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边城 编辑
镇边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城墙是石头砌的,房子是石头筑的,街道是石头铺的。镇边城内分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为街,东西为巷,无论街巷,还是胡同均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就。镇边古城应有古庙12或13座。分别是老爷庙、寿星庙、庵庙、城隍庙、山神庙、娘娘庙、大佛寺、龙王庙、真王庙、火神庙、魁星庙,一共11座古庙,但还有一、二座老乡再也想不出。
中文名:镇边城
外文名:zhen bian cheng
别名:灰岭口
特点:石头城
组成: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
地点:长城内侧
镇边城位于长城内侧,隶属于怀来县瑞云观乡,地处怀来与北京昌平门头沟交界处,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北京边关三城。
镇边城掠影
镇边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城墙是石头砌的,房子是石头筑的,街道是石头铺的。石头成了这座古城生命元素的主要构件,长长的条石,细细的碎石,玲珑的卵石,一应俱全。 镇边城内分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为街,东西为巷,无论街巷,还是胡同均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就。房屋原来基本是四合院,大部分为石头砌成,只有在特别显眼的地方或需要修饰的地方才用青砖砌成;城中间有一座钟鼓楼,有12座寺庙,能看到的只有大佛寺,寺里的苍松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仍然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可惜这些古庙都毁于"疯狂"的"文革"之年。现存的庙中老爷庙保存较完好。老爷庙也即关帝庙,位于南门东侧三株古槐树之北。据说在老爷庙门前,原一座牌坊,牌坊的正面是"镇边城"三个,背面是"忠义坊"三个字。庙的主殿尚存,虽然内部堆满了杂物,但古色的立柱和斗拱,还可看出当年的精致。老爷庙尚存一块石碑立于南门的大槐树下。石碑背面为记录了捐赠者的姓名,可惜碑的正面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城中有一戏台已经300多年了,梁上的彩绘仍依稀可辨。城中居民大都是守边将士的后裔,来自四面八方,经几百年的光阴荏苒,习俗早就趋于一致。这里盛产核桃,杏仁,尤其是核桃与外面的不一样基本每年都会有游客慕名而来。
南口战役镇边城-水头突破点
说镇边城,就不能不提明长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京西北因靠近蒙古各部,常常遭到侵扰。事实上,镇边城之前,因有许多西北—东南方向的峡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的主要通道。明代因为深受这些部落的掠夺之苦,便在这些峡谷中修建了大量的防御设施,叠迭不穷的山峦上堡垒、关城、烽火台、边墙错综复杂,烽火台更是一直穿山而出,直达官厅水库附近的怀来盆地。当时,北京段长城大部归属蓟镇管辖,而镇边城正是蓟镇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畿辅通志》卷五十七中有记载:“长城岭,在州西少南(指昌平州)。岭上有方堞遗址,传是秦皇所筑。有泉曰马跑。又西三里有了思台。下台西又十里,皆峻岭也。曰灰岭者,险倍于长城,石如蛤粉。下山有城,是镇边之废邑。又西十里有城,是曰镇边。两旁皆山围之……”又卷六十七载:“镇边路城,在州西一百里(指昌平州),接宛平县界。明正德十五年筑,东西跨山,周三里,门二。设守御千户所。后又增筑城于其西,曰镇边新城,门三。本朝顺治初设参将驻守,后改设都司。旧城已废。康熙六年,千总郑俊、都司胡坛捐资修建。今设外委驻守。城有镇边仓……” 镇边旧城,横跨沟谷而建,结果山洪暴发,旧城首当其冲,终被废弃。今天我们看到的镇边城就是所谓的镇边新城。 镇边城,建于明万历年间。顾名思义,是一座镇守边防的军事小城。镇边城西南是巍峨秀挺的笔架山,笔架山最高峰1445米。山北属怀来,山南就是北京,可见当年镇戍边城扼守京畿的重要性。 镇边城城墙由大块坚固的山石砌成,围城坚固,城高4.2米(现高3米),为一石头城。为迁就地形,东部城墙北偏西18度。城开东、南、北三门,三个城门都是对扇木门,南北城门原都有瓮城。北门内侧门券尚在,南门已经消失,仅存留三棵同年的老槐树。东城中间有一座5米宽的砖拱城门,城门上方有一匾额上书“镇边城”三个大字(这块匾额原来在南城门,因南门被毁才移到这里)。城北门处原有一赑屃驮碑,记载建城年代事略。城南门处原有一牌坊,工艺精美,用料讲究。城西北角、西南角和东门正对的西城墙上有三个角楼。
