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士翱 编辑
李士翱(1488年7月2日—1562年2月18日),字如翰,号长白,山东济南府长山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郭里镇)人,祖籍北直隶真定府枣强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明朝中期大臣。
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潜山县令,改婺源知县。嘉靖七年(1528年),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奉命巡盐两淮,条陈四事,受到明世宗的褒奖。嘉靖十三年(1534年),出任荆州知府,修筑公安、监利河堤,深得百姓爱戴。嘉靖十八年(1539年),改任承天知府。不久升任湖广右参政,分守湖南道。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升任山西按察使,历任山西右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历任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升任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升任工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改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不久夺职罢归。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正月,李士翱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隆庆三年(1569年)四月,赠太子太保。
(概述图来源: )
全名:李士翱
字:如翰
号:长白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府长山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郭里镇)
出生日期:1488年7月2日
逝世日期:1562年2月18日
前任:潘潢
继任:孙应奎
主要成就:修筑公安、监利河堤
主要作品:《长白集》
最高官职:户部尚书
祖籍:北直隶真定府枣强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
求学经历
弘治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488年7月2日),李士翱出生于山东济南府长山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郭里镇)。 李士翱天生异于常人,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不平凡,十五岁,在秀才中有名声。十八岁时,成为廪生。二十一岁时丧父,二十三岁又丧母。当时李士翱有两个弟弟,二弟李士羽刚满八岁,三弟李士翼也才六岁。李士翱孤苦无依,家境清寒低贱,他葬二亲,抚慰两个弟弟,生活贫困但供养充足,励志求学,增进修养。
正德十一年(1516年),李士翱参加山东乡试,考中举人。
嘉靖元年(1522年),李士翱又进入太学学习。
登科入仕
嘉靖二年(1523年),李士翱考中进士。
嘉靖三年(1524年),吏部选拔官员,授予李士翱潜山(今安徽潜山)县令一职。李士翱在任期间重视文学,恭谨地修建祭祀先贤的祠堂,储备粮食以防备饥荒,张贴画像来捕获强盗,使那些长期逃亡在外的人被捕获,百姓因此得以安宁。
嘉靖四年(1525年),李士翱因为颇具才干,改任婺源(今江西婺源)知县,民众不忍心和他分别,用碑文记载了他的恩德。他在婺源的政绩情况,大体上和在潜山一样。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使庙宇焕然一新。适逢大旱,李公竭尽诚心徒步求雨,雨立即降临;当时瘟疫大肆流行,普遍施舍药物,救活了很多人,人们都感激他,向学宫请求为他立祠。
征为御史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明世宗征召李士翱担任山西道监察御史。
嘉靖八年(1529年),李士翱奉命巡盐两淮,条陈四事并实施,整治了两淮的弊端,增加税收八十多万,明世宗赏赐金币对他进行嘉奖。
嘉靖九年(1530年),郊庙祀典成,明世宗进封李士翱为文林郎,赠其父和他一样的官职,其母为太孺人。
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士翱奉命巡视按察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地,改革创新军民利弊二十七件事,只要是他所施行的,一定要维护大局,崇尚朴素节约,扬清激浊,使社会风气严明整肃。
出知二府
嘉靖十三年(1534年),李士翱因为刚正不阿不合时宜,被派到荆州府担任知府,刚刚到任就清理了沙市税款,说:“为何要用它来中饱私囊,而只是空谈过去的规矩?”李士翱请求用这些钱来弥补宗室官员俸禄的不足。又在公安、监利等地修筑河堤一百多里,使百姓免遭水灾,于是民间传唱“贤太守真父母”的歌谣,荆州人对他如同神明般供奉。不久,李士翱病重,上疏请求休假辞职,明世宗不答应。
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李士翱经吏部推举,改任承天知府。 当时明世宗驾临承天,又皇太后梓宫南祔,官军护从,提供供给,来往不绝,应急而心危,调动而受到限制。而李士翱从容不迫地办理一切,清除馆舍储备粮米。肉、干、粮草,没有不提供的,即使是大宦官和显贵幸臣仗势使气,而李士翱也以礼来对抗他们,人们都佩服他的耿介。当道官员多次称赞李士翱的功绩,明世宗也重重地赏赐了他。
平步青云
