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州观音阁 编辑
位于北宁市医巫闾山风景区北部,是闾山重要寺院之一,也是闾山中心景区。始建于辽代,明称清安寺,清初改为“大观音寺”。
中文名:锦州观音阁
地理位置:北宁市医巫闾山风景区北部
开放时间:全天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地址:南北街与胜昔路交叉口西南100米
观音阁历代均曾翻修,清乾隆年间大规模翻建,奠定了规模。庙分前后两殿,均为硬山式小木结构,正殿塑有佛祖释迦牟尼像,东侧为观世音菩萨像。壁上绘有“佛祖成佛”、“一苇渡江”、“三顾茅芦”壁画;门前悬有“大雄宝殿”木匾。殿前有两株几百年前的古柏,东柏粗壮叶色深只开花不结果,西柏苗条叶色浅淡开花后能结果,人称“凤凰柏”。前殿塑有弥勒、四大天王和韦陀菩萨像。东西有配殿6间东殿,内有乾隆御笔心经石刻镶嵌在墙上。与大殿同排还有僧房8间。观音阁周围景点繁多,望仙亭、旷观亭、观艺亭、碑廊、耶律楚材读书堂等古建筑规模宏大、金碧辉煌;鹰龟夺宝、龟兔赛跑、三星闲奕、群蛇戏水等奇石惟妙惟肖;飞瀑清泉、铁索天梯、白云雄关、桃花古洞景观奇特,令人神往。观音阁南25米,有个依山临渊的天然石洞,洞宽10米,深6米,高约3米,原有古佛1尊,佛身变化能测阴晴,晴时古佛为灰色,雨时古佛变黑色。古佛在文革时被毁;现重塑有阿弥陀佛和药光师佛两尊古佛。观音阁南200米有菩萨殿3间,中间塑观世音菩萨,南为文殊菩萨,北为普贤菩萨。北庙背东面西,原为“土谷祠”,年久失修,庙迹无存,1991年重修殿宇,1996年春塑上菩萨像,圈好院墙,并增修僧房1间,庙墙外南侧有两幢高4米、四面各宽1米的方石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上刻《重修大观音阁碑记》和修庙献款人姓名约8000人,号称万人碑。观音阁西200米有悬岩斜覆而成的石棚,东西长42米,底宽10米,最高和20多米,可容五、六百人,从下向上登70级石蹬即可达棚内。东侧庙殿长15米,宽5米,塑有昆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十八罗汉像。西侧为胡仙堂。观音阁西悬崖顶部有“老爷阁”及“望海寺”为观音阁分院。
观音阁原有正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两楹,前殿三楹,东西廊各三楹,山门一楹。石狮一对,石碑四甬,铁鼎一尊,铜钟一座,五块横匾,巨石一块,古松两株。
观音阁,原名“南海寺”、“松雪庵”,建于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
据锦州第一任佛教协会会长圆通老法师撰写的《锦州古刹》一书记载:“观音阁,乃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之下院,左军督佥事、骠骑将军、都指挥王锴将军为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福坚老和尚肇建的下院。”
王锴为什么为福坚老和尚肇建观音阁呢?文字记载着这样一段轶事。
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锦州备御都指挥李真奉太监王彦之命,重修锦州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王彦命李真选一有道高僧做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当时锦州地藏寺住持福坚老和尚幼年出家,十五岁受戒,对佛教经、律、论三藏造诣颇深。并且通晓文史、琴棋诗画、书剑医卜……无所不精,所以李真“三顾茅庐”请出福坚老和尚做了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
