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周 编辑

明朝中期大臣

朱希周朱希周

朱希周(1473年7月17日 —1556年12月1日),字懋忠,号玉峰,晚号一山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祖籍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明朝中期大臣。

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十六年(1503年)升任翰林院侍读,正德四年(1509年)被刘瑾指摘《大明会典》的错误被降职,不久又官复原职,不久丁父忧归,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侍读学士,正德十四年(1519年)被擢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嘉靖二年(1523年)改任礼部右侍郎,后因在“大礼议”中反对明世宗,明升暗降,担任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被桂萼弹劾,请求致仕,明世宗被迫同意。

嘉靖三十五年十月三十日(1556年12月1日),朱希周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赐谥号“恭靖”,追赠太子太保

(概述图来: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朱希周

字:懋忠

号:玉峰、一山居士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直隶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出生日期:1473年7月17日

逝世日期:1556年12月1日

主要作品:《明会典》(参修)、《孝宗实录》(主持编修)

主要成就:极力促成左顺门事件

官职:南京吏部尚书

谥号:恭靖

追赠:太子太保

祖籍: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成化九年六月二十三日(1473年7月17日),朱希周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虽然当时其家已移居府城,但朱希周仍以昆山籍起家,年十四入昆山县学。

入仕翰林

弘治九年三月十八日(1496年4月1日),明孝宗赐朱希周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当时明孝宗喜欢他的名字,把他提为状元。 三月二十日(4月3日),明孝宗赐予朱希周朝服冠带和其他进士宝钞。 三月二十一日(4月4日),朱希周率诸位进士上表,向明孝宗谢恩。 三月二十二日(4月5日),朱希周率领诸位进士拜谒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三月二十六日(4月9日),明孝宗任命朱希周为翰林院修撰,后以病辞官。

弘治十四年七月七日(1501年7月21日),朱希周疾病痊愈,回到京城,官复原职。

弘治十六年三月四日(1503年3月31日),明孝宗以《大明会典》编修完成,升任朱希周为翰林院侍读(《明史》作翰林院侍讲),充任经筵讲官,后以病辞官。

正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507年11月29日),朱希周疾病痊愈,回到京城,官复原职。

武宗信任

正德四年四月二十一日(1509年5月9日),明武宗以《孝宗实录》编修完成,赏赐朱希周银币三十两,纻丝罗二表里。 五月七日(5月25日),刘瑾指摘编修《大明会典》中的小错误,贬降朱希周为翰林院修撰。 五月二十一日(6月8日),吏部请求重新升任朱希周为翰林院侍读,明武宗听从了。 七月七日(7月23日),两京翰林院掌印官,大学士李东阳让吏部选两个人出任,吏部推举了朱希周和丰熙。

正德五年七月十一日(1510年8月15日),明武宗任命朱希周和蒋冕为应天府考试官,主持应天府乡试。

正德六年(1511年),朱希周遭逢父亲丧事而归乡。

正德十一年五月十一日(1516年6月10日),明武宗升朱希周为侍读学士。

正德十二年三月十四日(1517年4月4日),朱希周被任命为殿试读卷官,在殿试中审读考生的试卷。

大礼之争

朱希周石刻像 朱希周石刻像

正德十四年七月五日(1519年7月30日),明武宗擢升朱希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嘉靖二年闰四月二十五日(1523年6月8日),朱希周三年考满,明世宗录其子朱景固入国子监读书。 八月八日(9月16日),朱希周改任礼部右侍郎。

嘉靖三年六月八日(1524年7月8日),朱希周上言说:“太常乐舞人数有定数,不应当更改设置。”当时,正逢争议“大礼”,朱希周多次同他的长官争执。恰逢左侍郎吴一鹏奉命出使安陆,尚书席书没有到,朱希周独自料理礼部事务。而明世宗刚刚营建观德殿,命协律郎崔元初在大内教习乐生舞生,太常卿汪举弹劾他。明世宗于是命太常官一人一同入大内教习,朱希周就上了这折奏疏,明世宗不听从。汪举又争辩,明世宗责备他妄加议论。而此时张璁、桂萼已经召来,更是交互上疏请求除去本生的称号。明世宗高兴地听从他们,催促礼官备好呈上册封礼仪。

