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彩(硖石灯彩) 编辑
灯彩(硖石灯彩),浙江省海宁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硖石灯彩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已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硖石灯彩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工艺于一体,以针刺纹精巧细美见长,其灯体以宣纸、竹篾、铅丝为主要材料,制品工细绚丽,玲珑剔透,制成后以灯映画,能显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
2006年5月20日,灯彩(硖石灯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50。
中文名:灯彩(硖石灯彩)
遗产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浙江省海宁市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遗产编号:Ⅶ-50
硖石灯彩是海宁特有的民间手工技艺,其传说最早可追溯到秦代。相传秦始皇南巡过海宁,见硖石之山有“皇气”,遂派十万余人开山凿石,夜间硖石东西两山之间灯火闪烁,非常壮观,引发了人们在民间活动中扎灯、观灯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硖石灯彩在海宁当地民俗活动中起到了抒发情感、增添喜气的作用。
灯彩(硖石灯彩)
有史料记载的硖石灯彩始于唐,盛于宋,唐僖宗乾符年间,硖石灯彩已誉满江南,至宋高宗绍兴年间作为贡品被送到京城临安展出。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石湖居士诗集》中有“剪罗万眼人力穷”“剪彩球中一万窗”以及“万窗花眼密”等关于硖石灯彩形状的描述,体现了硖石灯彩的主要特点和艺术风格。清代乾隆年间,硖石形成了演灯、顺灯、斗灯的盛况,下东街的“塔灯”、横港桥的“凌云阁”、横头的“梅亭”等灯会层出不穷。
清代嘉庆年间,硖石灯彩制作和灯会活动更为兴盛。一种精美的走马灯在硖石地区广为流行,它摆脱了旧时在走马灯上绘些奔腾快马的俗套,运用针刺镂刻,重彩工笔绘画,外表大多呈六角、八角,仿宫灯样式,每面纸刻彩饰,胜似画框,内套灯芯为圆柱形。图画内容除传统走马外,更有各类动物迫扑戏斗形象,或为神仙飞天,或为腾云驾雾的妖魔,总以动态为主。此外,硖石灯彩也逐渐出现了鱼灯、鸟灯、花篮灯、古钱连环灯、西瓜灯及盆景小品等新品种。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硖石灯彩逐渐向大型模式发展,出现了亭台、楼阁、宝塔等古建筑模型及大龙舟、采莲船等作品。单纯的彩灯艺术也向综合性艺术演变,形成独特的风格。在灯彩制作上,艺人开始用细铅丝、小铁钉等代替传统的竹木纸捻等扎制骨架的材料,以电珠、干电池代替油、烛,而且灯彩内容也体现出更浓的时代脉息。如1912年庆祝辛亥革命周年提灯会,就出现了双十字形的大小提灯,反映了人民庆祝光复中华的喜悦。彩灯饰面除绘画图案外,也配进了书法艺术。民国初年的灯会,彩灯上常有写着“同胞们怒吼吧”“为国争光”“振兴中华”等工笔书法。
1937年冬,硖石沦陷,硖石灯彩活动逐渐萧条衰落。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但出现了通货恶性膨胀,民不聊生,硖石灯彩事业奄奄一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硖石灯彩获得新生。
“文革”十年动乱期间,硖石艺人精心保存的古典传统灯彩图片,被说成“四旧”,多被抄查没收,灯彩艺人也不能制作灯彩。直到1976年,硖石灯彩才重新得到重视。1977年,为应浙江省出口工艺展览之需,灯彩艺人制作了大型灯彩“南湖革命船”送国外展出。1978年在县二轻局领导下,正式成立了工艺美术服务部。
灯彩(硖石灯彩)
1980年元宵节,硖石举行了大规模的迎春灯会,盛况空前,观灯的人数达十余万。灯会后,许多优秀灯彩作品集中陈列于博物馆展览大厅,吸引了大批观众,后来这些作品又被上海闸北公园租去展览。电视台还将它拍成电视片,使各地的电视观众都能通过荧屏领略硖石灯彩艺术。活动方式
硖石灯彩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以“迎灯”为主的群众娱乐性,元宵举行灯会的风俗在中国流传了较长的时间,海宁元宵灯会的习俗是:正月十三为上灯,十五元宵为盛,十八日为落灯,它们统称为“灯节”。旧时,硖石和盐官(解放前的海宁县治)迎灯时,人们手提、肩抬各式奇灯异彩,鼓吹歌舞于大街小巷,迎灯队伍长达数里。这一世代相传的民俗活动,显示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鲜明特征。
表现内容
灯彩(硖石灯彩)
