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翚 编辑

明朝中期官员

曾翚曾翚

曾翚(1410年11月16日—1491年2月23日),字时升,号龙坡居士 ,又号省轩, 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上模乡上模村) 人,祖籍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明朝中期官员。

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景泰元年(1450年),升广西右参政,奉旨核查重大案件。景泰六年(1455年),改河南右参政。天顺五年(1461年),升山东右布政使,皇族想强夺百姓的田地,曾翚极力说不行,于是作罢。成化元年(1465年),转河南左布政使。当时荆襄盗贼兴起,河南储备粮食和军用物资,用来供应军队,官军依赖这些物资。成化四年(1468年),召为刑部左侍郎,仍给从二品俸。成化六年(1470年),巡视浙江,考察官吏,罢免布政使张清。成化九年(1473年),致仕归乡。弘治年间,进阶资善大夫。

弘治四年正月十五日(1491年2月23日),曾翚去世,终年八十二岁。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曾翚

字:时升

号:龙坡居士、省轩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出生日期:1410年11月16日

逝世日期:1491年2月23日

主要成就:解决广西租赋拖欠的问题

主要作品:《龙坡集》

最高官职:刑部左侍郎

祖籍: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人物生平

编辑

过目不忘

永乐八年十月二十日(1410年11月16日) ,曾翚出生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他年幼时便聪明敏锐,酷爱学习,读书过目不忘。

宣德七年(1432年),曾翚凭借《书经》考中江西乡试。

历职刑部

宣德八年(1433年),曾翚在会试中取得第二名,廷试后被授予同进士出身的身份,在工部观政。他奉工部的命令前往陕西处理永兴王的葬礼事宜,藩臬故旧送给他礼物,他全都拒绝接受。他回京后拜谒少师杨士奇,杨士奇知道曾翚拒绝接受馈赠的事,大为赞赏。

正统元年(1436年)闰六月,明英宗任命曾翚为刑部山西司主事。 曾翚审理案件时,总是尽力追求事实真相,即使是熟悉法律的官员,也自认为比不上他。不久,曾翚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守丧。服丧期满,改任刑部浙江司主事。

正统七年(1442年),沿海卫所多因没有防备而导致海盗作乱,明英宗命令户部侍郎焦宏前往整饬兵备,焦宏上奏请求让曾翚随行。所有有罪的将士,都交给曾翚处理,而防守作战的策略,全都听从曾翚的意见。等到回朝后,焦宏对朝廷的士大夫说:“曾翚主事有谋略,有作为,可以重用。”杨士奇听到焦宏的话,立即准备推荐提拔曾翚,但因杨士奇突然去世,没有实现。

正统九年(1444年)六月,曾翚升任刑部陕西司员外郎。 刑部尚书金濂因为各司上报的文书繁多,命令曾翚掌管这些文书。有涉及权贵的案件,各司或许因害怕而不敢处理,金濂常把这些案件交给曾翚处理。曾翚处事公正无私,一律按照法律来处理,因此贤名越发显著。秦王诬陷巡抚陈镒狎妓,朝廷议论纷纷。曾翚拘捕妓女审理此案,立刻查清事实真相,弹劾藩府诬陷大臣,陈镒得以洗清罪名。

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曾翚升任刑部湖广司郎中。

治理广西

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地方上有职位空缺,明代宗命令大臣各自举荐人选。何文渊当时任吏部侍郎,一向了解曾翚的贤能,于是举荐他,曾翚升任广西布政司右参政。

广西的租赋多拖欠,征收催缴又非常苛刻严厉,百姓不堪其苦,都逃离家园,但赋税和军饷仍照旧征收。曾翚于是核查拖欠租赋的档案,告知百姓逐渐交纳拖欠的军饷实数,停止对他们的征缴,因此边境的储备逐渐充实。

思明土官知府黄銶与都指挥黄矰是族兄弟。景泰三年(1452年),黄矰杀了黄銶父子,却谎称是强盗所为,案件长久不能决断。李棠传檄曾翚和副使刘仁宅去调查黄矰父子,黄矰派人持千金在路上贿赂他们,并且拥精兵来要挟,请求延缓对此案的审理。曾翚坚决拒绝不接受,把黄矰诱出抓进狱中,于是李棠详细上奏黄矰的罪行。恰逢黄矰因阴谋得以逃脱,他通过上书支持明代宗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被升为都督同知,与此同时,父子两人都重获自由。尽管众人对曾翚的安危感到担忧,但曾翚本人却表现得若无其事。