在现代历史上镇边城也书写过辉煌 :这里是怀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建立的地方;1937年8月,国民党军队曾与日军在此激战,据说城墙上还有当时留下的弹孔。
镇边城村位于怀来县东部,与北京昌平区南口镇和门头沟区雁翅镇相邻。盘旋在蜿蜒的山路上,一阵阵凉风灌入车里,远处山下是波光粼粼的官厅水库。进到村内,院墙、屋舍、路面几乎都是石头筑成,悠悠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村口的宣传栏显示,这座北京西侧的“边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建村之初为的是抵御外敌的侵袭,在这一片易守难攻的山峦之上修建了堡垒、烽火台、边墙等防御设施。镇边城村即由此得名。
三百多年后,历史再次赋予这个小村御敌使命。1938年秋,距卢沟桥事变仅一年,镇边城村建起了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这个支部带领群众和地方武装,成为连通平西、平北两个抗日根据地的重要节点,并将抗日烽火燃遍怀来大地。
村子东南侧,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小院,院北有一间石头砌成的小屋,屋外悬挂的党旗在夏风吹拂下徐徐招展,屋子的门楣上有一个金色的匾额,上书“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便是村支部纪念馆。
1563年,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居庸关南约2.1千米,分为10路,前7路为蓟镇旧属,第八至第十路为黄花镇、居庸关、镇边城。这样,昌平镇的防御区段俱并入蓟镇。
1568年,戚继光以左都督总理蓟辽昌保练兵事务,节制四镇兼蓟镇总兵官,又把10路分12路,这样蓟镇西部边界至镇边城也是正确的。
至于戚继光自己说“左山海,右居庸”是说明蓟镇的重要,左控山海雄关,西扼居庸要塞,并非具体表述镇防边界,即使是表述镇防边界也可以,因为镇边城属于居庸关的防御体系。
明朝的九边重镇具体是指的这几个地方
蓟州镇
总兵初驻桃林口,后移迁安寺子峪(也称狮子峪),天顺年又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管辖的长城最初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原名灰岭口),自增设昌平镇后,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怀柔区境)。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
昌平镇
总兵驻昌平(今北京昌平区)。管辖的长城是从原蓟州镇防区划出的渤海所、黄花镇、居庸关、白羊口、长峪城、横岭口、镇边城诸城堡长城线,其东北起于慕田峪关东界,西至紫荆关,全长230公里。
真保镇
总兵驻保定,管辖的长城北起紫荆关,经倒马关、龙泉关、娘子关、南至故关,全长390公里
1《西关志·居庸卷》说:“长城岭在居庸关西南一百零五里马跑泉西,离镇边城一十五里,相传秦始皇所建。”
2《日下旧闻考》2157页引《蓟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岭曰长城,微有古堞剥蚀,传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马跑。”
3《长安客话》134页:“镇边城东南十八盘西五里许有岭焉,曰长城,其巅瓦砾纵横,微有雉堞,剥落沆莽(沆莽,广大貌),是为秦皇之址。”
4新编《昌平县志》850页载,燕长城位于流村、老峪沟、高崖口三乡西山,南北长60余里,现在遗址残高1·5米,寛2米。同书《文物古迹分布图》则标为北齐长城。《昌平文物探寻》说:“古长城,位于昌平区流村镇马刨泉村。北起高楼(原名皇龙院,亦称黄鹿院),北山梁连接在明重建的八达岭长城上,南经禾子涧锅顶山、老峪沟村南山鳌鱼岭,折向南至马刨泉的北祁岭,再南出昌平区界至门头沟区大村东山。”本人认为燕长城从怀来进入延庆,不经过昌平。上述长城正是长城岭的秦长城,后来为北齐所利用,往北直走向延庆县帮水峪村海拔1239米的清水顶。
长城专家却说,燕、秦长城不经过北京延庆,而在延庆以北300里河北赤城县独石口、滦河上游一带,没有文献依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