硖石灯彩在画面内容上反映出以诗画为主的时代性。封建时代的硖石灯彩,其书画部分一般都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自“五四”运动以后,新型的群众文化逐步形成,硖石灯彩的制作也出现了新的内容。如在1934年的灯会活动中,硖石灯彩的书画除沿袭过去画山水鸟兽之外,增添了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等新文化内容。解放后,硖石灯彩这一艺术真正为民所乐,为民所用。如1953年的灯会,不仅从内容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翻身当家作主人的生动画面,而且造型在继承传统精品基础上加以发展,如制作了五星、红旗、火炬、镰刀、和平鸽等造型。到了1980年、1985年、1997年、2003年、2008年的灯会活动,硖石灯彩在内容和造型上更加精益求精和富有新时代的气息。硖石灯彩的图案,基本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图案大多是立体造型,兼有动物功能,静态图案则有草木鱼虫、飞鸟走兽、十二生肖、英雄美人、神鬼妖仙、日月星辰等。
造型特征
造型规模
硖石灯彩的造型规模,除了作为烘托点缀的小型灯彩以外,在演灯、迎灯、斗灯等灯市、灯会中,都有体现制作者水平和财力的主灯作为标志,主灯都是大型灯彩。
硖石灯彩的造型呈系列化,大型灯彩则以亭、台、楼、阁、塔、舟为造型主线,形成比较统一的造型风格。
光影造型
硖石灯彩的光影是灯彩效果较为重要的因素,如果缺乏美轮美奂的光影造型,灯彩的魅力就会减弱许多。硖石灯彩采用的是外向型单体结构,它的主要固定光源很单一,仅仅就是从灯彩内部发出的散光。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个制灯工匠艺人的创作和探索,使得灯彩显得更加丰富美观。如将灯彩外形制作成有规律的平凹,形成凹凸有致的阴阳纹饰,再射入光线,就会呈现出灯彩幻动的感觉。如果再将灯彩的光线从上下、左右、强弱等方面调整,更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光影美学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制灯艺人引进新科技、新材料,将光、声、电,甚至是小型发电机植入硖石灯彩内,更是提高了灯彩的艺术水准和水平。
制作材料
硖石灯彩所采用的配合材料较多,有竹、木、金属、绫绢、绸缎、明珠、玉佩、丝穗、流苏、绵带、纸品、兽角、玻璃、羽毛、贝壳以及近代的铁丝、电料、塑胶、化纤等。
主要工序
灯彩(硖石灯彩)
硖石灯彩的主要制作工艺包括编扎、绘画、装裱、针刺等,其工艺技法可以概括为“针、拗、结、扎、刻、画、糊、裱”八字。针工是硖石灯彩的主要特色。每张针刺片的制作,用排针、钩针、花针、乱针、破花针、补针等不同的针法微刻精雕。针刺密度达到平均每平方厘米18~32孔,一件好的作品需要数百万个针孔。
拗工包括造型拗骨架和装饰上的拗彩。拗工的技法,要求非常精确,每根骨架拗折要不差分毫,否则就装配不拢,如拗彩不精确,就难以拼接。
结彩是灯彩制作中的精巧手艺,包括结网花边、吊须等不同工艺手法。在此道工艺上,关键是心灵手巧。
扎工是灯彩制作中的拼接工艺。要求非常精细,必须看不出拼接的痕迹。
刻工是在画稿的基础上,通过舍与留的设计,把舍去的部分刻掉,然后在刻掉的部分重新裱上一层宣纸,以达到透光效果。
画是硖石灯彩的特色工艺之一,在制灯的行业中被行家称为“江南文人派”。具体操作时一般采用国画工笔重彩花鸟、人物、山水等。
糊是最后的装配工艺,糊的过程中不能让针刺画面起皱,更不能歪斜。
裱工是硖石灯彩中的材料制作工艺,传统硖石灯彩的针片多采用棉纸、生宣、熟宣、有色连史纸和夹宣等多层纸裱成。
硖石灯彩的形象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动态的灯彩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灯彩中的人物或其他形象会随着情节需要而活动,这种灯彩可以称为“情节活动灯”,此类灯彩的代表作品有:麒麟灯、刘海戏蟾灯、雕伏兔灯、空城计灯、鹬蚌相争、金鸡报晓灯、水浒灯、西厢记灯、西游记灯等。一种是灯彩中的某一部分构件可以活动(如旋转等),这类可以称为“灯体活动灯”,此类灯彩主要的品种是走马灯,灯体的多个看面上镶缀着灯片,灯片内容之间有着联系,形成一个故事或者形象系列,随着灯体的旋转,各个灯片的内容依次呈现,使之具有拉洋片或者放映灯片的感觉。还有一种是“活彩台”,在灯彩平台上由小孩扮演各种人物,再现戏剧故事的主要情节,常见的作品有传统的小放牛、牡丹亭、采莲船等。
灯彩(硖石灯彩)
静态的灯彩主要用针刺和绘画、书法来展现人物故事及其他各种艺术形象,其中以灯片为代表,灯片的实质是针刺加绘制的图片,可容纳各种题材的场面,多幅灯片连起来更能够展现复杂情节,造成连环画的效果,所以灯片题材的最大特点就是连续性和系列化。灯片既可应用于塔灯等大型灯彩,也可用于珠帘伞灯、宫灯、花篮灯等小型灯彩。文字记载中常见的灯片题材有:《十二生肖图》《江湖百丐图》《八骏图》《百子图》《十二花神系列》《仕女系列》《西湖风景系列》《白蛇传》《列仙传》《列国志》《红楼梦》《西厢记》《八仙过海》等。传承状况
由于硖石灯彩制作工序繁杂精细,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加上掌握硖石灯彩这门手艺的艺人年龄较大,硖石灯彩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急需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陈伟炎,男,1922年11月出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灯彩(硖石灯彩),浙江省海宁市申报。