太平府与交趾相邻,永乐年间曾运送食盐来供给征讨交趾的军队。等到战争结束,留在太平府的食盐每年都要拨派民丁看守,百姓为此感到痛苦。曾翚上奏请求把这些食盐折价发给官吏作为俸禄,并罢免了看守食盐的民丁,百姓都欢呼庆幸。不久,曾翚因母亲郭淑人去世离职守丧。

转任河南

景泰六年(1455年),服丧期满,曾翚改任河南参政。当时清军御史竭力多征召士兵来补充军队,曾翚与他们共事,感叹说:“士兵与百姓的户籍不同,怎么可以随意诬陷呢?”有可以分辨清楚的,他总是为百姓分辨。恰逢有人上奏说天下多有冤狱,请求委派官员审理辨别,河南把这个任务交给曾翚。曾翚明察秋毫,详细审理,平反了很多冤案。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曾翚入朝觐见,趁机进言说每年兑运的军粮运到临清仓后,又要再兑给军户,出纳环节多有弊端,请求将永次交兑(明代的一种赋税制度,指的是百姓向国家交纳赋税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和地点,将实物或货币等赋税物品交给指定的官员或机构,完成交纳手续)改为便捷的方式。明英宗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制度一直沿用下去。南阳县有很多流民,众人商议要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境,人心惶惶。曾翚说:“他们不过是因为徭役太重才逃走的,如果逼迫太急,恐怕会生出变故。”于是他与巡抚一起商议解决流民问题,人心才安定下来。

藩司之任

天顺五年(1461年)三月,曾翚升任山东右布政使。 他所居住的官署,相传有妖怪,前任官员都不敢居住,但曾翚却毫无疑虑地住了进去。不久,他的妻子和儿子在官署中去世,众人因此劝说曾翚搬家。曾翚说:“生死有命,妖怪又能做什么呢?”山东旧日苦于黄河河道的劳役,又接连遭受水旱灾害,曾翚尽心赈济抚恤百姓,凡是河道劳役所需,都多方筹划,不以此烦扰百姓。曹州有奸诈的百姓指认百姓新开垦的田地为无税田地,献给皇亲国戚,部使者命令曾翚去丈量土地。曾翚说:“按照旧的规定,允许百姓开垦荒地,永远作为世业,现在却要丈量土地并征税,这恐怕不合适吧?”部使者深以为然,于是停止了丈量。

成化元年(1465年)四月,曾翚转任河南左布政使。 河南的百姓都高兴地说:“我们的父母官回来了。”荆襄地区盗贼兴起,曾翚考虑到朝廷出兵征讨,必定要经过河南,就预先命令各郡县储备粮食和军用物资,准备好草料,军队一到就供应给他们,百姓因此没有受到骚扰。有一年收成不好,百姓缺粮,而又要赏赐军队数万两白银,官府和百姓都感到筹措困难。曾翚会计核算后,发现开封仓的粮食很多,就拿出官粮一百多万石,平价卖给百姓,饥民因此得以度过饥荒,而军队的赏赐也没有短缺。

回京任职

成化三年(1467年)十二月,曾翚升任刑部左侍郎,仍享受从二品的俸禄。

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明宪宗命令曾翚巡视浙江,允许他便宜行事。 曾翚遍历各郡县,询问百姓的疾苦,考察官吏的治绩得失,因不称职而被罢免的官员有几百人,人们都认为处理得当。他减免了繁重的劳役,减少了官府的租税,处罚了奸诈的官吏,禁止了无理的诉讼。工匠因劳役繁重而死亡的,减少他们每年的造作定额;银场因矿藏枯竭而停产的,停止他们每年的赋税;官府机构冗杂的,进行精简;需要增设巡防的,予以增加。百姓都认为这些措施非常便利。

成化七年(1471年),曾翚回朝。有宦官依仗明宪宗的宠信杀人,事情被揭发后,曾翚上奏请求逮捕治罪。奏章上报后,没有得到批复,众人都为曾翚的安危担忧。过了三天,批复下来,最终听从了曾翚的请求。都察院和六科的官员都吐着舌头认为这件事很难办。

致仕归乡

成化九年(1473年)十二月,曾翚自己陈述年老多病,恳切请求退休。明宪宗考虑到曾翚确实多病,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等到辞别时,特地命令光禄寺设宴为他送行。

曾翚回到家后,很少到城里去。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他就徜徉在山水之间,吟诗唱歌来自娱自乐。巡抚和布政使商议每年拨给四名皂隶供曾翚家役使,曾翚推辞不接受。

