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畲语 编辑
畲语,是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畲语总体上是从原始苗瑶语分化和演变的结果。
畲族人主要使用的语言,一是畲族自身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在广东的海丰、博罗、惠东、增城等山村里约1200多人,称 “活聂”的畲族人在使用。此语言被认定为真正畲语,属于畲族自身的语言, 极度濒危。
二是东家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自治州的都匀市、福泉市。贵州畲族有3.66万人,没有文字,但在其聚居的乡镇,男女老幼都说畲语,散居的畲族在社交活动中基本上用汉语。 畲语的代际间传承已出现中断,而且绝对使用人口较少,总人口中使用这些语言的比例也较低,属濒危语言。
三是汉族一般称之为“畲民话”、“畲话”或“畲客话”的语言;在畲族内部则称之为“山哈话”(意为“山客话”) ;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分布在中国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 畲语语根为汉语 ,保留了粤语的语音特点 。畲语和潮州方言 、粤语 、客家方言很接近 ,畲语和客家话基本上能够没有障碍地互通 。
当代中国只有住在广东的海丰、惠东、博罗、增城等县市的约一千畲族人保留了原有的民族语言畲语,其他地区的畲族已经放弃了原先来源于苗瑶语族的畲语,而使用很接近于汉语方言的语言畲话。 随着畲族融入汉人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赣、闽、粤系的汉语 ,据统计中国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含有闽语成分。
中文名:畲语
拼音:shē yǔ
别名:畲民话,畲话
解释: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
语系: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畲语课本
畲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苗语支。畲语表层结构更接近瑶语支,借用的成分较多,这暗示畲的“汉化”程度跟瑶语支相似,反应语音和语法变化速度较快;但是深层结构如最常见的基本词汇 的形式规则却较接近苗语支。这两大特点在两大聚类中的表现就是,畲语是苗语大簇下的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同时,距离瑶语支较近的分别是川黔滇、黔东和布努方言,距离瑶语支最远的则是优诺和巴哼语。当代只有住在广东的海丰、惠东、博罗、增城等县市的约一千畲族人保留了原有的民族语言畲语;其他地区的畲族人已经放弃了原先来源于苗瑶语的畲语,而使用很接近于汉语方言的语言。
随着畲族融入汉族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汉语,据统计,中国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
畲语,是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
畲族人主要使用三种语言。
畲族人
一是活聂话。少部分畲族人所使用。语音接近瑶族布努语的炯奈话,属苗瑶语族,苗语支。即自称“活聂()”的畲族人使用(如广东省汕尾市的深汕区鹅埠镇红罗村畲族自称“呵珞”)。此语言被汉语专家认定为真正畲语,属于畲族自身的语言,但是部分畲族专家则认为是瑶语的一种。如今只在广东省汕尾市的深汕区(原属汕尾市海丰县);惠州市的博罗、惠东;广州市的增城; 河源等五县区有约1200多名使用者,人数占不到畲族总人口的1%。此畲语使用人数虽然不多,但根据分布在粤东莲花山区和罗浮山区两地的畲语词汇的差异,又分为莲花、罗浮两个方言,不同方言的人互相可以通话。此畲语有单辅音声母13个。带鼻冠音的复辅音只出现在塞音声母类。韵母有28个。带塞音韵尾的基本上是借自汉语客家方言的词。有8个声调,与汉语的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情况基本一致。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名词、形容词、代词和数量词组作修饰语时,一般在中心词前,只有少数几个形容词在中心词后。指示代词有近指、中指、远指之分。形容词和量词重叠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数词有基数、计位数、计月数、计日数4套,各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谓语后。词根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构词方式大部分是词根与词根相结合,带附加成分的词不多。合成词比较丰富,以修饰结构的居多。汉语借词特别丰富。二是东家话。近5万人使用。即1996年6月归并到畲族的东家人所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语音接近重安江次方言或惠水次方言。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黔南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
