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舞 编辑

萨满教的舞蹈

萨满舞萨满舞

萨满舞,俗称“跳神”,是萨满教巫师在祭祀、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法器是鼓。

萨满一词原意即为因兴奋而狂舞者,后衍为萨满教巫师的称谓。萨满舞表现出原始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内涵,舞蹈时,巫师服装饰以兽骨、兽牙,所执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有的头戴鹿角帽、熊头帽或饰以鹰翎。动作也大抵模拟野兽或雄鹰。萨满舞用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神与人、神话与世俗世界相融合的文化风貌。它传承了上古时期的原始舞蹈,填补了舞蹈史的空白,并且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北方先祖幼年时期心灵与情感的发展进程,揭示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萨满舞

俗称:“跳神”

时间:远古

起源:萨满教

主要法器:鼓

历史渊源

编辑

起源得名

萨满舞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已经用文字的形式对萨满的神秘世界做了侧面的介绍。在他的《史记·匈奴列传》中首次将北方古老民族——匈奴人,在平时及战时祭天地、拜鬼神的场面公诸于世。这也是萨满舞早期的雏形。晋人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也略述了北方古老民族乌桓人祭天地、日月、山川之事。南宋范晔《后汉书》中也叙述了萨满教例行的葬礼仪式。到公元7世纪唐朝魏征的《隋书》中记述了北方契丹族举行风葬的仪式。公元6世纪的《魏书》也同样叙述了北方突厥族由“女巫”主持的祭天仪式。这些描述都与萨满舞的起源有着关联。

南宋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中明确表述“珊蛮者,女真巫妪也。以其变通如神,粘罕以下皆莫能及”。这里所说的“珊蛮”意即“萨满”,是女真族掌管法事的女巫的名称。13世纪初,女真人把萨满教传入中原。在以后的蒙古帝国及清王朝统治又历经四百余年,逐步将萨满教的影响扩展到南方各地。

清康熙31年(1692年),俄国公使艾维尔特·伊斯布兰特·伊代斯以及他的同伴亚当·布兰特一起访问了中国。在他们的中国游记中,第一次把满族的“萨满”介绍到国外,至此,在国际上人们才知道,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由“shaman”主宰的神秘世界,并把那个世界里的原始崇拜和信仰称为“shamanism”,于是这个词译为“萨满教”,成为了国际通用的专有名词,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广为流传,从此以后“萨满舞”一词才有了真正的出处。

发展

早期的金朝女真人中就已有萨满舞流传。《北盟录》中云:“金以女真为萨满,或同‘珊蛮’,金与渤海同族,度渤海人亦必奉之。萨满亦被称作叉玛,奉者多为妇人,盖女巫之一种也。于祀祖先神时,戴尖冠,着长裙,腰系铜铃,击鼓蹲舞,口喃喃辞不可辩。又谓,可以疗疾”。那时的萨满舞与清朝满族的萨满舞几乎如出一辙。

元代前后,已出现很多种与宗教相关的舞蹈,这些舞蹈大多包含在萨满教的各种仪式当中。“萨满”在史书中又被称作“胡巫”。在蒙古语中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沃德根”。在古代蒙古社会中萨满教享有极大的权利和崇高的威望。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民间百性“酷信巫觋卜筮之术,凡事必谨叩之,殆无虚日”。古人云:“古之巫者,实以歌舞为职,以敬礼乐人者也”。“萨满”——“胡巫”,大多如此。在蒙古族的史籍中记载的众多舞蹈活动中,大多是在萨满的带领和指挥下进行。因为“珊蛮”(萨满)者,其幼稚宗教之师也。那时的萨满神通广大,集幻人、解梦、星者、医师于一身。在元代,操此行业的人为数众多,其中以女巫居多。她们用狂舞来招领神魔,为人驱邪,为人治病。巫舞之能可见一斑。元人莱的《降神歌》就详述了萨满以舞降神全过程。元代的萨满舞蹈多为拟兽而舞和耍鼓而舞。萨满通过拟兽而舞要达到一种相生相克、以物降物的目的。以鼓做为巫术的道具和法器,击鼓以招徕神灵,借以实现他(她)们与神灵沟通的最终目标。上述的宗教活动对《萨满舞》的影响由此可窥一斑。