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左军督佥事、骠骑将军、都指挥王锴拓建锦州城墙,常去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游玩。王锴是个有名的棋迷,常常自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有一次,王锴游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在禅房喝茶,见一幅字画,字迹潇洒遒丽。上书“书仙画狂棋圣;琴心剑胆诗魂”。署名“北普陀山观音洞山僧福坚”。王锴手捻长髯,微微冷笑。
王锴踱到房外,手抚石栏心想:“我三次来游北普陀山观音洞,福坚始终不迎不见……李真三请他方出山,此人绝不是等闲之辈,观其书法,像是一个有道高僧。我倒要会一会这世外高僧。”
月上东山,福坚老和尚在殿前舞刀,忽见一人影,福坚老和尚笑道:“莫非是王将军吗?若是王将军,请禅房一叙。”王锴大惊,心想:“这老和尚怎知是我!”事已至此,王锴只好走出,双手合十道:“法师,下官这厢有礼了。”福坚老和尚双手合十道:“老僧怠慢失礼,望将军恕罪!请将军禅房一叙。”二人边说边进了禅房。王锴坐下后忙问:“法师和下官从未见过面,怎知石后是下官?”福坚法师笑道:“将军拓展锦州城墙,常于广顺门(古城西门)外观其砖瓦石料,又常常在永安门(古城南门)外观其施工,所以老僧拜识将军尊颜。”王锴又问:“法师,我三次游观音洞,您不迎不见不会不送,真乃是不染凡尘的有道高僧啊!”福坚法师道:“阿弥陀佛!将军三次来观音洞,都是微服游山,老僧如迎出山门,岂不是哗众取宠!将军本无意会见老僧,老僧若冒然拜见将军,岂不是攀龙附凤!将军既是微服游山,又不会见老僧,老僧怎能再送将军下山?故老僧宁可让将军不悦,也不迎不见不会不送将军!”福坚法师几句话,说得王锴无言以对。福坚法师为打破僵局笑着说:“将军星夜不归,定爱这洞天古木、寒潭夜色,老僧想留将军山中过夜,不知将军可能屈尊僧房?”王锴听福坚法师一席话,倍觉福坚法师名不虚传,暗道:“这福坚法师真是有道高僧,能与这样德高望重的高僧为友,真是三生有幸啊!”忙说:“学生愿在山房过夜,聆听法师教诲!”福坚法师非常高兴地说:“不敢!”福坚法师与王锴从周文王谈到洪武帝(朱元璋);从汉乐府谈到元曲;从篆文谈到赵孟?;从顾恺之谈到钱选;从孙子兵法谈到少林拳法;从琴棋谈到医卜……真是海阔天空,无所不至。不觉东方发白,二人却毫无倦意。王锴道:“法师不但是位高僧,而且是位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学者啊!”福坚法师忙说:“将军过奖了!”从此二人成了莫逆朋友。两三日不见,就像相隔数年,不是福坚法师下山拜访王锴,就是王锴上山拜见福坚法师。
一日王锴上山拜见福坚法师,执意要和福坚法师对弈,福坚法师笑道:“难道将军要学苏东坡把玉带输给佛印吗?”王锴笑道:“恐怕法师要学松泉老和尚把问心寺输给司马光吧?”福坚笑道:“老僧若输给将军,情愿把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双手奉送给将军。若将军输给老僧,就请将军把拓建城墙剩下的砖瓦石料在大广济寺塔南为老僧修一小庙。”王锴听后心想:“我若赢了,尚能赢你一座大庙,我若输了,拓建城墙的砖瓦石料根本剩不了多少,大广济寺塔南之地乃是大广济寺之地,怕你几何?”手握福坚法师双手笑道:“学生谨遵法师之命,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决不反悔!”
