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章竞 编辑

北京作家协会原主席

阮章竞阮章竞

阮章竞(1914-2000),曾用名洪荒、啸秋,1914年1月31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沙溪(今中山市沙溪镇)象角村。少时因家贫只上4年小学,而后一直刻苦自学。13岁当油漆学徒,20岁失业赴上海,开始文学创作,发表第一部小说《割稻的故事》和第一首自由体诗《故乡》。1937年北上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任游击队指导员、八路军太行山剧团团长兼民族革命战争艺术学校和前方鲁迅艺术学校教员。1939年1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常务理事。解放战争时期,创作大型歌剧《赤叶河》,1947年2月创作长诗《圈套》,获晋冀鲁豫边区文学特等奖;1949年3月又写出歌唱妇女翻身解放的长篇叙事诗《漳河水》,影响广泛,被文学史界视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的重要作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第五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届常委、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创作童话长诗《金色的海螺》获全国儿童文学首次评奖的一等奖。从事文学创作40年,写下大量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其将新诗与民歌、新诗与古典诗词相融洽的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2000年1月11日在北京辞世,骨灰葬在家乡沙溪岗背公墓园。之后其亲属将其新时期创作的300余首诗歌,配上其60幅画作、20件篆刻,编成《晚号集》,协助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1年1月出版。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阮章竞

别名:洪荒,啸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4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2000年1月11日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

代表作品:漳河水

人物生平

编辑

阮章竞,曾用名洪荒、啸秋,广东省香山县沙溪人。民国3年(1914)1月31日出生,少时家贫只上4年小学,而后一直刻苦自学。13岁起当油漆学徒,又是天涯美术社的活跃成员。20岁失业后,立刻奔赴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上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在南京《大道日报》发表第一部小说《割稻的故事》。翌年秋,受冼星海、吕骥等进步文艺家的影响,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工人、学生中教唱歌曲,当指挥。其间创作小说《林肯少年时候的故事》,在上海出版的《青春》杂志上,发表创作的第一首自由体诗《故乡》。

抗战爆发后,阮章竞奔赴太湖一带进行抗日宣传,1937年底北上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任游击队指导员,太行山八路军剧团政治指导员、艺术指导员和团长,兼任民族革命战争艺术学校和前方鲁迅艺术学校教员。1939年1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常务理事。1945年,在百团大战著名的黄岩洞保卫战中,准确判断敌情,使剧团摆脱日军进攻,化险为夷。此时期创作的作品最多,主要包括四幕话剧《未熟的庄稼》、小歌剧《比赛》、独幕话剧《糠菜夫妻》等。

解放战争时期,阮章竞将参加土改的体验融铸成大型歌剧《赤叶河》。收集当地俚歌民曲,吸收原汁原味的口头文学营养,逐步形成独有的语言特色。1947年2月,创作被自己称为“俚歌故事”的长诗《圈套》,获晋冀鲁豫边区文学特等奖。1949年3月,又写出歌唱妇女翻身解放的长篇叙事诗《漳河水》,被文学史界视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的重要作品之一。1949年8月,阮章竞赴布达佩斯(今匈牙利首都)参加世界青年代表大会,在火车上即兴为郭兰英所写的《妇女自由歌》获大会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阮章竞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第五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第四届常委、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创作四幕话剧《在时代的列车上》、童话长诗《金色的海螺》(获全国儿童文学首次评奖一等奖)、《马猴祖先的故事》和《牛仔王》。在音乐、书法、绘画、篆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深入工厂、矿山,以满腔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者,创作不少作品,出版诗集《虹霓集》、《迎春桔颂》、《白云鄂博交响诗》、《勘探者之歌》等。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大量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结集出版《阮章竞诗选》、《夏雨秋风录》、散文集《新疆忆旅》等,将新诗与民歌、新诗与古典诗词相融洽的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晚年,专心创作长篇小说《山魂》。发表中篇小说《白丹红》、纪实文学《赵亨德》、《五阴山虎郝福堂》。长篇小说《山魂第一卷》的《霜天》,得中国文联晚霞工程支持,1997年出版。1999年在《香山报》发表的诗歌《我终于来得及为你歌唱——澳门》是其绝笔。

2000年1月11日,阮章竞在北京辞世,骨灰葬在家乡沙溪岗背公墓园。之后,亲属将其遗作,新时期创作的300余首诗歌编成诗集《晚号集》,并将其画作60幅和篆刻20件作该书配图,由其女阮援朝协助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1年1月出版。

下一篇 萧淑娴

上一篇 刘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