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句丽古迹 编辑
高句(gōu)丽(lí)古迹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王朝的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其中太王陵、将军坟和千秋墓等规模宏大。
将军坟有“东方金字塔”之誉,墓基每边长31.58米、高12.4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7级阶梯,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整块巨石覆盖。墓体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将军坟是高句丽时代石造建筑艺术的杰作。
古墓群中许多墓室里仍完好地保存着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及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墓室壁画。
中文名:高句(gōu)丽(lí)古迹
地理位置: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迎宾路49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5月1日-10月8日:周一至周日 08:00-17:00;10月9日-4月30日:周一至周日 08:40-16:00
“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
2004年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高句丽古迹
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
高句丽古迹位于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内。
汉武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尉那岩城又称丸都山城,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高句丽强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了中国吉林省的东部、辽宁省东北部。
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高句丽主要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管辖范围内,并与历代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管辖的地方政权。不论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中原王朝的强烈影响。
史料记载,公元前37年,中国东北的夫余国王子朱蒙为避免兄弟迫害,逃离夫余国南下,以“纥升骨城”为中心建立了高句丽王国。
据专家考证,“纥升骨城”应为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的下古城遗址,而五女山山城则为其山城。
从这里开始,高句丽政权逐步扩大了活动领域,创造了高句丽文化,为华夏文化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高句丽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通用汉字记事,现已发现的好太王碑、中原郡碑、冉牟墓志及大量铭文砖和铭文瓦上面的汉字佐证了这一点。高句丽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中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儒、佛、道文化盛行;特别是高句丽坚固的山城、雄伟的陵墓、辉煌的古墓壁画,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句丽开国王城:五女山山城。
高句丽,一个曾称雄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存世长达705年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其肇端就在辽东山区的桓仁县。7月1日,作为高句丽王城之一,桓仁五女山山城与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遗迹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桓仁县城远远就可望见高耸于8.5公里以外、山顶平坦、状若坦克的五女山。沿着回旋曲折的公路驱车至山下,就来到了两千年前高句丽时代的山城遗址。山城主要占据山顶平台和东部山坡,山城主峰海拔821米,西、北、南面是一二百米高的悬崖峭壁。石砌墙垣修筑在东面和东南面较为平缓的半山坡上。
“十八盘”是高句丽时期进出山城的主要道路,沿山谷曲折盘旋。路宽1-1.5米,全长938米,土质路面,外缘砌筑石护坡。如今新修了上山的石阶路和栏杆,但为了体会当年高句丽人的艰辛,也为了省点力气,来这里的游客多愿意走走“十八盘”古道。
五女山山城共设三座门,分别在东墙、南墙和山顶西部。“十八盘”直通的西门宽约3米,两侧砌筑石墙,门略内凹,呈瓮门之势。现存门阶、门枢础石、门卫室等遗迹。
通过西门登上山城,只见山城利用险峻的山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充分显示了王城霸气。据介绍,山城平面略呈靴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300-500米,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可分山上、山下两部分,现存城墙、城门、马道、大型建筑基址、居住建筑群址、蓄水池、了望台、哨所等。
2022年4月,吉林省宣布,吉林省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对援吉抗疫英雄5年内不限次数免门票游览,可以携4位家属。
近几年,考古工作者在这座山城里发掘了多处高句丽遗迹,其中一号大型建筑基址长13.5米,宽5米,原有七块础石,保存六块础石和一个柱坑,表明应为六开间建筑;出土了高句丽早期竖耳陶罐等典型器物。从建筑规模和等级来看,推测为王宫遗址。而居住建筑群址则由20多座房址组成,分布密集,均为半地穴建筑,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内设折尺形火炕。出土遗物以铁镞、甲片居多,推测为兵营遗址。更为珍贵的是,山城里还出土了一副铁制脚镣,这是中国已发现的高句丽文物中的刑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了望台突兀高耸,壁立千仞,是五女山山城的制高点,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俗称“点将台”。从这里俯瞰山下的辽宁省最大的桓仁水库,景色十分壮美。
