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芳伯 编辑

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兰芳共和国的缔造者

罗芳伯罗芳伯

罗芳伯(1738年—1795年),原名芳柏,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印尼婆罗洲开发的重要贡献者。清乾隆三年(1738)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石扇堡一耕读之家。中秀才后,考举人不第。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罗芳伯因赴乡试再次不中,于是和百多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到印尼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组建采金公司。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建立了东万律为首都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担任兰芳共和国首任国家首脑“大唐总长”,富可敌国,并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乾隆六十年(1795),因病在坤甸逝世,终年58岁。

罗芳伯创立的兰芳共和国是亚洲第一个现代共和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共和制国家之一。罗芳伯领导当地人民及侨民的披荆斩棘,苦心经营,将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养各地,由荒之地建设成为富庶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当地人民和侨民美丽的家园。印度尼西亚东万律还有纪念罗芳伯的“兰芳大学”,在坤甸还有纪念罗芳伯的纪念厅、墓园,以及各种庙宇。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也就是罗芳伯诞辰日,人们还会举行谒墓祭祀仪式。罗芳伯除了在婆罗洲具有崇高的声望,在东南亚一带也影响深远。新加坡的开国总理李光耀,就常常将自己比作罗芳伯。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将罗芳伯评为与华盛顿并列的世界伟人之一。梁启超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中,其中一个便是建立了兰芳共和国的罗芳伯。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罗芳伯

别名:罗芳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738年

逝世日期:1795年

职业:兰芳共和国元首

主要成就:曾创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出生地: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石扇堡

代表作品:《金山赋》,《遣怀》,《鳄鱼文》

人物生平

编辑

罗芳伯,原名芳,伯乃尊称,梅县石扇镇西南村人。清乾隆三年

“技多不压身”,“一门技术就是一个饭碗”,罗芳伯小小年纪就悟出了这些道理。于是,他在认真学习文化之余,暗下决心,要练出一套过硬的拳技和武艺,一个小孩子,一边干活一边练武,其中的辛苦是一言难尽的,但是有恒心、从不半途而废的罗芳伯,最后练就了一身超人的武艺,这为他以后漂泊异域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因为坚持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写得一手好文章。他从小就训练出来的恒心、志气和胆略,这些过人之外,为他以后做事业的时候不怕辛劳、甘于吃苦,奠定了基础。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前后,34岁的罗芳伯虽然满腹经纶,但乡试时却再次不第,依然只是嘉应州一介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依然还是“耕辛凭舌,苦砚为生”,在家乡只是一个穷教书匠。此时正值当地掀起出洋开金山的热潮,“盖闻金山之胜地,时怀仰止之私衷”,罗芳伯于是“乃怀壮游之志”,与众同乡于1772年从广州虎门乘舟前往“金山”坤甸。他曾创作的《游金山赋》中说:“予自忖曰:既从虎门而出,定直达乎龙宫。”虽然是无奈离乡,但当时的他已经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通过改变环境到异域去闯出一片天地来。在中国古代,龙虎常常紧紧相连,并且龙虎都是王者的象征,龙宫也是皇宫的代名词,罗芳伯在这篇赋里流露出了要在异域建立霸业的思想。根据他的《游金山赋》中的描写,他从虎门驾船启程,途径琼崖、西沙、菲律宾,横过赤道,最后到达“采金”目的地——婆罗洲。

平息盗匪,成立兰芳

1772年5月,一个名叫罗芳伯的中国人踏上了婆罗洲的土地,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婆罗洲的历史。起初,罗芳伯在当地以教书为生,很快,他发现婆罗洲的华人缺衣少食、夜无居所,生活十分困苦。于是,罗芳伯决心要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努力。由于当地盛产黄金,罗芳伯就着手组建了“采金公司”,开发金矿。金矿的开采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了经济发展。他不但才艺非凡,还团结侨胞,积极与当地人合作,因此罗芳伯的名字在华人圈子传开了,当地的土著居民听到也会肃然起敬。

兰芳共和国疆域图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罗芳伯又开始处理安全问题。当时,岛上社会治安极为混乱:土匪横行、海盗称霸,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土著首领则束手无策。对此,罗芳伯先是团结华人,组织“同乡会”,继而联合婆罗洲的苏丹,奋力击退外来入侵者,迅速平定了兰腊、万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盗,在战斗过程中,罗芳伯出色的组织能力、勇敢的战斗精神令同伴们极为钦佩,大家一致推举他为领袖。

