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斑区 编辑
黄斑区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颜色为红褐色。
人眼视网膜中央视觉细胞最集中的部位。黄斑中心多为锥形细胞,对明暗不敏感,对色敏感。黄斑外围多为柱形细胞,对明暗敏感,对色几乎不敏感。
黄斑 是视网膜上厚度最薄、视觉最敏锐的一小块区域,位于眼球后极、视神经乳头的颞侧3~4mm处。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小凹,此处仅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厚度只有0.1mm,因此视觉最敏锐。
黄斑区含叶黄素,是黄斑区的一种主要营养素,比周围视网膜颜色暗些。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黄斑区视网膜偏薄,色素上皮细胞稠密,视网膜后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密集,反光较弱,因此颜色为暗红色。
眼底黄斑区出血一病中医眼科归属于“青盲”范畴,是一种治疗比较棘手的眼底疾病。该病发病时眼前出现团块黑影,眼底检查视盘色泽正常,境界清楚,视网膜色泽亦正常,仅黄斑区被圆形出血灶覆盖。
黄斑出血 (macula hemorrhagic)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眼病,是指视网膜出血局限于黄斑部的临床常见体征之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底疾病的病变过程都可能发生黄斑出血。由于黄斑部的结构和功能很特殊,一旦出血,对中心视力威胁极大。临床当黄斑出血是患者的主要体征时,习惯上将黄斑出血作为病名诊断。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发病年龄也各异。
黄斑出血在中医文献中无直接对应的病名记载,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及黄斑出血对视力影响的程度不同,分别归属中医学“视惑”、“视瞻昏渺”、“视直为曲”、“视正反斜”、“视瞻有色”或 “暴盲”等病症的范畴。
1.西医病因病理 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外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病。尤其以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者常见。如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后巩膜葡萄肿形成,脉络膜被牵拉,玻璃膜出现裂隙,新生血管进入视网膜下,可致黄斑出血。
2.中医病因病机 多因劳瞻竭视,精血暗耗,肝肾阴虚,虚火上扰,灼伤目中血络所致; 或情志不舒,肝气郁滞,郁久化火,上扰目窍; 或眼部受伤,损伤眼内血络; 或饥饱劳役,忧思过度,损伤脾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所致。
临床表现
1.症状 视物模糊,眼前可有中央暗影,或视物变形。
2.体征 视力下降,严重者可突然下降致光感; 眼底黄斑部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出血灶,可位于视网膜下,或视网膜,或视网膜前等不同的位置。同时多伴有其他原发眼病相应的病变,如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改变等。
3.并发症 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辅助检查
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黄斑部可见出血性荧光遮蔽。部分患者可见黄斑部有绒球状、花蕾样等形态不一的视网膜或脉络膜新生血管灶 (彩图23-7)。
2.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 部分患者可见形态不一脉络膜新生血管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多有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病史。
(2) 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暗影遮挡。
(3) 黄斑部可见出血灶。
(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显示黄斑部荧光遮蔽及新生血管灶。
2.鉴别诊断 黄斑裂孔: 多有外伤、高度近视等病史。眼底黄斑部中央见边缘清晰的暗红色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见黄斑中央裂孔呈强荧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清晰地显示典型的全层黄斑裂孔所致的中心凹视网膜全层缺失。黄斑出血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荧光遮蔽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