节,后先胜负之用,此天理也,盛衰强弱,五脏异禀,循其所同,察其所偏,不以此形彼,亦不以一人例众人,此人事也。言不能传之于书,亦不能喻之于口,其精过于承蜩,其察甚于刻棘,目不舍色,耳不舍声,手不释脉,犹惧其差也,授药遂去,而希其十全,不亦难哉!此治疾之难二也。古之饮药者,煮炼有节,饮啜有宜。药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炽火,有宜温火者,此煮炼之节也。宜温宜寒,或缓或速,或乘饮食喜怒,而饮食喜怒为用者,有违饮食喜怒,而饮食喜怒为敌者,此饮啜之宜也。而水泉有美恶,操药之人有勤惰,如此而责药之不效者,非药之罪也,此服药之难三也。
知药不测搏漉鱼以酸者以巴不旋疾者妙,而何哉?蚊喙坼步,则其所宜固未尝晰也。抑又取之有早晚,藏之有焙KT ,风雨燥湿,动有槁暴,今之处药。或有恶火者,必日之而后咀。然安知采藏之家,不常烘煜哉,又不能必,此辨药之难五也。此五者,大概而已。其微至于言不能宣,其详至于书不能载,岂庸庸之人,而可以易言医哉?予治方最久,有方之良者,辄为疏之,世之为方者,称其治效,尝喜过实,《千金肘后》之类,犹多溢言。使人不敢复信,予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着于篇,闻不预也。然人之疾,如向所谓五难者,方岂能必良哉!一赌其验,即谓之良,殆不异乎刻舟以求遗剑者?予所以详着其状于方尾,疾有相似者,庶几偶值云尔,篇无次序,随得随注,随以与人,极道贵速,故不暇
苏沈内翰良方序一
沈公内翰,字存中,博古通今,古君子也,留心医书,非所好也,实有补于后世尔,公凡所及而得一其面目乎?余得此方十有余年,恨箧无金帛,而能成就一板,使流传天下后世,疗夫久疾KT 缠绵之苦者也,岂自言微功有所利也,然此方经验有据,始敢镂行。
永嘉金门羽客林灵素序
苏沈内翰良方序
雅日慕苏沈之书,晚晏方获录册,不知谁之缮写。忆自宋梓来也,观其论草物,疏骨蒸,其无味,使人身,然其所因而灸而因者。
君妇言修为之听而不折于震。布利益生民之政,以挽回酷雪之风,亦其次也。若医术一事,滞者使之通,卧者使之起,瘠者使之充,昏者使之爽,秘者使之开,忧子者,泰父母反侧之心;痛夫者,开妻外家颦戚之思,鬼门转其足,生宅复其魂,推展仁民之道,端在于是,此抄老之隐抱。而沈括则博闻精见,格物游艺,旁通医药,尤所以足成一家之书也夫。
《沈氏良方》,后人益以苏氏之说,遂名之曰《苏沈良方》。非当时合着之书也。余藏旧刻兼及益氏良方》十卷,《苏沈良方》十五卷,以藏本卷数较之,虽合沈氏,却杂以苏说。若从《苏沈良方》,则少五卷矣。岂在当时已散佚不全耶?其中误字甚多,几至不可读,为之订正。
然内症外症,妇人小儿,以至杂说,依稀略备,似非不全之本,盖古人以医卜为贱术。作史者志方书,未必详加考订。即如《刘涓子之鬼遗方论》,宋史作鬼论,脱去遗方二字,则其他之疏略可知也。此书卷帙,未符宋志,其间分合多寡,不可考矣。内中诸方,间已见之《博济》、《灵苑》诸书。即其余亦莫不应病,神验异常,至有不可以理测者,岂非龙宫之所授耶?今为授梓,并补刻《沈氏原叙》一篇,熟读五难,大有裨益。
瘦樵程永培跋
卷第一
脉说
苍耳说
记菊
记海漆
记益智花
记食芋
记王屋山异草
记元修菜
记苍术
记流水止水
论脏腑
论君臣
论汤散丸
论采药
论橘柚
论鹿茸麋茸
论鸡舌香
论金罂子
论地骨皮
论淡竹
论细辛
论甘草
论胡麻
论赤箭
论地菘
论南烛草木
论太阴元精
论稷米
论苦
论苏合香
