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录 编辑

清代蒋良骐创作的史料长编

东华录东华录

《东华录》是清代蒋良骐创作的史料长编。该书的成书时间是在蒋良骐任国史馆纂修官期期间,因当时的国史馆设立于京城东华门内,因此取名为“东华录”。

全书共32卷,以《清实录》为参照,同时也采用了其他材料,所记历史始于后金的传说,结束于清雍正帝十三年(1735年)。该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保留了很多有关清朝前期历史的原始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后来《清实录》被多次重修校订,很多“历史事件”大变容貌,而《东华录》则保留了很多未加修改的资料。全书在纪事上比较简单,后来有人仿照它的体例进行续作,但均无法超越它的水平与价值。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东华录

作品别名:蒋氏东华录

作者:蒋良骐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史料长编

卷数:三十二卷

内容简介

编辑

记清代十一帝十二圣训”朝(年号代朝),即太祖(天命 )、太宗(天聪、德)、世(治)、圣(康照)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文 宗(咸丰)、德宗(光绪)共二百九十六年之大事。

成书经过

编辑

东华录十六卷  (清)蒋良骐辑  清抄本  (清)沈钦韩手校东华录十六卷 (清)蒋良骐辑 清抄本 (清)沈钦韩手校

蒋良骐于1765(乾隆三十)年任职国史馆为纂修,据《实录红本》抄成《东华录》32卷,由天命讫雍正计五帝六朝。之所以叫所做《东华录》,是因国史馆设在东华门内稍北,故名。蒋良骐所抄主要为着完成他所“阄分"的列传,因而“遇阄分列传事迹及朝章国典兵礼大政与列传有关合者则以片纸录之,以备遗忘,信笔摘钞,逐年编载,祗期鳞次栉比,遂觉缕析条分,积之既久,竟成卷轴"。因而是一本为特定的人物写传而积累的长篇式资料书。据自序,不仅抄及《实录红本》,并且,参考各种官修之书。《蒋录》印本多种,常见者,有同治壬申聚锦堂刊本。清初《实录》后来多为清帝纂改,尤以弘历在位之后期为甚。以致清初史实之真象,每多蔽饰。良骐所抄据之实录,纂改差少,故为一般治清初史者所宝重。虽实录影印本出,亦不能废。

版本信息

编辑

《东华录》的卷数有不分卷、8卷、16卷、32卷和 34卷之别,行款字数多有不同,文字亦有差异。显系不同人、不同时期所抄,其中以 16卷本最多。8卷《东华备遗录》稿本,为清国史馆《实录》专用纸,被认为是蒋录印本的祖本。辽宁省图书馆所藏的 34卷本,前 16卷记康熙以前事,后 18卷专记雍正朝事,内容较 16卷本多出许多。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 16卷抄本,书中弘字缺笔,且钤有“端方印信”白文印和“长沙王先谦章”朱方印,天头并有墨笔批校,应是由二人收藏过或经审阅过的本子。

关于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有通行本和山东刻本。据台湾学者陈捷先先生的考证,山东刻本较通行本版面宽大,字画清楚,讹误较少。似通行本据山东本翻刻。

此书传入日本后,也有抄本、刻本之分。日本刻本以天保四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为最早,此外亦有天保十四年(1843年)及嘉永五年(1852年)等刻本。且中国国内所传多为 32卷本,流传至日本后,则有 16卷本和 32卷本之分。盖 32卷本据中国刊本而 16卷本为日本所刊行。今日所见活字本,仅有同治十一年群玉山房的活字印本一种。

《东华录》问世以来,又有若干种相关书籍印行。如清奕赓撰有《东华录缀言》六卷;清李淡霞抄本《东华录记不分卷并附内苑三海等处略记一卷诸王监国略记一卷》,今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上海东文学堂出版了邬树庭编的 24卷本《十一朝东华录详节》;清人王祖显节编《十一朝东华约录》232卷(有清光绪二十七年石印本);清汪文安有《东华录揽要》114卷行世,其在自序中言“增蒋氏之略,减王氏之详,删潘氏之烦,合三录而得一书”。此外,清窦士镛撰《读东华录》,有宣统元年铅印本。又有民国十七年(1928年)天津北洋广告公司图书部印行的《东华琐录》(不分卷),作者为沈宗畸,收入《近代稗海》第十三輯。1958年和 1984年,中华书局两次出版了《光绪朝东华录》。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校点本蒋氏《东华录》,2005年齐鲁书社接着出了新版。学苑出版社于 1999年和 2000年分别出版了15册的《十一朝东华录》和 25册的《清东华录全编》。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 17册的《东华录·东华续录》。1963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了《十二朝东华录》,1968年台南大东书局也影印出版了《十二朝东华录》。海峡两岸出版界的努力,对《东华录》的深入研究,无疑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关续作

编辑

东华录书面东华录书面

《东华录》问世一个世纪后,王先谦又作《东华续录》以赓续蒋者。王先谦(1842—1917年),字益吾,湖南长沙人,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授编修,历官中允、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一生做文字工作,撰著《汉书补注》、《虚受堂诗》。王先谦也利用在国史馆修书的方便,辑录资料,因“病蒋氏简略,复自天命至雍正录之加详。”1成《东华录》,194卷,续写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与前六朝合,俗称《九朝东华录》,又陆续写成咸丰、同治两朝,与前九朝合,得俗名《十一朝东华录》,天聪、崇德皆为清太宗一帝的年号,故有的刻本名日《十朝东华录》。王录的正式名称,雍正以前部分为《东华录》,乾隆以下为《东华续录》,全部共624卷。

作者简介

编辑

蒋良骐(1723-1789年),字千之,一字赢川,广西全州人,出身 仕 官 家 庭,父亲作过长芦盐运使。蒋氏才思宏富,倚马千言,被当时誉为西粤文人之冠。年二十五,与伯兄良同领乾隆丁卯 (十二 年, 174年)乡,辛未(十六年,1751)成进士,选庶常,授编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开国史馆,任篡修官,撰名臣列传,经手者居多。后晋内讲,擢侍郎,升鸿肺寺卿旋以府丞视学奉天,迁太仆寺卿。复以学问渊邃,稽查右翼宗学,深得清廷的赏识,官至通政使。著有《下学录》、《京门草》、《伤神杂》、《游》诸集。尤工书小楷,至于青鸟歧黄,悉精其术。年六十七,卒于北京。

下一篇 盛京三陵

上一篇 蒋良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