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昭潜 编辑
张昭潜(1829-1907),字次陶,号小竹,潍县东关后所街人。
后归里讲学于潍阳书院,山东学政汪鸣銮待以国士礼,奏奖其为国子监学正衔。著有《山东地理沿革表》、《潍县地理沿革表》、《北海耆旧传》、《通鉴纲目地理续考》、《潍志纠缪》、《无为斋诗文集》等。
张昭潜十三岁丧父,跟叔父遐龄读书。他天资聪慧,发奋攻读,成为廪贡生。继又从学于地方高士于祉(1778-1869)攻读经史、理学、涉猎诸子百家之书,兼综并蓄,治古文,师桐城派,成为潍县继韩梦周、于祉之后的著名学者,留下了大量著述和遗迹,影响了一代学子。
廪贡生。少年丧父,随叔星端从学,继从当地学者于祉游读理学宗传,涉猎考据诸家之书。1870年(清同治九年)曾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开办的尚书堂讲学。治古文师桐城派,一时凡地方碑版文字多出其手,重修泰山神庙碑记即其中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修《山东通志》,他编撰《山东郡县沿革表》。后归里讲学于潍阳书院,山东学政汪鸣銮待以国士礼,奏奖其为国子监学正衔。
发奋图强早年写成《山东通纪》清代曾在康熙十七年(1678)、雍正十三年(1735)两次修成《山东通志》。此后的乾隆、嘉庆时期,因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一百多年间,未能再修《山东通志》。道光末年,饱读史书、满腹经纶时年二十几岁的张昭潜,无人指使,自己下决心要写《山东通纪》。他跋山涉水,遍走齐鲁大地,广蓄博采,蒐集辑录资料,加以分类整理,然后闭门不出,谢绝应酬,焚膏继晷、呕心沥血、费时数年,终于写成了《山东通纪》草稿。又经与友人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补充订正,最后手书成二十一卷、十册稿本。
张昭潜在其《山东通纪》中,通过考证中国近两千年来的史书典籍,记述了山东的历史演变,写下了自秦汉至明末以来的重大事件,各个朝代山东的嬗变事例、各县的沿革变化。为后来地方主政者续编 《山东通志》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此后,张昭潜又通过考证文献史籍,搜集潍县自西汉、北魏、东晋、南唐、宋、元、明、清历代先贤、先哲的诸多逸闻,写成了《北海耆旧传》。
英年讲学省城尚志堂、泺源书院同治九年(1870),张昭潜四十二岁,山东巡抚丁宝桢(1826-1886)巡视至潍县,见其所著《北海耆旧传》,认为其文笔高雅、史料翔实、裁量得当、记述严谨,即聘请他去济南,到尚志堂讲学。尚志堂由丁宝桢创办于清同治八年(1869),地点在风景秀丽的趵突泉附近,为培养省内学子,丁宝桢亲笔题写了 “尚志堂”的匾额,学堂除招收儒生,还招收天文、地理、算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学堂的讲师,曾先后有张士保、宋书升、法伟堂、尹彭齐等,可谓人才荟萃。张昭潜在这里讲学得心应手,声名远播。由于其文学根底深厚,一时,省内及潍阳地方的碑版文字,诸如《重修泰山神庙碑记》、《重修孟子庙碑记》是由他代丁宝桢撰写的,潍县的 《重兴潍阳书院碑记》、《十笏园记》、《王公之翰碑记》、《重修观音阁记》等等,也出自其手。
光绪九年(1883),山东学政汪鸣銮视学山左,慕张昭潜盛名,阅读其文稿后,大奇,待以国士礼,并奏奖其为国子监学正衔。光绪十五年(1889),张昭潜又在山东颇有影响的 “泺源书院”讲学。这里,齐鲁名儒大师云集,广收各地学子,诵读四书五经。张昭潜以讲授经史注疏,评议时务著称。山东巡抚张曜,为此特聘请他参与编纂 《山东通志》,负责编撰 《山东郡县沿革表》等篇章。光绪十七年(1891)张曜病逝于任所,后当政者无心于此,编志工作搁浅。张昭潜于光绪十八年(1892)撤帐归里,讲学于“潍阳书院”。该书院创办于道光十年(1830),此时的潍县,已经以人文蔚起、科甲东莱闻名齐鲁。张昭潜在潍阳书院专心致志于授业课徒,为家乡培养了不少俊彦之士。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潍县一科就有徐连芳、高瓞生、陈嘉实、王寿彭、李咸升、陈晋康、王凤仪、陈贻馨、王曾裕、刘树升、高茂枞、于湄、杨濂、杨渭、陈德昌等十五人中举。“潍阳书院”也因他主教而声名鹊起。张昭潜尊师爱徒,受到省内各地年轻一代的爱戴,纷纷投入帐下。光绪丙子年状元曹鸿勋(1846-1910),对昭潜先生执弟子礼。曾撰书楹联,称次陶大人“高言大义经比重、文采风流众所归。”。潍县画坛著名画家刘嘉颖,特送《岁寒守岁图》、《北海垂钓图》。弟子郭恩孚除了与恩师常有诗文唱和,并出巨资为恩师付梓多种文集。
