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汉语文字

据

据(jū、jú)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是由两个汉字简化而来--据和據。

繁体字的“據”(jú),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为依靠,凭依,后引申为占有。又用于姓氏中 。而“据”(jū),最早见于秦代小篆,本义为拮据,后世以“据”假借“據”字表示。

今以“据”为據之简化字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据

拼音:jū jù

繁体:據

部首:扌

字码:636E

五笔:RNDG

仓颉:QSJR

郑码:DXEJ

字级:一级(2189)

笔画数:11画

GBK代码:BEDD

异体:拠

文字源流

编辑

據(jú)

形声字。从手,豦声。本义为依靠,许慎的《说文解字》云:“據,杖持也。”后引申为占据。《韩非子·初见秦》云:“據其他而有其民。”又引申为抓。《史记·吕太后本纪》云:“吕后鲅,…...,據高后掖忽弗复见。”

据(jū)

形声字,从手,居声。《说文解字》云:“据,戟锔也。”这是双声联绵词,又写作拮据,指一种不能屈伸的手病。《诗.豳风.鸱鹗》:“予手拮据。”引申为经济困窘,艰难困顿。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文物陪巡狩,亲贤病拮据。”又音jú ,通‘據”,指凭据,依据。“据”、“據”原来是两个不同的字,后世以“据”假借“據”字表示,

今以“据"作“據"的简化字。”

现代释义

编辑

基本字义

据jù

⒈ 凭依、倚仗:据点。据险固守。

⒉ 占有:窃据。盘据。据为己有。

⒊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

⒋ 按照: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

其他字义

据jū

⒈ 〔拮据〕见“拮”。

基本词义

◎ 据 jū

(1) ——“拮据”( jié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2) 另见 jù;qie

基本词义

◎ 据jù

〈动〉

(1)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3)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5) 根据

于德。——《论语》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

(6) 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7) 占有,占据

乃入据陈。——《史记·陈涉世家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据而有之。——《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8) 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9) 按着

稽首据掌致诸地。——《礼记·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10) 又如:据地(手按着地)

(11) 安;定

上党民走 赵, 赵军 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史记》

词性变化

◎ 据jù

〈名〉

(1) 证据,凭证 。如:立此为据;字据;据证(证据)

(2) 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3) 另见 jū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据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8

《唐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

下一篇 南门口

上一篇 易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