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信俗(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编辑
民间信俗(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辽宁省沈阳市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是源于结绳记事形式、祖先崇拜性质的民族民间信仰,具有鲜明的锡伯民族特色。 敬祭“喜利妈妈”,是锡伯族普遍和独有的全民族群体性信俗。
2011年5月23日,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Ⅹ-85。
中文名:民间信俗(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辽宁省沈阳市
遗产类别:民俗
遗产编号:Ⅹ-85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锡伯族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的后裔,在长期的游牧,狩猎和与其他少数民族来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为内容的原始信仰。其中,喜利妈妈信俗产生于长期的生产活动实践,有鲜明的结绳记事和祖先崇拜的特征,作为原始崇拜的一项重要内容被保留沿用至今。
制作方法
喜利妈妈的制作颇有讲究,制作人必须是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老两口或两位老妇人。二人从麻绳中间开始搓起,搓完后于两端各绑一个树权,名日“老头棍”、“分支棍” ,制作所用物品律向本村儿女双全的人家讨要。制作好的“喜利妈妈”在平日里用纸袋装好,挂在上房西屋的西北角供位上。
挂着的“喜利妈妈”
活动流程
腊月十六是喜利妈妈的生日,当天族人将供品摆好,敬香鸣鞭。族人叩拜祖先和喜利妈妈。除夕夜敬祭喜利妈妈,是一个锡伯家族十分神圣的活动。由男主人将喜利妈妈请出,摆上供品,燃香叩拜。一直展示到农历二月初二,才收拢放回原处。这一天要吃特赫勒,即荞麦面。
每到农历腊月十六喜利妈妈的生日和除夕夜,族人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将祖先和喜利妈妈的供品摆放好,燃香鸣炮,叩拜牌位。燃尽半生香时,由男主人将喜利妈妈请出,将老头棍于西北墙角拉向东南角,家中成员按辈分行三次叩头大礼,虔诚祈祷祖先保佑家族平安,世代繁荣兴旺。到了二月初二,族人还会做荞麦面,叩头送其还位。年内如有人口增减,也会相应地在天地绳上添加或撒掉象征物。
正在为“喜利妈妈”举办生日活动的锡伯族人
“喜利”在锡伯语中的意思是“延续”,“妈妈” 则意为“娘娘神”,大体意思是,锡伯族的子孙后代在娘娘神的庇佑下得以繁行生息,不断壮大。
喜利妈妈的另一个功能是记录家族繁行的历史,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锡伯族先民们利用在绳子上悬挂象征物的方式保存祖先辈数、繁行情况等信息。所以,嘉利妈妈的实际面貌是一条两丈九尺长(约合9.67米)的麻绳,名曰“天地绳”电“长命绳”,上面相间拴挂多种长约三寸的象征物。
锡伯族供奉的“喜利妈妈”
传承价值
供奉“喜利妈妈”意在女祖宗的保佑下,子孙不断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兴旺之意。
喜利妈妈信俗,凝聚着深厚的锡伯族文化传统,是锡伯整个民族从古至今的一种文化特质,是联结民族精神的纽带。
敬祭“喜利妈妈”是锡伯族延续至今的对母系祖先的崇拜,是锡伯族特有的民间信仰活动,是联结民族精神的纽带,在追求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
传承人物
喜利妈妈以家族传承为主。沈北新区黄家乡八家子村的吴氏、关氏和大孤家子村的吴氏三家都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喜利妈妈。其中,黄家乡八家子村吴吉山家的喜利妈妈已传承了九代,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如今,吴吉山家的喜利妈妈又增添了百布旗(用一百块布缝制而成)和红宝葫芦,用以保佑全家人一生平安。
吴吉山家的“喜利妈妈”
传承状况
喜利妈妈其实也是锡伯族人结绳记事的家谱,凝聚着深厚的锡伯族文化传统,其敬祭活动更是联结民族精神的纽带。这一文化现象在当地仍有遗存,但已濒危,亟待保护。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沈阳市沈北新区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沈阳市沈北新区老干部服务中心)评估合格。
· 重要活动
2015年2月4日,沈北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代表性传承人吴吉山老人在家里举办了“喜利妈妈”生日仪式。
吴吉山在举办“喜利妈妈”的生日仪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上一篇 锡伯族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