文友诗会吟聚家乡十笏园张昭潜酷爱诗文,在济南省城讲学二十多年,对省城济南府恋恋不舍,与挚友谒铁公祠,泛舟大明湖,小酌历下亭,互有酬答。当年他在济南写下的《菩萨蛮·咏济南八景》和 《七十二泉歌》一时脍炙人口。在家乡潍县城,被誉为“北方小园第一”的十笏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潍县首富丁善宝 (1841-1887)先生的私家园林。丁先生善诗爱画,尤喜古建园林,邀亲朋名流精巧设计,在仅有的两千余平方米园内建有楼、台、亭、榭、书斋、客房,曲桥、回廊、鱼池、假山等景点34处、房屋67间。因占地非常少,且布局紧凑匀称,园主人自名为“十笏园”。张昭潜与丁善宝平素诗词往来,交往密切,曾为“十笏园”撰写了《十笏园记》,并由状元曹鸿勋书写上石,为十笏园增色不少。清末,在潍城的柯劭忞、宋书升、刘雁臣、张昭潜、刘伦升,还有人称潍县“七子”的,即陈子久(陈恒庆)、刘子久、陈子良、郭子中、于子和、郭子嘉(郭麟)、郭子房、“三南”中的孙佩南等社会名流,不时在“十笏园”前花园、后花园内游览观景。在“四照亭”“蔚秀亭”、“落霞亭”、“漪岚亭”、“小沧浪”等处赋诗酬答、流连忘返。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昭潜重游“十笏园”,触景生情,感念多多,曾吟诗《重游十笏园》,他写有跋文曰:
“十笏园者,吾友六斋丈所葺园也。余为作记。殿撰曹仲铭为书石,碑刻既成,六斋寻殁世,屈指已十有九年矣。余老病家居,累年不出户庭。今其孙锡彭以父星甫(丁毓庚)命来问字,邀余一过其园。曲径通幽,池莲竞艳,载读圣碑,不胜今昔之感,为题绝句四首。”
“十笏园中续旧游,抚今感昔岁如流。池莲曾识故人面,永傍清波盟白鸥。”
“碑文重读意怆然,流水高山忆往年。无限鸢鱼飞跃意,老人今复上诗笺。”
“出水荷擎竞放葩,栏杆尽处护篱笆。方塘开到几千朵,不染纤尘君子花。”
“知交三世世间稀,淡水情怀与古期。满径清风故人竹,而今挺特长别枝。”
在张昭潜的诗文中,《潍阳竹枝词》虽然只有四首,因其文白如话,朗朗上口,长久在潍县城乡广为传颂,今摘录其一:
“东城迢递对西城,中有银河一道明。三月桃花初作浪,桥头多半卖鱼声。”
自名无为斋主留下著作等身“无为斋”是张昭潜对自己的编志抱负未能早日实现,时常心中牵挂,因此,给自己的书斋命名的堂号。先生晚年生活清贫,其著作大多是由门人校刊出资付梓。光绪三十三年,昭潜先生在家乡逝世,终年79岁。
著有《山东通纪》二十卷、《山东郡县沿革表》、《山东地理沿革表》、《通鉴纲目地理续考》、《北海耆旧传》二十卷、《潍志纤缪》、《潍县地理沿革表》、《无为斋文集》十二卷、《无为斋续集》六卷、《无为斋遗集》(后人将其遗稿汇集成书)、《无为斋诗集》、《无为斋杂著六种》,《读诗日记》等,可谓著作等身。
在此仅略述《无为斋文集》,其文体包括志、传、记、序、论、说、辨、跋、表、考、议、赞、赋、书、疏、墓碑、神道碑记、祭文等,内容极为丰富。如在文集的“论”中,有《武侯出祁山论》、《谢安论》、《寇准论》、《治河论》、《登州海疆形势论》等二十篇;“考”、“辨”中,有《三江考》、《公孙弘为齐淄川国薛人考》、《春秋地名辨》、等七篇;“说”、“议”,中有《鸱鹄诗说》、《治历城水患议》等八篇。此外文集及续集中尚有各类 “序”、“书后”、“跋”、“书”、“疏”,“传”、“墓志”,‘行述“、”祭文“、“诗词”“歌赋”等多达一百四十余篇。
1990年10月,潍坊市图书馆,在二楼展厅举办馆藏地方历代文献典籍展览,在历代地方名人遗著中,张昭潜所著诸多文集版本,格外引人注目。据说,他的手稿、墨迹,与友人交契来往信札等,现为其后裔珍存。所有著述文集都重新整理,并外加锦面封套,在潍坊市图书馆专列书架收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