论熏陆香
论山豆根
论青蒿
论文蛤海蛤魁蛤
论漏芦
论赭魁
论龙芮
论麻子
灸二十二种骨蒸法
唐中书侍郎崔知悌序
取穴法
用尺寸取穴法
艾炷大小法
取艾法
用火法
具方
卷第二
论风病
治风气四神丹
四味天麻煎方
木香散
左经丸
烧肝散
丸
乌荆丸
天麻煎丸
服威灵仙法
煮肝散
乌头煎丸
通关散
辰砂散
治诸风上攻头痛方
侧子散
四生散
论圣散子
圣散子启
圣散子方
解伤寒小柴胡汤
麻黄丸
治暑
治暑伤肌肤
治瘴木香丸
枳壳汤
栀子汤
五积方
顺元散
紫金丹
七枣散
葱熨法
金液丹
卷第四
服茯苓说
服茯苓赋
木香散
砂煎丸
黑神丸
神保丸
小建中汤
进食散
压气散
诃子丸
椒朴丸
无碍丸
治脾胃虚弱,并妇人脾血久冷,桂香散
健脾散
香姜散
引气丹
沉麝丸
治诸气,礞石丸。
疾褐丸
神圣香茸散
治腹中气块
暴下方
治泻痢方
茶方
卷第五
与翟东玉求地黄
苏合香丸
诸劳明月丹
火角法
治积年肺气,九宝散。
何首乌散
治消渴方
《经效》阿胶丸
灸咳逆法
羌活散
治肺喘
朱砂膏
蕊珠丹
至宝丹
治血气心腹痛,四神散
半夏汤
白雪丸
龙胆丸
卷第六
问养生
论修养寄子由
养生说
续养生论
书养生论后
养生偈
养生说
上张安道养生诀
神倦补益
谷子煎法
书辟谷说
阳丹诀
阴丹诀
秋石方
阴炼法
阳炼法
金丹诀
龙虎铅汞说
记丹砂
记松丹砂
卷第七
治眼齿
治内瘴眼
还睛神明酒
治诸目疾
点眼熊胆膏
《灵苑》治眼,实散
狸鸠丸
偏头痛方
头痛硫黄丸
治气攻头痛葫芦巴散
治鼻衄方
治鼻衄,不可止欲绝者
治鼻衄,刺蓟散
治热吐,槐花散
治吐,紫粉丸
止吐,软红丸
酒磨丸
治口疮,绿云膏
灸牙疼法
服松脂法
卷第八
治水气肿满法
《博济》治水气,逐气散
治小肠气,二姜散
川楝散
治小肠气仓卒散方
治小肠气,断弓弦散
治痢,芍药散
治痢,四神散
陈应之疗痢血方
樗根散
《药歌》(并引)眉山苏子瞻撰
治肠痔下血如注水不瘥者
治小便不通
治小便数方(并治渴)
治梦中遗泄,茯苓散
疗寸白虫
卷第九
治痈疮疡久不合
小还丹
治发疽,柞叶汤
治肿毒痈疽。
登州孙医白膏,尤善消肿
云母膏(出《博济方》)
小朱散
治发疮疹不透,畜伏危困者
治瘰,柴胡汤
又用贴疮药
治瘰
疗风毒瘰
治恶疮,地骨皮散
治癞方
治年久,里外疮不瘥者
治下疰脚疮,火府丹
疗久疮
治疮疥甚者
治阴疮,痒痛出水,久不瘥
又方
治癣方
系瘤法
治甲疽
续骨丸(出《灵苑》)
治伤折内外损,神授散
治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出《灵苑》)
治诸鲠
卷第十
泽兰散治妇人产乳百疾
朱贲琥珀散治妇人血风劳
麦煎散
治妇人妊娠伤寒,白术散
肉桂散(出《灵苑》)
大黄散
黑神丸
治褓中小儿脐风,撮口法
青金丹治小儿诸风诸疳诸痢。(出《博济方》)
桔梗散治小儿风热,及伤寒时气,疮疹发热等
小黑膏药治小儿伤寒风痫
治痘疮无瘢
治疮疹,欲发及已发而陷伏者
辰砂丸治小儿惊热
治小儿豌豆疮入目痛楚,恐伤目
麝香散
牛黄煎
田季散
乌头散
茱萸丸
吴婆散
寒水石散
小朱砂丸(出《博济方》)
妙香丸
治小儿脐久不干,赤肿出脓及清水
治小儿热嗽
治小儿疳肥疮多生头上
杂记传
子瞻杂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苏沈良方》“以经效之方,而集于博通物理者之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