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法 编辑

天津市和平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法戏法

戏法,天津市和平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戏法,是中国传统杂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观众视听上的错觉,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我国戏法历史悠久,据汉张衡《西京赋》载,远在汉代就有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等节目。道具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盆、碗、碟、勺、笼、箱、柜、刀等。

2011年5月23日,戏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Ⅵ-47。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天津市杂技团获得“戏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戏法

外文名:Trick

拼音:xìfǎ

属性:中国传统杂技

地:中国

遗产编号:Ⅵ-47

申报地区:天津市和平区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发展

编辑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戏法是存在持久的民间艺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清朝之前艺人身着古装表演,到了清朝,古装表演被清政府禁止,因而从此以后艺人习惯于穿新式的长袍大褂来表演,戏法儿的服装即遵循了这个传统,所以近代以来能够见到的艺人便一直穿大褂表演。

道具

编辑

中国传统戏法儿的道具,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盆、碗、碟、勺、笼、箱、柜、刀等。

手法

编辑

戏法儿的手法是“上下翻亮,经外交代”,意思是表演前向观众交代双手时的姿态,必须上、下、反、正都要亮明,把盖布里外让观众看过。

彩活

编辑

“戏法儿”的基本手彩活(即手上的技巧)有四套。

戏法儿是“丹、剑、豆、环”。丹,是吞铁蛋;剑,是吃宝剑;豆,是仙人摘豆(两个碗把七颗胶豆扣在一起,来回变幻,来去无踪,出入无影);环,是指九连环,将铅丝制成九个铁圈,可变幻成显意式的形象性东西,如三轮车、官帽、花篮、灯笼等物。

区分

编辑

现代所称之为“魔术”的表演节目多为西方技艺,属于舶来品,因此演员的服装为西服或制服。源于西方的现代魔术道具,大部分观众不熟悉,一般为特制而成,如魔术棍、魔术枪、铁皮筒、魔术缸等。魔术的手法是“上指下掏,左亮右操”,当演员用手指向上空时,而趁机用另一只手掏出下面所埋伏的东西,故为“上指下掏”,当演员让观众看左手时,迅速将埋伏物用右手操出,叫做“左亮右操”。

保护措施

编辑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天津市杂技团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下一篇 大轴戏

上一篇 文艺节目