胡金龙,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灯彩(硖石灯彩),浙江省海宁市申报。
保护措施
海宁市政府在设立每年100万元非遗专项保护资金的基础上,从2010年起,每年设立硖石灯会传统节日元宵节保护示范基地专项资金,用于硖石灯会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海宁市对55周岁以上(含)各级传承人发放2000元/年的政府津贴;对专(兼)职学徒分别发放6000元/年和2000元/年的补助经费,直至五年学徒期满;对海宁市传承保护(教学)基地给予10000元/年的补助经费,支持其开展基地建设和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海宁市博物馆设立了硖石灯彩陈列厅,全面展示和弘扬硖石灯彩艺术历史成果和灯文化魅力。
从1998年起,硖石灯彩有限公司与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联合办学,招收灯彩制作传承班,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硖石灯彩制作。
为进一步普及硖石灯彩制作技艺,扩大灯彩制作群体,硖石镇每年定期开设灯彩辅导班,邀请灯彩老艺人,向民间灯彩爱好者传授硖石灯彩的制作工艺。
海宁市文化教育部门将硖石灯彩等传统非遗项目纳入乡土教材,成为学校艺术特色项目课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宁市文化馆(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灯彩(硖石灯彩)”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灯彩(硖石灯彩)项目保护单位海宁市文化馆(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重要展览
1977年,莲花游鱼灯、走马灯等硖石灯彩作品在非洲喀麦隆展出。
灯彩(硖石灯彩)
1982年2月6日至28日,“品字亭”等硖石灯彩作品在香港宋城“西湖花灯会”中展出。1983年,硖石灯彩“雷峰塔”和“品字亭”在福建厦门中山公园第四届鹭岛灯会上展出。
1984年4月20日,20多件硖石灯彩在北京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展出。
1992年9月5日至15日,硖石灯彩在山东淄博举行的全国花灯邀请赛中展出。
1996年12月30日,杭州宋城举办了宋城民俗风情暨硖石灯彩展。
2001年2月,硖石灯彩在新西兰展出; 同年7月1日,硖石灯彩参加了嘉兴南湖荷花灯展活动,展出大型摆灯7盏,挂灯186盏,盆景灯、红灯笼200多盏; 同年11月20日,硖石灯彩在在希腊雅典举办的中国浙江民间文化艺术展中展出。
2007年,硖石灯彩在台湾高雄市展出。
2009年2月9日至23日,硖石灯彩参加了中国非遗技艺大赛。
荣誉表彰
1992年在山东淄博举行的全国花灯邀请赛中,参赛的14件硖石灯彩作品全部获得一等奖。
2004年5月,硖石灯彩作品《品字亭灯》获得2004(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牌奖;同年6月,该作品获得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奖银奖。
2005年2月,硖石灯彩作品《彩莲船》获得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灯彩)奖金奖;同年5月,硖石灯彩作品《龙舟灯》获得第五届(2005·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牌奖。
2008年4月,硖石灯彩作品《富贵花瓶灯》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同年11月,硖石灯彩作品《茶壶灯》和《花瓶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杰出手工艺品。
2009年7月,硖石灯彩作品《紫微阁灯》在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国际影响
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花篮灯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
1994年,海宁市人民政府把两对硖石宫灯作品,赠给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衍生作品
1999年3月2日,硖石灯彩普通邮资明信片正式发行,每套10枚,限量发行三万套。
2000年,以硖石灯彩和灯会为题材创作的《海宁花灯舞》获得中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王星记扇
上一篇 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