七月十四日(8月13日),朱希周率领郎中余才、汪必东等上疏劝谏明世宗。 七月十五日(8月14日),由于大量奏疏没有得到批复,杨慎率满朝大臣在左顺门跪地力谏, 朱希周奔走告诉众阁臣说:“群臣拜伏在宫前,你们能坐视不管吗?”于是也偕同群臣跪伏请求。明世宗听了,大怒,命令朱希周与何孟春等都等待处分,而把百官都拘禁在钦犯监狱中。

七月十七日(8月16日),呈上册封章圣皇太后的文告,朱希周及尚书秦金、金献民、赵鉴、赵璜、侍郎何孟春、都御史王时中、大理少卿张缙、徐文华都不到场。明世宗大怒,责令陈述情状。 七月十八日(8月18日),朱希周等人认罪,明世宗又严旨斥责才作罢。然而此时百官中拘捕入狱的人还没有释放,朱希周上疏说:“众臣狂妄轻率,原本不可宽恕。但现在献明世宗的神主将要到达,一定要百官斋戒迎接,才能够完成礼节。请求早日释放被拘禁的人,以完成大典。”明世宗没有采纳。“大礼”于是从此确定了。 八月二十二日(9月19日),朱希周请求致仕,明世宗对他进行挽留。 九月九日(10月5日),明世宗擢升朱希周为礼部左侍郎。

明升暗降

嘉靖四年七月五日(1525年7月24日),朱希周升任南京吏部尚书, 当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当初明成祖朱棣从北京打到南京,在南京做了皇帝,后来蒙古残部屡次侵犯北方,朱棣就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就这样,在南京各部留了一套班子,但是班子中的官员没有实权,之后这里基本是收纳失意(不得志)官员和养老官员的场所。

嘉靖六年四月二十九日(1527年5月28日),大规模考察京官,朱希周会同都察院对南京官员进行考核,南京六科没有被罢黜的人。 八月二十七日(9月22日),桂萼极力称病请求退休,当时,桂萼因争议大礼忌恨朱希周,并且憎恶两京的言官曾经弹劾自己,因此说朱希周畏惧权势曲意包庇。朱希周说:“南京六科只有七人,确实没有可以贬黜的人。大臣把言官作为私有财产固然不可以,如果为了避言官的嫌疑,就责备他们,尤其不可以。并且假使整个官衙都是贤良之人,一定要去掉一二人显示公正,假使整个官衙全都品行不端,也只去掉一二人敷衍塞责吗?”于是就请求退休。明世宗用温和恳切的诏谕答应了他,仍然命令有关部门每年供给俸禄。

隐居而终

朱希周隐居阳山图 朱希周隐居阳山图

朱希周自此而家居三十年,朝廷内外推荐他的疏奏有三十多封,最终没有再任职。他住在吴趋里,那里市货溢衢,繁华满目,但他家萧条冷落得像在村落中一样。一天坐到晚,席无倾倚,即使是盛暑也衣冠必整。他的学行醇笃性,悟于世利,廉情自持,门生故吏馈遗,一无所受。不治产业,不蓄姬媵,仅有一头做杂事而已。里中少年稍有跌岩者,惟恐其知之遭诃责。晚岁隐居阳山,以山水文籍自娱。

嘉靖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1532年11月19日),吏部请求起用朱希周,明世宗不同意。

嘉靖三十五年十月三十日(1556年12月1日),朱希周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朱希周临死前,叮嘱几个儿子说:“他日如蒙承皇上赐予谥号,不要触犯了我的家讳。”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六日(1557年5月4日),朱希周的死讯传到北京,明世宗避开了“文”字,对其赐谥号“恭靖”,追赠太子太保(《明史》作太子少保),按照体例赐予葬礼。