随着萨满教的不断扩展,神秘的萨满世界也开始统治着众多的生灵。在古代有众多的民族信奉着萨满教,他们分布在白山黑水之间、蒙古高原之上、天山南北地域。在古代,这里居住着女真、匈奴、肃慎、靺鞨、鲜卑、室韦、契丹、回鹘、鞑靼、突厥等少数民族。现今,这里有原信仰萨满教的民族的后裔,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萨满教在东蒙科尔沁草原和三江流域的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他们的传承为《萨满舞》文化的保存提供了丰富珍贵的史料。

明清时期萨满舞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明代末期建州女真贵族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公元1635年皇太极废黜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洲”。次年即位皇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不久便统一全国。正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萨满舞得到长足的发展,《莽式》已将其收录记载。

由于萨满教的世代传播,在我国北方各部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出现了更多职业化的“萨满人”。他(她)们有别于通常概念下的“巫”。在当时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贫困与各种病魔充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时的人们无法战胜病魔,更无与大自然去抗衡的能力。因此,“萨满”便成了人们精神上的依托。大多职业化的“萨满人”正是在那一时期诞生了。他(她)们诵祝词,跳跃、舞蹈,为崇信者驱邪除灾。

在清代,表演萨满舞的萨满更加专业化。他(她)们在表演时,着法衣,戴神帽和头巾,腰间系有腰铃,身缚多面铜镜,神帽上会加很多饰物。手中也持有法器,如神鞭、神鼓、神杖,有时还举刀伸叉。舞蹈多摹拟各种动物姿态,或跑、或跳、或伏,舞蹈至高潮时舞者似有神灵附体。最终降伏妖魔,为信奉者排忧解难。

舞蹈特点

编辑

动作

萨满舞的基本动作有:跪拜、拜鼓、击鼓涮腰、拐步甩铃、旁撩鼓、夹腿鼓、平拉鼓、击鼓敲腰、合击鼓、打挺、仆鼓、对击鼓、交叉锤、夹颈扛锤、背锤、顶锤、对锤、倒夹锤、拜短器、绕锤、掏锤组合、别步抖铃、抖铃换位、弓步抖铃、缠头托力、蹲闪托力、舞燃香、双翻棍、挑翻棍、拜长器、舞叉、立叉晃腰铃、扬翅飞、双臂飞、抱翅、抖翅、梳翅、唤鹰等。

在萨满祭祀舞蹈中,舞者采用上身挺直、双腿叉开的舞势时,双臂上举成环状(也可以双臂平伸,还可以双手叉腰),使舞者有一种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联通天地的感觉。头部舞蹈动作有抬头、低头、仰头、左右侧头、摇头等,动作剧烈、变化多、幅度大。头和眼睛运动多表现萨满联通天地时的精神状态。腰部舞蹈动作有屈伸、摇摆、扭转、蠕动等多种变化。臂部舞蹈动作有侧身合臂、平伸、双臂外扬、合于胸前、叉手于腰、双臂上举成环状、一手叉腰一臂下垂或曲折变化。手势舞蹈动作有平掌、刀掌、按掌、弹指、收指、展指、握指、开指、转腕等,节奏和动感强烈。腿部舞蹈动作有颤膝、踏步、大掖步、双膝内扣、弯成曲环、大跨步、弓步等。舞者通过头、身腰、上肢、手和腿的密切配合,跳出了舞姿优美且变化无穷的少数民族祭祀舞蹈。

种类

萨满祭祀舞蹈主要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集体共舞四种跳法。萨满独舞,突出了庄严肃穆风格。双人同舞,主次分明且动作整齐而富于变化。集体共舞,则以娱神功利色彩和表演意味浓厚为主,大都较直观地体现狩猎、捕鱼、种族繁衍等相关情境场面,或婀娜多姿、或庄严肃穆、或刚健有力、或妩媚动人,且以韵律舞蹈展示了少数民族与狩猎、捕鱼生活及原始信仰的民俗风情。