要在山城维持生活,水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五女山山顶的水源地有两处:一处位于山城中部偏西侧,一石砌长方形水池名为“天池”,长12米、宽5米、最深处2米,常年积水,是山城最重要的水源。池旁有一小井,池水经过滤进入井中,供人们取用。另一处叫“饮马湾”,是天然泉眼,位于山城东侧,终年不枯,但水量较少。
史料记载,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位王“琉璃明王”将王城由五女山城迁到“国内城”(吉林省集安市),但五女山山城作为高句丽早期王城和发祥之地仍然倍受重视。此后数百年,山城不断续建,一直是高句丽重镇和交通要冲。在高句丽时期,这座山城从未被敌人攻占。
除了丰富的高句丽遗迹外,五女山自然景观神奇秀美,有月牙关、飞来峰、一线天、枫林坡、好汉松、五女松等。它们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达到了统一。
五女山山城已经成为辽宁省东部著名的的旅游景观,是桓仁县的旅游业龙头。当地人相信,被列入世界遗产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这里寻幽访古。
高句丽的“附和式都城”:国内城与丸都山城
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分别座落在平原与附近山上,形成了高句丽的一对“附和式都城”。高句丽国王平时居住在平原城中,危险时则退守到深山中的卫城。
这对“附和式王城”真实与完整地体现了高句丽王城的平原城和山城形式,于7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内城”位于集安市内,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把王城从“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境内)迁至“国内城”。
根据中国考古学者最新发布的发掘报告,“国内城”略呈方形,东、西、南、北各城墙分别长554.7米、702米、751.5米、730米。总周长2738.2米。城墙内外石砌,中层为土石混筑。由于年代久远,多次修葺,城墙大部分已失去原状。北墙保存较好,东墙基本毁弃,现仅存基础。南墙西段、西墙北段,尚有几段高达4米左右。城垣以石条垒砌而成,逐层内收。可确定高句丽时期城门址2处,其中北墙西侧发现了门址未见于以往的文献记载。
据考古学家介绍,“国内城”中发现过多处高句丽遗迹。由于集安市政府所在地发现了属于国内城宫殿遗存的附属建筑,为文物保护的需要,当地政府已迁出国内城。城东北的梨树园子遗址,曾出土白玉耳环一件,鎏金箭头20枚、鎏金挂钩1件,另外还有许多莲花纹、兽面纹、忍冬纹瓦当以及大量瓦砾和多件础石,证明这里应是王城中的一处重要建筑遗址。
“国内城”以北2.5公里的“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早中期重要的一座山城王都,据文献记载,始建于公元3年。该城以环山为屏障,以山谷出口为城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其防御坚固,城内却又宽敞自如,环境优美,将军事、生产、生活巧妙地融于一体。
“丸都山城”的城垣建在山脊上,周长6947米,共发现城门7处,除1号门址属平地起筑外,其余6个门址均分布于山坡或山顶的战略防守要点。其中,南、东、北墙各有两处城门,西墙则只在南部发现1处。以宫殿址为核心,7个城门构成了丸都山城的主要军事防御体系。南瓮门(1号门址)位于南墙正中内凹陷处,地势险要,是进入丸都山城的重要通道。
“丸都山城”墙垣的构筑材料,内部以两头呈尖状的梭形石交错摆放而成,侧面则采用楔形石插入尖状条石间,形成内外墙面。山城墙垣上筑有女墙。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调查清理结果表明:城内有4处建筑址,墓葬38座。建筑址分别为宫殿址、了望台、“戍卒居住地”和蓄水池。
“丸都山城”内的宫殿址约建于公元198年,342年毁于战火。南北长95.5米,东西宽75米。宫殿进深作4层阶地,阶高不等,阶地由西向东分布4排大型建筑遗址,每排建筑遗址均设有排水系统。建筑有方形、长方形和八角形等。
据史籍记载,“丸都山城”作为高句丽军事守备城,曾有两次成为临时都城,一次3年,一次13年。
从山城的整体布局分析,丸都山城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宫殿址周边及汇重要门址附近,其他区域并非发现大型建筑群。这一方面反映出尽管丸都山城曾两次作为王都使用,但其主要功能仍以军事防御为主;另一方面说明山城宫殿址应具有王宫与衙署的双重功能。
东方第一碑:好太王碑
青山、绿水环绕中的古城集安,仿佛湖水中一片静立的荷叶,而城中伫立了1500多年的好太王碑则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璀璨夺目。7月1日,好太王碑与太王陵一起被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吉林省集安市区城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通沟平原上,坐落着一个外形宏伟的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这就是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的陵墓。陵东北200米处,有一座高大、端庄、通体黝黑的石碑,这便是被誉为“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
据史料记载,好太王碑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历史。它是用一块完整巨大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宽不等,在1.34至2米之间。碑体重约37吨,碑身略呈方柱形,无碑额。整座石碑未借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块不规则的花元391年18岁时即位,39岁死亡,谥号“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专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间是高句丽历史上的空前繁荣发展时期,他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东讨西征,占辽东、驱倭寇,侵汉江、降扶余,使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
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其父的功业而树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为汉字隶书,方严厚重。四面碑文竖行共44行,行间以界格,每行41个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岁月磨蚀,以及晚清、民国时火焚除苔和不当拓字,使碑体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可识之字目前仅为1600字左右。碑文文意大体明了,惟断句、考证所涉及历史、考古诸多问题争议不少,中外学者因此著书立说,各陈己见。