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二月,明世宗又提拔李士翱为湖广右参政, 分守湖南道,奉璧入贺。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九月,李士翱升任山西按察使, 调查定案能一一查清,使民间没有冤情。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八月,李士翱充任山西乡试监试官,总裁诗书二房,文义多有所裁定。 十月,升任山西右布政使。 十二月,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 李士翱向明世宗进呈边计二要,都合乎时宜,并且还特别注重学校教育,广泛奖励学习官员,每年增加贡士,人才逐渐显露出来。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七月,太庙造成,进阶通议大夫,明世宗赠李士翱的祖父、父亲和他一样的官职,赠祖母、母亲为淑人。
历官部职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月,明世宗命李士翱入京任职,担任大理寺卿。 十二月,又升任户部右侍郎。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五月,李士翱升任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多次得到吉祥的征兆,内侍将此情况告诉了明世宗,明世宗令赐给彩绸、羊和酒。这年,呈上西苑收成年册,明世宗看了十分感动喜悦,再次赐给彩绸、羊和酒。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升任工部尚书。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三月,充任殿试读卷官。 五月,改任刑部尚书,明世宗命令他秉公办事,重修法律条文。 七月,又改任户部尚书。
落职罢归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都城发生了“庚戌之变”,京城也实行了戒严,李士翱负责调配粮饷,随时都准备供应需要。而此时权臣当权,为了保护前任官员而使用严厉的刑法,于是就诽谤李士翱的军粮调配不足,导致他被免职。
李士翱在家闲居了十年,闭门不出,经常告诫几个儿子说:“我虽然幸运地当上了六卿之职,获得好的名声回归。我希望你们不要借助我的名声干扰官府、打扰乡亲们,这样只会让我受累,这样我就没有遗憾了。”他在闲居的时候写写诗歌、作作文章来自娱自乐,写诗是表达自己的感情,随性而写。每天与两个弟弟一起劝酒、作诗、饮酒,乐陶陶然兄弟之间情爱十分亲密。李士翱廉洁,没有给家里积蓄财物,所有的田地房屋都是与两个弟弟平分后按天支付,没有私藏的钱财。每次举办酒宴都以春天为开头,按年岁排序分别排生日宴、宴会等,在举办这些宴会时所有的族人亲戚都在一起。虽然酒菜不丰盛,但礼节却很周全,大家说的都是勉励学业、教育子女的话,每次都是再三强调。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李士翱的弟弟李士翼去世,李士翱非常伤心,失去了亲兄弟的手足之情,于是自己写了墓表,简述说:“我庚戌年冬天,因为职务清闲就回家闲居,只有我和兄弟们每天互相安慰娱乐,坚信田地、荆棘难以独善其美,和亲兄弟的感情就像这样。”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和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朝廷先后两次召李士翱再次任职,李士翱都不前去。
身后哀荣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春,李李士翱忽然对他的家人说:“我不再吃新粮了。”家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的冬天,夜里梦见一位老人送给我一棵松树,又用手把树上的叶子摘下来了一些。松树是八十岁,用手摘去五片叶子,我的寿命只有五十年。”刚开始,家人并不相信,到了正月二十三日(2月18日)那一天,李士翱去世,预言应验,家人才相信。
隆庆三年(1569年)四月,明穆宗下诏恢复李士翱的官职,并下令赠他为太子太保。
政治
李士翱一生政绩颇丰,其主要政绩如下:
担任潜山县令期间,重视文学,举行祭典,积储备荒,缉捕大盗,使得百姓安宁; 担任婺源知县期间,兴学育才,庙庑维新; 巡盐两淮期间,条陈四事,整治积弊,为朝廷增收八十万; 担任荆州知府期间,清理沙市税务,为宗室增加禄米,又修筑公安、监利河堤; 担任山西按察使期间,平反冤案; 担任右副都御史期间,重视学习,勉励学官,增加贡士。
军事
李士翱巡抚宁夏期间,三年无烽火之警; 任右副都御史期间,向明世宗进呈边计二要,都合乎时宜。
张居正:李长白公讳士翱者,昔守荆南,甚有政绩,至今荆人俎豆之。历扬中外,咸著嘉声;清德令名,终身无玷。独以后裔式微,人鲜知者,恤典缺焉。今该科有再录之议,倘荷垂慈,特加表荐,不惟李公结效于冥壤,而区区亦得借报于乞邻矣。 (《答姜巡抚言李公恤典事》)
迈柱等:性清介,政多平恕,断狱明允,不诡随以希宠。 (《湖广通志》)
倪企望等:铮铮有声。 (《嘉庆长山县志》)
白圭改名
李士翱担任荆州知府时,坐着轿子下乡巡视,远远看见两个人抬着一个什么东西走过来。当轿子与那两个人相遇时,他传令落轿,让那两个人抬过来一看,原来是只狐狸,四脚朝天绑在担子上,头弯着朝向官轿,眼里闪出乞求的目光。李士翱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便问这物从何而来。一人说:“小人们刚刚打猎回来,要到市上出卖。”李士翱便问明价钱,买了下来,让轿夫放于轿底,继续行路。到了一座山林旁边,就让轿夫解开绳子,将狐狸放走了。那狐狸深情地望着李士翱,摇摇尾巴进了树林。
当夜,李士翱忽得一梦,梦见一位胡姓老者向他叩头,千恩万谢,说谢他救命之恩,并说恩公日后将会有大难,只有一个叫张居正的人能够救难。第二天,李士翱回想梦境,半信半疑,便将梦境说与师爷听,那师爷听了,当即建议他赶快寻找叫张居正的人,可茫茫人海,到哪里找叫张居正呢?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天,李士翱又得一梦,梦见玉帝给他一方印,吩咐他交给一个叫张居正的孩子。李士翱醒来一想,前后两梦,都提到张居正,可是去哪儿寻找张居正呢?