各地区的萨满舞,不尽相同,宫廷萨满祭祀为皇室家祭,也另具特色,但有其相同的“共性特征”。大体情况如下。1.抓鼓舞又称《神鼓舞》。舞具为“抓鼓”。基本动作有:跪式弓箭步发鼓、双鼓对搓、跨步缠头、左右挂鼓、凌空转鼓、相互出手传接、空中旋转(以食指为轴)等。 《抓鼓舞》腰部动作大、前后左右均可扭动,与腰铃巧妙配合,并有叉步击鼓摆腰铃,十字步搓鼓摆腰铃等等定动作。鼓声与铃声相和,铿锵悦耳,动作英武矫健、开朗豪放。鼓点以“老三点”为主,不打双数鼓点。2.晃铃舞舞具“晃铃”,又称“神铃”、 “杆铃”。其形制是一根长三尺六寸、直径七分的桦木棍,上面用黄色皮绳拴上大小不同的三至七个铜铃或铁铃。舞蹈动作分为“磕棒”、 “颤抖”两种。主要动作有:小叉步颤抖晃铃棒、转身颤抖晃铃棒、挫步晃腰手腕磕棒、曲肘磕棒、拉蹲式左右肩磕棒、左右转身双腿磕棒等。舞汇丰富、别致,动作矫健、洒脱,节奏鲜明。3.神刀舞司舞者为萨满及助手(栽力)分别擂鼓、击“扎板”伴奏。舞具“神刀”,上缀铁环,舞动时哗哗作响,与鼓声、板声、腰铃声相和,悦耳动听。舞蹈程序是先平端神刀,然后随着鼓点(老三点),三进三退,同时将“神刀”上下抖动,接着转身挥舞,之后时而单手舞刀,时而双手舞刀,翻身跳跃,上下左右挥舞,刀光闪烁。并有吸腿颠刀、弓步刀花等技巧性动作。整套舞蹈挥洒自如,气势雄浑。

音乐

各民族萨满跳神音乐虽有差异,但毫无例外是由萨满调唱腔与打击乐伴奏两个部分组成,后者又由可分为舞蹈伴奏与唱腔伴奏两种类型。

服饰

萨满的服饰有很多的讲究,上面保存有产生时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萨满对它们不断作出新的解释,例如:达斡尔族萨满黄格,她把神衣上的360颗贝,解释为一年的360天;腰间系着24条腰带的法裙,表示24个节气:这说法正反映出达斡尔族已进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活,但仍有畜牧与狩猎的遗存。又如鄂温克族萨满牛拉,她把神衣上缝着的12对小铁片,解释为人的12对肋骨,有了它能为人治病消灾。20世纪30年代她曾去过苏联,并带回12对闪光的钢片代替原来的铁片,认为这样可以增强法力。上述各种说法,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时代观念。

萨满跳神的神歌,多是经口头传下来的,其歌词既反映出他们的民族心理?也是萨满舞蹈形象的描述。例如科尔沁草原上蒙古族萨满(勃额)“请少布(鸟)精灵”的唱词:洪格尔少布卓盖?美丽机灵的鸟神,嗬咴呀,/,爱的坐骑交给你了,请快快骑上飞临,嗬咴呀。/梦境中遇见了你呀,梦你附人我的身心,嗬咴呀。/迷惘中看你飞来飞去呀,最后融入我的灵魂,嗬咴呀。””萨满(勃额)在这些唱词中进人了神鸟附体的恍惚境界,并用舞蹈模拟神鸟的神情与动态。

鼓在萨满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主要法器,又是跳神时主要伴奏乐器。萨满认为鼓是坐骑,可以乘之飞升天上往返人神之间,所以上面那首请神歌中有“坐骑交给你了,请快快骑上飞临”的词句。萨满认为鼓声具有神秘的作用,通过鼓声可以沟通人、神对话和清来各种精灵治病。萨满跳神时鼓点的节奏非常非富。如科尔沁草原蒙古族萨满的鼓点中有2/4、3/4、3/8、4/8、5/8等节拍,同一曲凋中,“2/4与3/4、2/4与3/8、2/4与5/8、3/8与4/8等,都可以交替使用。

文化特征

萨满舞萨满舞

萨满教与萨满舞的文化特征。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都曾有与萨满教有关的原始宗教活动,萨满教后来发展为居住在中国北部的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奉的宗教,这些民族曾有或仍有狩猎与游牧的经济生活。萨满是萨满教巫师的通称,源于通古斯语“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各族对萨满(巫师)的称谓不同,但其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各种法术与技艺。