主要影响

编辑

政治

朱希周在大礼议期间,坚决支持护礼派,朱希周在嘉靖三年(1524年)曾上疏说:“陛下以孝宗为父考、以昭圣为母三年了,而更改重定的言论忽然从朝中出现,那么圣明的诏书就成为空话,不足以使天下人相信,祭告就成为亵渎的礼仪,拿什么感动神灵。而且本生不是贬词,不妨碍正统,而且亲情的义理寄寓其中。为什么要嫌恶它,而且一定要除去它,使天下滋生非议。” 后来,在左顺门案中,朱希周又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杨慎率领众臣拜伏在左顺门前,而内阁的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参与,朱希周就前去规谏内阁的大臣,于是内阁的大臣也偕同群臣跪伏请求。 虽然后来大礼议中以明世宗的胜利而告终,但是朱希周在大礼议事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学

朱希周在文学方面成就显著,曾多次奉命参与修撰史书。如朱希周曾参与编修《大明会典》有功而被明孝宗擢升翰林院侍读, 后来明武宗即位,权宦刘瑾以《大明会典》中的错误贬降朱希周为翰林院修撰,以此来打压朱希周等文学出众的人, 但是,明武宗也没有就此不相信朱希周的文学功底,在《明孝宗实录》完成后,马上恢复朱希周的官职。

历史评价

编辑

明世宗朱厚熜:咨尔南京吏部尚书致仕朱希周乃太常寺典簿厅典簿景固之父,受天间气,为世伟人,伦魁擢第,素非温饱之图,法从登庸,首践清华之地。经筵史局,备著忠勤,翰学官僚,兼资宠任。峻官班之迭进,茂令誉之彰闻。比擢二卿,载登八座,职专邦治,望重留都。顾老成方切于倚毗,而晚节甘求于靖退。 (《皇明历科状元录》引)

张衮:我国朝大臣以清德重望,朝廷尊礼,士大夫敬信,完名全归三吴之岳望,则有若尚书朱公焉。 (《资政大夫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靖朱公希周墓志铭》)

文徵明:我辈皆有过举,惟玉峰混然一纯德人也。 (《四友斋丛说》引)

徐阶、张居正等:希周学行醇笃,性恬于世利,居官守正。 (《明世宗实录》)

何良俊:余在屏后窃巍之,见其言若不出口,步履蹜蹜如有循,盖恂恂一长厚君子也。其当事时,刚毅如此,乃知仁者固有勇哉。 (《四友斋丛说》)

归有光:毛文简为礼部尚书,朱恭靖为吏部尚书,顾文康公以礼部尚书入殿阁,三公皆大魁,由禁林迁。 (《贞翁净稿序》)

陈鎏:为人庄重简淡,嶷然有守,其中夷易平直,廉不徼名,学惟务实。 (《皇明历科状元录》)

王世贞:①公之乞归,威凤渐鸿;天下仪之,公为长者。祥麟驺虞,天下化之;无用之用,其用乃弘。公存吴重,公殁吴轻;岂非吴轻,世悲老成。 (《吴中往哲像赞》)②尚书握留铨,五十遂悬车。优游更三纪,块然返其初。 眉宇蔼春阳,和风被里闾。良璞犹未雕,见者称璠玙。 (《朱尚书希周》)③吾吴朱恭靖希周,弘治丙辰状元,盛德为天下师表。 (《弇山堂别集》)

凌迪知:庄重简沉,嶷然有守,坦夷平直,廉不徼名,厚德直谅,人不可及。 (《万姓统谱》)

俞汝楫:希周学行醇笃,性恬于世利,居官守正,在礼部能举其职,为南吏部以考察庶官,无所阿徇,忤执政意。 (《礼部志稿》)