嘉靖十五年(1536年),荆州府举行童生考试。李士翱巡察时,有一个十来岁的童生,神色自若,跟在几位白发老童生后面,不慌不忙地前行。他走出轿子喊住了小孩,问:“你也是来考试的?”“回禀大人,是的。”“你念了几年书了?”“七年了。”“我出个对子你能对得上么?”“大人,请出上联。”这地方离文庙大门口不远,文庙大门左右各有一株古槐,李士翱随口说道:“大文庙,两棵树,顶天立地。”那小孩举举手中的竹篮,随口答道:“小学生,一支笔,治国安邦。”围观的众学子啧啧称赞,李士翱也暗暗惊奇。
考试结束后,李士翱把考官们选出的前十名考卷读了一遍,尤其是第一名,他觉得虽然字有些稚气,文章却是条理清晰,一气呵成。于是就让人查出卷号,把考生叫来,不想竟是对对联的孩子。李士翱细细端详这孩子,眉清目秀,额广鼻隆,小小年纪却气宇轩昂,透出一股英气。他猛然想起,这不就是那天梦中玉帝指示的孩子么?当时就问他家乡何处,姓字名讳,家中状况,孩子不卑不亢,说自己叫“张白圭”。李士翱觉得“白圭”二字欠妥,于是就商量为他改名。李士翱满脑子里尽是“居正”,于是因梦所名,为他改名居正。
居正救师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秋天,李士翱任户部尚书,张居正则入翰林院任编修。是时,发生蒙古族首领俺答汗率部围攻北京的“庚戌之变”。首辅严嵩推卸责任,建议将兵部尚书丁汝夔和户部尚书李士翱杀头以谢天下,在参劾李士翱的奏折中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话。这天,适逢张居正当值,他看到严嵩的奏折,深为不平,就顺手在一张纸条上写了:“兵马未动,粮草何处行?”不知何故,纸条竟然粘在了奏折的底下。嘉靖皇帝看过严嵩的奏折,正欲提朱笔批一个“准”字时,却发现了这张纸条,于是,改为将李士翱“褫职还乡闲住”。张居正顺手写下的纸条,救了李士翱一命。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先辈 | 曾祖父 | 李文秀 | —— |
祖父 | 累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
父亲 | 李宗明 | 累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
母亲 | 张氏 | 赠淑人。 | |
平辈 | 原配 | 张氏 | 邑人张怀女,赠孺人,加赠淑人。 |
继室 | 曲氏 | 锦衣卫校尉曲福之女,封孺人,加封淑人。 | |
二弟 | 李士羽 | —— | |
三弟 | 李士翼 | —— | |
子辈 | 长子 | 李廷华 | 国子生,娶刘氏。 |
次子 | 李廷芝 | 廪庠生,娶毕氏,继刘氏。 | |
三子 | 李廷茂 | 廪庠生,娶安氏。 | |
四子 | 李廷英 | 庠生,娶朱氏。 | |
长女 | 李氏 | 嫁邹平举人孙养默,早卒。 | |
次女 | 李氏 | 嫁长子县监生王东海。 | |
参考资料: |
李士翱著有《长白集》行于世。
李士翱墓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长山镇永池村,孝妇河北岸。墓前立有工刑户三部尚书诰命碑。
《李士翱墓志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