军事上的胜利提升了罗芳伯的政治影响。平息了盗匪后,罗芳伯的声望如日中天,,为他日后建立共和国提供了必要条件。当时他率领的部队已经有三万多人,平定叛乱后,又有二十多万当地人主动归附。当地苏丹也表示臣服,要将王位让给罗芳伯,但多次被他拒绝。最终在苏丹的一再劝说之下,罗芳伯表示可以接受政权,但决不答应做国王。1777年,以东万律(今坤甸)为首都的“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在他管辖下的110万民众一致拥戴他,称他为“大唐总长”,敬称为“芳伯”。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首脑“大唐总长”,并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巧除鳄患,为政举措

兰芳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国内就爆发了鳄鱼灾难,成群结队的鳄鱼在兰芳国内水域活动,活动猖獗,不时登岸吞噬人畜,民心极为惊恐不安,严重危害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消息后,大总长罗芳伯立刻亲自前往受灾地区,指挥人民成功地驱逐了鳄鱼。当时的罗芳伯遂设计一方面暗中带人在鳄鱼聚集点上投毒与埋伏弓箭,另一方面又效韩愈在潮州祭祀鳄鱼的办法,摆设祭桌,宣读祭文,勒令鳄鱼即时离境。据说当地的“鳄患”未久即消除。当地的土人与华侨对罗芳伯的治鳄手段极为敬佩,视他为有神奇本领之异人。

罗芳伯占据了以曼多为中心,南北数十里的产金之地,并自任这一区域管理机构——曼多总厅的最高负责人,以此建制成一个在内部实行自治的华侨社区。他在治区内施行独立的法规,自行征收税金,寓兵于民,并大力扶持采矿、农业、交通、文教各业的发展。罗芳伯治理下的曼多地区实行高度自治体制,建立了独立的共和体政区。

向清称藩,遗憾而终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当时罗芳伯等人想要归顺清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找一个强大的靠山。荷兰殖民者一直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并不断派兵侵扰。罗芳伯等国家领导人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兰芳小国的力量,很难抵抗荷兰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镇住荷兰人。

兰芳的这一举措起到了一定效果。罗芳伯向清朝称藩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清政府最终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兰芳也借助此点,向外制造假象,宣称兰芳已经是清朝的藩国。此举果然唬住了荷兰人,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荷兰人担心对兰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对,他们不得不停止对兰芳的骚扰。

早期未有加入的当地部族看到“兰芳共和国”日益强大,亦纷纷加入“兰芳”成为成员部族。“兰芳共和国”鼎盛之时,其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婆罗洲岛。

罗芳伯担任大唐总长后,开始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以他特有的政治天赋,开始推行民主管理。带领当地人民及侨民披荆斩棘,苦心经营,使得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洋等地,由荒凉之地一跃成为富庶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当地人民和侨民美丽的家园。

在“兰芳大总制”成立了19年后的1795年,罗芳伯因病在坤甸逝世,终年58岁,由江戊伯继任,确保了政局的平稳。 由他创建的曼多地方政区共延续了110多年,在海外的华人社区中曾引起较大的反响。

为政举措

编辑

发展经济

罗芳伯章罗芳伯章

兰芳的历史没有被人忘记的原因是它为当地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兰芳各届总长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他们带领人民改进农耕技术,提高生产效益,扩大矿业开采设立兰芳公司开采金沙,振兴林业,搜罗物产,变荒山野岭为肥沃的良田,招来商贾,列肆而市,发展商贸市场,发展交通事业,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生活。 经济方面积极扩充市场,矿产由国家组成公司,实施统一经营;财政方面,设税收督察官,实施征税来充实国库;征收商人的货物税,并且以出口创收为原则;并发行了自己国家的货币。

军事制度

军事上,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为保卫辖属安全,兰芳建立了全民皆兵制度、“工农兵”一体,经常组织青壮年进行军事训练,令人民各习拳棒,平时从事生产、耕种、行商,一旦发生战争,就集结起来打仗;同时创建了兵工厂,制造各种枪炮,建立巩固的防务。

发展教育

兰芳大力发展教育,创办学校,从清朝聘请一批著名儒生前来教学,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知识水平、文化生活。 教育方面,举办汉文学校,聘请儒士执教,以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为重点。

