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牌 编辑

古代武器

藤牌藤牌

藤牌,指藤制的盾牌。古代作战时用以遮挡敌方兵刃矢石等的护身武器。圆形,中心突向外,内有上下两藤环,可容手臂挽入,并有横木,便于执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藤牌 

拼音:téng pái

注音:ㄊㄥˊ ㄆㄞˊ

出处: 《广阳杂记》卷二

解释

编辑

指藤制的盾牌。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兴珠 今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万夫,前跃八尺,后退一丈,不可敌也。”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的是翻斤斗,打藤牌。”

清代藤牌兵清代藤牌兵

藤牌是一种用藤条编织的盾牌。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做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最早出产于福建,明代中叶传人内地。藤牌是采集山上老粗藤制作的,一般编制成圆盘状,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圆径约三尺,重不过九斤,牌内用藤条编成上下两环以容手臂执持。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加上藤本身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不易兵器砍射破入。

其它相关

编辑

戚继光鸳鸯阵中的藤牌

明代南军藤牌明代南军藤牌

明代枪、炮已有相当威力,但使用有限,盾牌仍然发挥其作用。尤其在抗倭战场上,戚继光采用轻捷的藤牌兵屡胜倭寇。戚继光《纪效新书》:盾牌「其来尚矣,主卫而不主刺,国初本加以革,重而不利步」,故改「以藤为牌,铳子虽不御,而矢石枪刀皆可蔽」。至於演练藤牌的方法,何良臣《阵纪》说道:「赖礼衣势、斜行势、仙人指路势、滚进势、跃起势、低平势、金鸡闯步势、埋伏势」八种,至於姿势,则要求「盾牌如壁,闪牌如电,遮蔽活泼,起伏得宜」。都是灵活的上步、退步、小跳步等。

明代南军藤牌兵明代南军藤牌兵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笑,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

广东省湛江市藤牌

藤牌:一种掩护身体,抵御刀、枪、矢、石的防御性武器,属佐兵器,俗称挡箭牌。北方多是木、铁、皮革制作,长方形或梯形,称盾牌。

广东湛江民间多是圆形藤制,称藤牌。藤牌盛行与各种兵器对练,既防御又进攻,要求胆勇气力,轻足便捷。一般习武,用矛盾对打,单刀盾牌进攻,三节棍与盾牌刀对抗等。湛江民间藤牌多与三叉并用,三叉也称马叉,缘于“湛江人民抗法斗争”。

一百多年前,湛江人民不畏强暴,用收拢稻草谷物的农叉,手持藤牌与法帝国殖民主义者搏斗(1899年法国强租广州湾(今湛江)),流传至今,成为湛江武术中的常见传统习武项目。川民间用藤牌层层搭架,叠罗汉舞狮,称舞貔貅,武术与舞狮合一,气势宏伟。

徐闻县迈陈镇东莞村,用藤牌操练藤牌古阵,十分壮观。一人指挥,三人锣鼓配合。64人分攻守双方,各32人组成4队,攻方使用32件长短兵器,攻上袭下;守方用32个藤牌布防应对。阵式多变,刚柔相济,疏密相通,动静结合,用兵灵巧。阵式内容:单龙出海、双龙出海、四象阵、八卦头、四面埋伏、十字阵、剪刀阵、走园山,已有五百余年历史。

藤牌军

明代大将戚继光十分重视盾牌的使用。他非常善于量才用兵,选拔“少壮便捷”的士兵担任藤牌手,“健大雄伟”的壮士则当长牌手。步战时,他指挥队伍,前面“二牌并列,狼筅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身后。”

下一篇 藤盾

上一篇 长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