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包山遗址 编辑
敖包山遗址位于通榆县兴隆山镇政府所在地西北约1.5公里的敖包山上。
敖包山略呈西南、东北向,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高10米左右。北面坡较陡,其余三面皆为缓坡。
敖包山遗址是新石器时期的人类生活遗存,1981年确定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敖包山遗址
南北宽:约250米
高:10米左右
北面:坡较陡
敖包山遗址遗物以岗顶为中心,在东200米、北200米、西800米、南200米的范围内均有分布,尤以岗顶和西部更为密集。
在敖包山正南300米处,有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沙岗,长约150米,宽约80米,此处遗物也较密集,是敖包山遗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岗之间,为一椭圆形洼地,遍布蚌壳、海螺,早年曾是一座湖泊。
在敖包山顶部及西坡暴露着明显的居住址遗迹。大体呈西南东北向排列。由北向南共有13座。其中有8座大体在一条直线上。
房址的间隔除个别几座外,均在5-6米之间,大体连成一片。一般房址的直径为4-5米,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只有一座较宽大,南北宽6米,东西长约8米。
居住面低于地表20-50厘米,房址内,特别是中间部位有成堆的鱼、鸟、野兔骨骼、蚌壳、细石器、陶片等,并杂有灰烬,可能是火塘遗址,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
采集到的大量文物标本,主要有陶器残片,石器、玉石饰件,蚌壳饰件和兔、鸟,鱼类骨骼。由于大风剥蚀,还暴露出13座居住址和2处灰坑。
陶器多为沙质和细泥质,均手制。夹沙陶可分为粗沙质和细泥质两种。
粗沙质陶片中夹有大量沙粒,制作粗糙,多为黑红色,素面。细泥质陶多掺有贝壳粉,有的能看到其上夹有小海螺壳。
陶片的颜色主要有3种,黄褐色较多,灰褐色次之,黑色最少。
有的黄褐色陶带有黑色夹心,有的是黄褐色陶胎,内外壁又饰以灰褐色陶衣,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陶器的表面多带有纹饰,也有少量的素面陶。纹饰以细绳纹和粗绳纹为多。
也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压印网格纹、压印网格坑点纹、细密篦点纹、双线弦纹、压印“之”字纹等。
陶器的器形多数为直口和小敞口深腹罐、壶类器物,此外还发现有斜口器。口沿是圆唇多、尖唇少。有的口沿外部带有制作时遗留下的较薄的附加泥饼。器物底多为平底,带足器物很少见。仅见1件大器物的圈足,为黄褐色细沙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带有用火烧燎过的黑色烟熏痕迹。
陶器耳有桥形、瘤形和鸡冠形等。有的器耳与器身一次制成,有的是先做好器物再把器耳粘在器壁上。还有很多陶片钻有圆形小孔,小孔距口沿多在2至3.5厘米之间,孔径在0.5至1厘米左右。
可以穿绳提携,代替器耳,这可能是遗址中器耳较少的主要原因。
在居住址区内采集到圆柱形陶人头部和丁字形陶人头部各1件。圆柱形陶人为细泥夹沙陶捏制而成,上端已残,残高3.5厘米,头部较为宽大、扁平,左右宽2.5厘米,前后长2厘米,太阳穴部稍内收。
方圆口、尖鼻、鼻梁直通额头,盲鼻孔,没有耳朵。丁字形陶人为夹蚌壳粗沙质陶捏制成坯,后又经擦磨加工而成,下端已残,残高6.4厘米,头颈部呈丁字形,额头以上为上弦月状,弦长5.6厘米,宽2.3厘米。
眼部以下渐为圆柱形,直径为2.8厘米,正反两面都有眼、口,没有耳、鼻,一面清晰、一面模糊,是简化了的人面形。另有1件丁字形陶坯,为黄褐色细泥质陶捏成,造型与丁字形陶人相似,但体较小,无眼、口痕迹。还有1件圆形陶柱,似圆柱形陶人下部身段,直径为2.4厘米,残高5.5厘米,细泥夹沙质地,上饰有较粗深的斜划纹。
石器主要以细石器为主,典型器物为石镞、刮削器、打制石斧和敲砸器。
石镞有三角形和柳叶形两种。三角形石镞又有平底三角形和凹底三角形之别,多为白玛瑙石、红褐色和灰白色火成岩石料制成。柳叶形石镞较多,一般都带有两翼,多为灰绿色和浅灰色燧石制成,形状匀称美观,表面留有明显的鱼鳞状或波浪状琢痕。
刮削器种类很多,有长条形、圆头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等,为燧石、黑曜石、玛瑙石加工而成。此外还出土有残石锯数件,有的一面有锯齿,有的两面有锯齿。
其他石器,打制的主要是石斧和敲砸器,磨制的有石钻、石矛、石凿、石犁、鹤嘴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
打制石器多为暗红色花岗岩制成。
敲砸器主要是圆形、蒜头形和亚腰形,都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饰件有玉石珠、石球(残半)、蚌壳等。玉石珠呈白色,圆柱形,直径1.2厘米,上有一圆形扁孔。石球为灰绿色、黑色燧石和白玛瑙石压琢而成,是镶嵌用的装饰品。蚌壳饰件多为小蛤蜊壳背部磨孔而成。
此外还有化石环等装饰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