好太王碑碑文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较短,共6行,主要记叙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及好太王统治时期国富民强,五谷丰登的局面。第二部分是碑文中心所在,占22行。较详尽地记录了好太王率军攻城略地的情况。第三部分占16行,记载了为好太王守墓之烟户数量、来源以及有关的守墓制度。
据专家介绍,高句丽历史上目前已知的有文字文物仅存三件,好太王碑是其中记叙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件。由于文献资料对这一民族的记载很少,这块刻有1775个汉字的石碑记载的史实比较完整,涉及面广,而且源于高句丽政权的鼎盛时期,因此对研究高句丽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传统和它与新罗、百济及日本列岛的关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这通价值连城的石碑,却被荒烟蔓草整整湮没了十个世纪之久。直到1877年(光绪三年)桓仁建县,一个名叫关月山的书启(秘书之类职务)公务之余才发现了这块石碑,拓印若干碑文,后传入北京,人们才开始知道,这一脉山泽水间,竟有过冠盖百家、钟鸣鼎食的繁华岁月,甚至还是多次颇具影响的历史风暴和旋涡的策源地。
好太王碑被发现后,成为中国、日本、朝鲜及欧美等国学则争相研究的对象。1928年,集安工商各界集资修成木结构碑亭,好太王碑得以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对碑上裂隙进行修整,并成功地进行了化学封护,防止风化剥蚀,起到很好的作用。1982年又重新修建了雄伟壮观的仿古碑亭。2003年,又在碑亭四面装上了防弹玻璃,并派专人把碑严密保护起来。此外,政府还迁走了好太王碑和太王陵周围的居民,并整治了周边环境,使碑、陵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东方金字塔”——将军坟
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北5公里的龙山脚下,有一座形似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墓——将军坟。将军坟建于5世纪初,以1100余块修凿工整的长方型花岗岩石条垒筑而成,中间以卵石和沙砾填充。它是集安上万座高句丽古墓中方坛阶梯墓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宏伟的古墓之一。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高句丽壁画墓
被誉为“东北亚艺术宝库”的高句丽壁画墓,记载了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是5000年华夏文明的一朵奇葩。包括部分壁画墓在内的中国高句丽贵族墓葬,最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高句丽政权于公元前37年就已建立,壁画墓的出现却是在此之后300多年。考古学家证实,20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朝鲜境内先后清理和发掘出一批高句丽壁画墓。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中国境内有33座,朝鲜境内68座。高句丽壁画墓主要集中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和朝鲜境内。这些壁画墓中封土石室墓居多,占90%以上。
据目前的发现,早期高句丽壁画墓大约出现在公元4世纪上半叶。壁画的内容再现高句丽王公贵族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等社会生活。绘画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它的壁画作品比较好地反映出该民族的独特传统,比如酷似今天日本相扑的角抵运动,骑马狩猎的场景等,还有长白山森林中常见的虎、鹿、野猪、熊、狍子、白兔、雉鸡等动物。
据史书记载,高句丽民族骁勇善战,在早期壁画中也有不少表现军队与战争的场面。集安有一座建于5世纪的“三室墓”,第一室壁画主题是社会生活,其北壁有一幅“攻城图”颇为精彩。画面左侧为一座城垣,高大曲折,门楼角楼高耸,城内有一屋宇。城门外,两位将军身披铠甲,乘坐披甲战马,挺枪举刀相战。角楼下两个步卒滚抱于地。城墙上一人伏窥交战情况。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而其第二室、第三室中的“托梁力士”形象,则在集安古墓壁画中所仅见,非常珍贵。专家推测此墓主人为高句丽贵族,很可能是一位武将。
除此之外,高句丽早期壁画还绘有宫殿、亭阁、马厩、水井、卫兵、侍女、牛马鸡狗、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图案。
由于公元4世纪中原王朝已进入魏晋时期,当时佛教已从印度进入中原大地,偏安于北部边境的高句丽民族政权也开始受到佛教的影响。在早期以社会风俗为主的壁画墓的藻井上,考古学家发现了形象非常小巧的莲花。
六至七世纪,匠人们开始以修凿平整的花岗岩石为四壁,直接在石壁上作画,色彩效果非常鲜丽,属于工笔重彩。此时的壁画内容多被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四神”所占据。此外,这类壁画还绘有极具中原文化特征的伏羲女娲、黄帝神农、仙人、僧侣、道士等,表现出丰富的儒、释、道文化。
在此时期,朱砂、土红、石黄、粉黄、白粉以及石绿是主要颜色,色彩比早期要丰富很多。这一时期的壁画,集安有“四神墓”、“五盔坟”四、五号墓等,较多分布于今天的朝鲜境内。
此外,在从社会生活为主向以“四神”为主转化过程中,还有一类过渡性内容,时间约为公元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壁画内容以装饰图案为主,如莲花、云纹王字、彩色环纹、龟甲纹。
由于高句丽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且散见于中国古籍,因此,内容丰富的高句丽古墓壁画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句丽历史、文化、风俗等的重要考古资料。
经过雨水的侵蚀,脱落与霉变是很多高句丽壁画面临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壁画,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高句丽壁画墓已严密封闭保护。为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壁画墓维修过程中采用了地下廊道和数字视频相结合的技术,游人无须踏入墓穴,即可一览部分“现场直播”的高句丽古墓壁画的美仑美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