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至今在蒙古、满、锡伯、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及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中仍有遗存。萨满舞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与萨满教有关的神话故事、请神的唱词、鼓的击打与各种法器的运用之中。萨满跳神的神歌,多是经口头传下来的,其歌词既反映出本的民族心理,也是萨满舞蹈形象的描述。萨满舞的动作是人们在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发展阶段,对原始渔猎、采集、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生活的反映;对动物、植物、无生物作为图腾崇拜原始观念的反映。萨满教神话传说中和动物有关的居多,因此,萨满舞中多有熊等动物的形象。

从现在萨满的神衣、法器、跳神中,还可看到原始氏族生活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产生时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迹。如鄂温克族萨满——牛拉,她把神衣上缝的12对小铁片解释为人的12对肋骨,它能为人治病消灾;达斡尔族萨满——黄格,她把神衣上360颗贝解释为一年的360天,腰间系着24条腰带的法裙,表示24个节气,达斡尔族崇拜鹰,舞蹈中有模拟鹰的形象;鄂温克族萨满舞的服饰要缀以兽骨、兽牙,所用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其鼓面与鼓槌都要包以兽皮,表演中有模拟熊与鹰的形象;鄂伦春族萨满头戴鹿角神帽,表演中有鹿与熊的形象;赫哲族萨满的抓鼓要蒙以鹿皮,每年春、秋两季鹿神节时,萨满要跳鹿神舞。

特点介绍

编辑

萨满舞蹈的特点

第一,萨满舞蹈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不同舞者的舞蹈语言各有特点,而且萨满在整个巫术活动的过程中的舞蹈语言也是变化多姿的,但无论是双人还是三人或者多人舞蹈,这其中必然有一个主要负责祭神的萨满,他的舞蹈动作在画面中占中心的地位,也更有特点。

在萨满舞蹈中,头部的表现形式比较鲜明,可以通过头饰、面具、头部动作和眼睛来表现萨满与神交接时的精神状况,其中头饰主要为羽毛和鹿角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原始社会中都具有某些通神的神秘色彩,而不是简单的装饰物;面具在萨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分为动物面具、神灵面具和图腾面具,通过这些面具可以影响面具所代表的神灵,而在舞蹈过程中使用面具不仅可以使整个舞蹈活动具有神秘的色彩, 而且可以增加舞蹈的表现力;萨满舞蹈的头部动作比较多,有摇头、抬头、仰首、左右侧首、俯首等,让人可以感到其运动节奏。萨满舞者的腰部动作也有较多变化,有些挺直上身,有些通过抬头、挺胸、收腹、弯腰、体臀、曲腿等形成优美的身体曲线,其物资或给人以刚健有力之感,或让人产生妩媚动人之叹。萨满舞蹈的手势变化细微,臂、掌、腕、指个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就臂部动作来说,或叉手于腰,或双臂外扬,或平伸,或合于胸前,或双臂上举作环状,或一手叉腰一臂下垂,姿势变化无穷,或庄严肃穆,或变化曲折,而手指也有弹、收、展、握、开、转腕等不同的变化,富有节奏,动感强烈。萨满舞者的双腿或内弯或外伸或作马步或两腿大跨或弯成曲环,造型多变,这些变化反映了人们已经能够通过腿部站立、跳跃、弹跳、抬腿、屈膝、勾、踢等表现不同的动率。总之,萨满舞通过头、上肢、腰、手、腿的配合,完成了既具有节奏感又具有丰富意义的舞蹈造型,创造了与狩猎游牧民族生活与原始信仰密切联系的舞蹈形态。就萨满舞蹈的参与者来说,大体上有几种情形,一是由萨满单独完成的舞蹈,一是由主祭萨满与助手共同完成的,一是在萨满的引导下部落中的许多成员集体完成的。参与者的不同,萨满舞蹈的形态似乎也有所不同。具体说,由萨满单独完成的舞蹈更偏向于严肃风格;而双人完成的舞蹈则主次分明,动作整齐而富于变化;而集体完成的舞蹈则更具功利色彩,一般直接与狩猎、游牧、种族繁衍等场面相关,舞蹈动作有明显的娱神色彩。从看到的岩画分析,萨满舞蹈基本上还是在部落公共空间、狩猎和游牧现场中举行,这些空间决定了萨满舞蹈不仅是部落成员可以集体参与,而且可以直接起到神灵以作用于各种活动的对象的作用。