明孝宗登基后,诏令文臣退休,五品以上的进升一阶,廉洁且贫穷的每年发给半数俸禄。有关部门把这件事告诉曾翚,曾翚按照规定进升了资善大夫的职位,却坚决辞谢了俸禄。

弘治四年正月十五日(1491年2月23日),曾翚生了小病,子孙侍奉在旁边发觉有些异样,问他有什么不舒服。曾翚笑着说:“我今天可以死得正正当当了。”他诵读了曾子关于“启手启足”的话,然后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二岁。

主要影响

编辑

曾翚在刑部任职期间,处理狱讼公正无私,精通法律,对待权贵也不偏不倚,一律依法处理,因此赢得了贤名 ;曾翚在陕西司任职期间,处理了大量奏牍,对于涉及权贵的案件,他也敢于接手处理 ;在广西任职期间,曾翚解决了广西租赋拖欠的问题,通过核查拖欠租赋档案,让民众逐渐交纳实际数目,从而充实了边储 ;在河南任职期间,曾翚积极救灾,多方筹措资金,赈济饥民,并解决了赏军需银的问题,使得公私皆有所措 ;在巡视浙江期间,曾翚遍历郡县,问民疾苦,考吏治得失,整顿了吏治,减轻了民众的负担,赢得了民众的称赞 。

历史评价

编辑

焦宏:曾主事有猷有为,可大用也。 (《资政大夫刑部左侍郎曾公翚神道碑》引)

李贤等:介直刚明,德政懋修。 (《明一统志》)

何乔新:公之位不满其德,故施于用者不尽所蕴。然所谓古之大臣者,公无愧焉。 (《资政大夫刑部左侍郎曾公翚神道碑》)

刘健等:翚性质实,历官四十余年,勤慎不渝,所在共职同列,心师事之。晚节家居,不入城府。殁之日,家无赢赀,乡人高之。 (《明孝宗实录》)

张廷玉等:翚操行谨,所至有声。及归,生计萧然,绝迹公府,乡人以为贤。 (《明史》)

轶事典故

编辑

廉慎君子

据记载,曾翚是一位廉洁谨慎的君子。他清廉得连衣服都破旧不堪,但当他有所坚持的时候,却是万夫莫开,不会因祸福而动摇。自从他入仕以来,就以恬淡退让自守,非常鄙视奔走钻营。他做郎中时,有人劝他只要去拜访一下大臣,公卿的职位就可以立刻得到。曾翚笑着不回答。他执法时从未稍微屈从过,有人认为这不是保全自身和家庭的办法。曾翚说:“我所知道的只是法律而已,其它的不是我所考虑的。”曾翚的职位与他的德行不相称,所以他在任上施展的才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清风高洁

曾翚因年老多病而请求退休,然而,有人却对他提出了三项罪名:贪污受贿、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以及招兵买马图谋叛乱。这些指控震惊了朝廷,明宪宗立即命令巡抚前往调查,捉拿曾翚。

巡抚抵达曾翚隐居的山上后,却惊讶地发现,所谓的“九十九根大柱”实际上是曾翚亲手砍削的木棍搭建的草堂;“丈二琉璃瓦”则是覆盖在草堂上的芦苇;“金砖”台阶则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曾翚的生活清贫,以筛子为饭桌,摆篮为门,这与指控中的奢华生活相去甚远。事实上,曾翚在刑部左侍郎任上,曾巡视浙江,罢免了上百名不称职的官吏,并依法处置了18名贪官。这些人对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曾翚一生为国为民,从未考虑个人利益,他的清廉和正直得到了巡抚的证实。

明宪宗在了解真相后,深感内疚,对诬告曾翚的人进行了严厉处罚,并派巡抚安抚曾翚。他赐予曾翚“清风高洁”的匾额,以表彰他的高尚品质。然而,曾翚婉言谢绝了人役和岁银,只收下了匾额。

人际关系

编辑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辈

曾祖父

曾德荣

贤良却早逝。

祖父

曾存吾

两代人都没有做官,却以德行和信义闻名。他们都因为曾翚的显贵,被赠予刑部左侍郎的职位。

父亲

曾忠良

生母

刘氏

都被赠予淑人的封号。

继母

郭氏

平辈

妻子

萧氏

——

后辈

孙女

曾氏

嫁何一悫,丈夫去世后,侍奉婆婆并坚守节操,历经二十年。万历年间,受到朝廷的表彰。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编辑

曾翚著有《龙坡集》,今已失传。

后世纪念

编辑

据《江西通志》记载,曾翚墓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南小马坑。

史料索引

编辑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国朝献徵录·卷四十六·资政大夫刑部左侍郎曾公翚神道碑》

下一篇 贾铨

上一篇 丁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