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科 编辑

桃金娘目下的一科

胡颓子科胡颓子科

胡颓子科(学名:Elaeagnaceae Juss.)是桃金娘目的一科。该科植物属灌木、乔木或藤本,被银白色或褐色至锈色盾形鳞片,有的有星状绒毛,其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e L.)是优良的固沙植物品种。

胡颓子科有三属,分别为沙棘属,胡颓子属,水牛果属。其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地区。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分布。在中国分布有沙棘属( Hippophae L.)和胡颓子属 ( Elaeagnus L.),约60种,遍布全国各地。

中国的沙棘属植物尽管只有4种,但因其含有沙棘油、富含维生素C、糖类及有机酸等有益人类健康成分,在过去20余年中已得到极为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胡颓子科

拉丁学名:Elaeagnaceae Juss.

界:植物界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蔷薇超目

目:桃金娘目

科:胡颓子科

形态特征

编辑

胡颓子科植物

常绿或落叶直立灌木或攀援藤本,稀乔木,有刺或无刺,全体被银白色或褐色至锈盾形鳞片或星状绒毛。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羽状叶脉,具柄,无托叶。

花两性或单性,稀杂性。单生或数花组成叶腋生的伞形总状花序,通常整齐,白色或黄褐色,具香气,虫媒花;花萼常连合成筒,顶端4裂,稀2裂(Hippophae),在子房上面通常明显收缩,花蕾时镊合状排列;无花瓣;雄蕊着生于萼筒喉部或上部,与裂片互生,或着生于基部,与裂片同数或为其倍数(Hippophae),花丝分离,短或几无,花药内向,2室纵裂,背部着生,通常为丁字药,花粉粒钝三角形或近圆形(Shepherdia则为椭圆形);子房上位,包被于花萼管内,1心皮,1室,l胚珠,花柱单一,直立或弯曲,柱头棒状或偏向一边膨大;花盘通常不明显,稀发达成锥状。

果实为瘦果或坚果,为增厚的萼管所包围,核果状,红色或黄色;味酸甜或无味,种皮骨质或膜质;无或几无胚乳,胚直立,较大,具2枚肉质子叶。

分布范围

编辑

本科有3属(沙棘属Hippophae、胡颓子属Elaeagnus、水牛果属Shepherdia)8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地区,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及北美洲也有。我国有2属(沙棘属Hippophae、胡颓子属Elaeagnus)约60种,遍布全国各地。

下级分类

编辑

沙棘属

沙棘H. rhamnoides:

1971年芬兰土尔库大学植物系的 Arne Rousi 对本属作了详细研究,特别对沙棘H. rhamnoides作了考证,他将本种分为9个亚种,其中我国有5亚种,产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原亚种Subsp. rhamnoides在我国未发现有分布。5亚种分别为:中国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江孜沙棘。其中,中国沙棘过去定为沙棘H. rhamnoidesLinn.,所有记载中国植物的书籍及对中国沙棘的研究都用这个名字。因此,此处仅对中国沙棘进行描述。

别名:

醋柳(山西),黄酸刺、酸刺柳(陕西),黑刺(青海),酸刺(内蒙古)

形态特征:

沙棘沙棘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1-5米,高山沟谷可达18米,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嫩枝褐绿色,密被银白色而带褐色鳞片或有时具白色星状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黄色或锈色。单叶通常近对生,与枝条着生相似,纸质,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0-80毫米,宽4-10(-13)毫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基部最宽,上面绿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状柔毛,下面银白色或淡白色,被鳞片,无星状毛;叶柄极短,几无或长1-1.5毫米。果实圆球形,直径4-6毫米,橙黄色或桔红色;果梗长1-2.5毫米;种子小,阔椭圆形至卵形,有时稍扁,长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泽。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

产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常生于海拔800-3600米温带地区向阳的山嵴、谷地、干涸河床地或山坡,多砾石或沙质土壤或黄土上。我国黄土高原极为普遍。后选模式标本采自山西交城。

主要价值

编辑

中国的沙棘属植物尽管只有4种,但因其含有沙棘油、富含维生素C、糖类及有机酸等有益人类健康成分,在过去20余年中已得到极为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一篇 谷明

上一篇 黄刺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