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山口 编辑
洪山口位于河北省唐山遵化市城东北约二十五公里的长城线上,北与承德地区的兴隆县接壤,东临迁西洒河。
古城洪山口群山环绕,是南北贯通的要道。相传,战国时期修筑长城时,这里即构建石城而扎兵御故,唐朝初期,有位姓洪的人在此占山扎寨,起名为洪山寨,后来因为姓洪人家的势力日趋壮大,又居于关口之上,逐渐演变成现如今的名字——洪山口。
过去也有人把它叫做“纱帽城”,因为过去的洪山口像个“品”字,如同旧官员的乌纱帽,由此而得名。过去洪山口村路边松树林立,百姓们也常习惯的称之为“松棚路”。明代洪山口是松棚路路城,属蓟镇长城的十二路之一,有参将在此把守。
中文名:洪山口
别名:纱帽城
东临:迁西洒河
位置:河北省唐山遵化市城
洪山口城四面群山环绕,城北是巍峨的万里长城。关口两山相夹,形成了一道险峻的天然关隘,地势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朝时,城内外建有多处宙宇楼阁。城内有真武阁、大戏楼、鱼鳞街、旱桥等建筑。明末,清太宗皇太极派多支清兵进逼北京,明清军队在此处发生过多次激战。
据当地人讲,原关城的东、西二门偏北,为对开,南门偏西。关城东西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东、西、北三面方形,南墙沿山脚修筑,不成直线。北城墙有3座战台,分居正中和东、西两角,中间一座残址尚存。从现在的遗址中依稀可见往日景象。
明代时期
洪山口长城
万历元年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村中心,始建于唐代,明代改建,为砖木结构,座南面北,北面顶为歇山前厦,南面为硬山顶。戏楼中间有隔扇,将楼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为砖砌戏台,前台口左右纵列2根明柱。南半部分为后台,后台东侧有券门,出入门上首分别写有“阳春”、“白雪”字样,东、西侧墙上分别建有1米直径的圆孔窗。一般的戏楼月台为四根明柱左右排列,而洪山口戏楼的明柱为前后排列,建筑别致而新颖,至今保存完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戏楼的修建,还有一段“楼压龙”的传说。相传朝廷钦差站在洪山口举目观望,古长城上空烟雾缭绕,恰似一条巨龙游动,且看不清城中景色。朝廷疑此城要出真龙天子,为了压住此龙,在洪山口修了三座楼,暗喻南山是龙头,北山是龙尾,城中心修座戏楼代替金銮殿,戏中出现皇帝,既不会危及朝廷江山,又可为皇上歌功颂德,可谓用心良苦。
长城
洪山口长城
东西横贯遵化全境的古长城,东起洪山口,西至东陵乡,绵延80余公里。原为燕国所筑,经历代修葺,现存多为明代长城,保存较为完好。长城蜿蜒起伏,绵延不断,气势雄伟。长城南侧,从西向东点缀着燕山塔陵、清东陵、汤泉省级皇家旅游度假区、上关湖、古大洋遗迹、千年银杏园、鹫峰山、狩猎场等八大旅游景区(点)。长119公里的长城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似一条银线,将各个景区(点)串联在一起,不仅便于各个景区(点)的旅游,也为游览长城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旅游景点
长城狩猎场总面积约6.2万亩,是集狩猎、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到这里旅游、休闲、度假,食可享用山珍野味,宿可领略山村情趣和当地民俗风情。
长城狩猎场面积广阔,森林茂密,野生动植物丰富。林中有狍子、野兔、狐狸等多种野生动物,俗有“山鸡满天飞,野兔遍地跑”之称;山中生长着二十多种山野菜,每到夏季和秋季,还生有大量松蘑、棒蘑等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天然绿色食品。这里空气清新,风景宜人,平均气温低于山外5度,还是酷夏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