三是山客话。约有50万使用者,是畲族主体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语族语支归属有争议)。根据词汇、语音规律和特点,是一种带汉语客家方言成分较多的畲语,应属于汉式畲语。此语言在畲族内部称为“山哈话”(意为山客话)。汉族人一般称之为“畲民语”。分布在中国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
浙南闽东交界闽南语区的畲语影响最大。但习惯把福建福安地区的畲语认定为全体畲族的标准语。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有《畲语新闻》节目,留下的资料比较多。虽然广义的畲语(畲话)以语言岛的形式零散地广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份,但内部却保持着高度的互通度。这种语言现象在中国南方是不多见的。
随着畲族融入汉族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汉语。据统计,中国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
畲语语音声母单纯,韵母发达,声调复杂,变调现象较普遍,音节多。
畲语语音系统
从语音结构来看,畲语语音跟苗瑶语族苗语支语言的语音结构系统十分相似。没有浊塞音声母,有唇齿浊擦音v和舌尖浊擦音z;韵母简单,元音不分长短,除借词外,没有塞音韵尾,鼻音韵尾没有m,只有n和ŋ。这是畲语和苗语支其他语言语音的共同特点之一。但畲语也有自己的语音特点。
(一)声韵母趋于简化。从畲语的声韵母同苗瑶语族语言的对应关系来看,显然畲语的声韵母朝着简化的方向发展。如瑶族布努语中的pi“果子”、mpi“扇子”、tsu“五”、ta“毛”、nta“舌头”、ntsu“辣”等。在畲语中分别读作pji 、pji、pi、pi、pi、pi,后边四个词中的i,实际是。
(二)古苗瑶语带鼻冠音的声类(如mp、‘nt、nk、*nts…,瑶族勉语读浊塞音或浊塞擦音,如b、d、g、dz,在苗语先进话和瑶族布努语读带鼻冠音的塞音或塞擦音,如mp、nt、nk、nts),畲语都变成了清塞音或清塞擦音。如“茅草”,“盐”在瑶族勉语优勉话分别读gan、dzau,在苗语先进话分别读Nqe、ntse,在畲语分别读作kan、tsa。
(三)古苗瑶语清化鼻音和清化边音声类(如*m、*n、*l),在畲语中均已读作浊鼻音。如“日”、“月”在瑶族勉语优勉话读作no:i、la,在苗语吉伟话读作nhe、lha,畲语分别读作no、ne。
(四)出现在双数调中的清塞音声母,(属古苗瑶语的浊声母)在苗瑶语里一般是不送气清音或带浊送气成分的清音,而在畲语中却变成了送气清音。如“火”、“死”在苗语吉伟话分别读作te(实际读音为te)、ta(实际读音为tha),在瑶族勉语优勉话分别读作tou、tai,在畲语分别读作tho、tha。
畲语声母
畲语韵母
畲语声调
汉式语音系统
畲语新闻
这里介绍的畲语语音,属于汉式畲语;各地的畲语或多或寡地受到分布区其他语言的影响,声母、韵母、声调略有出入。畲语的声母有16到20个不等,没有翘舌音,有声母、、、;韵母50个到70个不等,二合元音、三合元音比较多,有入声韵尾、、、等;声调6到8个(浙南闽东地区是7个声调)。在语流音变中的变化很复杂。畲语词汇分虚、实两大类11种,实词尤为丰富,构词特点:多单音词,多转借和引申词,多偏正倒置词,保留不少古汉语词汇和词素。
畲语的苗瑶同源词
畲族群体是从上古历史上共同苗瑶祖先族群分离和发展而来,畲语总体上是原始苗瑶语分化和演变的结果。将畲语词汇和苗瑶语族其他语言词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畲语和其他苗瑶语存在一批音近义通的词,是从原始苗瑶语传承和发展而来的苗瑶语言同源词,例如:
三 | pa33(畲语) | pa44(炯奈) | pa13(巴那) | pe33(东努) | po33(优勉) |
百 | pa22(畲语) | pa35(炯奈) | pa44(嘎奴) | pa53(郭雄) | ba44(藻敏) |
知道 | pie33(畲语) | pei44(炯奈) | pei35(巴哼) | pei33(优勉) | pei33(标敏) |
满 | pang55(畲语) | pang53(炯奈) | pang55(郭苗) | pang22(巴哼) | bang24(藻敏) |
我们 | pa33(畲语) | pha55(炯奈) | pa53(巴那) | pe33(东努) | bo33(优勉) |
睡 | po22(畲语) | pau35(炯奈) | pe53(郭雄) | pu24(郭苗) | pi44(嘎奴) |
雄性 | pie55(畲语) | pa35(嘎奴) | pa44(郭雄) | pa55(郭苗) | pa22(巴哼) |
剖开 | pha22(畲语) | pha35(炯奈) | pha35(巴那) | pha24(郭苗) | pha35(巴哼) |
畲语固有词汇
词汇方面,畲语有自己独有的词汇。畲语独有的词汇主要集中于常见的人或事物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称谓,如“佛生崽”意为小伙子,“布妮崽”意为姑娘等 。畲语的自源词也叫固有传承词或自创词,它们是畲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历史过程自主创造、创新并传承下来的词汇,这部分词汇与苗瑶语族其他语言都不接近、不同源,也不是来自汉语,它们属于畲语固有传承下来的词汇。畲语的固有传承词有些属于基本词汇,有些属于一般词汇。
例如,下面的基本词是畲语的固有词,看不出与苗瑶语族语言和汉语有同源:
发音 | 汉语翻译 |
lo33 | 日 |
kuang42 | 天 |
lie22 | 月 |
ho33 | 山 |
to22 | 脚 |
tio42 | 嘴巴 |
la22 | 东西 |
li42 | 屋子 |
tung24 | 桌子 |
tshi42 | 柴 |
po33 | 被子 |
来自古代汉语的词汇