依法治国

在国家治理上,兰芳推行依法治国。建国之初,兰芳就设立法规,禁止暴政,并规定:凡奸淫抢掠者,杀无赦,稍轻则施以体罚,或游街以示辱。至应革应兴事宜,则经众议而后行,免除独裁之弊。兰芳共和国严格地遵守了这些法规,使得自身实力和影响大增,吸引了许多当地土著部落前来归附,兰芳共和国的版图迅速扩展到整个婆罗洲。兰芳的领导人还做到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法规。

国旗服饰

兰芳共和国的国旗为黄色长方形旗帜,黄地红字,上书“兰芳大总制”几个大字。规定以各式汉服为国家节日礼服,官员平时或长袍马褂,或身着西服。士兵则穿的是清朝绿营兵的服饰。

实行共和

“兰芳大总制”上建总厅,下由各级官员辅政,组织地方自治机关,任命华侨及土人头目为各级机关首长和副首长,施行德政,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民主政体雏型。兰芳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共和国之一。

在国家政治制度上,兰芳实行共和体制。国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 全国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至于“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类似于后来普遍实行的议会制。

在国家领导人的产生上,兰芳结合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创立了禅让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形式。上任领导在去世或下台前,推荐下届领导,但其能否出任大总长则需要多数公民赞同。罗芳伯当了19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推荐同样具有文韬武略的江戊伯做下届总长,后经选举,江戊伯果然成为继任领导,并出色地继承了罗芳伯的未竟事业。后来,兰芳共和国又用同样的办法产生了多任领导人。 直至公元1884年,兰芳大总制区才被荷兰帝国所吞并。罗芳伯创建之“大总制”前后选举过12位总长,在加里曼丹历时108年。

亲属成员

编辑

父亲:罗启隆

母亲:杨氏

妻子:李氏

儿子:罗子增

据查罗氏族谱,我们可以知道罗芳伯(又名罗芳柏)的祖先,是从赣南迁居嘉应州白渡堡(现梅县区白渡镇);历经五代,再迁梅县石扇镇开居立业。从白渡的开基祖罗九清至罗芳伯,历经十四代。罗芳伯之父罗启隆(十三世祖),妣杨氏,生芳柏、葵柏、台柏三子。罗芳伯原配李氏,生子罗子增(第十五世),罗子增娶妻郭氏,生子元翰、元亨,为第十六世,是罗芳伯留在石扇的遗裔。据查罗子增一直没有随父前往坤甸,故在坤甸一带难寻与罗子增有关的资料。罗芳伯平定东万律后,曾娶名叫劳子的土著人(即"Dayaks",达雅克人;又有资料其名叫“唠子”)为妻。劳子是否生育儿女,因资料缺失无从考证。罗家历世皆以耕读为业,亦有兼于农隙作商贩者。

个人作品

编辑

罗芳伯是印尼华人之骈文,今所见最早的知名作者,主要作品有《金山赋》《遣怀》《鳄鱼文》等。

后人纪念

编辑

兰芳共和国遗址

“兰芳大总制”前后选举过12位总长,到公元1886年才被荷兰帝国所吞并,历时110年。罗芳伯等人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一直为后人所敬颂,不仅在他家乡建立了在今梅州市梅县区石扇梅北中学内的罗芳伯纪念堂,并且现在,印度尼西亚东万律还有纪念罗芳伯的“兰芳大学”,在坤甸还有一座纪念罗芳伯的纪念厅和墓园,以及各种庙宇,在纪念厅内挂着一幅对联,写着“百战据河山,揭地掀天,想见当年气概;三章遵约法,经文纬武,犹存故国冠仪”。墓园里的石刻墓碑上,有他显赫功勋的记载。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也就是罗芳伯诞辰日,人们还在这里举行谒墓祭祀仪式。当地人尊崇罗芳伯,并且也有各种纪念罗芳伯的庙宇,据说在坤甸一带纪念罗芳伯的庙宇俯拾皆是。每年到了他的诞辰日以及忌日(农历九月甘二日),当地人总会到庙中祭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祭拜景观。

2015年12月19日,罗芳伯故居纪念馆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落成开放,罗芳伯故居纪念馆设有5个展厅(室),分别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罗芳伯的生平业绩和兰芳共和国的历史。

2018年3月24日,纪念海外华人先贤罗芳伯诞辰280周年及兰芳园开园剪彩仪式,在印尼西加省万那县东万律镇举行。为了纪念罗芳伯当年在东万律创建的华人独立政权——兰芳共和国,主办方将罗芳伯墓园命名为兰芳园。