查继佐:壬辰吴文定、癸丑毛宗伯、丙辰朱希周,皆厚德直操,人不可及。 (《罪惟录》)

张廷玉等:性恭谨,不妄取予。 (《明史》)

和珅等:希周性耿介,不妄取予,终身无他嗜好。 (《钦定大清一统志》)

轶事典故

编辑

名善状元

弘治九年(1496年),明孝宗拆阅进呈的科举试卷,见一人名朱希周,朱是国姓,又周家有天下八百年,遂钦定为第一。

不妄取予

传说,朱希周的一个门生担任南京乡试主考官,恰巧朱希周的两个儿子也报了名参加本次考试。那门生前来拜访他的时候,就假装请教道:“老师啊,您说今年应该考些啥题目好呢?”话里的意思,那是相当明确了。但朱希周回答说:“那是你的公务,我一个老百姓不能乱发表意见。”客人走了以后,朱夫人问朱希周:“你觉得咱这俩孩子能考上吗?”朱希周答:“我看没戏。”夫人就有点急:“那人家要帮你忙你为啥装憨?”朱希周说:“那样干太缺德,不仅对其他考生不公,还会害了我的学生。”结果,他那两个儿子,真就没能考上。

卖席不贪

朱希周中了状元后,并不沾沾自喜,衣锦还乡时只是步行。后来做了礼部侍郎.为了筹集买房的钱,把家里织的一车席子拉去市场上卖。管理市场的官员不让拉进去,要有朱希周的名帖证明是他的才行。家人跑回去告知朱希周.叫朱希周给名帖,朱希周没有答应,说:“城里价钱高,城外价钱低,就卖个低价钱又何妨。”结果家人以平价把一车席子卖了出去。

乐极生悲

朱希周24岁状元及第。在他84岁这一年,适逢丙辰科殿试,诸大绶状元及第。本来,每一科新状元及第后,必须首先去见上一科的状元,但是世宗却令诸大绶先去拜谒朱希周。因为两个丙辰科状元同在一朝,实属旷古盛事,而且,朱希周又卧病在床,如不及时去见,恐怕两位丙辰科状元就难以见面了。为示优礼,世宗特诏谕礼部主要大员陪同前往。诸大绶头簪金花,身著官服,在喧天的鞭炮和鼓乐声中来到朱希周府上,门吏慌忙进内禀报:“丙辰科诸状元前来拜谒上丙辰科状元朱大人!”朱希周一听,陡然翻身而起,大声叫道:“快请进!”礼部官员们簇拥着新科状元诸大绶,来到病榻前拜谒朱希周。朱希周受拜,忽然大笑不止,只见他脸色由白变紫,突然脑袋一歪,竟一命呜呼!

人际关系

编辑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辈

远祖

朱仁轨

唐朝孝友先生。

六世祖

朱琼

官至长洲县学教谕。

五世祖

朱德润

字泽民,元朝山水画家,避乱奔南,自睢阳迁居吴县阳山。

高祖父

朱吉

明洪武年间历任户科给事中、中书舍人、湖广按察佥事,永乐年间复召为中书舍人,自常熟迁居昆山。

曾祖父

朱永

字士常,不仕。

祖父

朱夏

字日南,以子朱文云贵初赠监察御史,后以朱希周贵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

父亲

朱文

《明史》误作朱文云,官至云南按察副使,自昆山迁居吴县。以朱希周贵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

母亲

王氏

封恭人。

——

妻子

钱氏

——

后辈

儿子

朱景固

一作朱景,嘉靖二年(1523年)被录为国子监生,官至南京都督府都事。

孙子

朱衍中

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任宜兴教谕,房县知县。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编辑

朱希周曾经参加纂修《通鉴纂要》《孝宗实录》,著有《恭靖公集》和《明伦大典》二十四卷。

史料索引

编辑

张衮《资政大夫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靖朱公希周墓志铭》

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

下一篇 丰熙

上一篇 吴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