表演形式

编辑

萨满舞萨满舞

萨满舞的表演形式——鼓在萨满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主要法器,又是跳神时的伴奏乐器。萨满认为鼓是坐骑,可以乘之飞升天上往返人神之间,鼓声具有的神秘作用,可以沟通人、神对话和请来各种精灵治病,萨满跳神时鼓点的节奏非常丰富。萨满舞一般又分祝祷、请神、神附体、送神等部分,各族萨满表演的内容、所用神鼓与其他法器、神衣可分三类:

l、使用抓鼓,有专门服饰,上面坠以各种精灵象征的饰物,也有围以腰铃的,表演内容以模拟动物为主。

2、使用单鼓,有专门服饰,表演多样。蒙古族萨满戴有鹰、神树等饰物的法冠,着红衬裙,外罩有16—24条飘带的法裙,从腰部两侧向后围腰坠有9—12面大小不同的铜镜,左手持单鼓,柄端缀有小铁环,右手持榆木鼓槌,舞动时饰物叮当作响,彩裙随舞蹈飘动。蒙古族萨满的鼓点有多种节拍,同一曲调中2/4与3/4、2/4与3/8、2/4与5/8、3/8与4/8等可交替使用。萨满跳神时多为二人,一主一辅。边击鼓、边唱、边舞,两人交叉是圆场,舞步轻慢。神附体后,主萨满放下单鼓,在另一萨满的激烈鼓声中双脚高跳重踏,又向左、右两侧作平步连续转,技高者可转百圈以上。有时还要双鼓、刀等神器。

满族萨满有家萨满与职业萨满之分。前者主持本族的祭祖、祭神,后者为人驱邪、治病。萨满戴神帽,腰间系多个长形腰铃,持哈马刀、铜铃、神鼓等神具表演,满族的萨满既用抓鼓也用单鼓。家萨满祭祖时,族人击单鼓、扎板、大鼓等为之伴奏。萨满持不同神具边歌边舞,并在和谐的腰铃、鼓声中跳跃,旋转。神附体后,萨满即模拟各种神灵的态势,家神附体时,以不同舞步表演不同的人物神态,表现野神时,则模拟鸟、熊、虎等动物形象。

3、使用手鼓,无专门服饰,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等。维吾尔族萨满(巴赫西)治病的活动称为“皮尔”,举行时要从天井系粗绳基于地上,并有比较隆重的仪式。仪式开始时,巴赫西先读经、作祈祷,并持神刀在病人前舞动,然后,在鼓声中围着绳子跳舞,接着率女巫师跳舞,最后率病人跳舞,并不断地催促病人围绳舞动。巴赫西使用的手鼓鼓点丰富多样,舞蹈虽都带有神奇、肃穆色彩,但具有不少优美舞姿,围观者众多;柯尔克孜、哈萨克族的巴赫西不用手鼓,而是边弹奏库姆孜、冬不拉边唱念经文,或是挥动短刀、鞭子作些驱邪的舞蹈动作。

地域流派

编辑

维吾尔族萨满舞

萨满舞萨满舞

古代维吾尔人在宗教上曾信仰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袄教、景教(聂斯脱里派基督教)等。自公元10世纪起,西部的维吾尔人铂依了伊斯兰教,并使之逐渐向新疆东部传播。到明朝末年,完成了维吾尔族伊斯兰化的过程,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文化生活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但“萨满舞”在维吾尔族文化中一直流传至今,古尔邦节狂欢三日痛快淋漓盛大的会礼之后,男人们回到家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宰牲-"替罪羊",准备丰盛的节日大餐。与此同时,艾提尕广场上鼓乐不断,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汇集在广场上,跳起热情奔放的"萨满舞"。这种欢乐的歌舞,维吾尔族人叫做"麦西来甫"。维吾尔族人生性豪放,能歌善舞,一到节日和喜庆时候,就会情不自禁聚集在一起,欢歌狂舞。而在古尔邦节如此盛大的节日时,麦西来甫的规模和花样姿采更是超过平时,除了自己尽情歌舞之外,还增加各种集体游戏和精彩的表演:彪悍的男子头顶盘子杯子瓶子跳舞和杂耍、姑娘在高高的桌子上轻捷地旋转、大伙儿一起玩刺激的空中转轮"沙哈尔地"......。