说着小和尚已摆好棋盘,福坚法师和王锴对弈起来,福坚法师手捻长髯,面不改色。王锴双手抚膝,瞠目结舌。三壶水功夫,福坚法师连下三城。王锴双手合十向福坚法师深深一揖说:“法师真是弈秋,当代棋圣!学生折服。只是拓展城墙的砖瓦石料恐剩不多,至于大广济寺塔南……”福坚法师笑道:“老僧虽不谙数学,但用目测、步测得出砖瓦石料拓展城墙后,尚能剩二百多石方,建一小庙足够。至于大广济寺塔南之地,我已和大广济寺玉舟法师说妥,将军只输一句话而已!”王锴听后连连赞道:“法师真乃神人也,城池修好,所剩余料任凭法师肇建庙宇。”
锦州古城永安门竣工后,砖瓦石料果剩二百余方,王锴命兵士民夫等人,把所剩石方运往大广济寺塔南,并亲自到大广济寺拜访玉舟法师,恳请玉舟法师赐地为福坚法师肇建庙宇!玉舟法师慨然应允。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七月十三日,左军督佥事、骠骑将军、都指挥王锴,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福坚法师,大广济寺住持玉舟法师,古塔寺慧修法师,地藏寺山德法师,宁远州知州胡茗嶂……亲持铁锨破土奠基,这是锦州历史上修建庙宇破土奠基规模最大、最热闹的一次。
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春,观音阁竣工。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六月十九观音阁开光。
当时,宁远州知州胡茗嶂书写的“天王殿”石额镶嵌于前殿殿门之上,守备辽东宁远都督同知王锴手书“慈航普渡”四字巨匾悬于大殿殿门之上。东廊房曰:“僻园”,西廊房曰:“静室”,两块匾是福坚法师手书。前庭悬挂一口锦州四众捐资铸的铜钟,后庭中央是王锴赠送福坚法师的铁鼎。
大广济寺住持玉舟法师为福坚法师升座书写了一幅条幅--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
王锴撰写了《南海寺碑记》,叙述了为福坚法师肇建南海寺的经过。
福坚法师从此冬天在城里南海寺过冬,夏天在观音洞普陀寺避暑。福坚法师赢了守备辽东宁远都督同知王锴一座庙,名声大振,南海寺也因此声名鹊起。
巡按辽东御史兼提督学政宋鉴巡按辽东时,特意拜访福坚老和尚,适值隆冬,八十高龄的福坚老和尚踏雪陪同宋鉴游览北普陀山观音洞。宋鉴看那普陀山雄秀奥折,悬崖下垂,层楼耸峙,洞前古松数株,冬雪覆之,青白如绩,对福坚老和尚说:“好个‘石棚松雪’!法师真是个松雪斋主啊!”福坚听后高兴得双手合十说:“多谢巡按大人为这寒山古岫赐一佳名!多谢巡按大人对老僧过誉!就请巡按大人书写‘石棚松雪’四字,老僧当请石工勒于巨石之上。”
两日后,宋鉴差人给福坚老和尚送来两幅字,一幅“石棚松雪”,一幅“松雪斋主”。福坚老和尚看后,手捻长髯道:“辽西,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随即命弟子请石工把“石棚松雪”四字刻于慈悲崖下一块巨石上。把“松雪斋主”四字装裱后,悬于自己禅房里。这就是后来锦州八景“石棚松雪”的真正来历。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六月宋鉴再次巡按辽西时,八十五岁高龄的福坚老和尚已定居在南海寺了。宋鉴拜会福坚老和尚时,福坚老和尚手扶竹筇迎出山门。福坚老和尚惭愧地说:“老僧不能再陪大人游览观音洞了,只好请大人观赏观赏小刹这‘古塔昏鸦’了。”宋鉴听后,仰天看那万千燕鹊,颉颃于黄昏中的古塔周围,赞道:“法师这一佳景的名字取得绝妙!”宋鉴一眼看到院中一块巨石,对福坚老和尚道:“下官愿书‘古塔昏鸦’四字于石上,以做永久纪念!不知法师可允否?”福坚法师听后双手合十笑道:“老僧求之不得。”随即命弟子把墨磨好,请宋鉴赐字。宋鉴提笔在巨石上写了四个行书大字“古塔昏鸦”。这时从福坚老和尚身后走出一个年青的和尚,双手合十向宋鉴说:“大人若不嫌弃,小僧为大人执刃勒石!”宋鉴以目问福坚老和尚,福坚老和尚对宋鉴说:“大人,此僧是老僧小徒,名叫弘印,书法、绘画、篆刻皆胜过老僧,老僧担保小徒刻石一定能刻出大人四字的神韵!”宋鉴笑道:“既然是法师高徒,下官信得过。”这就是锦州八景“古塔昏鸦”的来历。观音阁“古塔昏鸦”巨石,后因风化严重,于清同治年间自然粉裂。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冬,福坚老和尚在南海寺禅房圆寂。弟子们为纪念福坚法师,遂把“南海寺”改名“松雪庵”,仿宋鉴“松雪斋主”四字,制成“松雪庵”横匾挂于山门上。这就是“南海寺”及“松雪庵”名字的由来。
