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黄杨木雕 编辑

中国民间雕刻艺术

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浙江省乐清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乐清黄杨木雕是浙江省乐清市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乐清黄杨木雕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从色、形、质、味、韵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质朴和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纹理、疤节、洞穴、质感以及自然、纯朴、朦胧的韵味等自然美,同时通过艺术的加工又加上了人的感情色彩。

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4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乐清黄杨木雕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浙江省乐清市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遗产编号:Ⅶ-42

历史溯源

编辑

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从现今搜集的民间艺人口述资料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实物推断,乐清黄杨木雕在宋元时期初露端倪。

据载,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乐清艺人叶承荣用黄杨木雕创作了近代乐清黄杨木雕的第一件传世作品《太上老君道祖像》,奠定了乐清黄杨木雕的扎实基础。

二十世纪20年代中后期,因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一铺《济癜和尚》《捉迷藏》在国际展览中连连得奖,使乐清黄杨木雕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时期除了朱子常之外叶阜如、叶品芳,葛醇、潘阿陆、王凤祚、叶一舟、郑祥奎、陈志云等一批黄杨木雕艺人也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当时很具影响的黄杨木雕名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政府的重视,黄杨木雕这一民间艺术品种迅速得以挖掘和传承,黄杨木雕的技艺水平也有了迅述的提高和发展,精美之作不断涌现。

黄杨木雕 敦煌乐天黄杨木雕 敦煌乐天

在50年代初,以著名艺人王风祚成就为明显。此后,随着叶润周、叶一舟、郑祥奎、虞明华、叶栋材、王笃材等一批老艺术家们的木雕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乐清黄杨木雕越来越以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人的关注,被有关新闻媒体誉为“华东一枝花”。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乐清黄杨木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年轻的艺术家们人才辈出,出现了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王笃芳、郑胜宁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他们赶超前人,每年几乎都有构思巧妙、技艺独特的艺术精品出现,而且在全国的每次艺术展览中都能夺得高奖。

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特征

编辑

技艺特色

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的技艺特色是因材施艺,由于受黄杨木材料直径的限制,对于雕刻时选择的人物动态都经过细心的推敲,尽量地把人物的形态控制在18公分直径左右,以利于艺术创作雕刻。精雕细刻是黄杨木雕的一大上艺特点,能在眼睛、发丝、服饰上雕刻最精细的一而,凹凸面肌理能刻得光洁圆滑,衣褶和飘带清晰流畅而不损边缘。浅黄文雅的色泽和细腻的纹理,特点适合于人物形象刻划,容易表现出作品的自然与纯真。拼雕、镂雕一也是木雕技法上的技艺特色,由于木料体积的限制,利用拼接手法使单的人物型拓展到有多人的故事情节,使黄杨木雕作品的精致细腻、刀法清澈,质感突出,刻工细美而不失高雅的“鬼斧神工”之技表露得更淋漓尽致,更突出雕刻技法的表现力与工艺美。

造型特点

乐清黄杨木雕的人物造型艺术具有其特殊性和独立性,它虽不遵从西方现代绘画人体的比例划分,却有着个性鲜明和处置得当的创作方法和块面比例,条理分明,疏密合宜,刀法细腻,使人物栩栩如生,由于材料的肌理与人物的肤色十分吻合,从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展露,乐清黄杨木雕大都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为主要表现内容,单一为主,辅之相拼成套,或坐或立,或静或动。

制作工序

编辑

工具

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的工具有泥锤、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钳、刮刀和各种形式的塑刀等。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锯、木敲锤、铁敲锤等。用于雕刻的主要工具是凿,它的种类很多,功能齐全,分为斜凿、三角凿、平凿、圆凿、中钢凿、反口凿、翘头凿、针凿和手锯、竹簪、拖钻等。

工序

乐清黄杨木雕制作细致,分为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腊上光、配合脚盆等十道工序。一般产品分流水操作,特色作品由能雕善画者独立完成。技艺娴熟、修养高深的艺人往往可以不塑泥稿,因材施艺,直接雕刻。

题材作品

编辑

乐清黄杨木雕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代表作品有《捉迷藏》《苏武牧羊》等。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乐清黄杨木雕(好年头) 作者:郑方杨乐清黄杨木雕(好年头) 作者:郑方杨

乐清黄杨木雕是一门综合性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几乎包含了历史、经济、文化、教育诸多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并且融入了绘画、髹漆、贴金、脱胎、泥塑等多种传统艺术的技艺和方法,,充分展现了民间工匠的智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如明之木雕刀法圆润,简练流畅;清之木雕刀法清澈,光滑圆转等,乐清黄杨木雕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及工艺要求都是其他雕刻难以比拟的,亦无法以现代技术加以替代,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王笃纯,男,1932年10月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高公博,男,汉族,1949年10月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虞金顺,男,汉族,1949年8月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2004年,乐清黄杨木雕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项目,省文化厅拨专项经费用于黄杨木雕的发展,乐清市政府也拨出相应的资金用于对木雕艺人的奖励,并加大对黄杨木雕的宣传力度。

2017年3月27日至4月1日,乐清黄杨木雕国家级传承人王笃纯大师的抢救性记录开拍,由浙江省非遗中心郭艺主任亲自进行访谈,通过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乐清黄杨木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9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建议公示,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的乐清黄杨木雕项目合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清黄杨木雕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2016年6月8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雕艺流音’乐清王家黄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开幕,乐清黄杨木雕等艺术作品在现场被展示。

2018年4月20日-23日,“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举行,博览会上向人们展示了乐清黄杨木雕等艺术作品。

2019年4月16日至6月12日,“黄杨木雕之春——浙江民艺深耕系列之一”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乐清黄杨木雕等艺术作品。

下一篇 龙泉剑

上一篇 东阳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