2018年11月,《罗芳伯》专著的问世,既丰富了中国华侨史,也为客家人闯南洋的历史书写了瑰丽的篇章。

2020年3月13日,罗芳伯故居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序号15)。

2022年2月,罗芳伯纪念公园正式落成开放,公园内设置有介绍罗芳伯在南洋建邦立业事迹的一些牌匾,兼具纪念历史和休闲娱乐的双重功能。

人物评价

编辑

历史文献及著作

罗芳伯于1795年去世。兰芳共和国在它110年的历史中,虽然有过鼎盛繁荣时期,但十九世纪后期,日益衰微,在携手当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长达百余年后,终于在十九世纪末被荷兰殖民者所灭。罗芳伯和他一手创建的兰芳共和国虽然不在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并没有遗忘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客属侨领所建立的功勋。

1820年成书的《海录》,是由清代旅行家、航海家、有中国“马可波罗”之称的梅州人士谢清高所著。在《海录》卷中“昆甸国”条中称罗芳伯:“其人豪侠,善技击。”

光绪嘉应州志卷二十三“人物-罗芳伯传”中记载:“芳伯,少负奇气,业儒不成,去而浮海”、“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遇事勤奋,乡里称之”。

1793年6月8日英国伦敦出版的《泰晤士报》在第一版报道了“兰芳公司”,文中说:“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元首即罗芳伯的神奇贡献,贵在与当地婆罗洲苏丹有机联络在一起,协调各族民众,推行原始的雅典式的共和体制,经济亦有规模发展。国力虽后于西方诸国。其意义却不逊于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民主共和走向……”

1905年,梁启超先生作《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发表在《新民丛报》63期上,将罗芳伯列为中国海外殖民八大伟人之一,在中国面临西方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危机时代,极力宣扬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中创造辉煌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寓意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国人弘扬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振兴国家。罗芳伯开始逐步走入中国普通民众的视野。一般认为罗芳伯和兰芳共和国自此为国人所知。

一些学者还著书立说,传颂罗芳伯建立兰芳共和国的功绩。早在20世纪6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就著有《西婆罗洲罗芳伯等所建共和国考》一书中考证了罗芳伯的生平与兰芳共和国的兴衰,他热烈地赞扬这个曾经存在的华人自治体是“完全主权之共和国”。写道:“兰芳大总制与美洲合众国,虽有疆域大小之不同,人口多寡之各异,然其为民主国体,则无二也。”“晚近国人之言民主共和者,皆言此制远肇于美,近行于法,而不知先民亦有是举。” 以及中国闽西归侨作家张永和、张开又新著长篇传记《罗芳伯传》,这些著作让兰芳共和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再现与人们眼前。2004年,印尼百名专家学者和乡贤还专门组成宣讲团巡回千里,缅怀兰芳共和国历史。

在1941年罗香林所著《罗芳伯所建婆罗洲坤甸兰芳大总制考》中写道:“盖自兰芳大总制建立,芳伯威信大行,对内对外,本可以王位自居。乃芳伯以谦卑为怀,反取极富民治色彩之总长名号,而口头上则称为头人。及至将卒。又复谆嘱须选举贤能,继为总长,而兰芳大总制之选贤制度,因以确立。此种礼让精神,乃兰芳大总制最可贵者。”

罗芳伯遗像罗芳伯遗像

罗芳伯除了在婆罗洲具有崇高的声望,就是在东南亚一带他的影响也相当深远。在东南亚,据说很多的华侨领袖和当地的政治人物都非常崇拜罗芳伯,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以他为自豪,比如说新加坡的开国总理李光耀,就常常干脆将自己比作罗芳伯,马来西亚山口洋市市长阿旺·伊斯哈博士说,罗芳伯的施政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他重视教育,关心人才,努力发展经济,赢得人心,也赢得划时代的成功。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曾这样评价罗芳伯:“1787年华盛顿当选首任总统、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共和制。然而,我们客属地区领袖罗芳伯于1776年就在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东万律创立‘兰芳大总制’共和体制,比美国早10年。以此历史贡献而论,罗芳伯亦不亚于华盛顿。罗芳伯堪称与华盛顿并列的世界伟人之一。”

下一篇 西加里曼丹

上一篇 坤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