满族萨满舞

满族信仰萨满教,在清朝,萨满教也 是宫廷中信奉的宗教,所以也受到政治的影响。 萨满教产生于母系社会,发展于父系社会。“萨 满”一词的意思是“智者、晓彻、探究”,也 是对萨满教巫师的统称,因为萨满巫师在做法 时情绪激动、嘴里念着咒语,由此萨满也有“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的意思。因为萨满巫 师在做法时的动作,所以萨满舞蹈还被称为“跳 大神”。满族人民认为萨满巫师可以与神灵沟 通,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在近现代,随着人 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满族人民也不会再举行萨满教的祭祀,萨满教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蒙古族萨满舞

蒙古族萨满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原始宗教舞蹈,其集 合了原始的狩猎舞、图腾舞等多种形式的舞蹈。“萨满”一 词可以被音译为“珊蛮”“嚓玛”等,其本意为“因为兴奋 而狂舞”的人。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 宗教。萨满舞受到了萨满教的影响,通过萨满舞蹈来祭祀神 灵。在最初阶段,萨满舞仅仅只是通过模拟简单的动物神来 进行,其动作与仪式都相对简单。然而在社会生产力进步与 宗教信仰进一步传播的背景下,原始先人加入了更多表达对 神灵的敬畏、崇拜之情,使得萨满舞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形式更加多样。在蒙古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中,萨满舞占据了 重要的位置,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领域都有重大的影响。萨满在进行祭祀活动时与人神开展沟通的方式主要就是 通过舞蹈,而萨满舞就是记录着原始先人祭祀神灵以求消灾 祈福的重要形式之一。

鄂温克萨满舞

鄂温克信仰萨满教,在祭祀、驱邪、祛病等仪式中均有萨满舞的表演萨满按满一通占斯语解释,是激动不安或疯狂乱舞,俗称“跳神” 鄂温克人非常尊重萨满师,萨满师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萨满师无论到准家都会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 萨满师被视为传递神灵意旨、沟通人间和鬼神世界的中介.过去,族群的任何重大仪式均南萨满师住持,如除夕仪式、治病仪式、丧葬仪式等 萨满仪式主要由晴神、娱神、送神等几个步骤构成,萨满师身着饰有兽骨、兽牙的神服,手持萨满鼓载歌载舞。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申报的“鄂温克萨满舞”入选,列入传统舞蹈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锡伯族萨满舞

从锡伯族萨满教现存的情况来看,它已经从巅峰时期逐渐走向了没落,正处于一种遗存的状态。萨满舞与萨满文化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包含关系。源于萨满文化的萨满舞,为萨满仪式动态系统“跳神”典型部分,仪式性的萨满文化空间不复存在,萨满舞亦在新时代的文化变迁中融入当下的时代特质,进行嫁接与变异,以适应新环境。

在2004年,锡伯族萨满歌舞已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亦有萨满歌舞传承人定期进行非遗培训及普及。一个文化项目如果申遗成功,就意味着存在的合法地位。

传承保护

编辑

虽然北方,乃至南方一定范围内的民族拥有深厚的萨满文化的根基,使萨满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强大的实力,仍在偏远地区有所保留。必须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萨满舞越来越少见了,有濒临消失的迹象。

社会影响

编辑

仍流传着许多与萨满舞相关连的舞蹈。如在内蒙古地区流传的蒙古族的《博舞》《安代》《神鼓舞》《鸿雁舞》《马舞》《好德格沁》《盅碗舞》等,赫哲族的《击鼓舞》《神刀舞》等,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鄂温克族的《斡日切舞》《天鹅舞》《安钦舞》等。此外满族的《东海莽式》《五魁舞》也在少数地区流传,满族著名的《太平鼓》至今流传较广。

下一篇 完颜亨

上一篇 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