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教堂 编辑

罗马式建筑教堂

马礼逊教堂马礼逊教堂

马礼逊教堂的建造是为了澳门少数的基督教徒而设, 而教堂则位于永久的墓园, 墓园中安放了五十个英国及美国人的墓碑, 而这些墓碑使世人想起昔日澳门的国际商务及海军驻澳门的日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马礼逊教堂

外文名: Morrison Chapel

地理位置:澳门马礼逊墓园内

著名景点:教堂

建立时间:1821年

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

建筑布局

编辑

马礼逊教堂

这座细小的教堂是罗马式建筑,以石建成,又被称<马礼逊小礼拜堂>, 教堂的兴建是为了纪念曾将圣经翻译成中文的传教士罗拔, 教堂的画窗上刻画了一本圣经的图案并写上<太初有道>的字样, 在圣檀的两旁, 分别放置纪念占士安迪葛及亨利马基臣的纪念碑。

教堂的门窗为别致的拱形设计,教堂门前亮着很有特色的小圆灯,教堂内只有十张长椅,教堂顶部保持着年代久远的屋梁、屋椽以及两台长吊扇。教堂四周的环境清幽脱俗。

内部设施

编辑

马礼逊教堂马礼逊教堂

教堂的窗门为拱形设计,别具匠心,教堂门前亮有别致的小圆灯,周遭环境清幽脱俗。在这座本澳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内,只置有十张长椅,教堂顶部保持着年代久远的屋梁,屋椽与两把长吊扇,十分别致有趣。

历史沿革

编辑

1552年,福音由耶稣会传教士传入澳门。

1807年,基督新教则是由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传入。

马礼逊教堂马礼逊教堂

1821年,修建马礼逊教堂位于东方基金会新会址边的永久墓园内。

1834年,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在华贸易的垄断权,随之也失去了马礼逊教堂的管理权,转而由英国政府管理。

1870年,管理权则转移到受托管理委员会,受托管理委员会至少要有三名领事或者两名居住在澳门、来自两个拥有基督新教的国家的高级代表组成。

1921年,杜培义主教(Bishop Duppuy)推动教堂重建,但教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重建后的教堂必须隐藏在高墙之后,而且不能有教堂敲钟。

1922年,教堂重建工作完成,祝圣为“上帝的圣殿”,就是现今的马礼逊堂。

二战后,教堂以马礼逊命名。

旅游信息

编辑

所处地址

基督教坟场(东方基金会侧)

开放时间

上午8时至下午5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