福坚老和尚圆寂后,弟子三义做了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的住持。三义知道师父非常喜爱古松,亲手在观音阁大殿前栽植了两棵虬髯松。使“松雪庵”成了名副其实的“松雪庵”。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秋,一场大火把“松雪庵”烧为平地。
由于连年大旱,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无力修复“松雪庵”。直至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8年)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能素老和尚用五十年化缘积攒的钱,重新修复了“松雪庵”。当时巡按辽东御使兼提督学政熊廷弼和能素都是江西东昌人。能素俗姓熊,名主师,能素出家时,取名“能素”。论起辈分来,能素乃是熊廷弼的叔父,所以熊廷弼更加尊重能素,自然鼎力相助,帮叔父肇建“松雪庵”。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19年)十月,“松雪庵”竣工,熊廷弼对能素说:“师叔,侄儿觉‘松雪庵’三字,不如‘观音阁’好!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乃师叔主寺上院,这下院仍取观音菩萨慈航普渡之意更佳,请师叔敲定。”能素觉得熊廷弼言之有理,笑道:“经略所说极是,就请经略给小庵书写一块匾吧!”
不几日,熊廷弼亲自差人给能素送来一块“观音阁”金字蓝地匾。从此“松雪庵”就改名“观音阁”了。这就是“观音阁”名字的由来。
能素按原“南海寺”碑、额、匾、联的拓片,重新装饰古刹,正殿仍悬挂王锴手书的“慈航普渡”巨匾,大殿供奉观音菩萨。前殿仍镶嵌胡茗嶂手书的“天王殿”石额。前殿供奉弥勒佛、韦陀菩萨、四大天王。东廊仍悬“僻园”横匾,内供文殊菩萨。西廊仍悬“静室”横匾,内供普贤菩萨。山门悬挂“观音阁”横匾。前院《南海寺碑》旁,又勒一新石碑《观音阁记》,此碑由熊廷弼撰书。
能素和熊廷弼又依旧貌在后院分栽两棵虬髯松,后人称为“叔侄松”。
“古塔昏鸦”巨石经风化、火焚渐断裂,能素在巨石周围用石块倚住。
“观音阁”由于熊廷弼鼎力肇建,又由于熊廷弼亲笔题匾而名冠辽西。观音阁当时的香火比辽西三大寺(大广济寺、古塔寺、地藏寺)还盛。
文字记载明天启年间又大修一次观音阁。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再次重修,此次增修东配殿、西配殿。东配殿供奉地藏王菩萨,西配殿供奉大势至菩萨。大清开国以来,锦州第一位举人王共瞻撰写了《重修观音阁碑记》。
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锦州府知府德阴倡修观音阁,优贡朱自裕撰写了《观音阁慈航普渡碑》,这是观音阁从肇建以来的第四块碑。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民国七年(1918年)两度重修。
解放后,观音阁先后变成锦州市皮毛厂职工住宅和居民住宅。文物遗失殆尽。
观音阁历代高僧中,最有影响的有福坚老和尚、戒升和尚、了凡和尚、糊涂大和尚、三义法师、能素法师、尘见法师。
观音阁最后一代和尚是本缘老和尚。
进士王春、张文锦、江奎、李景登、孙?、李庚云、李逢源、陆善格等都在观音阁寒窗苦读过。
相传观音阁镇寺之宝:一是福坚老和尚的一把“削风”宝刀。二是宋鉴书写的“松雪斋主”字画。三是王锴铸的铁鼎。四是熊廷弼撰写的《观音阁记》石碑。
观音阁收藏历代名人书画三百多幅。
可惜这些珍贵文物都已“蒸发”了。
1987年党和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把观音阁退还给锦州市佛教协会。观音阁是锦州市古城改造后,修建锦州古塔历史文化公园时重新肇建的,比昔日的“南海寺”、“松雪庵”更加庄严、巍峨。
观音阁住持是修悦老法师。
日落黄昏,人们又可以在观音阁院内饱览“古塔昏鸦”的胜景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