畲族在历史上长期受到汉族语言的影响,保留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比如舂、走(跑)、行(走)、乌(黑)、赤(红)、寮(屋)、禾(稻)、镬(锅)、窠(窝)、奉(给)、其(他)、着(穿)、睇(看)、戮(杀)、仄(斜)、啮(咬)、使(用)等等。
来自现代汉语的词汇
随着社会的发展,畲语也吸收了现代汉语中的大量词汇来指称新鲜的事物和概念,这些词汇在畲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电视、电话、电影、电灯、城市、干部等等。年轻一辈的畲族使用的词汇和老一辈使用的词汇也存在显著的差别,一般老一辈使用畲族原始的词汇,而年轻一代倾向于使用现代汉语的词汇。
构词法
畲语的词从构词语素的数量和意义关系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素组成词的方法上可分为合成法、派生法和重叠法。语法方面,畲语比较普遍地使用叠音词汇,比如:冷冰冰、冷秋秋、冷铁铁、乌洞洞、乌冷冷、狠燎燎(火很旺)、睇睇下、行行下等等。畲语的句法规则与粤语、客家话等其他南方汉语族语言相似,比如说“你走先”、“奉点钱他”等。
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是只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素构成的词金语的单纯词从音节数量上看,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单纯词,其中以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单纯词数量居多,多音节单纯词较少。例如:
kuang42 天 | fu33 云 | hng55 河 | tsong33 山 |
lung42 吃 | vun55 煮 | mo24 看 | tiang33 蒸 |
si33 红 | khun42 黄 | khie44 很 | tui55 硬 |
pa33 我们 | mi42 你们 | ngong22 好 | pu44 这么 |
to55 lan42 梦 | pat42 kue24 土茯苓 | to44 on42 蛇 | siu24 khiu44 累 |
kan24 ngin44 偷 | to55 wu22 随便 | su24 kun33 裤子 | lu24 kiong55 忘记 |
tu24 fun33 新 | po55 pie42 辛苦 | tut33 ng24 嫩 | sin55 tshie24 |
ta33 tin24 ko55 蛐蛐 | tsi24 i42 ko55 蜻蜓 | to24 o42 ko55 蕨菜 | - |
畲语的复合词还可以根据词素之间的意义关系分为联合复合词、偏正复合词.
述宾复合词、述补复合词、主谓复合词。
联合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素组合而成的词。例如:
tang33 sung33 子孙 儿 孙 | ta33phui24 vie55女婿 女儿 姐夫 | ka33kho22 pi33 眉毛 眼睛 毛 |
khwa44 kia55 手纹 手 路 | ong33 thong44 池塘 水 塘 | kang24khu22 ka55 脑髓 头 壳 |
句法
畲语的句法有一些倒装的规则,比如说“你走先”、“奉点钱他”等。
畲语划分为:古畲语、近代畲语、现代畲语三个历史阶段。隋唐及以前为古畲语,宋元时期为近代畲语,明清至今为现代畲语。古畲语不仅保留了古壮侗语(古越语)成分,如虹,读,房屋、家,读等;还有古苗瑶语成分,如蜈蚣,读,古汉语借词,浮,读等。
由于畲族源自广东地区,所以畲族的语言和广东人所说的粤语、潮州方言十分接近 。潮嘉地区的畲族,居住在远离珠三角的凤凰山脉地区,但是他们的许多语言听来却像是粤语(广州话)。
畲汉两个民族群体的语言互动、共生,是从借词开始的。还可以看到融合于潮州话中的畲语元素,如潮州话中的“吧呅笑”(微笑),“溜绝”(漂亮),“有盘口”(有办法),“妈牛”(黄牛)等,还有有音无字的土语等。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 ,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在今景宁畲话的语音系统中 ,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的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这不但印证了畲民的迁徙轨迹 ,而且也揭示了景宁畲话复杂的历史层面。
畲语与汉语客家话接近,但与客家话稍有差别 。客家先民与畲族先民错居杂处,互相融合同化。客家先民语言对土著畲民的语言影响巨大,但另一方面,土著畲民的语言也影响了客家先民的语言 。畲语和客家话基本上能够没有障碍地互通。畲语和客家话的关系究竟为何,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极端的观念中,一派学者认为,畲语是客家话的一种;另一派学者认为,客家话对畲语有过影响,但只浮于表面而已。现在一般认为畲语和客家话都是在不断迁徙中产生的语言,彼此有相似性。历史上,客家人的祖先在南徙过程中进入广东东部和北部时曾与畲族杂居,语言上彼此产生了影响,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畲族说客家话的原因。
福建省的畲族主要集中于闽东地区的福安、霞浦、福鼎、宁德、罗源和连江这6个县市。闽东的畲语所受到的闽东语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第一人称“我”的读音与福州话相似;产生了声母类化现象;后一个字的声母脱落;从闽东语中借入了许多典型的词汇,如:“坏”说“呆”、“生小孩”说“养”;在名词后加“囝”表示小称,如“鸟囝”。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